對於帶娃寶媽來說,最偉大的發明第一位的非「紙尿褲」莫屬,讓寶媽從洗尿布、換尿布中「解放雙手」,帶娃工作輕鬆了很多。
執筆:安野風
編輯:安野風
定稿:歐陽比文
紙尿褲是帶娃必不可少的「神器」,讓寶媽帶娃輕鬆了不少,不過之前有些關於紙尿褲的謠言,讓很多人信以為真。
有一部分人對於紙尿褲有些牴觸,但在繁重的帶娃工作面前,也只能被迫妥協,變成「真香」。
婆婆堅持用尿戒子,寶寶出生半天就妥協了,果斷換尿不溼
糖媽朋友生娃之前,在備待產包的時候準備了很多尿不溼,婆婆看到就一直念叨,「尿不溼不透氣,容易紅屁股,還是用尿戒子好!」
朋友覺得麻煩,換尿不溼一扔就行了,要是換尿戒子,頻率那麼大,要一直洗誰能受得了。
婆婆自告奮勇的說她洗,朋友無奈只能答應了,很快順產生了一個女寶寶,全家人都很開心。
產後身體比較虛弱,照顧寶寶都是婆婆在忙,一兩個小時就要換洗一次,還要照顧兒媳婦飲食,婆婆忙得像一個「小陀螺」。
不到半天就「投降」了,實在是洗不動尿戒子,給寶寶換上了尿不溼,換洗上省了很多麻煩。
換完之後還念叨:「早知道用尿不溼這麼省事兒,就不逞強了,還給自己累夠嗆。」
很多老人都有這樣的觀念,覺得尿不溼不透氣,用多了容易讓寶寶紅屁屁,還擔心寶寶的腿變形。
現在的尿不溼不斷的更新換代,早就不是當年的尿不溼了,能夠帶娃省時省力,就不要再「倔強」的用老方法了。
關於紙尿褲的三大謠言,你曾經信過嗎?
謠言一:紙尿褲不透氣
紙尿褲分為四層包括:表層、高分子吸收樹脂、吸收芯體層、包裹體層。
紙尿褲通過不斷的更新換代,因為尿液中97%的水分,吸水和鎖水的能力都比初代紙尿褲提升很多,透氣性也在不斷提升中。
所以,不要再拿「紙尿褲不透氣」說事兒,給寶寶換開襠褲了,相對紙尿褲來說,開襠褲的隱藏危害更大一些。這個「鍋」紙尿褲不背。
謠言二:穿紙尿褲容易O型腿
寶寶腿部發育規律:剛出生的時候,有點O型腿,2歲左右會變直,三歲半到6有些X型,7-8歲寶寶的腿會變直。
根據寶寶的腿部發育規律,嬰兒期有些O型腿屬於正常,不要將「鍋」甩給紙尿褲了。
而且紙尿褲非常柔軟,並沒有然寶寶腿部變形的「能力」。
謠言三:穿紙尿褲容易紅屁屁
寶寶紅屁屁又被成為尿布疹,一般出現在寶寶被尿布包裹的地方,會出現成片的小紅疹,屬於皮膚問題。
這種說法是「紙尿褲不透氣」的進化版。很多人覺得紙尿褲不透氣,進而就會給寶寶屁屁捂出紅屁屁問題。
這跟紙尿褲的使用不當有一定的關係。長時間不更換紙尿褲,寶寶的皮膚比較嫩,長時間的跟尿液接觸,很容易出現紅屁屁。
寶媽要及時給寶寶更換紙尿褲,做好屁屁護理,保持屁屁乾爽才是「王道」。
如何給寶寶正確使用紙尿褲?
1)挑選適合寶寶的尺碼
新手媽媽第一次買紙尿褲的時候,往往都是一頭霧水,因為市場上的紙尿褲,品牌多種多樣,而且尺碼也很多種,不知道從何下手。
糖媽總結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按照寶寶的體重來挑選:
① NB碼:適合5kg以下的新生兒寶寶使用;這種尺碼的不用買太多,一般寶寶滿月前後就要換大一號的了。
② S碼:適合3-8kg 的寶寶使用,一般能用到寶寶3個月大左右;
③ M碼:適合6-11kg的寶寶使用,適用於3-6個月的寶寶使用;
④ L碼:適合9-14kg的寶寶使用,一般適用於6-9個月的寶寶;
⑤ XL碼:適合12kg以上的寶寶使用。
每個孩子的成長速度都不同,以上數據僅供參考。
2)控制紙尿褲的更換頻率
新生兒:由於寶寶的膀胱還沒有發育完全,寶寶小便的次數會明顯增加,多的時候可能一天要十多次。
為了避免寶寶紅屁屁,最好在寶寶餵奶前後,睡覺前、便便後要及時更換。
嬰幼兒時期:寶寶長大一點,臟器發育不斷完善,可以減少更換頻率,建議白天3小時換一次,晚上可以換1-2次就可以了。
糖果愛嘮叨
想要保持寶寶的屁屁健康,最好每天給寶寶做1-2次的屁屁清潔,保證寶寶的屁屁皮膚乾爽,這樣可以遠離紅屁屁。
糖果互動:三個關於紙尿褲的謠言,你信了幾個?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