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3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與5個同學一起苦苦鑽研2年多,自建系統,獲得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三等獎;因為父親的一條簡訊,他畢業後放棄兩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的面試機會,回家繼承家業;今年7月,他在拼多多新開了一家網店,營業額從0到3200萬元,只用了短短三個月……
他叫陳宗佑,一個1995年生於福建漳州平和縣的小夥子。如今,他是拼多多店鋪「集錦園生鮮旗艦店」的店主。他的店在三個月內,賣出了2000多萬斤漳州平和琯溪蜜柚,其中兩個月位列拼多多全平臺柚子銷售榜第一。
今天,陳宗佑有一個更大的夢想:與更多平和縣的年輕電商創業者一起,把平和柚子的品牌做大做強,讓它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果。
父親凌晨的一條信息,讓他走上了繼承家業的道路
2020年11月17日,平和縣的一間辦公室裡,陳宗佑正跟別人討論著當天柚子的行情和網店的銷量。這個身高一米八五的小夥略顯清瘦,雖然已畢業多年,但身上還透著理工男的氣息。
陳宗佑三個多月裡銷售了2000多萬斤平和柚子,為柚農打開電商新銷路 東南網記者 陳楠攝
福建漳州平和縣與福建、廣東兩省八縣相連,素有「八縣通衢」之稱,琯溪蜜柚是該縣的三大綠色品牌之一。當地有「中國琯溪蜜柚之鄉」之稱,但仍是個經濟欠發達縣。這裡每年最熱鬧的時候是柚子豐收的時節,此時,來自全國的水果供應商都會雲集這裡。
像水果商這樣的職業,是陳宗佑之前從未想過的。「做拼多多之前,我做了很多人生規劃,唯獨沒有電商。」畢業於廈門一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的陳宗佑說,自己家境相對不錯,大一玩了整整一年遊戲,大二時突然醒悟,認為「應該幹點正事」,於是他和五個志同道合的同學決定,參加國際大學生軟體設計領域含金量最高的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但在這之前,學校在這一領域還是空白,沒人參加過,更不知道比什麼、怎麼比。
「我們六個人剛好分兩組,就自己掏錢買書、上網查詢,一點點摸索、學習。」陳宗佑說,他們沉浸其中,顧不上過周末和假期,連過年也只是回家待幾天就回到學校。近兩年半的時間裡,六個人的主要精力就是研究比賽。隨著對競賽規則的熟悉,他們還自己研發了一套在線判題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判斷誰的代碼寫的好,又快、又正確、運行時間短」。他們研發的這套系統今天仍然被用於母校的教學,最近一個月使用了8500多次。作為創始元老,他們六個人擁有一項特權:登錄名前綴為「admin-」。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宗佑等六人拿到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福建賽區的三等獎,為母校創造了一項記錄。但獲獎的喜悅還未消退,畢業的時間已經來臨。
陳宗佑說,他本來想從事軟體設計相關的職業,做一名碼農,六個人的團隊中已有四人在國內的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工作。2016年7月的一天,他原本要去兩家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面試,但當天凌晨5點多,他突然接到父親的簡訊,「醒了麼,我想和你談一談」。
這一談,就是幾個小時。
陳宗佑的父親是國內一家知名水果連鎖企業的一號供應商,每年給該企業供應數千萬斤的漳州平和柚子。父親希望作為長子的他能回家學做水果生意,將來繼承家業。
「我父親白手起家,從擺地攤開始,一步步走到今天。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聽父親的,回家幫父親打理生意。」陳宗佑知道,父親18歲就到深圳打工,自他出生後,父親就開始嘗試做水果生意,先是擺地攤,後面推著車子到處推銷、送貨上門,他也從小就幫著父親送貨。「當時,深圳歡樂谷、世界之窗、民族村、大小梅沙等景區的水果都是我們家送的。」
陳宗佑賣出2000多萬斤家鄉柚子助力當地柚農打開銷路 東南網記者 陳楠攝
研究電商三年多隻身闖蕩拼多多
回到平和縣的老家後,陳宗佑經過思考,認為家裡的生意必然要走線下和線上兩條路。父親打拼數十年,線下渠道已經很完善,他就決定研究線上銷售。
「2016年到2019年,三年多時間裡,我幾乎每一年都有一個重點,都在緊跟線上銷售的熱點。」陳宗佑說,2016年下半年,他嘗試做微商,開店、找果、打包、貼單、找快遞公司發貨……全鏈條就他一個人,當年賣了幾萬斤柚子,賺了四五萬元;2017年和2018年,依靠父親打下的線下供應鏈,他又嘗試做代發,專為其他電商商家供果,兩年時間發出了近20萬件柚子。
2019年,陳宗佑接觸到了拼多多。因為老家地處優質農產品原產地、供應鏈完善,自己又是農業「新二代」,2019年下半年,拼多多的工作人員到平和縣找他,提議他幫其他商家代發的同時,也可以自己開網店。
「拼多多的人來了三次,我就想試一試。沒想到效果真的挺好,日銷量很快就衝到六七千單。我是10月下旬開店的,當年賣了100多萬箱。」實踐出真知,陳宗佑認識到了拼多多平臺的巨大潛力,但他平時還要幫父親打理生意,難以兩邊兼顧,他決定與父親談一談,希望專心在拼多多上發展。
100多萬箱的銷量,跟父親的生意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父親希望他做好線下供應商,拒絕了他的提議。陳宗佑決定用事實說服父親。
拼了三個月體重瘦了十幾斤營業額破三千萬
2020年7月,醞釀了近半年,陳宗佑出手了。他在拼多多新開一家店,取名「集錦園生鮮旗艦店」。
開弓沒有回頭箭,要做就做最好。他明白,只有做出成就,才能說服父親。但電商平臺上競爭激烈,要想取勝,必須走差異化路線。在開店前,陳宗佑籌集了數十萬元資金,收了一批柚子,投放到廣東佛山、東莞和廣西等地的水果批發市場。經過近一個月的前期鋪墊,取得了很好的反響。而他利用那段期間,把產品、快遞、包裝等各個環節一一理順。
7月27日,「集錦園生鮮旗艦店」上了第一個柚子連結。從7月27日到8月3日,這家店就由陳宗佑和他妹夫再加一個客服管理。「訂單量很快就衝到日銷3000單,每天睜眼都是手機和電腦的各種軟體鈴聲,客服說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8月15日一天,柚子銷量已經超過萬單,客服也從1人增加到4人。陳宗佑記得,出貨的最高峰出現在9月份,店鋪日銷量漲到4萬單,他和妹夫每天負責打單、聯繫工廠下單、發貨,還要抽空招聘、培訓新的客服,都是次日凌晨三四點才下班。早上8點鬧鐘一響,便迅速醒過來,登錄拼多多界面,回復顧客的詢問……在那段時間裡,陳宗佑的體重一下子掉了十幾斤,至今沒有恢復過來。
辛苦的付出,換來的是豐厚的回報。8月份,他們營業額衝到500多萬元;9月份達到1300多萬元;10月份近1000萬元……陳宗佑統計過,從7月底至今,他的拼多多店鋪營業額已經超過3200多萬元,賣出了2000多萬斤平和柚子。團隊人數增至16人,日銷量穩定在1萬多至2萬單。
終結中間商「圍獵」打響家鄉品牌
見證父親白手起家的經歷,陳宗佑知道,營業額三個多月內從0元到3000多萬元,銷量衝到2萬單,這在傳統商業領域是相當難實現的。但這樣的奇蹟通過電商卻能實現,這就是電商的魅力。
陳宗佑用營銷成績向父親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是對的,父親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之前我找父親要貨,父親總是不屑,經常勸我好好跟他學。現在我跟他要貨,他二話不說,直接給了。」
現在,陳宗佑在策劃一樁更大的事業,依託拼多多平臺,保護平和柚子的品牌,把品牌打出去。他說,柚子是平和縣當地農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但該縣經濟欠發達,農民既要承擔自然災害和市場不確定性的風險,又要把相當一部分利潤「送」給中間商,辛苦一年卻難以致富。他看見,每年柚子豐收季節,水果商就雲集平和來收貨,像「圍獵」一樣。過了柚子季節,這些商人又會轉入另一個水果產區,繼續圍獵。
今年因陳宗佑的「入圈」,當地抵擋住了一波外地水果商販大佬的「入侵」,「我是平和人,我希望平和柚子的行情可以由我們平和人掌握,讓更多的平和農民致富。」他說,他希望除了自己的網店做大做強,還希望與當地更多的年輕人通過拼多多等電商渠道,一起保護好平和柚子品牌,擦亮這張平和的農產品名片,讓價廉物美的源頭好貨走進國內千家萬戶。
陳宗佑的故事,是新農人依靠拼多多創業致富的一個典型事例。據估計,2020年,作為國內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的拼多多,農產品銷售規模將增至2500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拼多多平臺已經直接帶動全國超過10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有了電商助力,農業、農村和農民正在迎來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