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妝容自古以來就是女性魅力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不同朝代的妝容,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文化風氣息息相關,也代表著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
秦代社會風氣注女子道德,將貞烈,忠誠視為女子優質品德。此特質在秦代仕女圖中層出不窮,女子以夫為綱,秦人以勇著稱,形成秦代女子的貞烈性格。至唐代仕女圖,女子容妝不復秦時樸素,以女性雍容華貴的妝容形成其嬌縱的性格。至宋代時,女子妝容趨於階層化,多以女性審美調整妝容,在這個時期,孔孟之道的存天理滅人慾,使前朝華貴的妝容有所收斂,女子的政治地位也隨之下降。
一、秦唐宋三代面妝風格,走馬燈下觀女性性格
秦代妝容以質樸,剛烈的特色呈現在現代博物館中,唐代妝容以雍容、華麗的姿態出現在秦後一千三百年,三百年後的北宋卻呈現出衰退,寡淡的女性妝容。
面如恨,無生氣仕女即是宮女,宮女也是古代上層社會女子,秦代時仍未出現紙張。此時所見女子妝容,皆是於壁畫之中。秦代女子在妝容上如何體現其貞烈?以其面部憤怒或者嚴肅無表情,一張與男性趨同的臉,在《小列女》中:
面如恨,刻削為容儀,不畫生氣。
便是秦代女子妝容的切膚寫照。如果將歷史比作穿梭不停的走馬燈,在秦代時,便是貞潔烈女的一幅圖畫。
太真紅玉膏唐代的仕女,可以選擇的妝容就很花哨了,絲綢之路中一匹駱駝從大唐走向波斯和印度,帶走了波斯的螺子燻,當時盛行的還有楊貴妃塗抹的太真紅玉膏,女性將這些外來的和內地的化妝材料加工,將自己的臉當做畫板,此時女性的妝容為柳葉眉、額眉、遠山眉,風格趨於自然。
其中楊貴妃所使用,太真紅玉膏,又名龍膏。以一種名為滑石的石頭與杏仁,雞蛋清為原料。滑石以刀划過,留下劃痕,其質地柔軟,產自安徽鳳陽縣。在《本草圖經》中:
滑石,今道、永、萊、濠州皆有之。
將白若凝脂的滑石磨成粉末,加以杏仁粉末和雞蛋清。攪拌均勻,放入蒸籠中,便成了唐代普及度較高的面膜。此時期女子,多有雍容大度的風格。
唐代女子妝容,在長安時有諸多妝容可選,貿易往來為長安女子提供多種妝容材料。而長安與新疆兩地,則是異域風情與五花八門的多樣化妝容的對比,在區域的環境下,民族呈現出其特色。
白紙一張北宋到南宋共兩朝代,趙匡胤於陳橋發起兵變,建立北宋。王朝的國樂已然為胡樂,但王朝的國政中,孔孟之道未曾發生變故。而相較於唐朝更為嚴苛,此時代女性妝容發生等級性,以皇妃,宮女,平民為例,出現多樣化的妝容。宋代女性妝容,同一張白紙,清新素雅且寡淡。
依時代的變化,女性性格也逐漸發生變化,以剛烈貞婦的秦代女性,到男性審美取向趨於華麗的唐代女性,以至南宋北宋前後兩朝,女性妝容邁向衰退和寡淡。
二、古代女性被動位置,為何男性佔據統治階級
妝容在秦代唐代宋代三朝間,幾經更迭,體現出三個時代背景下女性性格變化。男性主導政權下,女性的政治地位也在發生著變更。女性政治地位下降,折射了女性地位的變革,舊時女性為何處於被動?
男性帶來生產力漢族以農業耕耘發展壯大,在農業社會時,年齡無差的男女同時入田。男子以其健壯肌肉在田間勞作,效率與生產量要高於女性。於是男性氏族得到的資源,女性氏族得到的資源,在同等人數於勞動時間下,男性獲得更多,部落成員也多於女性。男性氏族領袖的統治力要高於女性。
力量、侵略性徵服戰場以生物理論闡述,基因演變下,男性性格中的侵略性,來自雄性激素。男性經過青春期後,軀體分泌旺盛的荷爾蒙,將會使其精力充沛。而在奪取統治權中,或者戰鬥中,腎上腺素也可提升男子的力量和延遲痛感。故而在未進入現代化前,戰場的將軍,戰鬥的士兵,一個國度的王,皆由男性來擔任。
那么女性進化出的基因為何?在生存選擇上,女性選擇了進化出交流與溝通,以及根據古代的條件,撫養後代的母性本能。雖然有代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紅顏更勝兒郎的花木蘭,卻也只是少有個例。
據《新唐書》載:
少女木蘭,姓任,她生性剛烈,一腔愛國熱血。在國家危急之時,她散盡家財,招募了數千義勇,組成了一支保家衛國的志願軍。為了便於行動,木蘭女扮男裝,躍馬橫刀,率領自己的數千義勇,馳騁戰場,一舉打敗了強大的叛徒,為國建功。
父系主流政權維繫生存男性之所以從事農耕,是觀察到女性氏族種植農業,可得到大量資源。在農耕時代前,男性已經形成父系社會,父系社會在形成後就一直處於主流。城邦和國出現後,戰爭持續了幾百年甚至更久,戰爭時代下社會保存完整的方式,就是戰鬥。戰鬥能力決定一個社會,能否在那個時代生存下去,於是父系社會以保證社會安全的方式,成為主流政權。
在社會歷史長河中,女性地位處於被動,由農田耕耘時,男性肌肉力量強過女性。男性好侵略的個性,使其在得到統治權的成功值高於女性。遊牧時期父權社會形成已久,民族意識為男性地位步下了臺階。
三、妝容上女性趨於獨立,現代中女性職業分配
在秦代、唐代、宋代三個時期,女性政治地位同堆砌積木般逐步上升又崩塌。女性地位的下降,對當代社會有何啟發?雙性代表著各自的社群,在女性地位上升又下降後,形成怎樣的波動?時代變化後,雙性社群如何處理變更與適應?
女性地位在唐代時,有一短暫漲潮,而到了宋代時,國政以簡樸和道德約束女子妝容。存天理滅人慾,節儉的做法在舊朝崩解新朝初建後,國君皆以此法為社會奠定基業。北宋王朝存天理滅人慾,使得方有所上升的女性地位,衰退且停滯。二十一世紀,存天理滅人慾或許仍是傳統文化中的深層理念,而白駒過隙,時不復初。於今日的社會環境,獨立自由,強大柔軟靈活的現代女性,存天理滅人慾已然是過去時態。
在秦代唐代三代,女性地位的上升下降,在當初的社會環境下,如同在原地踏步,邁出一步又退回一步。女性地位在這三個時代並未改變當時的環境,直到近現代時一九三一年,女性開始爭奪女性投票權,經過十年的努力,女性在法律、公共職位上有了一席之地。
二十一世紀的女性,面臨著與現代男性所差無幾的挑戰。社會上的職位,女性可以匹敵男性的聰明才智,勝任。一如二十世紀,美國最高法院五大法官,其中三名為女性。男性群體在女性群體進入他從事的職業後,異性的競爭力也造成了男性的壓力,且在女性地位上漲後,大男子主義的男尊女卑觀念,退伍坐至冷板凳。
時鐘在轉動了近兩千年的格段落後,女性自我意識緩慢形成,女性追逐自我的聲音在內心深處增大分貝。正是經過了這樣緩慢的意識發展,女性走到現代社會時,有了獲得男性職業的機會,女性地位上升,與男性得到同等資源。
結語
秦代女性妝容,以體現其無畏貞烈的性格,唐代女性以楊貴妃為表,雍容華貴的妝扮下,體現其嬌縱的性格,到了北宋,建國時國君奉行簡樸,重尚存天理,滅人慾,女性的妝容趨於寡淡,性格也以內外美,不聲張來表現。在二十世紀時,女性地位發生變化,其社會地位逐步上升,性格趨於獨立。到了現代社會,女性可從事職業,與男性無差。女性出現在社會上,分布於各類職業中,與男性分配職業與社會資源。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形成對男性政權威脅,女性獲得選舉權,公共職位中出現女性身影,都意味男性完全主導社會的時代,已然成為過去式。
女性妝容在三個時代,呈現出時代女性性格變化,當時的女性自我意識被禮制所縛,延續幾千年後在現代社會逐漸消失。女性披著的道德外衣,對古代女性帶來束縛,從古代到現代,這層外衣隨著女性的妝容而褪色,通過女性不斷的爭取權力,女性在現代社會得到了尊重,女性的職業、人生、趨於完整。
參考文獻:
《小列女》
《本草圖經》
《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