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然大家覺得老爸鞋是鞋界裡的「醜美」代表,那你可能忽略了另一位「醜美」競爭對手。其實它出現了很久,也是法國品牌Maison Margiela的標誌單品之一——顛覆了傳統鞋型的分趾鞋!
▲ Maison Margiela
這種設計是要替腳指頭拉拉筋嗎?感覺好像穿上後會有點不適與束搏,但當回顧分趾鞋的歷史小故事時,沒想到這鞋款是如此的「長壽」、如此具象徵意義。
分趾鞋的前身
是一對反映等級的小襪子
分趾鞋,有人又會稱它為「忍者鞋」或「蹄形靴」,源於15世紀的日本。
這款由棉花製成的分趾襪,最初是上流社會的專屬單品。後來社會發展,才普遍流行。這襪子是配著傳統木屐穿的,他們覺得分裂的襪子令雙腳平衡感十足。
不過並沒有詳細的記載記錄這種襪子在西方出現的時間。
雖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在20世紀初,隨著大規模生產和開發橡膠,便有人把傳統襪子改良為輕便耐用的靴子。
日本跑手田中茂規在在1951年參加波士頓馬拉松時,腳上就穿了一雙分趾跑鞋。之後,這個設計款式才漸漸步入時尚界。
▲ 田中茂規在參加波士頓馬拉松
Martin Margiela
招牌設計
沒錯,現在分趾鞋已經成為法國品牌Maison Margiela的代表物。
1988年,設計師Martin Margiela的個人品牌成立的第一年就辦了一場轟動時尚界的大秀。 當時,秀場上有一幅長長的白布鋪設著。但比起那些奇特的肩膊設計,另一個焦點必定是「初登臺」的分趾鞋。
▲ 1988年Maison Margiela秀場
身穿分趾鞋的模特們在鞋底塗滿紅漆,走臺時,就在白布上留下了血紅的足跡。受到日本的分趾襪所啟發,Margiela想新鞋子能擁有一種「赤腳的錯覺」。曾在在法國品牌Jean Paul Gaultier工作過的他,最初給鞋匠們提交草圖時,沒有人願意接下這艱難的工作,因為對傳統工作坊來說,分趾鞋是過於激進的高難度設計。
幸好,時尚企業家Geert Bruloot為Margiela介紹了義大利工匠Zagato。這位工匠看到分趾鞋的草圖後,他雙眼為之一亮,更願意接下這個挑戰。
到了1990年春夏系列的天橋秀,分趾鞋又再度出場。作為首個向公眾開放的秀子,地點設置在巴黎貧乏郊區的一個廢棄遊樂場裡,而入場方法居然是行「先到先得制」,因此前排出現了一個有趣現象──坐滿了好多的小孩觀眾。
在那凹凸不平的跑道上,模特們磕磕絆絆的出場,身上則展示著Margiela前衛、突破的設計;除了寬大剪裁的西裝外套和像是由幾件衣服拼湊出來的裙子外,分趾鞋依然是抓著觀眾目光的焦點。
▲ 1990年春夏Maison Margiela秀場
分趾鞋
真的很難行走嗎?
自Maison Margiela推出分趾鞋後,不同品牌也陸陸續續地推出相似的款式單品,例如2002年京都品牌SOU-SOU採用歷史悠久的古織法,並在日本製作出大量的圖紋布料,設計出一系列的足袋及分趾鞋。
還有前Maison Margiela員工Demna Gvasalia在法國品牌Vetements推出「致敬」分趾鞋的設計,及義大利品牌Prada與美國品牌Thom Browne推出的柔軟露趾皮靴與白色Tabi襪子。
▲ Prada
分趾鞋真的能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嗎?抑或只不過是純粹在秀場上出現「丑時尚」?
記得在2009年,美國演員Sarah Jessica Parker曾經在紐約街頭穿上了分趾短靴,但卻被傳媒笑言她的雙腳,甚至說這是「一個真正的駱駝腳趾」。
當然,這件事也隔了個十年,而十年後的時尚界充滿著挑戰精神。在搜尋分趾鞋的資料期間,無意中看到不少人的穿後感:起初真的有點不適,也不太習慣腳趾頭被強行分開,但搭配分趾襪來穿後,感覺真的好了很多。
無論你是粉絲或是厭棄者,分趾鞋也成就了時尚界的一個獨特美學——不尋常、不主流的東西,有天也會成為美麗及被追捧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