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玩什麼」是來自觸樂編輯們的每週遊戲推薦。每周末,我們都會各自推薦一款當周的新遊戲(偶爾也會有老遊戲),它們可能是PC或主機遊戲,也可能是手機遊戲,來供大家參考、選擇。當你在周末賴床,沒決定接下來玩點什麼好的時候,不如來看看我們的選擇裡面是否有你感興趣的,也歡迎讀者和開發者朋友們向我們尋求報導。
你們知道,觸樂是一個愛貓人士聚集的地方,當然也有個別人喜歡狗啦。我們今天的推薦就跟可愛的動物朋友有關。
劉淳:《蛇道》(PS4、Steam、Switch、Xbox One)關鍵詞:3D平臺、物理、反傳統
一句話點評:取消跑動跳躍的3D平臺遊戲,想讓玩家學會「像蛇一樣思考」。
想像一下,當一款3D平臺遊戲取消了所有的跑動和跳躍操作,還可以怎麼玩?
在《蛇道》(Snake Pass)這款遊戲裡,你和很多類似遊戲一樣,需要通過在特定的3D場景裡收集特定物品,前往下一個關卡,區別在於你扮演的是一條蛇,沒手也沒腳,只能蠕動前行。
誰能想到一條蛇是3D平臺遊戲的主角呢?
你要控制蛇向前蠕動,抬起並扭轉頭顱以調整位置和朝向,還可以讓蜂鳥跟班幫忙提起尾巴,成為一個做動作微小的支點。在前方迎接你的可不是平地,或是遊弋自如的水域,而是製作組精心架起的竹竿,以及散布四處的尖刺。
蜂鳥也是前進道路上的嚮導
扮演一條蛇,你需要拋棄3D平臺遊戲裡常見的上下左右的概念,從一條可以360度旋轉的蛇的視角來理解這個世界。你要學習盤旋與纏繞的哲學,時刻把握好自己的支撐點,避免身體懸空、失衡,墜落深淵。在這個蛇的世界裡,有時候兩點之間直線距離不一定最短,反倒是盤山公路式的環繞而行更為有效。
這種時候就很考驗技術了
移動規則的更改,會讓習慣了傳統操作的人感覺有些微妙,你會覺得陌生、奇怪且不適應,甚至還有可能因此極度抓狂。剛開始,你只能一點一點地緩慢蠕動攀爬,但相信我,在經過學習熟練起來後,你將以蛇的樣貌來去自如。遊玩這個遊戲需要一定耐心,才能體會最後化身為蛇的樂趣。
收集完所有金幣才是奧義
與所有優秀的平臺跳躍類遊戲一樣,這款遊戲的物理引擎做得極為紮實,水的流力、風的阻力、地面前進的摩擦以及身體的重心,除了視角可能需要稍微適應一下,遊戲各項操作都很穩妥舒服,製作組設計功底不錯。
可能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這種冷血動物,但遊戲裡這隻偶爾吐舌頭的蛇還挺可愛
最後提兩點:一是遊戲有個缺點,存檔設計不太合理,一旦死亡,上個存檔點後得到的收集品就全部作廢;二是Steam頁面標註的語言不準確,遊戲其實內置質量非常不錯的官方中文翻譯。
就像製作組設定的遊戲目標一樣:像蛇一樣思考,扮演一條蛇就是這遊戲的全部內容。蛇本身長度有限,只能借力前進的行動模式,體現了一種在限制之內設法周旋的哲學。迂迴、綿延、纏繞、旋轉,以退為進、旁敲側擊,這可能也是一種生活的奧義吧……
陳靜:《貓咪大戰爭》(3DS、Android、iOS、Switch)關鍵詞:塔防、貓貓、賤萌
一句話推薦:玩法簡單卻容易沉迷,要課要肝隨你喜歡。
《貓咪大戰爭》(にゃんこ大戦爭)是一款頗有年頭的遊戲,自2012年上線以來,下載數量已近4000萬,還當選過App Store年度精選遊戲和Google Play年度最佳遊戲。它是那種一見之下就能吸引你注意力的遊戲:玩法簡單、畫風賤萌、一本正經地做無釐頭的事兒,還有最重要的——有貓。
很難說《貓咪大戰爭》有什么正經的故事情節——如果你願意閱讀長達兩分鐘的片頭滾動字幕,就會發現它說的都是一些不著四六的事兒,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貓貓軍團來侵略地球徵服世界了」——而你需要扮演的就是貓貓軍團。
片頭字幕完全不知所云
遊戲採取的是經典的塔防玩法,不過玩家的角色從防守變成了進攻。你需要從自家的「基地」召喚各種畫風魔性、設定賤萌的貓,去擊敗敵人並拆掉敵方老家,關鍵時刻還有大招可以放。每種貓所需的金錢、冷卻時間、掌握的技能、在隊伍中擔當的位置都不一樣,前期相當簡單,幾乎可以平推過關;後期在自家基地、貓咪升級、技能選擇等方面都要花掉不少經驗值,因此也需要一定的策略性。
不少關卡想順利過關還是要費點兒勁的,不過它畢竟是一款老遊戲,攻略足夠豐富
遊戲最好玩的地方是腦洞。貓的造型魔性奇葩就不說了,梗也十分豐富,如果說一隻孱弱小貓升級後突然變成巨人的設定可以用「常見」來解釋,那麼穿著長款學生服、戴著帽子的番長貓,身後突然蹦出個會「歐拉」的背後靈怎麼看都像是故意的……
《貓咪大戰爭》與其他動畫、漫畫、遊戲的聯動也很多,比如你可以用貓開EVA
遊戲中後期的關卡難度有所提升,想要好用的貓就需要抽卡,這就是考驗運氣的時候了。不過,《貓咪大戰爭》除了Android、iOS和2015年的3DS版外,還在上個月登陸了Switch平臺,移動版裡可以用課金來減輕肝的壓力,而Switch版完全不設內購(但抽卡的掉率應該是不變的),還增加了雙人合作模式和小遊戲,選課還是選肝就全憑個人了。
Switch版支持雙人合作,還有雙人聯動的大招,不過兩邊的陣營不能有重複的角色
忘川:《尤庫的小島速遞》(PS4、Steam、Switch、Xbox One)關鍵詞:平臺、彈珠、類銀河戰士惡魔城
一句話點評:「開放世界」和「彈珠遊戲」的奇妙雜糅。
看到「動物」,我首先想到了《大神》裡的白野威,而後是《動物森友會》裡的西施惠,再然後是《空洞騎士》和《百戰天蟲》裡可愛的蟲子們,當然還有大家比較熟悉的《精靈寶可夢》。但如果要讓我推薦一款動物主題遊戲,我會選擇《尤庫的小島速遞》(Yoku's Island Express)——相比前面那些,這款遊戲的知名度實在不算高,但我真心覺得它又有新意又有趣:這是一款主角是瓢蟲(雖然我看著更像蜣螂,也就是屎殼郎啦)的開放世界彈珠遊戲。
玩家操作的主角其實是球上的那隻瓢蟲
看到「開放世界」,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或許是各種3A大作;至於「彈珠遊戲」,估計很多人平生第一次玩,都是早期Windows系統自帶的那個「彈珠檯」小遊戲。在彈珠遊戲中,通常會有一顆鋼珠被彈射到滿是彎彎繞繞的彈珠檯內,玩家必須利用屏幕下方的兩個擋板,趁鋼珠下落時進行撞擊,通過擊打特定的目標來獲取分數——怎麼看,「開放世界」和「彈珠遊戲」都像不搭嘎的兩樣東西。
這遊戲還有正兒八經的劇情
這不搭嘎就是《尤庫的小島速遞》很妙的地方。框架上,這款遊戲的確可以說是「非線性的開放世界」,更確切地說就是「銀河戰士惡魔城」,玩家可以自由探索地圖,逐步解鎖各種能力,並藉此去到原先到達不了的地方——就像大家現在很熟悉的《空洞騎士》那樣。可與此同時,遊戲將「平臺動作」替換為「彈珠」,整個地圖被設計成一個結構複雜的大型彈珠檯。
截圖時還在遊戲前期,只展現了這個「大型彈珠檯」的局部
玩家操作的瓢蟲始終推著一顆球,只能左右推動,不能跑也不能跳,它的一切行動都要藉助分布在地圖各處的「擋板」來完成。操作這些擋板就像傳統彈珠檯遊戲那樣,只需要兩個鍵:手柄的話,L2/LT對應所有藍色擋板,R2/RT對應所有橙色擋板。於是傳統的「平臺跳躍」部分,變成了「卡準時機按擋板」,各種後期解鎖的能力是為了更方便玩家「飛天入地」——兩個遊戲類型的混合,竟然產生了全新的樂趣,且降低了傳統平臺動作遊戲容易帶給玩家的挫敗感。
吸附蟲子,而後藉助擋板進行攻擊
利用雙色擋板進行跳躍
但因為是「彈珠遊戲」,可能有人會擔心,這款遊戲適合我嗎?或許是為了打消這種疑慮,目前Switch平臺的eShop全區都有這款遊戲的試玩版可以免費下載,內容為正式版遊戲的開頭。相信只要下載來玩過一次,你就能體會到我說的「新意」和「妙趣」。
胡正達:《模擬山羊》(全平臺)關鍵詞:四大名著之一,歡樂,胡逼
一句話點評:最簡單的快樂,最純粹的享受。
作為Steam上赫赫有名的「四大名著(山、羊、橋、球)」之一,《模擬山羊》(Goat Simulator)的玩法很好理解:玩家扮演一隻無視人類世界規則的山羊,通過奔跑、頂擊、衝撞等方式盡情地搞破壞。系統會依照破壞方式的奇葩程度來打分,有時還會解鎖一些成就。
別看我只是一隻羊
在《模擬山羊》的世界中,山羊不僅可以無視人類秩序,大部分時候,物理法則也不太適用,一臺聯合收割機或者跑步機都可以讓山羊飛出幾百米的距離,不過即便如此,山羊抖抖身上的塵土後依然健步如飛,繼續履行著破壞世界的使命。
被收割機擊飛於天際
《模擬山羊》中還有一些奇葩的設計,比如自行車計時賽,想想一隻山羊前腿扒車把,後腿踩腳蹬的詭異畫面吧。以及,很多玩家都認為,遊戲最大的樂趣其實來源於各種奇奇怪怪的Bug,比如山羊可以用舌頭把一列火車甩飛之類的……
負重前行
總之,這是一款沒什麼規則,沒什麼套路,可以隨心所欲的遊戲,它不會讓玩家學到什麼道理,但只要你打開它,就會收穫一段大腦放空的遊戲時光。目前遊戲在Steam上發售4年多,依然是特別好評。同時,這款遊戲已經登陸各種主流的PC、主機和移動平臺,包括Linux和Mac版本,DLC超多,是各種無聊者和成就與獎盃黨的最愛。
熊宇:《鳥的故事》(Steam)關鍵詞:像素風格,劇情短片
一句話點評:「少年心」的展示或回憶。
《鳥的故事》(A Bird Story)這部小品級遊戲由開發過《去月球》的團隊Freebird Games完成,沒有後者的劇情有深度,但它同樣有種不一樣的特性——一種獨特的視角。
遊戲的流程很短,一小時就能完成。故事也很簡單:一個孤獨的少年與一隻鳥之間發生的故事。
遊戲帶有中文,不過中文也就這幾個字了
相比劇情本身,《鳥的故事》更加側重表現,主角是一位少年,少年的生活具有現代生活的普適性——特有的孤單感:沒有多少交流的父母、沒有耐心的老師,他獨自上學、玩耍。有一天,少年遇見一隻受傷的小鳥,於是他開始照顧這隻鳥,並且最終面臨著是否要放走小鳥的選擇。
與簡單的畫面相反,遊戲的表現較為出色,光影與音樂的運用都恰到好處。相比Galgame依靠大量的對話與內心獨白來推動劇情進展,本作的特點是沒有任何對話,但卻用一種比較舒服的方式說清楚了故事。
遊戲的音樂很不錯,可以考慮使用耳機遊玩
對小鳥來說,它是被救的一方;對少年來說,他同樣是被拯救的一方。即便是在現實中,我們也可以追問,一個孤單的孩子會怎麼看待他被冷落的生活呢?很多時候,孤單的人最需要一個契機:一個人、一件事、一隻小動物……有所寄託,生活才有所念想。
少年與小鳥的互動
遊戲有一些針對社會議題和內心矛盾的表現,對成年人來說,它其實有些無聊,劇情似乎沒有新意,也沒什麼波折;對孩子來說,有太多比這個遊戲更有趣的事。遊戲中,我可以說它很美,但它不會一直抓住你。
我想,雖然看起來像是童話,但《鳥的故事》還是適合成年人多一點。在短暫的遊玩體驗中,有一刻我確實找到了早已遺忘的、年少時的感覺,即使這種感覺轉瞬即逝。
本作只發行在PC平臺,包括Linux和Mac版本。
牛旭:《裝甲貓咪》(Steam)關鍵詞:動作射擊、簡單暴力、橫版畫面、爽就是了
一句話簡評:「今天我是裝甲貓貓頭,我不賣萌,我大殺特殺。」
我家的貓兒是撿回來的,和網上很多「流浪貓會報恩,又聽話又粘人」的故事不同,它很有個性,而且脾氣極臭。就算平日裡它會把小鼻子湊近我臉邊,好奇地聞聞牙膏的味道,但如果我主動把臉湊得太近,就要被它狠狠扇上一耳光,有時候我會忍不住腦補,如果它生在異世界,會不會像《裝甲貓咪》(Armored Kitten)裡的「手套隊長」那樣,能夠以一敵百,「手撕」惡魔。
和外星怪物戰鬥
《裝甲貓咪》是一款2D橫版射擊遊戲,玩家需要扮演「手套隊長」,深入外星基地,消滅無數變異生物。不過「手套隊長」並不像那些傳統射擊遊戲的主角,藏在厚重盔甲下的是一隻可愛的金吉拉(疑似)。
看看這極度相似的造型和武器,或許手套隊長的別名叫做「Doom Kitten」
《裝甲貓咪》的戰鬥設定說不上有什麼獨特的亮點,但是過程是絕對爽快的。「手套隊長」的武器不需要更換子彈,只要玩家敢於衝鋒陷陣,掉落在地上的彈藥就會管夠。雖然受到傷害時,「手套隊長」那一聲惱怒的嘶吼(其實就是貓叫)會讓人感到意外的治癒,但是如果一路莽衝導致陷入重圍,就很容易前功盡棄。
除了拾取地圖上掉落的牛奶罐頭來恢復「手套隊長」的生命值,玩家還需要注意走位方式,併合理使用地圖中刷新的重型武器,但這些相對來說難度不大,經驗豐富的玩家完全可以憑感覺戰鬥。
如果撿到閃電道具和射速較快的機槍,可以嘗試這種「天女散花」的打法,效率奇高
雖然一點不吝嗇血漿和爆炸,但《裝甲貓咪》絕不是一個嚴肅、恐怖的遊戲,畢竟操控一隻穿盔甲的貓追殺外星生物,這聽上去就不正經。遊戲中對經典FPS的致敬非常多,除了經典的武器造型,還有缺了個角的「雷神之錘」系列經典標誌,撿到它,「手套隊長」的輸出會變得更強。
還有這個和「再生俠」形象極度相似的掉落物品,拿到手中可以獲得短暫的無敵效果
雖然每個關卡都有文字敘述的故事劇情,不過因為自帶的中文機翻實在太爛,認真去看很容易摸不到頭腦,但這並不影響遊戲體驗,《裝甲貓咪》像很多射擊遊戲那樣,「只要爽就夠了」。
可能是我的「貓語翻譯器」壞了吧
有趣的是,這款遊戲的開發商是來自俄羅斯的Ducat,也許這世界上只有戰鬥民族才能淡定地把萌貓和「毀滅戰士」結合到一起吧,這難道就是斯拉夫版本的「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目前,《裝甲貓咪》只有Steam的版本可以購買(移動端因為未知原因已經下架)。另外,根據Ducat的官方劇透,他們有一款新作正在製作中,畫風照舊,主角仍舊是手套隊長,但玩法可能會有些變化,目前只能看出是一款在迷宮中進行的回合制遊戲。如果你喜歡Ducat這種獨特風格,可以密切關注一下他們的相關作品。
文中遊戲購買連結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上周推薦:周末玩什麼:自己玩著難受的遊戲,也應該向大家推薦一下
編輯丨甄能達
業外
丨歡迎在微信關注觸樂,閱讀更多高品質、有價值或有趣的遊戲相關內容。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