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句句寫豬,卻感覺字字都在說人

2020-12-16 真子看世界

「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豬」這種動物,很少有文藝作品以它為主要表現對象,除了小時候常看的《西遊記》,但這個「豬」是成精的「豬」,然而,特立獨行的王小波也專門寫了一篇關於豬的雜文,那就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王小波在開篇寫道:插隊的時候,我餵過豬、也放過牛,假如沒有人來管,這兩種動物也完全知道該怎樣生活。

它們會自由自在地閒逛,飢則食渴則飲,春天來臨時還要談談愛情;這樣一來,它們的生活層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陳。

人來了以後,給它們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頭牛和每一頭豬的生活都有了主題,就它們中的大多數而言,這種生活主題是很悲慘的。

人們為了養好它們,給了他們特定的安排,以豬為例,肉豬除了吃就是睡,最後就是等死,種豬和母豬除了吃和睡以外還有別的事要幹,種豬的任務是交配,母豬的任務是生小豬。

雖然這種安排讓豬們痛苦不已,但是,它們還是接受了這種安排,畢竟「豬總歸是豬啊!」

萬事也有例外,在眾多豬中有一隻又黑又瘦的豬,按人們給它的名分,它是肉豬,但是卻沒有被閹掉,因為它像山羊一樣敏捷,一下就能翻越1米高的豬欄,也能跳上屋頂,像貓一樣敏銳,人們還沒有走到離它三米的時候它就跑了,就算你是將刀背在後面的,也能被它嗅出。

所有餵過豬的知青都把它當寵兒來對待,我更是稱他為豬兄,並總是用細米糠熬的粥餵它,等它吃夠了以後,才把糠兌到野草裡餵別的豬。

其他豬看了嫉妒,一起嚷起來,這時候整個豬場一片叫聲,但它都不在乎。

吃飽了以後,它就跳上房頂去曬太陽,或者跑到其他村寨裡找母豬,這裡的母豬都被關在圈裡,被過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髒又臭,它對它們不感興趣,村寨裡的母豬好看一些。

所有餵過豬的知青都喜歡它,喜歡它特立獨行,活得瀟灑,但當地的老鄉們就不怎麼喜歡它,認為這豬不正經,而領導則痛恨它,認為豬兄太不服管教了。

豬兄還會模仿各種聲音,汽車響、拖拉機響都學得很像,但就算學不會人說話,後來,豬兄學會了汽笛叫,這可差點給他帶來殺身之禍,鄉裡糖廠中午工人換班是以汽笛聲為號,生產隊下地幹活時,聽見這個汽笛響就收工回來。

豬兄每天比糖廠早一個半小時便跳到房上學汽笛,地裡的人聽見它叫就回來,領導對此很生氣,這其實不能全怪豬兄,它叫起來和汽笛還有些區別,但老鄉們卻硬說聽不出來,領導上因此開了一個會,把它定成了破壞春耕的壞分子,要對它採取手段。

對此,作者並不擔心豬兄,因為之前一百多人都沒有制服得了豬兄,但他沒有想到這次領導是動真格了,指導員帶了二十幾個人,手拿五四式手槍;副指導員帶了十幾人,分兩路在豬場外的空地上兜捕它。

知青們很喜歡豬兄,但是,他們不至於因為它去對抗領導,只能在一旁默默看著,最後領導還是沒有制服這隻豬,它衝進了山裡,跑得非常瀟灑。

後來在甘蔗地裡還見過它一次,它長出了獠牙,已不容作者走近了,這種冷淡使作者痛心,但也贊成它對心懷叵測的人保持距離。

對生活做種種設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設置動物,也設置自己,人也好,動物也罷,都很難改變自己的命運,作者句句寫豬,看的人卻感覺字字在寫自己。

大家何嘗不是文章中那些普通的「豬」,那隻特立獨行的豬應該是王小波想活成的模樣,就像他在《黃金時代》裡說的那樣,「那一天我21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這樣美好的奢望和豬的願望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自然而美好的。

沒事抱怨幾下,然後被生活束縛得更緊,然後安慰自己說:大多數人選擇的生活才值得選擇,這就是我的狀態,感覺活得不如那頭豬啊!

但是,那頭豬的生活真的好嗎?被安排的一定很悲慘嗎?不一定!

這本《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是王小波的一部代表作,許多朋友並沒讀過這本,很多人可能聽過但沒有讀過,怕自己看不懂,但是,當你真的翻開這本書,你就一定會捨不得放下,一口氣把這隻奇特的豬讀完!甚至,把這隻豬當成偶像!

雖然離王小波去世已有30年,但他文字的魅力,卻愈久彌新,王小波用他那犀利、黑色幽默般的文字,肆意張揚的有趣靈魂,帶著我們看盡時代和人性的風雲幻變。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好書:

相關焦點

  • 王小波不忍痛苦撞牆而亡、牙齒留有白灰額頭撞破皮,沒活成個樣
    我們從來都明白,王小波先生對於年輕人的文化精神是很重要的。讀他的文字就很容易感受到作者本人對荒誕歲月的嘲弄和對正常時代的熱切期盼。這種期盼在現在的人心中成為了對光明的期待,這沒什麼解讀上的錯誤,應該說他的熱情和浪漫如果只解釋為那個混亂時代的產物,實在太過狹隘了。
  • 王小波:你好哇李銀河,6個字寫盡愛情的模樣
    這句話出自王小波給李銀河的情書,在眾所周知的那本《愛你就像愛生命》這本書裡同樣可以找到。讀本書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在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一封封的情書裡,在開篇總是以這樣的一句話開始的-----你好哇,李銀河。有人說,這六個字太美了。我也這樣認為,簡簡單單的六個字,仿佛已經寫盡了愛情的模樣。
  • 假如王小波參加《奇葩說》
    從《沉默的大多數》《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到《黃金時代》《紅拂夜奔》……我們如饑似渴地閱讀著王小波,愛上這一智性而有趣的靈魂。  他身懷狂氣又有些憤世嫉俗: -一切都在無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活著成為一隻豬和死掉,也不知哪個更可怕。
  • 人生必讀王小波
    我是很小的時候就讀過他的《黃金時代》,讀得人整個兒神魂顛倒,就一個感覺,哇,小說居然還能這麼寫,太酷了。他寫王二小時候與人打架:「第一舉打在他右眼眶上,把那隻眼睛打黑了。馬上我就看出一隻眼黑一隻眼白不好看,出於好意又往左眼上打了一拳,把氈巴打得相當好看。」就仿佛一面哈哈鏡,呈現的人與事都是變形的。
  • 文藝青年怎能不讀王小波?看這三本書,走進文青的世界
    《愛你就像愛生命》本書是王小波生前沒有發表過的與妻子李銀河風格兩地時的書信集,也是迄今為止他們最完整和獨立的書信集。愛你就像愛生命,多麼美的一句話,多麼美的情書,多麼美的愛情。王小波對李銀河的愛是如此熾熱,書中說:就像被燒紅的石頭一般滾燙。他們的情書十分樸實,沒有細語飛花,沒有海誓山盟,但卻給人一種深深的感動。
  • 來看微童話:冰波《豬媽媽的大肚子》
    《豬媽媽的大肚子》/冰波為什麼豬媽媽的肚子那麼大呢?因為,豬媽媽肚子裡有很多小豬。小豬都生出來了,為什麼豬媽媽的肚子還是那麼大呢?因為,豬媽媽要給小豬餵奶,每個小豬都想吃好久。說起來,在傳統文化意象裡,豬的形象或者名聲並不好,通常被用來比喻又笨又蠢又懶又貪吃,像《西遊記》裡的豬八戒。到「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的時候,豬的形象似乎有了一點改變。再後來,作家王小波寫了一篇《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出現了一句流行語「天上有時下小豬」,再到家喻戶曉的小豬佩奇一家,豬的形象開始變得可愛了。
  • 王小波與紀念日:神都不能包治百病,何況王小波?
    我們這些人自他逝去之後,我們既未能找到與他的智慧、理性、魅力及健全程度不相上下的精神兄長,自己也沒能成為與他不相上下的成熟的個人。 接著我想說說為什麼老是我們這些人在紀念他。所謂「我們這些人」,就是「70後」,再擴展些,就是生於60年代到80年代的一些人。
  • 小談「嬉皮士」王小波,登堂入室的痞子文學
    如果皮囊無法揭露答案,那我們就去探尋,探尋王小波的文學思想。對於王小波的評價,一直以來都有兩種不同的極端。一部分人對他推崇備至,而另一部分人覺得他的作品更像是痞子文學,有點兒嬉皮士的意思,被一向自命正統的人們所不喜歡。但也正是這種嬉皮,使得他的文,總是在不經意間敲開某些人的心,使得傷痕文學感染下的文人,又尋到了明亮的光。
  • 說寫作品秀 | 「跳舞豬」秒變「豬加索」
    王卡卡的眼睛瞄到「跳舞豬」,趕緊用腳把它踢到了床底下。王卡卡支支吾吾地說:「媽,當初我就說你這床買得不牢固,剛才我做夢星球大戰,打鬥動作太激烈了,然後就這樣了……」因為一大早還要上學,媽媽也沒再追究下去,王卡卡長舒一口氣,總算把爸媽糊弄過去了,再有下次老媽肯定扒了我的皮。這樣下去可不行,這一次啃床腿,下次指不定啃什麼呢,王卡卡想想都後怕。
  • 一隻豬:我想做一隻「有用」的豬!
    之前我就已經發過關於「一隻豬」的打法匯總,詳見以下文章:做了【一隻豬】後咋整?異域之門傀儡和領主打法匯總,不定時更新!今天繼續給大家說一說「一隻豬」。因為在這段時間有很多玩家跟我說,為什麼我做的一隻豬打不出大佬的那種效果呢?尤其是100級的10星豬,然後玩家說自己的配置是不是不對呀?一定要粉3的石魔劍嗎??
  • 【周壹侃】風口上的豬
    這在過去無從想像,北方農村家裡,一豬,一狗,幾隻雞,簡直就是首都人民家裡,一電視,一電腦,幾部手機。清晨雞叫,半夜犬吠,只有豬永遠在吃和睡,不發一言。電視開著,電腦亮著,眼睛卻只盯著手機,不發一言。豬從鄉村生活裡消失了,豬肉價格在過去兩年間一直慢慢上漲。直到最近,似乎高的開始威脅生活。發改委說,這高價還要持續到國慶節,不過也寬慰我們這些城市居民,不會再大漲。
  • 王小波憑什麼讓無數文青顱內高潮?三重誘惑讓人爽到起雞皮疙瘩
    但王小波筆下的異化是能一眼看懂的,妖妖是為了逃避現實。況且,妖妖和陳輝之間還有一個悽美的故事。《綠毛水怪》再說說荒誕。卡夫卡和王小波的作品都非常荒誕,但卡夫卡筆下的荒誕是充滿隱喻的,是悖論性質,會讓人感覺他的作品本身就是荒誕的。
  • 特立獨行王小波,經典語錄有10條,文字很直接,讓你讀完醍醐灌頂
    ——王小波 《工作與人生》你好!做夢也想不到我把信寫到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裡呢. 但願我和你,是一隻唱不完的歌。——王小波 《思維的樂趣》身為一個中國人,最大的痛苦是忍受別人「推己及人」的次數,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
  • 金華城裡人都跑去跟一隻豬合影!1600斤重,看圖片驚呆了
    戴順毫說,這頭公豬他已經養了5年了。原來幾年前他家開過一個養豬場,養了40多頭豬。「其他的豬都賣掉了,就看到這頭豬架子大,就留下來了。」沒想到一養就養了5年。「那一天很多人來我家看豬,不相信有1600斤這麼重。我們就拿出尺子當場量給大家看。
  • 王小波,你真的很浪漫.
    英國劇作家王爾德說過:「這世界上好看的臉蛋有很多,有趣的靈魂卻很少。」上世紀80年代王小波與李銀河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旅行人們常說,愛一個人就要愛她的全部,愛就需要讚美,王小波真的就做到了。他讚美李銀河的性格:「說真的,我喜歡你的熱情,你可以溫暖我。」
  • 王小波:作品有大量的「性」描述,為啥高曉松說是白話文作者第一
    這個人就是王小波。王小波?王小波是誰!別問我,網絡上對王小波的介紹、評論鋪天蓋地,我也就不多浪費時間,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寫小黃書的這個傢伙,有一顆對世間的洞察心」。而王二直接回到:「大家都說你是破鞋,你就是破鞋,沒什麼道理可講。」後來陳清揚在和王二的「友誼」裡,真的就成了「破鞋」,還愛上了王二。
  • 高曉松:「王小波是神一樣的存在!」,僅15句話,便教你看懂人生
    說起近代的文學家,我只喜歡兩個人,王朔和王小波。如果說王朔開創了中國通俗文學的先河,那麼王小波則將通俗文學帶上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峰。就連以學識廣博出名的高曉松,都盛讚道:"王小波在我心中是神一樣的存在!
  • 王小波寫了大半輩子「黃色小說」,有趣的靈魂把欲望寫得淋漓盡致
    ——王小波《黃金時代》中國人「談性色變」,他卻把性寫在了前端一談到性,大多數中國人都避猶不及。中國人骨子裡的刻板和封建,不允許把這個詞彙拿出來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有的時候關起來說也不行。可是王小波這個人,不僅看破了性,還說得很透徹。有趣的靈魂浪漫至極,卻還是擁有和常人一樣的苦痛王小波這人長得不咋地,骨子裡卻很有趣。
  • 《暗殺一隻豬》:「真人CG」電影大冒險
    可以說,影片本身正是大安工段生活區裡的所有人和動物們展開的一段反映福州風俗民情的原生態趣味兒故事。第一敘事對象:豬乍一看片名《暗殺一隻豬》,就有些「戲謔」的味道。實際上,這就是部極富聯想的喜劇電影。主創團隊之所以選擇一隻豬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殺豬是慶祝節日到來的一個標準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