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0年,國內瓶級PET企業新投產裝置已全部投入運行,今年共新增145萬噸產能,在產能基數大增的同時,各企業的市場份額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逸盛成為新的行業龍頭,各企業間的市場角逐日益激烈。
今年,雖然新冠疫情對國內瓶級PET市場形成巨大衝擊,市場價格刷新歷史新低,但瓶級PET企業利潤卻大幅增長,今年瓶片企業效益較去年同期翻了近4翻,高利潤刺激下,今年瓶片新增產能均如期投產,截止8月中旬,今年計劃投產的新產能均已完成,共新增了145萬噸產能,國內瓶片產能已達1202萬噸,產能基數大增的同時,各企業的市場份額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今年投產最大的企業是逸盛,共新投產85萬噸。其在大連新增35萬噸產能,該裝置於4月11日附近投料,13日產出優等品。其在海南共新增50萬噸新產能,其第一套25萬噸新裝置於6月11日開始升溫投料,29日附近開始出優等品;另一套25萬噸新裝置於8月3日投料開車,10日附近開始出貨。目前逸盛在海南和大連的瓶片產能共計270萬噸,市場份額為22.45%,成為行業龍頭老大。
另一家新投產的企業是萬凱,其在重慶新增60萬噸產能,該裝置於3月25日開始投料升溫,月底開始出優等品,開拓了企業在西南新的市場份額。萬凱目前瓶片產能共計180萬噸,市場份額為14.96%,位居行業排名第三。
我國瓶片企業產能超百萬噸的共有5家,除去逸盛和萬凱外,還有三房巷、華潤和澄高,但澄高裝置常年開工不穩,目前處於全停狀態,對市場影響力不大。三房巷瓶片產能為200萬噸,但其最大產能往往能超10%,在目前市場份額中佔據較大的位置。華潤在常州和珠海兩地共有160萬噸產能,在華東和華南市場均佔據較大的市場影響力。目前瓶片企業中CR5佔比達到了77.34%。
其他剩餘瓶片企業仍有10家,其產能總和為272.5萬噸,佔據國內瓶片總產能的22.66%。目前隨著前五企業的激烈角逐,留給較小企業的市場份額只有2成左右,且會越來越有限。對於中小廠家來說,產能越小,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壓力就越大,產品也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目前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新增產能幾乎被巨頭們瓜分消化,龍頭企業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既鞏固了自身的競爭地位,也加強了龍頭企業對價格的掌控力。因此未來的瓶級PET行業中,規模化發展是企業爭奪市場的重要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