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紅點獎Red Dot」,是世界知名設計創意競賽中,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大獎賽之一。與德國iF、美國IDEA、日本G-Mark並稱為世界四大設計獎。
這個源自德國的工業設計獎項,近些年卻以中國參評、獲獎人數最多,引發諸多爭議。近年來,中國企業驚奇地發現:越來越多的國內同行在大賽中獲得了獎項!
獲獎率高達28%
參賽幾乎沒有什麼門檻,而且獎項眾多,共有48個產品類別可供選擇.
2018年的6300份申請裡,69件作品獲得「紅點最佳設計獎」,佔總數的1.1%;1684件被授予「紅點獎」,45件被授予「紅點榮譽提名獎」——這意味著,「紅點獎」的獲獎率高達28%。
柳冠中:純粹是騙中國企業錢
2018年4月,被稱為「中國工業設計之父」的柳冠中看不下去了,他詬病道:獲獎產品並不能證明中國設計正在崛起,紅點獎純粹是商業機構來騙中國人錢!
「紅點獎在被承包給商業機構之後就成了一種商業炒作」,柳教授一針見血,直接脫下紅點獎的遮羞底褲。
他指出,紅點獎在德國已經失去市場,但是卻在中國冉冉上升,遭到熱捧:一年中在中國的獲獎作品竟然有幾百件。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於是這幫設計界「兜售證書的商人」,便來到中國招搖撞騙。德國紅點獎機構「順應民意」2015年在中國設立「中國好設計獎」,簡稱CGD(China Good Design),——這是針對中國企業的全新獎項。
[華碩驕傲地宣稱:旗下 26 項產品獲得 2016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對此,紅點官方也並未否認,只表示:這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屬於完全自願!——言下之意,我們本來就是做生意,有什麼問題嗎?
[2015年錘子T1手機,對,就是段子手羅永浩的錘子獲得了iF設計獎金獎]
[不僅得到紅點,還拿下IF,當年意氣風發的錘子科技,通過官方微博得意地宣稱:對於美的分歧,只存在於非專業人士當中——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每一步都是明碼標價
教授憑什麼這麼貶低紅點獎呢?
紅點獎有一點飽受爭議,從報名到獲獎再到宣傳、展出,每一步都是明碼標價。按教授的說法,「報名要交錢,參加評審要交錢,參加覆審要交錢,參加最後的展覽要交錢,給新聞發布也要交錢……一切都是奔著錢來的」。
紅點獎產品設計大獎的費用分為兩大部分:報名費和贏得獎項後的推廣費。——報名本身也可以實現巨額創收:跟買飛機票一樣,交錢越晚,費用越貴。早一點交報名費,只需270歐元,「追加期」就要450歐元。
收費項目也是巧立名目:參賽作品尺寸超出1立方米需多交50歐元,超過8立方米則多交200歐元。另外,參賽作品的附加展示品每件加收60歐元。
獲得紅點獎後,獲獎者會被收取「獲獎者權益」費用:佳作獎項3650歐元起;紅點獎項,3650歐元起;紅點最佳設計獎項,5995歐元起。
質疑焦點:「低級別」紅點獎
對獲獎產品和企業,「證書兜售商」給到的好處就是:可以使用這個紅點小標誌進行宣傳,同時還可以進入《紅點設計年鑑》。
紅點獎項分成:最佳設計獎、紅點獎、佳作獎三種類別,參賽類別分為產品設計、傳達設計及概念設計三大類型——產品設計類的獎項最難拿,含金量也最高。
從理論上來講:只有「產品設計紅點最佳設計獎」,你才算最正宗的紅點獎。
三大類別裡,每一大類都包含3~4個等級的獎項,而這些亂七八糟的「紅點獎」,其實是低級別獎項。
被內行人們質疑最多的,也是這類「低級別紅點獎」。
醉翁之意不在酒
還好,大多數消費者也傻傻分不清楚紅點獎複雜的獎項設置,只要是一顆紅彤彤的獎狀,企業的宣傳冊上可以顯擺就夠了。
柳冠中先生是中國設計界的大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第1個工業設計系的創始人!堅持用設計改變生活的理念。同時柳冠中教授也一再重申:中國設計上的進步,不需要急吼吼地沽名釣譽,用外國人的獎項急於證明自己的實力。
對國內參評紅點獎的企業家和設計師而言,參評的背後是利益博弈,也是名利場的爭奪。
其實,中國企業也不傻,花2萬人民幣左右,拿個「國際大獎」,成本也不高,何樂不為呢?對於中國企業家,熱衷紅點獎,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