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聊過「關於開內眼角的誤會」:
今天,我們從美學的角度聊「內眼角要不要開」。
改善不美觀的內眥贅皮
此處強調「不美觀的」內眥贅皮。
輕度、適當的內眥贅皮是蒙古人種的特色,自有一番美感,未必要去除;
到了中重度,贅皮遮擋過多、牽扯眼皮、下方有褶皺、造成眼睛很小的假象,才有必要開眼角改善。
我們常說劉亦菲有內眥贅皮,但她是輕度的,眼睛形態是好看的,甚至有暴露出一點眼角的淚阜(紅肉)。內眥贅皮沒有遮蓋眼睛還帶來了東方美。
如果你和她一樣,可根據個人喜好、面部整體搭配等選擇是否保留內眥贅皮。
如果你的內眥贅皮嚴重到遮蓋眼睛、下方出現褶皺,這就有必要開眼角了。
瞳孔的位置關係
當內眥贅皮過重、眼球不居中,看起來會有點「對眼」。
通過開眼角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要留意:眼球的居中指眼白- 眼球-眼白,不算淚阜(圖中標示紅肉部分)。
不信你看,如果把粉紅色淚阜P成眼白,會覺得她眼球有點靠外。
內眼角與雙眼皮的搭配
內眼角與雙眼皮是配套的。輕微內眥贅皮+較窄的小扇形雙眼皮是經典東方美;無內眥贅皮+較寬雙眼皮偏歐式、異域風格。
如果有內眥贅皮,又想要較寬的雙眼皮,不僅不搭,還可能出現褶皺(如圖)影響雙眼皮呈現效果。
也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開眼角大多數是為了雙眼皮的流暢。
改善內眥間距
經典的美學標準「三庭五眼」意味著:兩眼間距=單眼長度。
有些人因內眥贅皮的緣故顯得眼距較寬,可以通過開眼角改善,使比例更佳。
但,美不該刻板地「困」在標準裡。
較寬的眼距多見於鼻梁還沒開始發育的嬰幼兒,因此略寬的眼距會給人以缺少攻擊性的溫順感覺,有「少女感」;較窄的眼距會顯得較成熟。
少女模樣的周迅
娃娃臉超模鼻祖Gemma Ward
都借著寬眼距顯出特別的純真與靈氣。
舒淇兩眼間距寬、不符合美學標準,經常被拿來討論:她為什麼不去開眼角?
一則,單看她眼睛是好看的,眼球居中、淚阜暴露,沒有太大開眼角的空間;
二則,少女感的寬眼距與性感的豐唇衝突又融合,生成一種高級的美感,使她性感但不流俗,極具個性美。
這也提醒我們,在整形設計時要保留個人特色,避免流水線式的「標準美學臉」。
眼角的尖與圓
尖眼角顯得人睿智、嫵媚……圓眼角較為甜美、溫順……
把娜扎尖尖的眼角P圓一些,顯得溫順、純真。(但也失去了她的嫵媚與風情)
當劉亦菲的尖眼角變圓滑,看起來更加少女感。(但也失去了「花木蘭」的一股英氣)
可見,眼角尖、圓二選一,沒有絕對的好與壞。眼角要不要開、開成什麼形態要考慮到自身條件、個人氣質、個人喜好等。
關於美,有參考標準,沒有絕對標準。我們需要研究的很多。
關注「薛紅宇」,一起研究醫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