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裡的文物「穿幫」,你發現了嗎?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一枕星河 博物館丨看展覽

回顧老劇,有的時候可以重溫當年的感動,有的時候也可以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其實在很久之前,我們熟悉的文物就在很多電視劇中低調地客串過,不過嘛,他們好像經常走錯片場哦~

「定窯」瓷枕

90後的童年經典《少年包青天》有一個情節,主角團和掌柜的討論一個瓷枕的賠償問題,掌柜的說手中的青花瓷枕出自「定窯」,這是劇中一個細微的bug。

▲少年包青天

臺詞中的「定窯瓷枕」出現在北宋背景的劇情中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定窯瓷器的種類中並沒有青花。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今天的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及東西燕村一帶,這裡在唐代屬於定州,故名「定窯」。

定窯始燒於唐代,晚唐、五代初步繁榮,北宋開始成熟,北宋後期達到了巔峰,金代衰落,元代終止。定窯燒白瓷是受臨近的邢窯影響,當時邢窯名滿天下,後來定盛而邢衰,宋時人們就只知有定而不知有邢了(長江前浪的悲劇)。

▲五代定窯白釉刻「易定」銘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定窯劃花牡丹盤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定窯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釉、醬釉、綠釉器。瓷枕也是定窯的特色產品,兩岸的故宮博物院都藏有宋代定窯白釉嬰兒枕。

▲宋代定窯白釉孩兒枕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定窯白瓷嬰兒枕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瓷枕最早可能出現在唐代,宋代是瓷枕製作的繁榮時期,直到清末瓷枕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唐代密縣窯珍珠地鸚鵡紋枕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長沙窯白釉綠彩枕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三彩剔劃花兔紋枕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褐釉彩繪虎形枕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至於青花瓷器,根據目前的資料,青花可能是從唐代起源的,從元代開始逐漸成熟,而且《少年包青天》中掌柜的所持青花瓷枕,枕面繪有山水紋飾,這種具有濃鬱文人氣息的瓷繪風格大約從晚明開始流行,這與當時的社會風潮有著密切的聯繫。

所以《少年包青天》中的青花瓷枕不僅「貨不對板」,還小小地穿越了一回喲。

《全唐詩》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質量上乘的古裝電視劇,它的深刻內涵值得觀眾一品再品,其特殊地位在中國電視劇史上大概都是數得著的。

不過,再一流的作品也免不了存在一點漏洞,劇中胡宗憲的臺詞中提到了《全唐詩》,可是《全唐詩》並不是明代嘉靖年間就有的書,它的編纂是在清代康熙時期完成的。

▲大明王朝1566

《全唐詩》,又稱《欽定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等十人奉敕編校,「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共計九百卷,目錄十二卷(對,這就是乾小四作詩數量的常用參照物)。曹寅奉旨刊刻,康熙四十四年三月編纂到次年十月。

全書以明代胡震亨《唐音統籤》(胡震亨出生於1569年,比劇中的時間還晚)和清代季振宜《唐詩》為基礎,旁採殘碑、斷碣、稗史、雜書,拾遺補缺,巨細靡遺。原來《全唐詩》也走錯片場啦!

《三希堂法帖》

90後的電視兒童應該都看過《孝莊秘史》吧?這部劇的臺詞倒是沒有明顯涉及文物的(可能被劇情吸引了不能分辨),但是道具出了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多爾袞手裡拿的是什麼?

大家放大看看——《三希堂法帖精華》!「三希堂」是不是超級眼熟的?對,乾小四的存在感就是這麼強烈!

▲孝莊秘史

《三希堂法帖》,全稱《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清乾隆十二年清高宗命梁詩正等人編次內府所藏魏晉時期至明代的法書,其中包括三希堂所藏東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珣《伯遠帖》墨跡三種,故名《三希堂法帖》,這是法帖中的巨製。

多爾袞是乾小四的高祖父輩,《三希堂法帖》是不是出現得有些太早啦?

百 鹿 尊

《孝莊秘史》道具bug第二彈,其實電視劇裡粉彩百鹿尊的出鏡率極低,這是我第一次在電視劇中看到這個老朋友,百鹿尊在博物館倒是挺常見的。再次說明,這又是一件打著乾小四烙印的文物!

▲孝莊秘史

百鹿尊,乾隆時期粉彩瓷器中的獨特產品,垂腹圈足,肩部兩側各有一螭耳,似鹿頭狀,俗稱「鹿頭尊」,器身繪有粉彩百鹿活躍於山林之中,又稱「百鹿尊」。

粉彩百鹿尊是清廷的大型陳設品,為乾隆早期作品,因為乾隆三年時已有御旨,將洋彩百祿雙耳尊照樣燒造不要耳子的記載。這件粉彩鹿頭尊代表了乾隆時期粉彩的繪畫水平。此尊清道光、光緒時仿製頗多。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 上海博物館藏

▲國家博物館裡的百鹿尊

冠 帽 架

《少年天子》是另一部具有極高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電視劇作品,它由凌力所著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凌力女士於今年七月辭世,這部小說曾在1991年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同時獲獎的還有路遙《平凡的世界》、孫力/餘小惠《都市風流》、劉白羽《第二個太陽》和霍達《穆斯林的葬禮》。

這部劇的原著水平和改編功底都不容小覷,只是細細看劇還是會發現非常細微的道具bug——劇中多次出現一種鏤空狀的「燈」,其實這不是燈,而是一種粉彩鏤空冠帽架。

▲少年天子

冠帽架的用途是很明顯的,它是用來放置冠帽的,前陣子大家被科普了一波清宮婦女使用的首飾,其中就有出鏡率很高的「點翠嵌珠寶五鳳鈿」。

這頂著鈿子的器物就是「冠帽架」。

▲清雍正畫琺瑯天球式冠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文竹嵌竹絲冠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粉彩冠帽架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帝王曾經親自過問冠架的製作。據史料記載,雍正四年曾傳旨,帽架「口圈要開得開,以備放花燻冠用」——冠帽架的帽傘做成鏤空狀,是為了放置香料,以薰香冠帽。出現這樣的錯誤也不能完全怪劇組,冠帽架流傳到民間的時候之前還真被當作燈使用過。在劇中充當一個燭臺,好像也不是很違和?

說起來,無論《孝莊秘史》還是《少年天子》,他們所處的時代都不可能出現粉彩器物。「粉彩」是清代康熙晚期開始燒制的,在雍正、乾隆時期達到鼎盛,在此之前如果有粉彩器物出鏡,那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的。

海晏河清尊

這又是一件與乾小四相關的文物!

總的來說,《甄嬛傳》使用的瓷器道具有一定水平,不過它也出了個不大不小的bug——劇中有好幾處都出現了同一件擺設,如果大家對國家博物館的展覽有印象,應該可以認出這件擺設是什麼。

它不是雍正皇帝出品的,乃是比較明確的乾隆朝器物,而且它還是一件有著深刻寓意和曲折經歷的國家一級文物。

▲甄嬛傳

說來話長,這件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的瓷尊全名「清乾隆霽藍釉粉彩描金海晏河清燕耳尊」,它的產生與圓明園長春園的海晏堂有關(對,就是暗含乾小四雅號的那個園子)。

海晏堂是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景區最大的宮殿,「海晏」一詞取意為唐代鄭錫《日中有王字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意指大海風平浪靜、黃河流水澄清。乾隆皇帝給這座建築取名「海晏堂」,意在歌頌大清王朝國泰民安,而海晏河清尊就陳列於海晏堂中。

對於海晏河清尊的燒造,乾隆皇帝非常重視,他要求瓷尊施霽藍釉、以白釉海燕作耳,霽藍象徵河清,「海燕」與「海晏」諧音,暗喻天下太平。這件器物有著深刻的寓意,長期存放在圓明園,可不能像《甄嬛傳》劇中似的,隨便放置於各個宮殿的。

相傳海晏河清尊本來有兩件,同時陳放在海晏堂內。英法聯軍攻陷北京時,有一件難逃厄運,被帶到海外,而另一件則僥倖留在了國內,也就是今天陳列於國家博物館的海晏河清尊。

甜白釉

最後一件器物雖然和乾小四本人沒有什麼關係,卻出現在乾小四扮演者的尷尬臺詞裡,正所謂人生何處不相逢。這句「甜白釉不是白瓷」可鬧了大笑話,而且劇中還不止一次借皇帝的口吐槽此事,說得好像真是那麼回事兒似的。

▲如懿傳

那我們就來正經看看,「白瓷」和「甜白釉」到底是什麼關係?

白瓷是一種重要的瓷器品種,我們熟悉的唐代「南青北白」,這個「白」指的是唐代著名的邢窯白瓷,到了宋代,定窯白瓷則後來居上,形成了影響深遠的以定窯為代表的瓷窯系統;元代的白瓷,北方以山西霍縣的霍窯製品為佳,南方則主要由景德鎮燒制,因為釉色微微閃青與鵝卵相似,故稱「卵白」。

卵白釉為明代甜白釉的燒制奠定了基礎。由於高質量的白瓷是生產高質量彩瓷的先決條件,明代各朝都很重視白瓷的生產。在所有的明代白瓷中,以永樂、宣德時的甜白釉,特別是永樂甜白釉得到的評價最高。

明代永樂時期生產的白釉瓷器釉質潔白無疵,溫潤似玉,肥厚如脂,比後來的宣德白瓷更光淨,外觀效果與白砂糖的呈色非常接近,給人以「甜」的感覺,故名「甜白」,也有人依據這種白瓷可以填彩繪畫而成彩瓷,稱之為「填白」。

▲明永樂甜白釉僧帽壺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所以甜白釉瓷器自然是白瓷大家庭中的一員了,把它分離出來完全沒有道理的嘛。

彩 蛋

《孝莊秘史》第三彈,大家來看看截圖右側的瓶子上寫的是啥?

道具師您也太不走心了吧!

這些悄咪咪出鏡的道具,他們文物原型的來頭可都不小,不過就是眼神不大好,常常走錯片場。這些「大佬」借這個機會露一回臉,刷刷自己的存在感,不過最後都輸給了乾小四,唉,真是哪兒哪兒都有他呀。

相關閱讀:

部分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官網

參考文獻:

1中國矽酸鹽學會主編:《中國陶瓷史》

2夏徵農、陳至立主編,大辭海編輯委員會編纂:《大辭海 美術卷》

3葉佩蘭:《光緒仿乾隆粉彩百鹿尊》

4賀雲翱主編:《中華國寶圖典》

5《國寶檔案》欄目組編著:《國寶檔案 玉器陶瓷金銀器案》

6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編:《名家點金 文物知識系列 陶瓷卷》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後臺回復關鍵詞「投稿」

可查看約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原標題:《電視劇裡的文物「穿幫」,你發現了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些穿幫鏡頭有時比電視劇還好看
    這些穿幫鏡頭有時比電視劇還好看這個劇情真是醉了,戴個這樣的面具還怎麼親啊!導演你說親嘴就好好親啊,幹嘛還帶個面具,這樣能親得著嗎?直接省略這樣的鏡頭不就好了嗎?非要給自己找麻煩!這是古裝神劇中的一個穿幫鏡頭,大王抱著身穿鮮豔宮裝的愛妃準備回屋,但是愛妃腳上超高超先進的高跟鞋卻穿幫了,這明明是現代才有的款式好吧!為什麼非得穿著這樣的鞋子出來演戲呢?導演都不問問的嗎豬八戒這個鼻孔是怎麼回事啊,怎麼兩個鼻孔變成了4個啦!道具能不能做的完美一些啊,至少不要讓觀眾們這麼明顯的就能看到,讓人無語的穿幫鏡頭,網友:導演你當我們傻嗎?
  • 電視劇低級穿幫鏡頭:當我們是傻子,在古代這麼明顯的紋身
    盤點:經典電視劇穿幫鏡頭,圖二當我們是傻子,圖四有點少兒不宜。說到一些經典的電視劇,那都是我們比較小的時候觀看了,只是很小,自然是不會觀看什麼穿幫了,現在回頭看看都是穿幫的鏡頭。圖二則是《三生三世》楊冪主演的,在裡面也有穿幫鏡頭,就是楊冪坐在池子邊上喝著酒,不料還有桃子,這喝酒還能吃桃子,這導演是把我們當傻子嗎?
  • 《甄嬛傳》穿幫,導演騙了咱們8年才被發現,張張都是經典!
    這部劇有非常多穿幫,有一些導演竟然騙了咱們8年才被發現,張張都是經典,咱們一起去回顧一下子吧。電視劇《甄嬛傳》經典穿幫鏡頭一:安陵容送給甄嬛一套浮光錦的衣服,被轉手送給了浣碧,浣碧立馬穿出去炫耀,但是有誰注意到同一集中竟然被夏常在借來穿?
  • 《重啟之極海聽雷》的三大穿幫鏡頭你發現了幾個?
    一部影視劇的質量高低可以從很多方面體現出來,其中「穿幫鏡頭」就是影視圈的大忌,每個導演在拍攝時都會格外的警慎,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那麼現在小曉就帶各位來聊聊最近熱播的一部劇《重啟之極海聽雷》的穿幫鏡頭。第一個穿幫鏡頭是這部劇的開頭部分,王胖子和吳邪被請去一個倉庫塌陷洞探寶,在吳邪和王胖子下到洞底後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那洞底是真乾淨啊,多年沒人沒什麼雜物就算了,可地表塌陷的土和石頭哪去了?為什麼剛塌陷的洞下面會如此的平整呢?
  • 睜大雙眼 這些電影裡的穿幫鏡頭你看出來了嗎?
    這些電影裡的穿幫鏡頭你看出來了嗎?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外媒稱,許多電影愛好者願意花很多時間去細細尋找電影中的穿幫鏡頭。據西班牙《阿貝賽報》7月6日報導,被發現有大量穿幫鏡頭的電影中不乏《現代啟示錄》這樣的大片。
  • 電視劇《大秦賦》穿幫鏡頭,馬鐙從北魏穿越到戰國?
    前不久《大秦賦》播出的一幕讓不少網友驚呼為穿幫畫面,這都是因為劇情在剪輯過程中沒有將馬鐙的畫面全部剪掉,所以有不少網友認為這是電視劇《大秦賦》的穿幫鏡頭。為什麼網友們認為馬鐙是穿幫鏡頭呢?這還要從馬鐙的起源說起。
  • 電視劇無釐頭的穿幫鏡頭,30年使用一個碗,古代的浴桶裡都放奧利奧嗎?
    「TVB第一道具」公雞碗:雖然來自不同影視劇集,但卻都有一個共同點,而且使用時間長達30年,引發網友熱議,網友笑評:「TVB專注公雞碗30年,你,值得擁有! 」下面且看公雞碗演繹的前世今生。《大明按察使》驚現穿幫鏡頭運動鞋!
  • 騙了我們這麼多年的穿幫鏡頭,導演假裝看不見,當我們傻嗎?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影視劇裡常會出現「不合理」的情節,甚至連經典劇都不可避免,爆笑卻又無奈。下面就來帶大家一起看看影視劇中那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穿幫鏡頭。隨著時代的進步,人人都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相信大家平時都喜歡看電視劇的吧。平時下班、或者放學了就會情不自禁打開電視看會兒,而且現在手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 最尬穿幫鏡頭:楊冪除了蘋果還穿幫了什麼,你能看出來麼?
    最早古裝劇穿幫鏡頭出現在《西遊記》中,唐僧的袈裟裡竟然出現了現代的襯衫,不過考慮到當時的製作水平普遍不高,出現這種失誤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最近的古裝劇中出現穿幫就會讓人覺得製作上也太不嚴謹了,下面就來看看有哪些古裝劇的穿幫吧。楊冪在之前的一個沐浴照片,要知道那個時候的蘋果還沒有傳到中國,而鏡頭中卻出現了蘋果,這讓許多人都大跌眼鏡。
  • 笑到抽筋的穿幫鏡頭,宮女口袋裡露手機我忍了,熱巴宮女笑啥呢?
    笑到抽筋的穿幫鏡頭,宮女口袋裡露手機我忍了,熱巴宮女笑啥呢?笑到抽筋的穿幫鏡頭,宮女口袋裡露手機我忍了,熱巴宮女笑啥呢?穿幫鏡頭一:古裝劇裡這衣服還是需要改變下的,口袋那麼小,手機都放不下,觀眾看得太扎眼了,就不能走點心嗎?導演組,都出來託大!我要拿起拖孩揍你們!笑到抽筋的穿幫鏡頭,宮女口袋裡露手機我忍了,熱巴宮女笑啥呢?
  • 電視劇中搞笑穿幫鏡頭,古代也會用電燈,趙麗穎的借位吻太扎眼!
    電視劇中搞笑穿幫鏡頭,古代也會用電燈,趙麗穎的借位吻太扎眼!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再來看看第二張《麻雀春天》中的穿幫鏡頭,話說古代竟然也用電燈嗎?導演你這是想欺騙觀眾嗎?
  • 國產電視劇雷人鏡頭大賞:人民幣也玩穿越,劇情穿幫「死人」都復活
    上有王凱、江疏影主演的《清平樂》滿足你熱愛古裝愛情劇的心,下有郭京飛、苗苗主演的《我是餘歡水》治癒社畜不安的靈魂,甚至還有《冰糖燉雪梨》《鬼吹燈》等各種劇任君挑選,讓人不由得看花了眼。但火眼金睛的觀眾怎麼會止步於對劇情的討論呢?如今的電視劇都秉持著就算不能擁有絕佳的收視率,也一定不會少了讓人捧腹大笑的穿幫鏡頭的觀點。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最近這些槽點和穿幫共一色的影視劇吧!
  • 電視劇中最「羞澀」的穿幫鏡頭:鍾漢良、張鈞甯的吻戲太入戲了
    電視劇中最「羞澀」的穿幫鏡頭:鍾漢良、張鈞甯的吻戲太入戲了穿幫鏡頭1:迪麗熱巴這吻戲借位的太高了吧!這是在輕吻鼻子還是嘴巴。有沒有很羞澀呢?小編覺得好羞澀啊!穿幫鏡頭2:關曉彤這一露,露出了雪白的皮膚。網友驚呼太美了,有沒有很羞澀呢?
  • 大牙都能笑掉的穿幫鏡頭,迪麗熱巴你腋下的衣服能縫一下嗎?
    雖然這個時代對於穿幫的劇情要求不嚴格了,但一些穿幫的細節也能把觀眾給笑傻。到底是什麼樣的穿幫鏡頭,大家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來看看吧!精忠嶽飛在電視劇《精忠嶽飛》裡面,黃曉明飾演的嶽飛出去抗戰敵方的大軍,在浴血奮戰中,我們可以看到嶽飛的長槍槍身是紅色的。
  • 考驗智商的穿幫鏡頭:熊二的尾巴忍了,看到他:道具組給我出來!
    一部電視劇的誕生要經歷一個很複雜的過程,而這個期間可能會因為工作人員的疏忽而出現穿幫鏡頭,我們今天就來聊幾個考驗智商的穿幫鏡頭:熊二的尾巴就忍了,看到他,網友直呼:道具組給我出來!首先就是動漫中出現的穿幫鏡頭了,在熊出沒這部動漫中有一個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細節,那就是在熊二和糰子說話時,畫面切到了熊二的背面,細心的粉絲發現熊二的尾巴竟然沒了,不少粉絲都會疑惑:難道熊二從小就沒有尾巴嗎?
  • 《上古情歌》宋茜這個穿幫!老司機應該不難發現!讓人感覺好害羞
    作為一部古典神話電視劇,精緻的特效場景無疑是本劇的一大看點。但是劇中的穿幫鏡頭,卻讓本劇失分不少。一起來看看吧,這些少有人發現的穿幫鏡頭,你能看出3個我服。《上古情歌》中,上一個鏡頭,宋茜的頭髮還在肩膀後面,但是鏡頭只是切換了一下,就變成在肩膀前面了。《上古情歌》中,木青寞被抓後,前一秒左手被分開綁著的,下一秒就緊緊相連了。
  • 笑到肚子疼的穿幫鏡頭:米老鼠我忍了,豬八戒的4個鼻孔能忍嗎
    笑到肚子疼的穿幫鏡頭:米老鼠我忍了,豬八戒的4個鼻孔能忍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穿幫鏡頭二:大家仔細看,能發現哪裡不對勁了嗎?
  • 當影視劇出現穿幫:保鮮膜當瀑布,關關進去是茶館出來卻變成酒店
    本期話題【當影視劇出現穿幫:保鮮膜當瀑布,關關進去是茶館出來成酒店】隨著製作水平的的不斷提高,中國的影視產業越來越發達,產量急劇增加,每天都會有新電影或者是電視劇上映,而在這種大環境下,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很多,穿幫的鏡頭,看得讓人很哭笑不得,
  • 史上最「尬」穿幫鏡頭,張無忌穿耐克鞋,張馨予吻戲差點拔出絲!
    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推送一波穿幫鏡頭,有一些穿幫鏡頭實在是讓大家哭笑不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搞笑的穿幫鏡頭來給大家,如果喜歡的話就麻煩點個讚吧!1.《倚天屠龍記》相信是一部大家非常喜歡的電視劇了,當時看的時候大家還小,覺得他腳下穿的鞋子沒有什麼問題,但現在看發現,他的這雙NIKE涼鞋,在那個年代根本是不可能出現的。2.電視劇中關於手機的穿幫鏡頭小編沒少見過,但是這個大哥竟然把手機倒著拿打電話,你是在侮辱我們都不會用手機嗎?不知道導演有沒有注意到!不過這樣的穿幫鏡頭也是在是太搞笑了吧。
  • 笑到胃疼的穿幫,「長了腳」會動的兵器我忍了,趙麗穎沐浴露了啥?
    你們好,最愛你們的小編又回來了,這次小編將帶來什麼有趣的電視劇穿幫呢,小夥伴們最近有看什麼電視劇嗎?有發現劇中的穿幫嗎?哈哈哈!!!沒有也沒關係哦,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盤點劇中的有趣穿幫!笑到胃疼的穿幫,「長了腳」會動的兵器我忍了,趙麗穎沐浴露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