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據消息稱,阿迪達斯執行長卡斯珀·羅斯特德(Kasper Rorsted)計劃在2021年3月之前完成對銳步的出售,但這一消息來源並未得到證實。消息同時還稱,羅斯特德希望通過出售銳步得到20億歐元,但現在,即使成交金額少於這個數目他也會接受。
市場傳言目前有意收購銳步的企業有兩家,一家是擁有Timberland、The North Face等知名品牌的威富公司,另一家則是中國運動品牌安踏集團,安踏方面對此消息不予置評。
從輝煌走向下坡的銳步
資料顯示,總部位于波士頓的銳步創立於1895年,是老牌的運動品牌之一,主要的設計產品包括運動鞋、運動服飾、健身服飾等。1979年,銳步取得北美經營權,市場重心逐漸從英國轉向美國,並取得較大反響。1982年,銳步推出旗下第一雙女子健康舞運動鞋,成為當時最暢銷的鞋子,並引領了太空健美鞋的全線發展。
這一年,銳步銷售額從1981年的150萬美元上漲至1.5億美元,並藉此上市。1987年,銳步銷售額攀升至14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運動鞋品牌第一名。
到90年代,銳步開始多元發展,從健身服飾擴展至橄欖球、棒球、足球、田徑等領域。並先後與北美四大職業體育聯盟NFL、NBA、NHL、MLB展開合作,但在90年代中後期銳步開始走下坡路。
自2000年起,耐克與阿迪達斯便開始崛起。到2005年耐克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了36.6%,而阿迪達斯則佔到了22.2%。想要強強聯合的阿迪達斯在那時斥38億美元的巨資收購了銳步,同時為銳步償還了巨額的債務。
被收購後,銳步的NBA贊助合約和聯盟籤了長達11年4億美元的合同被阿迪收入囊中。但可惜的是,自收購以來銳步的表現並不好,沒有為阿迪達斯帶來預想的效益。此後,阿迪達斯代替銳步在籃球市場繼續發力,而銳步卻逐漸失去了自己的焦點。
2010年隨著市場份額的縮小和下滑,銳步喪失了NFL合同,後者轉而與耐克續約。彼時,據統計,來自NFL的收益可觀,甚至一度佔銳步總收入的三分之二。
業績不斷虧損成「拖油瓶」
被阿迪達斯收購後「1+1>2」的效果並沒有出現,在2014年,阿迪達斯出售銳步的消息就已經出現,迫於壓力,之後阿迪達斯為銳步進行了品牌重新定位,運動品牌向健身品牌轉型,同時銳步還更換了品牌Logo(2019年末又更換回舊圖標)。經過幾年的調整,2019年銳步終於扭虧為盈,在當年創造了17億歐元的收入,雖然僅佔阿迪達斯集團的7%。
但2020的一場疫情將其又打回了原位。今年的前三季度,受到疫情影響下的實體店閉店,銳步收入同比下降了20%。同時在今年的第二季度,銳步的收入甚至同比下降到了42%。
而被拖累的阿迪達斯業績也不盡人意。2020年第二財季,阿迪達斯整體收入下降34%,營業虧損達3.33億歐元。分品牌來看,阿迪達斯品牌的銷售額下降了33%,但銳步銷售額下降了42%,銳步很大程度拖累了阿迪達斯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被傳聞接盤的安踏體育,近幾年卻在收購動作頻頻並從中受益。2019年3月,安踏體育、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及騰訊組成的投資者財團完成了Amer Sports(亞瑪芬體育)及旗下品牌(主要包括始祖鳥、薩洛蒙、W威爾遜等品牌)的收購,再之前收購滑雪運動品牌Descente以及童裝品牌KINGKOW等。
目前,安踏體育旗下品牌已經近30個,除了收購FILA之外,大多數收購的品牌都難言成功。2019年報數據顯示,除了安踏和FILA的業績外,其他品牌營收為17.08億元,僅佔安踏體育總營業收入的5.03%。
阿迪達斯若成功出手銳步,是否能扭轉銳步虧損業績還未可知,但對於阿迪達斯來說,確實是少了一部分不小的業績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