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看專家怎麼說

2020-12-09 人民日報

為了應對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齡化,「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劃目標,旋即引發社會熱議。

與其他存在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明顯偏低。美國、德國、英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或之前就將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定為65周歲。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其他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支出壓力的通用做法,我國「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背後,同樣存在著深刻的人口因素原因。

我國的老年人口撫養比快速上漲,使得養老金支出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2019年,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撫養比約為24%,即每100名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供養24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據預測,這一撫養比到2035年將上升至約49%,對養老金體制產生極大的挑戰。

我國居民的預期壽命不斷延長,如果退休年齡不隨之推遲,會造成勞動力資源的浪費。當前,我國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的年份總和比創立之初多出10年,與此同時,2018年我國健康預期壽命達到68.7歲。維持原狀意味著,許多退休職工在具備充分勞動能力的情況下退休,造成了勞動力資源的浪費。

我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長,降低了勞動力總量的有效供給時長。隨著我國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輕人正在推遲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齡。如果不推遲退休年齡,勞動者文化程度的提高會降低工作年限,減少勞動力總量的供給。

目前,「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細則還未明了,由此產生的爭論中,最大的焦點集中在延遲退休年齡對就業的影響。反對者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會減少本可以騰出的就業崗位,造成年輕人的就業困難。多項調查顯示,大多數青年人對延遲退休持反對態度,對自身就業前景的擔憂是主要原因。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其他發達國家的延遲退休政策造成了失業率的上升。同時,反對者還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會降低企業創新能力,壓縮有能力年輕勞動力的職業上升通道,甚至不利於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還有研究認為,退休老人是幫助年輕一代撫育子女的重要力量,延遲退休會對提升生育率產生負面影響。

即便如此,我們仍需從長遠的角度視之。首先,延遲退休是緩解養老金壓力的最優選擇。達到國民福利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是兩難的問題。始於2009年的歐債危機拖累歐洲的經濟增長直至現在,與其人口老齡化和高福利制度密不可分,政府不得不長期舉債來維持高額福利支出,從而走到破產的邊緣。我國處於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為了減輕企業負擔,我國從2016年起將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從20%降至19%後,去年5月後再降至16%。降低企業繳費率會使得養老金統籌帳戶的收入大幅減少,人口老齡化又增加了支出,要達到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就必須調整養老金的支付,延遲退休年齡是權衡之下較為合理的選擇。

其次,為新增勞動力騰退就業崗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對我國未來勞動力的供需測算可知,勞動力供需的結構性矛盾是就業難問題的根源。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度轉型,科技革命助推產業結構升級,這使得勞動力的需求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對中低端勞動力產生較大衝擊。一方面失業農民工返鄉,大學生就業困難;另一方面大量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一、二線城市紛紛加入「搶人大戰」。唯有提高失業人員的再就業能力,讓大學教育跟上知識創新的步伐,才能建立推動經濟增長的人力資源格局,也只有保持經濟活力,才能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有利有弊,關鍵在於設計更合理的延退方案。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啟動或實施了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為我國提供了有意義的參考。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方案有利於及時評估次生風險,並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也有利於提高民意接納程度,分攤改革成本,降低退休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

要注重延遲退休方案的靈活性,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群體、不同地區制定差異化、彈性化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適當下放決策層級,允許地方政府、用人單位適度調整退休年齡細則,並根據不同群體進行差異化的選擇。此外,可利用經濟槓桿設置不同退休年齡的獎懲機制,設定法定退休年齡範圍,對不同年齡段退休的群體按照一定比例扣減或增發養老金,同時兼具靈活性和引導性。發揮延遲退休政策的正面效果更需要落實相關配套政策,要發展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多渠道提高養老金積累,也要加快完善失業人員再就業、退休人員返聘、大學生創業等就業支持體系,提高勞動力有效供給。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延遲退休如何延?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專家這樣說
    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0歲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但新中國成立初期確定的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近70年未有調整。
  • 延遲退休話題受到高度關注,專家: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實施越來越近——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隨著社會經濟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 從就業結構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會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這種影響有限。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
  • 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
  • 延遲退休會不會讓年輕人就業更難?權威部門回應六大焦點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什麼意思?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表
    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從基金收支看,總收入2.1萬億元,總支出2.8萬億元。雖然短期收入低於支出,基金累計結餘仍達到4.5萬億元。  但近年來,隨著一些地區老齡化社會的加劇,各地養老保險的收支情況差異較大,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數量有所增多,加快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什麼意思?漸進式延遲退休什麼時候實施?
    延遲退休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因為關乎到所有人的利益。有的人希望能早點退休,能安享晚年,而有的還想繼續工作,這樣才顯得有價值。在十四五規劃目標中,延遲退休會正式落實,人社部也發布消息稱會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那漸進式延遲退休是什麼意思?方案什麼時候實施?
  • 二胎「失策」人口老齡化加劇,延遲退休已成定局,老年人咋就業?
    二胎「失策」人口老齡化加劇,延遲退休已成定局,老年人如何就業「二胎」政策放開後,我國的出生率「不增不降」,實際出生率與估計數字相差近千萬,這也意味著我國將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年青人少,年老人多,這時就要面對勞力不足的難題,延遲退休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但是這項政策要實施,還有許多問題和矛盾,這也是廣大人民最關心的事。按照國家有關退休的規定,男性到55歲即可退休,女性到50歲即可退休。現場初始化這個年齡也是考慮到了老年人的勞動能力和就業問題。
  • 即將實施延遲漸進式法定退休年齡,你怎麼看?
    即將要實施的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對於這個問題可能觸動著所有參保群體的那個敏感的神經,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任何一個人他不想看到延遲退休的到來,因為按照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 延遲退休要來了?專家和人大代表建言獻策
    隨著醫療條件改善和健康素養提升,現在的低齡老年人普遍健康狀況較好,較早退休是對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特別是那些高技能人才、專家學者。據了解,目前國際上老齡化較為嚴重的國家也紛紛採取了延遲退休政策,比如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齡是62歲,重新僱傭年齡為67歲,並計劃在2030年把這兩個年齡分別提升到65歲到70歲。
  • ——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
    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焦點一:延遲退休有多大必要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0歲左右提高到了2019年的77.3歲,但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確定的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職工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近70年未有調整。
  • 延遲退休恐怕真要來了!網友:35歲年齡限制能否取消?
    這一次延遲退休恐怕真的要來了 近日,國家「十四五」規劃落地 當中明確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 延遲退休何時有「時間表」? 男女有何區別?解答來了!
    從國際橫向比較,我國現行退休年齡也明顯偏低。人社部資料顯示,近年來,美國、德國、日本等都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提高到了65歲甚至更高。儘管對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等問題,專家們還存在不同看法,具體取決於下一步如何規定,但女性延遲退休的速度略快一些、縮小男女之間退休年齡的差異,在學界已基本成為共識。
  • 延遲退休漸進實施,網友建議取消35歲招聘年齡限制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導11月10日,《中國經濟周刊》刊發《歷經8年,延遲退休來了!專家:建議從女性開始,從50歲延到55歲》一文引發熱議。網友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之前,是否先取消35歲招聘年齡限制?漸進式延遲退休,是強制實施還是採取彈性化?
  • 延遲退休何時有「時間表」? 男女有何區別?體力勞動者怎麼辦?解答...
    人社部資料顯示,近年來,美國、德國、日本等都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提高到了65歲甚至更高。」儘管對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等問題,專家們還存在不同看法,具體取決於下一步如何規定,但 女性延遲退休的速度略快一些、縮小男女之間退休年齡的差異,在學界已基本成為共識。02 延遲退休會不會只利好一部分人?
  • 解讀延遲退休六大焦點
    ——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新華社記者姜琳、閆起磊、霍思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 延遲退休板上釘釘 社科院專家:男女延遲到同年齡為好
    多位學者表示,十四五期間實施延遲退休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至於更多的細節,比如是否要讓男女延遲到同一年齡退休,則需要研究。  延遲退休已是必然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指出,我國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 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有關延遲退休6個熱點問題,權威部門回應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 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何時改?怎麼改?養老金是否受影響……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從國際橫向比較,我國現行退休年齡也明顯偏低。人社部資料顯示,近年來,美國、德國、日本等都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提高到了65歲甚至更高。儘管對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等問題,專家們還存在不同看法,具體取決於下一步如何規定,但女性延遲退休的速度略快一些、縮小男女之間退休年齡的差異,在學界已基本成為共識。
  • 漸進式延遲退休真要來了!專家建議:從女性退休年齡開始延遲
    話題:如何看待「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女性退休年齡先延至55歲,之後男女逐步延遲至65歲?不過,當年的延遲退休方案並未向社會徵求意見,也未在2017年正式推出,坊間因此猜測不斷,延遲退休方案今後是否推出、何時推出 一直備受關注。2020年11月4日,新華社授權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 女性退休年齡太早?或被延遲?專家:女性延退可帶來萬億級紅利
    早在前幾年,每隔一段時間延遲退休就會引起網友的關注,只不過之前都是「紙上談兵」,是「小打小鬧」,所以沒有多久熱度也就下去了。而如今,熱度之所以會延遲這麼久,是因為在前段時間,國家發布了的相關文件中,提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也就意味著,這一次延遲退休不再是「虛晃一槍」,而是真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