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版權:Nuff / Unsplash
幾乎所有調酒師都會告訴你,這幾年大眾的口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偏愛容易入口的甜味,逐漸轉向更加苦澀、令人需要鼓起勇氣嘗試的風味。
其原因之一,便在於義大利風格的精製餐前雞尾酒在全球的流行。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酒吧裡,許多人已經習慣餐前先點上一杯開胃酒(aperitivo)——比如阿貝羅雞尾酒(Aperol Spritz)或尼克羅尼雞尾酒(Negroni),都是極受歡迎的選擇。
義大利的苦味利口酒(liqueur,或譯力嬌酒)和烈酒種類繁多。傳統的義大利人將這些苦味酒精飲料稱為「amari」。Amari不僅是義大利人製作開胃酒的主要材料,也可以作為餐後酒(digestif)淨飲享用。
在東倫敦斯特拉福德酒店(The Stratford Hotel)任職的義大利籍酒吧經理Enrico Gonzato對苦精做出了更為詳盡的解釋:「Amari是產自義大利的苦味草本利口酒,人們會將各種草藥、樹皮、水果、樹根和陳皮放在烈酒中浸泡,萃取出苦甜交織的風味,就製成了amari。義大利人傳統上習慣在餐後來一小杯常溫的苦精,認為它能夠幫助消化。每款苦精有自己獨特的風味,而且義大利的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獨到的苦精產品。」
如果你喜歡淨飲西娜爾(Cynar),金巴利(Campari)或蒙特內羅(Amaro Montenegro)*,不妨嘗試一下往裡面加點冰,又會有不同的美味。
*三者均為義大利苦精品牌
雖然義大利苦精名揚全球,但它並非義大利人的專利,其他國家也釀造苦精,尤其以法國的苦精最為出名:苦精在法國被稱為「amer」。
保樂力加法國開胃酒品牌大使Clotilde Lataille表示:「作為葡萄酒大國,在1885年以前,法國所有開胃酒均以葡萄酒為基酒製作的。杜本那(Dubonnet)是最早的開胃酒品牌,以加度葡萄酒混合各種草本植物和香辛料製成,1846年首發。真正的苦精開胃酒出現得比較晚。
圖片版權:Dubonnet Rouge
「更多風格的苦精陸續面世,如橙味苦精亞瑪·匹康Amer Picon(1862年),加入了龍膽根的薩雷爾苦精Salers(1885年),還有黃龍膽苦精蘇士酒Suze(1889年)。我們法國人喜歡在本地咖啡館點一杯苦精淨飲,而且偏好本地產的苦精。所以在在苦精成為國民飲品以前,亞瑪·匹康(Amer Picon)的主要市場在法國北部,薩雷爾和蘇士則在奧弗涅-羅納-阿爾卑斯大區(Auvergne-Rhône-Alpes)深受歡迎。」
至於為什麼義大利苦精比其他國家的苦精知名度更高,Lataille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
1)義大利人將苦精加入雞尾酒的做法,讓更多人能通過雞尾酒認識到義大利苦精
2)義大利苦精的全球銷售渠道十分廣泛
3)語言的優勢
Lataille對此解釋道:「英語系國家的人大多知道義大利語中『amaro』是苦味的意思,但不知道法語『amer』也是同樣的意思。所以當你把兩個國家的苦精擺在消費者面前,他們會傾向於選擇自己能叫得出名字的產品。」
隨著苦精在全球市場的流行,這種語言上的理解差異的確存在。並且,讓人們接受苦味飲料也需要一個過程,因為在人類的進化史中,人類認知的大部分有毒的物質也帶有苦味,因此我們也會下意識把苦味與「危險」掛鈎。
📚相關閱讀:
葡萄酒「酸苦」中的秘密
如果你對苦味飲料還是心存忌憚,不妨從常識蒙特內羅(Amaro Montenegro) 開始,它的苦味只有一點點,是非常友好的入門苦精。當然,點一杯加入了苦精的雞尾酒,或者在加了冰的蘇打水和湯力水中加入一些苦精,也是不錯的入門嘗試。
即使你第一次無法接受這種味道,也不要慌張,一點點反覆嘗試,畢竟老話也說:「如果第一次不成功,那就再試幾遍。」
這款「錯誤」的尼克羅尼比常規的尼克羅尼喝起來口感更輕盈,原來的金酒被換成了普羅賽柯起泡酒,滋滋的泡泡在口腔當中也十分有趣。Sbagliato的意思是「錯誤」,正是源自曾在米蘭Basso酒吧工作的調酒師Mirko Stocchetto調製尼克羅尼時的一個無心之誤,不想促成了一款全新的美味飲料。
圖片版權:Campari
材料:
60毫升 普羅賽柯
30毫升 金巴利(Campari)
30毫升 甜味苦艾酒(vermouth)
杯子:
洛克杯
裝飾:
新鮮陳皮條
製作方法:
1.在攪拌杯中加滿冰和三種基酒
2.攪拌至杯子的手感完全冰涼
3.將攪拌好的雞尾酒過濾到裝滿冰塊的洛克杯中,並放上新鮮陳皮條裝飾
這款雞尾酒配方來自調酒師Julian de Féral,他在阿貝羅雞尾酒(Aperol Spritz)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變,把蘇打水換成粉紅西柚果汁,令這款雞尾酒果味更豐滿,滋味更濃鬱,尤其適合搭配周末休閒的早午餐。
材料:
50毫升 粉紅西柚果汁
25毫升 阿貝羅
少許普羅賽柯
杯子:
香檳杯
製作方法:
將果汁和阿貝羅先後倒入香檳杯,最後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加入普羅賽柯。
我最早是在倫敦蘇河區的義大利熟食店Lina喝到的這款雞尾酒。它其實是對經典阿美利加諾(Americano)雞尾酒進行了改良的產物——把金巴利(Campari)換成了西娜爾(Cynar)。用金巴利製作的阿美利加諾雞尾酒口感比較輕盈,苦味明顯,西娜爾則會帶來獨特的焦糖風味,而且很好平衡了酒中的苦味和甜味。
材料:
50毫升 西娜爾
25毫升 美國公雞苦精(Cocchi Americano)*
少許蘇打水
*在烈酒中放入龍膽草,洋艾,金雞納和苦橙皮浸泡製成
杯子:
大洛克杯或海波杯
裝飾:
用雞尾酒籤串上小朝鮮薊
製作方法:
1.杯中加滿冰
2.先後加入西娜爾,美國公雞苦精和蘇打水
3.輕輕攪拌均勻,並放上裝飾
傳統的尼克羅尼是紅寶石色,使用了等量的金酒、金巴利和甜苦艾酒調製而成。這款白尼克羅尼更偏法風,蘇士酒和利萊白利口酒(Lillet Blanc)的加入讓口感偏幹,並帶來不一樣的奎寧和龍膽根風味。
圖片版權:punchdrink.com
材料:
25毫升 蘇士酒
25毫升 利萊白利口酒
25毫升 金酒
杯子:
洛克杯
裝飾:
西柚皮
製作方法:
1.在攪拌杯中倒入基酒,並加滿冰。
2.攪拌至杯子的手感完全冰涼
3.將攪拌好的雞尾酒過濾到裝滿冰塊的洛克杯中,並放上西柚皮裝飾
在法國,人們喜歡將一小杯的亞瑪·匹康(Picon Amer)加入到啤酒,甚至葡萄酒中。啤酒本身清爽的口感再加入苦精後,風味更加濃鬱,並增添一絲泥土氣息。
圖片版權:punchdrink.com
材料:
100毫升 清爽型風味的啤酒
25毫升 亞瑪·匹康
杯子:
海波杯
裝飾:
新鮮橘子皮
製作方法:
1.在海波杯中加滿冰
2.倒入啤酒和亞瑪·匹康
3.攪拌均勻後加入橘子皮做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