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你是不是時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有的人和朋友各種交談,都能夠有說有笑,十分輕鬆的樣子;但自己和別人交談時,總是不知道該怎麼接話,只能陪著傻笑,無法隨時加入談話。
還有的時候,本來一群人很開心地說笑著,自己不經意的一句話,瞬間讓氣氛尷尬到極點;甚至自己被朋友安慰時,會慢慢解開心結,而自己安慰其他人時,反而不知所云。
這些都是不會說話或者措辭不當導致,不要緊,「謀聖」鬼谷子,教你說話之道。鬼谷子,本名王詡,是著名的謀略家、縱橫家。他生活在戰國時期,自己雖然不曾為官為將,但卻教授了很多有名的弟子封王拜相,孫臏和龐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鬼谷子在眾多領域都很有研究,其中之一就是言學,也就是說話之道,其能力不亞於諸葛亮舌戰群儒。
與智者言,依於博;與過者言,依於銳。
這句話的意思是,跟聰明的人說話,要依靠淵博的知識;跟愚蠢的人說話,就要直接尖銳。真正聰明的人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的,所以不要企圖用含混不清的概念,或者一知半解的事情去跟他們交流,更不要用錯誤、編造的語言去溝通,否則,就算不被拆穿,也很難取得對方的好感。
而愚笨的人則不同,他們往往是無法理解很高深的道理的,所以,在他們面前炫耀知識學識,往往是對牛彈琴。跟這樣的人說話,一定要樸素,通俗,易於理解,直接簡潔的表達是最好的。
與拙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
這句話說的是,跟不善言談的人說話,要依靠能言善辯;跟能言善辯的人說話,要簡明扼要。這裡的拙不僅是說不善言談的,還包括那些無理攪三分的人。跟這些人說話要用靈活準確的語言,將自己的觀點闡明清楚,並引導他們按照自己的邏輯思考,使對方最終站到自己一邊。
對於善於辯論的人,則不要與其針鋒相對,這樣很容易造成,浪費很長的時間卻不能達成共識。應該簡明扼要地拋出自己的觀點,儘量避免與對方出現激烈的爭鬥。
與貴者言,依於勢;與賤者言,依于謙。
這句話告訴人們,跟地位高貴的人說話,要依靠氣勢;跟地位低賤的人說話,要態度謙和。地位高貴的人一般氣場比較強,與這樣的人說話,既不能淹沒在對方的氣場中,還要表現出自己的個人魅力,這樣才能吸引對方,讓他對自己產生興趣。
地位低賤的人,往往最討厭別人裝腔作勢。所以,跟他們說話,非但不能表現出高高在上,還要儘量地謙卑,讓他覺得你是自己人。
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
這句話是說,跟富有的人說話,要顯得高雅;跟貧窮的人說話,要講求利益。富有的人,時常比較市儈,但他們為了讓自己表現得不是土財主一樣,一定會極力地追求高雅貞潔的東西。在他們面前表現得高雅一些,也會讓對方高看一眼。
貧窮的人,整天為溫飽而奔走,他們往往不在乎雅俗這類。跟他們說話,應該儘量找怎樣能夠賺錢或省錢的方法這樣的話題,對方一定會感興趣的。
我們每天都會處於各種社交之中,如何說出讓雙方的「獲益」的話,影響著自身的發展甚至前途。如何與朋友交談甚歡;如何讓領導賞識自己的才能,都需要語言的藝術。作為靠「舌頭」生存的縱橫家,鬼谷子也將說話之道,總結在了《鬼谷子》一書中,適應於今天的各種場合。
有朋友覺得原文太過深奧,難以直白理解其中的意思。不妨試試這本帶有彩圖,以及文白對照的《圖解鬼谷子》。通過原文和翻譯的對應,既可以輕鬆讀懂內容,又能夠學習古文。原價68元,現在活動價只需要56.7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總結:因為每個人的身份、學識、背景、性情等等不同,對於不一樣的談話對象,即使是同樣的話題,也需要用不同的語言和方法。同樣的語言對不同的人說,是無法取得同等的效果的。比如,一個關於北方人的笑話,是不容易讓南方人理解和發笑的,反之亦然。如果更通俗點說,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當然,無論採取哪種方式交談,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能夠掌握交流的主動權,與對方實現積極有效的溝通。除了在語言上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以外,如果能再輔之以表情、情緒、動作等更多細節,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