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成大西瓜》是一款html5(網頁端,簡稱H5)休閒類的小遊戲。
小遊戲的定義,簡潔而言就是連三歲小孩都能操作的得心應手的東西。
一張圖簡單說明下合成大西瓜的玩法。
如果你還沒玩過這個遊戲,那我奉勸你不要玩。
因為一旦開始,根本停不下來…
仔細回味下,其實這類小遊戲在朋友圈出現過很多次。
譬如「跳一跳」曾經也一度霸佔過朋友圈,甚至產生過刷分代練的新商機。
為什麼小遊戲會如此受歡迎?
遊戲行業舉著「小遊戲、高快樂」的旗幟。
原理便是利用年輕人在工作或學習間一般忽略不計的閒暇時光。
一定程度上降低操作難度和設備禁錮,提高趣味。
儘可能地把碎片化時間所帶來的流量強行放大。
目前為止,有關「合成大西瓜」的話題閱讀已超過17.3億。
一周狂攬4000萬玩家。
一款小遊戲能達到如此震撼人心的地步,實屬不易。
相信很多人會對這項輝煌的成績進行剖析。
製作方對於此款遊戲的設計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那還得從「2048」這款遊戲講起。
合成大西瓜的玩法與2048基於同一個原理——同類相消。
2048打開後的遊戲界面是4×4的方格。
在16個格子被填滿之前,需要率先湊出2048這個數字。
它的著迷之處就在於數字出現時的隨機性。
合成大西瓜就借鑑了這種隨機性原理和同類相消的操作方式。
它的隨機性就體現在水果之間能卡在恰到好處的位置。
用這種方式來構建遊戲格局的益處太多了。
不僅門檻低,操作簡單,還很容易抓住人的好奇心、好勝心,讓人上頭。
除了以上,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由於人長期處於高壓的生活中,會潛意識地尋找一種有序感。
合成大西瓜最高明的創新,是它捨棄了傳統「瘋狂切水果」之類的模板。
不以消除水果的玩法為核心,而是用小水果合成大水果的方式來吸引人。
這樣的好處在於玩家不會因為水果越來越少,而感到遊戲非常容易,失去興趣。
以大西瓜為目標,隨著遊戲空間越來越密集無序。
玩家的注意力就會越來越集中,甚至會產生焦慮感。
而引爆紅線,遊戲結束後,又會意猶未盡,趕忙抓緊下一局的進攻。
不得不稱讚遊戲製造方的深思熟慮,敏銳地抓住了人心。
沒別的絕活,穩中求進,一周一款小遊戲。
運營「合成大西瓜」的機構為微傘遊戲。
背後所屬的是北京米兜科技有限公司。
它沒有APP作為媒介,單純靠著H5方式傳播。
H5小遊戲,不需要像玩《刺激戰場》、《王者榮耀》這般費勁。
只要點開,馬上就能運行,開始你的表演。
唯一的缺點便是內存小,容不下大群體的數量,只是一個小國寡民的城邦。
之前由於合成大西瓜太過火熱,導致伺服器崩潰,短時間無法進入。
有需求就有供應,各種下載地址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
拋開對版權問題的討論,我們來看看微傘遊戲是怎麼發展的。
微傘遊戲打出的旗號不像其他遊戲廠商一樣以射擊、兒童、跑車類別來吸引玩家。
而是通過線上遊戲和線下活動相結合,達到一個社交盈利的目的。
同時這種線下活動不需要本公司的置辦。
只需要將活動內容放到網站上。
剩下的除了收廣告費是自己的事情,其它的都歸別的遊戲廠商負責。
截止到今天,該公司已有809款有關H5的遊戲產品。
除了「合成大西瓜」這款火熱的遊戲,其他遊戲裡依然有成千上萬的玩家。
說白了,人氣就是流量。
企業不是靠遊戲本身來賺錢。
是依仗著小遊戲背後的人氣,為五湖四海的客戶做推廣,發廣告。
因此,他們還有一項業務是遊戲定製。
可以根據甲方提出的要求,為甲方量身定製一款小遊戲。
這種批量生產小遊戲的成熟方式,可以達到高強度推廣的作用。
譬如《合成大西瓜》每次爆完水果後,會彈出一些抽獎頁面。
以及某平臺的優惠券,浮誇的廣告詞等等。
而我們此時此刻基本都沉淪於遊戲,根本無暇顧及這些廣告。
並不會因為廣告的出現而拋棄這款遊戲。
它能夠全網爆火至今,就是最好的真相。
這種快餐式的商業模式,從資本的角度講,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令網友玩的舒心,製作方錢收的也歡心,兩全其美。
正所謂有熱度的地方,就有明星出沒的地方。
而這次明星卻是在愛粉的幫助下,頂上了大西瓜的熱搜。
難以想像,真愛粉已經將平民版的合成大西瓜改編成了明星版的合成大西瓜。
這種版本,不僅考驗網友的動手能力。
還考驗網友的眼力。
畢竟對於臉盲的人來講,這頂多稱得上是一塊色素。
要想玩下去,最多靠球的大小來識別。
魔改版,不鬼畜,怎麼能叫魔呢?
於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合成小芝麻誕生了。
不得不說,大西瓜變成小芝麻後,難度係數降低了不少。
小芝麻不像大西瓜那樣佔位置。
如果這款遊戲失去了卡位的bug,就好比失去了90%的難度。
隨後又出現了「合成瑤瑤公主」
野王們都來成就瑤的巔峰時刻…
「合成大清華」
……
沒想到躲過了合成大西瓜的魔掌,卻難逃魔改版的魔掌。
如果你也想玩奇奇怪怪的版本
在公眾號後臺回復「魔改」
即可開啟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