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探討:河馬能不能打過大白鯊?

2020-12-11 科學獵奇

其實,河馬和大白鯊應該做夢都想不到,它倆竟然能放到一起作比較。畢竟河馬最多算是可以生活在淡水中的哺乳動物,而大白鯊則是海洋中的動物,它們一個生活在非洲,一個在茫茫的大海中,這輩子也不可能活著相見。所以,要判斷兩種動物誰更厲害?有些牽強。但是,本著有問必答的原則,我們還是分別來對比一下兩種動物的一些數據,最後分析一下誰更厲害吧。

河馬

河馬是現存陸地上第三大的哺乳動物,僅次於大象和犀牛,而且河馬也是非洲獨有的物種,它主要分布於非洲熱帶水草豐富的地區,屬於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植物為主。

任何的動物生存都離不開水,大多數的動物對水的需求僅限於喝,但是河馬不同,它除了需要喝水外,還需要水來保護它。

水對於河馬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在非洲熱帶地區,天氣炎熱,對於沒有毛髮覆蓋的河馬來說是致命的。為了防止被曬傷,河馬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水中的。只有在傍晚它才會短暫地去到陸地上,這是水對河馬的第一層保護。

第二,減輕壓力。成年河馬擁有平均約4米的身長以及3噸的體重,它身體的重量全部壓在了四條「小短腿上」,因此,在陸地上行走,對河馬的四肢是種考驗。而待在水中,水的浮力能夠減輕河馬龐大的體型給身體帶來的壓力。

因此,水除了喝以外,對河馬還有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意義。

河馬在非洲動物中的地位

在非洲的野生動物中,河馬幾乎沒有天敵。原因除了它龐大的體型外,還要得益於它的血盆大口。河馬長著一張血盆大口,雖然裡面牙齒很少,但是它的犬齒長度可達40公分,而且河馬的上下顎可以張開到120°,這使得河馬有著強大的咬合力和殺傷力。根據科學的測量發現,一頭成年雌性河馬的咬合力就高達816公斤。

除了體型和咬合力外,河馬群居的習性也是其他動物不敢招惹的原因。

綜上,河馬在非洲動物中地位很高,最起碼的是成年後的河馬沒有天敵。而這要得益於河馬的體型、咬合力、習性以及在水中生活。

大白鯊

大白鯊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肉食性魚類。看到這裡,許多小夥伴會問:大白鯊有鯨魚大?當然,比體型,大白鯊比起藍鯨來差遠了,但是鯨魚不是魚,而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

大白鯊是海洋中最頂級的獵食者,它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這要得益於兩點,第一就是它龐大的體型,成年大白鯊有著平均5米的身長以及2噸左右的體重。第二點就是大白鯊同樣長著一張血盆大口,大白鯊的上顎有24顆帶有倒鉤的、長約6公分的尖利的牙齒,以及平均770公斤的強大咬合力。

大白鯊是兇猛的食肉動物,它的獵物大都以大型的海洋生物為主,比如海獅、海豹以及一些鯨類。

河馬能不能打過大白鯊?

河馬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哺乳動物,而大白鯊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動物,這兩種動物無論哪種去到對方生活的空間內都是不能存活的。如果非要分出個高低來的話,我認為大白鯊更有勝算。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點。

01 習性

大白鯊是兇猛的食肉動物,而河馬則是以素食為主的雜食性動物,僅從食性上看,河馬就弱了一點。而且大白鯊是生活在水中的動物,而河馬雖然也生活在水中,但是比起大白鯊來,靈活性還是差了很多。

靈活性差在水中PK時,就容易遭到攻擊。所以從習性上看,河馬是打不過大白鯊的。

02 戰鬥力

河馬雖然有著強大的咬合力,但是,也僅限於在水平面之上的咬合力,在水下PK,河馬的大嘴幾乎發揮不出應有的實力,而大白鯊則不同,它長且尖利的牙齒每次都能給河馬造成實際性的傷害。

總結

河馬雖然能夠適應水中的生活,但是它畢竟還是陸地生物,而大白鯊在水中能發揮出100%的實力。所以,如果在陸地上,大白鯊不用說就打不過河馬,可是一旦到了水裡,河馬就不是大白鯊的對手了。

你說呢?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河馬和大白鯊誰更厲害?答案可能給你想的不一樣
    大白鯊之所以能夠捕獵大型的動物,成為海洋霸主,首先就有得益於它龐大的體型,成年大白鯊平均體長在5米左右,體重平均在2噸左右。其次是它利牙,在大白鯊的上下顎上分布這26顆帶有倒鉤的尖利的牙齒,這是它捕獵的利器,最後就是大白鯊的身體了,雖然從表面上看,大白鯊體表乾淨光滑,實際上在大白鯊的皮膚上布滿了倒刺,這些倒刺在與對手碰撞時能像銼一樣給對手造成傷害。
  • 大白鯊與河馬誰更厲害?我們可以拿這種海洋巨獸來作對比
    河馬和大白鯊沒有碰面的機會,河馬不可能跑到海裡去找大白鯊幹架,大白鯊也不會跑到河裡去找河馬的麻煩。不過我們可以找一個「中間人」來判斷河馬與大白鯊誰更厲害,這個「中間人」就是象海豹。大白鯊與象海豹在自然情況下有不少交集,我們來看看大白鯊對象海豹的捕食情況,基本就能做出判斷。
  • 尼羅鱷「古斯塔夫」打得過成年雄性河馬嗎?為什麼?
    擁有自己名字的尼羅鱷能不能單挑一頭成年雄性河馬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尼羅鱷古斯塔夫尼羅鱷古斯塔夫是一條成年雄性尼羅鱷,它又被稱為「傳奇巨鱷」。那麼,它有什麼傳奇的經歷呢?尼羅鱷古斯塔夫的真面目所有動物的數據大都是生物學家通過各種方式實際測量後的,但是古斯塔夫則是個例外,因為它從來沒有被人抓住過,所以它的數據就顯得撲朔迷離了。有些人說:古斯塔夫的體長超過10米,也有的人說:古斯塔夫就像一條遠古巨鱷一樣。但是,這些說法畢竟只是傳說。
  • 尼羅鱷中的巨無霸古斯塔夫,能打得過成年雄性河馬嗎?
    之前有一些民眾說曾經親眼目睹過「古斯塔夫」的尊容,有的說體長可以達到10米,身體呈現暗黃色,頭上經常覆蓋著水草,而且在襲擊目標之前常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不太容易被發現。而且有動物學家也試圖近距離追蹤過這條鱷魚,還拍過相關的影像資料,通過這些資料可以看出,「古斯塔夫」的體型要比一般的鱷魚要大不少,而且身上有比較明顯的一排傷疤,似乎被機槍掃射過留下的疤痕。
  • 為何說河馬是鱷魚剋星,有啥秘密武器?看河馬打鱷魚現場你就知道
    這個時候就有很多人想知道,除了人的幹擾,像是大象、犀牛、河馬或者是鱷魚,這些極兇猛又大型的動物,又有哪些動物能夠克制呢?但事實上還真的是有,就像是成年河馬對成年鱷魚,可以說河馬就是鱷魚的剋星了。為何說河馬是鱷魚剋星,有啥秘密武器?
  • 它與大白鯊比誰才是「海洋霸主」?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虎鯨是最厲害的海豚,這個說法沒有任何問題,因為虎鯨本就是海豚科下的一員,只是它比其他的海豚科成員都要大,而且都要兇猛得多而已。那麼,作為海豚中最兇猛的存在,虎鯨與同樣以兇猛著稱的大白鯊誰更厲害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為何吃草的河馬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鯨魚是我兄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鱷魚不僅是頂級掠食者,而且在內陸水域是獨佔性的掠食者,幾乎可以殺死任何動物,但在海洋中它翻不起什麼浪花來。為什麼說是「幾乎」,因為海中巨無霸鯨魚有一個「遠房」兄弟也生活在內陸水域之中,是鱷魚完全不敢招惹的存在——河馬。
  • 河馬可愛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惡魔的心
    如果你曾經去過禮品店,仔細閱讀過毛絨動物玩具的過道,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可愛可愛的河馬玩具,孩子可能會滔滔不絕的想要帶回家。毛絨河馬動物玩具如此受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你曾經見過圈養的河馬,你可能會對這些動物的可愛感到敬畏。但實際上,河馬是極其危險的動物。事實上,河馬通常被認為是非洲導遊中危險的七種之一,河馬與好望角水牛、大象、獅子、豹子、犀牛和鱷魚一起被歸類。
  • 【我知道】河馬的汗水能用作防曬乳?
    小時候,我們在武俠小說或者電視劇中應該都聽說過「汗血寶馬」,從字面上的意思看,就是這種馬出汗就像流血一樣,實際是汗血寶馬的皮膚較薄,奔跑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容易被看到,另外,馬的肩部和頸部的汗腺發達,馬出汗時往往先潮後溼,對於棗紅色或慄色毛的馬,出汗後,局部顏色會顯得更加鮮豔,給人以「流血」的錯覺,因此被稱為汗血馬。
  • 科莫多龍能不能打過尼羅鱷?為什麼?
    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尼羅鱷鱷魚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它們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都早,但是,在一次次的生物滅絕中,鱷魚頑強的生存至今,而且有了多個不同的亞種。現存的鱷魚一共有23個亞種,它們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地區。
  • 波斯豹能不能打過雌性索馬利亞獅?為什麼?
    雖然索馬利亞獅是最小的獅子,但是它們捕獵的獵物並沒有因為體型的減小而變小,母獅們還是會集體狩獵大型的食草動物,比如斑馬、河馬以及非洲水牛。波斯豹波斯波是豹子的一個亞種。我們常說的豹子其實就是貓科豹屬的花豹,現存的花豹種下有9個不同的亞種,它們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地區。
  • 哥斯拉大戰金剛,虎鯨對大白鯊,奧特曼打怪獸,未來幾部鬥獸大片
    遠有金剛對戰暴龍,金星怪獸對戰大象,近有哥斯拉對戰基多拉,總之這種「讓它們打」的文化一直都是怪獸片最簡單粗暴的精髓。近些年怪獸片在好萊塢回春,怪獸與怪獸之間的對決變得越加普遍,《狂暴巨獸》中三大怪獸的混戰,怪獸電影宇宙中各種暴力對決和毀天滅地般的爭鋒。
  • 研究員拍到壯觀畫面,4米大白鯊獵殺10米座頭鯨,只用50分鐘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鯨魚和鯊魚是海洋中特殊的存在,前者體型龐大,後者異常兇猛,然而科學家發現在自然界中常常出現體型小的鯊魚去招惹體型大的鯨魚,而且最後還成功地將鯨魚獵殺前段時間有海上生物考察隊伍在南非海域附近發現了一頭鯊魚獵殺一隻鯨魚,他們用無人機拍下了整個過程,讓世人看到了大白鯊的可怕。據了解,這次「小打大」事件發生在南非伊莉莎白港附近,一頭長約4米左右的大白鯊主動對一頭長約10米的座頭鯨發起攻擊。
  • 非洲獅偷襲小河馬,被趕來的母河馬救下,最後卻被公河馬吞食
    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裡,生活著唯一一種水陸兩棲的有蹄動物——河馬。為了適應水裡的生活,河馬通體光滑無毛,但是皮很厚,這樣能起到隔熱作用;河馬的皮膚表面還會分泌一種紅色的液體作為天然防曬劑,來溼潤皮膚,常常被人誤以為排出來的是「血汗」。
  • 100隻貓能不能打過一頭老虎?為什麼?
    俗話說「好虎架不過群狼」,意思就是再厲害的老虎也打不過一群狼。其實,這個說法已經被否定了,因為從20世紀60年代到21世紀初這個時間段內,東北虎和西伯利亞狼的數量變化趨勢可以看出,東北虎和西伯利亞狼是此消彼長的。
  • 史前巨齒鯊個頭超兩頭大白鯊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一項研究顯示,名為巨齒鯊的一種史前鯊魚個頭超過兩頭大白鯊,咬力也遠超大白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日報導,先前研究只估算出巨齒鯊的身長,而由布里斯托大學和斯旺西大學研究人員開展的新研究揭示出巨齒鯊各部位尺寸。
  • 虎鯨是大白鯊的天敵嗎?
    虎鯨和大白鯊之間的衝突並不多,大白鯊的實力和虎鯨不是一個水平的,被虎鯨捕殺很正常,但沒有任何一種虎鯨生態型會把大白鯊當作主要獵物,虎鯨也無法控制大白鯊的種群數量。僅憑這幾點,就足以說明虎鯨不是大白鯊的天敵。
  • 你不知道的科學冷知識:鯨魚與豬、河馬原來是一家
    根據生物分類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豬、鯨、河馬同屬於一個大家族,具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即以古偶蹄獸為代表的偶蹄目。在 6000萬—5000 萬年前,古偶蹄獸出現了兩個演化分支,也就是說,豬的祖先(豬形亞目)與鯨的祖先(印多霍斯獸)分道揚鑣。
  • 食草的河馬,為何獅子鱷魚都不敢動它?其實河馬是個「戰坦」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河馬看起來像是一種性格溫和、溫順的哺乳動物,對人畜無害,長得還有點像豬的體型,身體呈圓筒狀、腿短、臉長、皮糙肉厚,一臉呆萌,總是張大嘴巴吃草,一口能吞掉一個大西瓜,但我們不能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其實河馬的戰鬥力賊強,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猛獸之一,每年在非洲將近有500人會死於河馬之手,平均每兩天就有3個人,比非洲獅對人類的威脅更大。那麼非洲獅和鱷魚真的不敢對河馬下手嗎?
  • 偶蹄目河馬科動物--河馬
    河馬的身體由一層厚厚的皮包著,皮呈藍黑色,上面有磚紅色的斑紋,除尾巴上有一些短毛外,身體上幾乎沒有毛。河馬的皮格外厚,皮的裡面是一層脂肪,這使它可以毫不費力地從水中浮起。當河馬暴露於空氣中時,其皮上的水分蒸發量要比其他哺乳動物多得多,河馬的皮上沒有汗腺,但卻有其他腺體,能夠分泌一種類似防曬乳的微紅色潮溼物質,並能防止昆蟲叮咬。河馬不能在水外待太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