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情人節因為疫情原因很多人都只能過成異地戀,當疫情碰上戀情,愛會缺席嗎?
當然不會。
小王子裡面說:儀式感的存在,是它讓某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
生活中是需要儀式感的,因為儀式感的存在,讓我們對於那天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感覺到了當天的不同,更感覺到了對方對自己的一番心意。
日常生活中的儀式感尚且需要,更不要說在情人節這樣的一個日子裡。
以往的情人節,想必大家都早已提前買好了禮物,提前訂好了餐廳,吃一頓浪漫的晚餐,再一起看個電影,安排得滿滿當當。
街頭必然是一番很熱鬧的景象,人來人往間,女生們都抱著一捧花,挽著男友的手,臉上露出甜蜜的笑容。
可是今年的情人節,街上沒有了以往的喧鬧,很安靜,每個人都只能呆在家隔著屏幕一起過個獨特的情人節。
關於禮物這塊是情人節一個很重要的事項,女生都很在意男生送給自己的禮物,其實說到底真正在乎的是對方對自己的心意,和金錢物質無關。
比起一捧價格貴重的鮮花,女生真正想要的是你把我放在心上的在乎,是你能夠心疼我,知道我最需要什麼。
疫情之下的情人節,大家統一最需要的東西肯定就是口罩了,很多地方口罩都告急,去藥店也買不上了。
那麼,這個時候最難得的禮物當然就是口罩。
我身邊有一個異性朋友李航,早在1月23日,那時候疫情還沒有發展到今天這麼嚴重時,就囤了幾包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後來疫情發展得越來越嚴重,小區封閉,根本出不了門。儘管他和女友楊嬌是同城,可是也根本沒有見面的機會。
女友楊嬌是一個很懂事的女生,從來都不會主動和他要什麼禮物,在一起的時候也從來都不是只要他給自己花錢,約會會主動付錢,李航給自己買點東西,也會在一些恰當的時機還給他。
楊嬌也很懂得滿足,每次只要李航請自己吃頓喜歡吃的麻辣拌,或者送給自己一個小飾品都會開心很多。
因為楊嬌知道愛從來都不是一方付出,另一方索取。愛也並不需要通過外在的禮物來驗證。
李航對她很好,她說的話都會記在心上,知道她的喜好,在生活中很照顧她,這就夠了。
所以,每年的情人節,要麼就是送點小禮品,要麼兩個人就是一起吃頓飯散散步,或者看個電影。
今年的情人節,楊嬌一大早就接到了快遞的電話,她一路還在疑惑自己沒有網購啊,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回到家拆開之後才發現原來是兩包口罩還有一瓶洗手液,一瓶消毒液。還有一封手寫的情書,裡邊字字句句都是李航想對她說的心裡話。
這樣的禮物根本不算貴重,可是楊嬌的心裡很暖。尤其是看到那封情書裡李航寫的話,更是讓自己紅了眼眶。
在這個戀愛都可以在微信上談的時代,很多話我們都會通過手機鍵盤來表達,的確很方便,可是遠遠不如手寫的情書的分量重。
習慣了一起吃頓現成飯,送個現成的禮物這樣的快餐式愛情,已經忽略了手寫的禮物的重要性。那些精美的禮物固然很漂亮,也省事,可是我羨慕的偏偏是那個「車、馬、郵件都很慢的時代。」
「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這樣的幸福雖然很簡單,但是卻異常溫暖。
很多女生都會從一些生活的細節中去尋找男生愛自己的痕跡,聽說了太多的一個人不願意給自己花錢就是不愛,也因為大家都會在情人節送禮物這樣的氛圍烘託之下,也會從男生給自己送的禮物的程度上去衡量對方對自己的愛。
禮物當然應該送,因為這樣的儀式感會讓情人節更加浪漫,可是我們要知道,禮物從來都是反映心意,而不是用貴賤來衡量愛意。
比起千篇一律的鮮花,巧克力,首飾這樣的東西,能夠知道你所需,滿足你當下的需要的禮物才更加貴重,而那個送禮物的人也更加應該珍惜。
和老公在一起之後,很少收到貴重的禮物,可是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對我的愛。愛情這種東西,當事人最能夠感覺到,不需要通過外物來測試。
只有那些患得患失,感覺不到愛的人才需要通過禮物來檢測對方對自己的愛。
對於那些會去通過外物檢驗感情的人來說,這個情人節,也許正是檢驗感情的一個好的時機。
沒有禮物就是不愛了嗎?發一個紅包就是敷衍嗎?顯然不是,在這個情人節都是如此。
不過禮物這種東西,沒有可以,有更好。
這個特殊的情人節,那些注重儀式感,又格外有心的人都已經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愛情了。
一包口罩,一封情書,一個視頻通話,一個錄製的表白視頻,或者兩個人約定好一起做個菜,再視頻著一起吃個飯,都是一種很美好的體驗。
疫情可以隔絕距離,可是沒辦法隔絕愛。
真正的愛情是用心的,不是通過物質和禮物的貴重來衡量的。愛你的人,總會用你需要的方式去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