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富二代」到電商「創一代」 福建95後小夥陳宗佑的電商創業傳奇

2020-12-26 東南網

東南網12月23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與5個同學一起苦苦鑽研2年多,自建系統,獲得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三等獎;因為父親的一條簡訊,他畢業後放棄兩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的面試機會,回家繼承家業;今年7月,他在拼多多新開了一家網店,營業額從0到3200萬元,只用了短短三個月……

他叫陳宗佑,一個1995年生於福建漳州平和縣的小夥子。如今,他是拼多多店鋪「集錦園生鮮旗艦店」的店主。他的店在三個月內,賣出了2000多萬斤漳州平和琯溪蜜柚,其中兩個月位列拼多多全平臺柚子銷售榜第一。

今天,陳宗佑有一個更大的夢想:與更多平和縣的年輕電商創業者一起,把平和柚子的品牌做大做強,讓它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果。

父親凌晨的一條信息,讓他走上了繼承家業的道路

2020年11月17日,平和縣的一間辦公室裡,陳宗佑正跟別人討論著當天柚子的行情和網店的銷量。這個身高一米八五的小夥略顯清瘦,雖然已畢業多年,但身上還透著理工男的氣息。

陳宗佑三個多月裡銷售了2000多萬斤平和柚子,為柚農打開電商新銷路 東南網記者 陳楠攝

福建漳州平和縣與福建、廣東兩省八縣相連,素有「八縣通衢」之稱,琯溪蜜柚是該縣的三大綠色品牌之一。當地有「中國琯溪蜜柚之鄉」之稱,但仍是個經濟欠發達縣。這裡每年最熱鬧的時候是柚子豐收的時節,此時,來自全國的水果供應商都會雲集這裡。

像水果商這樣的職業,是陳宗佑之前從未想過的。「做拼多多之前,我做了很多人生規劃,唯獨沒有電商。」畢業於廈門一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的陳宗佑說,自己家境相對不錯,大一玩了整整一年遊戲,大二時突然醒悟,認為「應該幹點正事」,於是他和五個志同道合的同學決定,參加國際大學生軟體設計領域含金量最高的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但在這之前,學校在這一領域還是空白,沒人參加過,更不知道比什麼、怎麼比。

「我們六個人剛好分兩組,就自己掏錢買書、上網查詢,一點點摸索、學習。」陳宗佑說,他們沉浸其中,顧不上過周末和假期,連過年也只是回家待幾天就回到學校。近兩年半的時間裡,六個人的主要精力就是研究比賽。隨著對競賽規則的熟悉,他們還自己研發了一套在線判題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判斷誰的代碼寫的好,又快、又正確、運行時間短」。他們研發的這套系統今天仍然被用於母校的教學,最近一個月使用了8500多次。作為創始元老,他們六個人擁有一項特權:登錄名前綴為「admin-」。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宗佑等六人拿到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福建賽區的三等獎,為母校創造了一項記錄。但獲獎的喜悅還未消退,畢業的時間已經來臨。

陳宗佑說,他本來想從事軟體設計相關的職業,做一名碼農,六個人的團隊中已有四人在國內的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工作。2016年7月的一天,他原本要去兩家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面試,但當天凌晨5點多,他突然接到父親的簡訊,「醒了麼,我想和你談一談」。

這一談,就是幾個小時。

陳宗佑的父親是國內一家知名水果連鎖企業的一號供應商,每年給該企業供應數千萬斤的漳州平和柚子。父親希望作為長子的他能回家學做水果生意,將來繼承家業。

「我父親白手起家,從擺地攤開始,一步步走到今天。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聽父親的,回家幫父親打理生意。」陳宗佑知道,父親18歲就到深圳打工,自他出生後,父親就開始嘗試做水果生意,先是擺地攤,後面推著車子到處推銷、送貨上門,他也從小就幫著父親送貨。「當時,深圳歡樂谷、世界之窗、民族村、大小梅沙等景區的水果都是我們家送的。」

陳宗佑賣出2000多萬斤家鄉柚子助力當地柚農打開銷路 東南網記者 陳楠攝

研究電商三年多隻身闖蕩拼多多

回到平和縣的老家後,陳宗佑經過思考,認為家裡的生意必然要走線下和線上兩條路。父親打拼數十年,線下渠道已經很完善,他就決定研究線上銷售。

「2016年到2019年,三年多時間裡,我幾乎每一年都有一個重點,都在緊跟線上銷售的熱點。」陳宗佑說,2016年下半年,他嘗試做微商,開店、找果、打包、貼單、找快遞公司發貨……全鏈條就他一個人,當年賣了幾萬斤柚子,賺了四五萬元;2017年和2018年,依靠父親打下的線下供應鏈,他又嘗試做代發,專為其他電商商家供果,兩年時間發出了近20萬件柚子。

2019年,陳宗佑接觸到了拼多多。因為老家地處優質農產品原產地、供應鏈完善,自己又是農業「新二代」,2019年下半年,拼多多的工作人員到平和縣找他,提議他幫其他商家代發的同時,也可以自己開網店。

「拼多多的人來了三次,我就想試一試。沒想到效果真的挺好,日銷量很快就衝到六七千單。我是10月下旬開店的,當年賣了100多萬箱。」實踐出真知,陳宗佑認識到了拼多多平臺的巨大潛力,但他平時還要幫父親打理生意,難以兩邊兼顧,他決定與父親談一談,希望專心在拼多多上發展。

100多萬箱的銷量,跟父親的生意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父親希望他做好線下供應商,拒絕了他的提議。陳宗佑決定用事實說服父親。

拼了三個月體重瘦了十幾斤營業額破三千萬

2020年7月,醞釀了近半年,陳宗佑出手了。他在拼多多新開一家店,取名「集錦園生鮮旗艦店」。

開弓沒有回頭箭,要做就做最好。他明白,只有做出成就,才能說服父親。但電商平臺上競爭激烈,要想取勝,必須走差異化路線。在開店前,陳宗佑籌集了數十萬元資金,收了一批柚子,投放到廣東佛山、東莞和廣西等地的水果批發市場。經過近一個月的前期鋪墊,取得了很好的反響。而他利用那段期間,把產品、快遞、包裝等各個環節一一理順。

7月27日,「集錦園生鮮旗艦店」上了第一個柚子連結。從7月27日到8月3日,這家店就由陳宗佑和他妹夫再加一個客服管理。「訂單量很快就衝到日銷3000單,每天睜眼都是手機和電腦的各種軟體鈴聲,客服說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8月15日一天,柚子銷量已經超過萬單,客服也從1人增加到4人。陳宗佑記得,出貨的最高峰出現在9月份,店鋪日銷量漲到4萬單,他和妹夫每天負責打單、聯繫工廠下單、發貨,還要抽空招聘、培訓新的客服,都是次日凌晨三四點才下班。早上8點鬧鐘一響,便迅速醒過來,登錄拼多多界面,回復顧客的詢問……在那段時間裡,陳宗佑的體重一下子掉了十幾斤,至今沒有恢復過來。

辛苦的付出,換來的是豐厚的回報。8月份,他們營業額衝到500多萬元;9月份達到1300多萬元;10月份近1000萬元……陳宗佑統計過,從7月底至今,他的拼多多店鋪營業額已經超過3200多萬元,賣出了2000多萬斤平和柚子。團隊人數增至16人,日銷量穩定在1萬多至2萬單。

終結中間商「圍獵」打響家鄉品牌

見證父親白手起家的經歷,陳宗佑知道,營業額三個多月內從0元到3000多萬元,銷量衝到2萬單,這在傳統商業領域是相當難實現的。但這樣的奇蹟通過電商卻能實現,這就是電商的魅力。

陳宗佑用營銷成績向父親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是對的,父親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之前我找父親要貨,父親總是不屑,經常勸我好好跟他學。現在我跟他要貨,他二話不說,直接給了。」

現在,陳宗佑在策劃一樁更大的事業,依託拼多多平臺,保護平和柚子的品牌,把品牌打出去。他說,柚子是平和縣當地農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但該縣經濟欠發達,農民既要承擔自然災害和市場不確定性的風險,又要把相當一部分利潤「送」給中間商,辛苦一年卻難以致富。他看見,每年柚子豐收季節,水果商就雲集平和來收貨,像「圍獵」一樣。過了柚子季節,這些商人又會轉入另一個水果產區,繼續圍獵。

今年因陳宗佑的「入圈」,當地抵擋住了一波外地水果商販大佬的「入侵」,「我是平和人,我希望平和柚子的行情可以由我們平和人掌握,讓更多的平和農民致富。」他說,他希望除了自己的網店做大做強,還希望與當地更多的年輕人通過拼多多等電商渠道,一起保護好平和柚子品牌,擦亮這張平和的農產品名片,讓價廉物美的源頭好貨走進國內千家萬戶。

陳宗佑的故事,是新農人依靠拼多多創業致富的一個典型事例。據估計,2020年,作為國內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的拼多多,農產品銷售規模將增至2500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拼多多平臺已經直接帶動全國超過10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有了電商助力,農業、農村和農民正在迎來新的春天。

相關焦點

  • 95後小夥開網店「一夜暴富」?隻身闖蕩拼多多,3個月賣了3200萬
    生於福建漳州平和縣的小夥陳宗佑,年輕的95後,是村裡人眼中的金鳳凰。在外苦苦鑽研2年多,本想憑藉著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三等獎這塊敲門磚,找一份不錯的工作。 陰差陽錯,他放棄了優質企業面試的機會。因為父親一個簡訊,走上了子承父業的老路,回到了土生土長的故土。
  • 店寶寶:淘寶造物節引「不服」 95後引電商創業潮
    在發布後淘寶官方微博底下出現了一片「不服」聲,大量淘寶創意商家留言評論表示自己更有創意!隨後淘寶官微在線回復「創意商家這麼多,我太難了!」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斌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說。他說「目前店寶寶用戶的佔比比較大的就是年輕用戶,年齡在 19 到 24 歲的年輕人佔比達到了50%以上。」據悉店寶寶是電商服務軟體行業的老牌企業,目前已經運營十年,服務過數千萬淘寶店主,可以說店寶寶的用戶數據也印證了目前進行電商創業的群體正在年輕化的趨勢。
  • 跨境電商新出路!「文青」小夥創業3個月,月收入8w
    全球產業鏈重新洗牌,跨境電商貿易迎來爆發式增長。2020年是進入跨境電商的一個好時期,傳統企業需要尋找各種途徑和出路的話,嘗試進入跨境電商的領域,利用自己的優勢,對企業來說,跨境電商本身就是一個機遇。1.跨境電商的流程一般來說,跨境電商有進口和出口兩個不同的流程部分。跨境電商的出口流程就是由生產商或者是製造商把商品給到跨境電商企業,跨境電商企業分為平臺式跨境電商企業和自營式跨境電商企業。從這裡開始,跨境電商企業有兩種方式選擇可以把商品最終出售到用戶手上。
  • 90後小夥獨闖日本電商市場,這件產品,賣瘋日本月入50萬
    不安於現狀,是很多90後的真實寫照。在最好的年華,用滿腔熱情全力做一件事情,也是非常美好的。90後小夥小趙,畢業後選擇了創業。對於這個決定,父母一開始是不理解的。明明可以上著穩定的班,拿著穩定的工資,為什麼非要搏一個不穩定的未來呢?
  • 乘電商快車,脫貧致富,擁抱美好生活—記在電商路上奮鬥的殘疾人
    「有一次,我抱著試試的態度在拼多多上買了一個鍋,到貨後發現質量很好,且價格便宜,當時我就想,我的產品是否也能在平臺銷售呢?」2019年,王茂盛在拼多多的蘭臨土特產店開張,開始銷售百合。平時店裡每日的銷售額在100單左右,在電商節期間,有時可以達到400單左右。」
  • 我的電商故事:淘寶二次創業遇貴人,第一桶金賺了300萬
    輾轉幾年,家庭原因,跟隨父母到福建經營蔬菜種植批發因為不善種植做了一年就轉讓了!現在回想下之前的經歷還是很有價值的,雖然沒有賺到錢,但是養成了很好生活的習慣以及培養了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 經歷的和沉澱的比較多,後期的自己也變得更加沉穩。
  • 《青春創世紀》黃景瑜、吳謹言帶你感受電商直播的辛苦創業路
    今年開播的《青春創世紀》是個比較另類的職場劇,它選取的是近些年比較火的電商直播行業,這又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看起來沒有距離感。這劇是根據歲正的小說《獨家專寵》改編,黃景瑜飾演的是段燃是個富二代,吳謹言飾演的錢希西是電商直播,兩人一起長大,錢希西是被寄養在段燃家裡,段燃的父母把她當成女兒疼愛,錢希西很努力地工作回報他們,也想證明自己。
  • 更學教育:電商創業與實體開店創業哪個更好?
    創業已經成了時下的熱詞之一,比較打工而言現在大部分人都是願意自己創業的,但是創業卻不知道幹什麼。其實可以選擇實體創業或者是電商創業的,二者相比較,實體創業成本是比較高的,很多創業者在這兒就望而卻步了。與其這樣,為什麼不選擇電商創業呢?電商創業比較簡單,開店成本也比較低。
  • 95後職場觀:愛閃辭,愛新鮮,不愛創業
    曾有一些「年長」的網友在社交平臺上評論表示,與「垮掉的一代」(90後)相比,95後的職業心態明顯更加「任性」,更獨立自主,更關注自身感受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當然,也有人理解為更不負責任……不過,從前不久領英(LinkedIn)針對15萬份用戶公開檔案進行統計分析的數據來看,95後平均在職的時間是7個月,從這個時間來看,平均工作7個月選擇離職,與很多人的概念差距極大。
  • 小貝殼電商助力後疫情時代,實現零經驗創業新風口
    這些舉措讓更多企業享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與利好,對跨境電商行業的長期發展有很大幫助。外界政策的支持,使得許多人員可以在疫情期間待業且創業,實現零經驗也能賺錢的新風口,小貝殼電商由此成立。    小貝殼電商在跨境電商方向既有前身的運營經驗又有自身的創新研發,無論在實力與經驗方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小貝殼電商不斷改革創新,基於大數據分析技術,自主研發的「跨境電商供應鏈整合模式」,通過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平臺銷售產品。憑藉科學的發展策略和先進的運營模式,創造了不可思議的口碑效應。
  • 徐州沛縣90後小馮電商創業致富記
    兩人到徐州榮盛城小區看了即將上房的新居,經歷六年的愛情長跑,他們打算年底在這裡步入婚姻殿堂。兩人還辦了一件大事,去銀行把39萬元房貸全部還清。2018年底,買房時貸款年限是20年,當時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兩年不到就還清了房貸。馮兵是沛縣五段鎮後六段村人,準新娘是沛縣安國鎮人,他倆是大學同學。
  • 社交電商創業項目好做嗎,現在做還賺錢嗎?
    事實上這個問題本身沒有答案,但是從創眾匯社群小夥伴做這個項目來看,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整體來看項目還是有操作下去必要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社交電商的市場需求量非常大,因為這是個電商的時代,而且人們又有一些貪便宜的心理,往往社交電商的一些低價優勢可以迅速引起用戶的興趣。
  • 電商創業有什麼好項目?做電商從事什麼行業好?
    現在是一個網絡化時代,正是電商發展最為火爆的時候,這個時候加入電商創業者行列當中,無疑是非常賺錢的。不過,很多想要創業的朋友,並不知道做電商,要做什麼項目好。下面,我們來給大家推薦一些好的項目。 2、新零售通過建立電商App軟體,實現電商+店商的新零售樣本。用戶在家就能下單購買附件的商品,半個小時就能送貨上門,比傳統的網購快多了。對於商家來說,客戶不再局限於周圍三公裡,而且產品品類、庫存可以無限擴充。適合線下零售門店使用,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
  • 95年美女做跨境電商,賣高檔旗袍,年收入1200萬
    95年美女做跨境電商,賣高檔旗袍,年收入1200萬曾美女一直從事旗袍設計的工作,每天重複日復日一日的工作,決定自己創業做旗袍,做了2年的某寶,賺了幾十萬,這幾年隨著國內的電商的逐漸飽和,競爭越來越激烈,隨之而來的是利潤也越來越單薄
  • 「95後」小夥開了家科比主題咖啡館
    ■記者 雷傑 文/圖  西安一位「95後」小夥自主創業開了一家科比主題咖啡館,他希望通過咖啡館結識更多科比球迷,收集與永不言棄的曼巴精神有關的勵志故事,通過這些故事來詮釋曼巴精神的內涵,即「熱情、執著、嚴厲、不屈、無畏,」從而影響更多的年輕人。  咖啡館的主人閔先生老家在渭南市富平縣,作為科比的忠實「粉絲」,平日裡結交了很多同樣喜歡科比的朋友。
  • 這個為資生堂、寶潔提供電商服務的男人身家超過77億元
    新冠疫情衝擊實體經濟,而電商等相關產業成為少數獲益者,壹網壹創(300792.SZ)正是其中之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壹網壹創為快消品品牌提供品牌線上營銷、管理與分銷,以及其他內容服務等,服務品牌包括寶潔、美國伊莉莎白雅頓、HERA、雪花秀,以及國貨「百雀羚」等。
  • 2020H1中國品牌電商服務商典型案例研究——凱詰電商、壹網壹創
    壹網壹創:美妝領域優勢明顯,創研能力成功複製是關鍵  中國品牌電商服務市場擁有廣闊前景5. 中國品牌電商服務市場圍繞人、貨、場不斷發展演進6. 品牌電商服務市場供給:構建細分領域差異化優勢7. 化妝品電商服務市場8. 食品電商服務市場9. 母嬰電商服務市場10. 服裝電商服務市場11. 寵物電商服務市場12.
  • 新一代情趣品牌品如已誕生,將進軍線上電商領域
    疫情期間,深圳某成人娃娃生產工廠成人娃娃訂單數翻番,其中80%出口到歐美和日本。同時,他預測該行業風口將在年底或明年到來。據京東大數據,居住在北京、上海、廣東、福建的用戶,今年情人節計生情趣用品成交額增長較快,其中,福建和廣東的漲幅分別達231%和196%。而湖南地區計生情趣用品銷量,相比節前更是大幅增長22倍。
  • 2021年零成本社區電商創業
    今年下半年,中國的網際網路註定屬於社區電商。社區電商的定義社區團購以社區為基礎,通過微信群與社區居民互動,通過群開銷售,收集同一社區居民的日常需求,通過社區平臺+供應商/商家+團長+配送四個環節進行運作,形成了一種新的社區消費模式。
  • 全國近300萬電商企業 已註銷吊銷43萬
    我國電商企業呈「倒V式」增長趨勢,從2013年起開始迅猛發展,至2015年增速達到高峰,為74.95%,2016年來增速有所放緩,但依舊保持在40%左右。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的電商企業最多,超過62萬家,佔總數的21.6%,其餘的電商企業也較多集中在沿海地區,如上海、浙江、福建、山東、江蘇等。其中,較為知名的城市有浙江義烏、江蘇崑山、福建石獅等,而據稱在義烏,每新增3個老闆,就有一個是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