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海子說「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三亞市政府就為人們「造」了這麼一所嚮往的房子--「海上書房」。在這裡人們可以感受海上書房「風吹哪頁讀哪頁」的閒適,及其所代表的一種自由的、浪漫的、精神坐標的意義。
「海上書房」以「旅遊+文化」講好漁村老故事,培育旅遊新亮點。三亞進行文化與旅遊創新探索的漁船共有24艘,3艘改造為「海上書房」,其餘21艘漁船按照文化旅遊的服務功能,分別建成了文化陳列館、漁民小吃店、水上民宿、水上文創集市等文化旅遊景點。三亞「海上書房」坐落在三亞市東北15公裡的西島,由3艘廢棄漁船改造而成,三艘漁船並排停在碼頭邊上,進去以後別有洞天,設置有圖書閱讀空間、文化沙龍空間、書友體驗空間,海洋文化空間。書架上陳列著精心挑選的自然科學、兒童故事、時事政治、文學藝術等類別的書籍4000多冊。這裡定期舉辦書友會、閱讀知識講座等活動,吸引遊客體驗船上閱讀住宿。海風輕輕地吹,海浪輕輕地搖,書聲風聲渾然一體,風吹哪頁讀哪頁,這便是三亞「海上書房」的浪漫,也是三亞文化和旅遊融合創新的一個樣本。
三亞「海上書房」解決了漁民優秀文化的持續傳承,文化與旅遊創新融合以後,漁民文化增長點、發展方向在哪裡等問題。
「海上書房」服務的主要對象是西島常駐居民,讓島上漁民享受閱讀的快樂,與此同時「海上書房」也吸引國內外遊客對西島文化的熱情,遊客們走進「海上書房」,走進漁村民俗,走進椰樹風情,或看或唱、或吃或購,隨心所欲,盡享「奢華」,既享受了文化的快樂,又欣賞了西島的自然風光,二者相得益彰,生活的美味盡在其中。
在三亞市政府布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格局裡,探索出文旅一體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模式:打造公共文化與海洋文化、海島文化、旅遊文化相互支撐的以「海上書房」為標準的海疆文化示範樣板,讓三亞文化旅遊再添新的亮點,讓三亞「海上書房」 點亮海疆快樂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