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穿著紙尿褲的醫療轉運人員

2020-12-26 西安發布

西安發布訊 「從接到指令到完成一個病患的轉運最少需要三個小時,時間長點就得六七個小時。」姬強強是西安急救中心特勤大隊的一名護士,這些天,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將接到指令的病患轉運至發熱門診。與病患的直接接觸需要嚴格規範的防護,所有防護衣物一旦穿上就要到轉運結束才能脫下,上廁所便成了醫療轉運人員的難題。「『紙尿褲』就是我們的『法寶』。」姬強強笑著說。

每天的必備物資都有成人紙尿褲

1月27日上午,記者在西安急救中心特勤大隊辦公室看到,十多位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安排工作,確定出車順序,互相測量體溫。急救中心應急保障科副科長喬柘不停地給大家安頓,「所有人的手機都不要帶,以免汙染,出去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只有咱們安全了市民才能安全。」

西安急救中心特勤大隊,是為提高院前急救在應對突發事件緊急救援時抽調年輕業務骨幹組建而成的,主要承擔各項重大活動的醫療保障、政府指令性保障及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突發疫情醫療轉運工作等。在應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時,急救中心特勤大隊所有人員主動請纓,爭先表態要參與這項任務。

西安急救中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安排,每日所有疫情專用急救車組24小時在崗在位,滿載運行排班安排,全面參與疫情醫療轉運工作。在轉運過程中,每輛轉運車安排司機、醫生、護士三人,這些人不可避免地要接觸病患,必須嚴格規範地穿戴好防護服。「這不僅是對個人負責,更是對其他患者負責。」姬強強說,每天轉運的病患不只一例,其中一些只是普通發熱,如果醫護人員自己被感染,很有可能給普通發熱患者造成感染。

襪套、靴套、隔離衣、防護服、防水圍裙、護目鏡、口罩、帽子、三層手套,一整套嚴格的防護衣物全部穿戴好至少需要十多分鐘,如果同事幫忙也要七八分鐘。所有衣物均為一次性,醫療資源也很緊張,只要穿上就要「管」一次轉運的時間,不可中途脫下,就連護目鏡濛霧了,也只能自己歪頭調整視線,不可摘下。「穿脫防護服很費時間,脫完還要清潔消毒,時間上不允許,也就不能上廁所。」姬強強說,每天他們必備的物資都有成人紙尿褲這一「法寶」來解決生理問題。

140餘人寫下請戰書

姬強強說,1月23日他配合疾控部門為特定旅客進入西安時(西安北站、西安火車站)進行篩查,以便在第一時間將排查發熱的患者送往發熱門診。晚上10點多,剛結束一天工作休息不到一小時的他就接到指令,有一對夫妻發熱,需要轉運。

裡三層外三層的防護服穿著本來就很熱,只要穿一會兒就會滿臉是汗。累了一天的姬強強,穿著防護服一直出虛汗,但他沒有一句抱怨。「時間就是生命,指令就是命令,即使再累再困,也要立即出發。」姬強強笑著說,他的妻子開玩笑讓他不要回家,免得把病毒帶回家,但他知道妻子每天最擔心的還是自己,在擔心之餘依然無條件支持自己參加一線工作。這些天,姬強強和同事們每天吃住都在急救中心,早上五點多就要開始對轉運車進行消毒,梳理前一天的工作,安排當天的工作。提到工作的辛勞,姬強強說;「在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面前,我們做的這點事算得了什麼。」

「所有西安的重大事件都有我們急救人的身影,我們就是醫療第一棒,只有我們做得好,大家才能更放心。」應急保障科副科長喬柘說,此次疫情發生後,急救中心醫生、護士、司機共140餘人寫下了請戰書,所有人都參與行動。(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相)

相關焦點

  • 穿著紙尿褲的「護士強」
    「從接到指令到完成一個病患的轉運最少需要三個小時,時間長點就得六七個小時。」「護士強」名叫姬強強,是西安急救中心特勤大隊的一名護士。這些天,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將接到指令的病患轉運至發熱門診。與病患的直接接觸需要嚴格規範的防護,所有防護衣物一旦穿上就要到轉運結束才能脫下,上廁所便成了醫療轉運人員的難題。「『紙尿褲』就是我們的『法寶』。」
  • 記者探訪疫情醫療廢物處置:日產日清 守好最後一道防線
    如何安全、及時處理好這些疫情醫療廢物,確保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防線。2月10日,記者來到溫州市洞頭區大門鎮,實地探訪溫州市唯一一家疫情醫療廢物焚燒處置企業——溫州市綜合材料生態處置中心。  走進處置中心,工作人員「全副武裝」,配備N95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橡膠手套等防護裝備,有條不紊地工作著,有的在對醫療廢物轉運車進行消毒,有的將醫療廢物進行稱重卸料。
  • 密切接觸人員居家隔離,生活垃圾如何處理?記者現場探訪儲運過程
    作為豐臺區三處涉疫情生活垃圾劃片存放點之一,西羅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這些涉疫生活垃圾的存放、轉運任務,管理範圍包括西羅園、方莊、東鐵營等8個豐臺區東片街鄉鎮。涉疫無小事,為探清這一閉環究竟是如何運轉的,近日,記者對該中心的涉疫生活垃圾儲運過程進行了現場探訪。
  • 成人紙尿褲成抗疫醫護人員「標配」:節省資源、多救病患
    記者8日從山西呂梁交口縣新聞辦獲悉,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該縣定點救治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為減少防護服浪費,增加救護患者時間,上班期間一直穿著紙尿褲解決生理需求。自山西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交口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設立發熱門診,設置應急隔離病房,組建25人的發熱門診「醫護突擊隊」。
  • 福建援漢醫療團隊超市購物,「壓縮餅乾、紙尿褲……」看到這份採購...
    中百倉儲店長向記者求助,記者聯繫一臺城管執法車將醫護人員生活用品送至醫療人員入住酒店,並隨同採訪。當看到醫療隊的採購清單時,記者淚目:壓縮餅乾、紙尿褲、噴壺、拖鞋……中百倉儲首義路店在整理醫療人員需要的生活用品 記者陶常寧 攝福建醫療人員進店採購,商品不齊店長承諾送貨11時40分,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接到中百倉儲漫時區店店長劉銳韜的求助電話
  • ...出來什麼樣買到手就什麼樣,「多多親子節」直播探訪大王紙尿褲...
    "給寶寶更好的紙尿褲,讓年輕媽媽們放心。請大家一起在'多多親子節'期間多多支持大王品牌!"5月14日,拼多多"百億補貼"官方小二直播間"移步"江蘇南通,帶寶媽們一起探訪最神秘的日本歷史悠久且專業的紙尿褲品牌——大王GOO.N的生產工廠。
  • 記者探訪
    雷神山醫院病房(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梅濤 攝)病房內床頭插孔(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梅濤 攝)隔離病房醫院最東側靠近黃家湖大道的第一排隔離病房,已有醫護人員進駐,在走廊內和病房間穿梭,有的調整病床位置,有的檢查標識標牌,有的調試醫療設備,「我們正在熟悉情況
  • 探訪南京快遞轉運中心:派件量翻3倍,夜派模式晚上繼續送
    探訪南京快遞轉運中心:派件量翻3倍,夜派模式晚上繼續送 2020-11-12 1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醫護人員在什麼環境下工作?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探訪第三批重慶支援...
    2月7日,重報集團全媒體記者前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3號樓15樓,在第三批重慶支援湖北醫療隊(下稱重慶第三醫療隊)負責的病區進行了探訪。重慶第三醫療隊所在區域經過前期改造,已經形成「三區兩通道」,即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病人通道、醫護人員通道。醫療隊成員分布在不同區域,各司其職,用生命守護生命。
  • 拼多多聯手好奇開啟溯源直播,寶爸寶媽「雲」探訪全球最快紙尿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魯佳近日,拼多多「母嬰產品溯源行動」落地國際知名紙尿褲品牌好奇南京工廠,近60萬寶爸寶媽通過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雲」見證國際品質紙尿褲誕生的全過程。(穆功 攝)寶爸寶媽「雲」探訪全球最快紙尿褲生產工廠「我們是全球紙尿褲生產速度最快的工廠,1秒鐘能生產20片。我們有一千多名研發人員,每年會進行上百項紙尿褲測試。」
  • 記者探訪月子中心:住宿餐飲超範圍經營 醫生查房涉嫌違規
    記者探訪:月子中心開在公寓內,宣稱護士專業服務醫生每周查房12月10日,新京報記者對北京三家月子中心——芙蓉花月子會所(CBD)店、新寰亞月子會所(北京店)和璽寶嘉月子會所進行探訪。這三家月子中心均開在居民小區或公寓內,規模從12間到42間不等。
  • 記者現場探訪
    記者現場探訪——移動P3實驗室裡如何進行核酸檢測聚焦科技抗疫一線早上6點多,北京市豐臺區疾控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助理研究員楊曉雯和同事準備進入移動P3實驗室,開始一天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 投放運輸壓縮各環節有隱患 多路記者探訪家庭醫療垃圾去向
    用於投放「其他垃圾」的桶中,能發現扔有使用過的口罩、醫用棉等醫療垃圾,而在醫療垃圾「專用桶」中,同樣扔有各種生活垃圾。9:20左右,一輛垃圾清運車停靠在村口,車身上寫著「『其他垃圾』清運車」字樣。幾名穿著環衛服的工人下車後,將不同種類的垃圾桶推到車尾處,通過車尾的機械臂,不同種類垃圾桶中的垃圾,全部被傾倒進車後翻鬥裡,包括各種生活垃圾及醫療垃圾。
  • 首批離鄂返京人員抵達 各區級轉運中心細心接待
    東城區工作人員在北京天壇體育場的集散轉運中心說著「歡迎回家」,細心、熱情接待離鄂返京人員。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東城區工作人員在北京天壇體育場的集散轉運中心說著「歡迎回家」,細心、熱情接待離鄂返京人員。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 紙尿褲溯源:拼多多「百億補貼」的紙尿褲品牌,車間很乾淨嗎?
    就在前兩天,拼多多帶著他的「百億補貼」和60萬寶媽寶爸,一起溯源見證了知名紙尿褲品牌好奇的南京工廠。當時,好奇全系紙尿褲,包括多個爆款價格甚至直接低到了一元一片!真不愧是拼多多。那麼,在這麼低的價格下,好奇紙尿褲的品質如何?
  • 實地探訪武漢隔離點 醫療生活汙水是如何「過三關」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作醫學觀察隔離點,必須解決醫療和生活廢水的收集處理難題,否則,會造成二次汙染。那麼,大量的醫療和生活汙水是怎麼達標排放的?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實地探訪。
  • 北京新國展集散點已轉運1.4萬餘名入境人員
    北京新國展集散點已轉運1.4萬餘名入境人員 2020-03-18 01:21:54 境外入境人員根據目的地分為北京及其他省市地區,北京地區按照16個區分別設立臨時集散點,其他省市分別設立各省市臨時集散點。此次集散地徵用的W4、E4館,位於新國展最北端,共2.8萬平方米。從3月10日新國展集散點啟用至3月16日24時,從T3-D處置專區入境抵京的109架航班共轉運至集散點14595人。  昨天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新國展,這裡秩序井然。
  • 記者探訪病區充滿家的溫馨
    截至3月29日24時,小湯山定點醫院累計接收境外來(返)京需篩查人員2002人,其中機場轉運1682人,各區隔離觀察點轉運320人,最多一天接待需篩查人員394人,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3例。記者上午在小湯山定點醫院看到,病區的大門上,護士們手繪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她的手裡捧著一顆心,「一顆期盼早日戰勝疫情的醫者之心。」
  • 記者探訪濟南漢堡王,有工作人員搞不清
    對於漢堡王兩款漢堡出現缺料的現象,7月16日晚,新時報記者來到了濟南市漢堡王和諧廣場店與中海環宇城店進行實地探訪。在探訪中發現,兩家漢堡王門店內的菜單與餐品展示欄上均無顯示缺料「三層芝士牛肉堡」。但是店員均表示顧客可以在店內櫃檯直接選擇購買這一餐品。同時由於「紅燴牛肉皇堡」不屬於「常青款」漢堡,目前已經由「小龍蝦皇堡」替代。 記者在兩家漢堡王門店均購買了 「三層芝士牛肉堡」,漢堡均未出現芝士片不足的缺料情況。
  • 記者探訪北京已恢復體檢服務醫院,發現這些問題
    本報記者探訪醫院發現,因為場地較小,在高峰期還會出現人員排隊聚集的情況。醫院對體檢者缺乏預約分流,也是造成擁擠的原因。現場地小人又多 排隊有些擠周六上午9點,記者來到了恢復體檢服務的大興區仁和醫院。醫院工作人員表示,根據上級部門指示,疫情期間,設有發熱門診的醫院不允許開放體檢,其他機構按自身情況安排。目前大興區的發熱門診集中在大興區人民醫院,考慮到不少人有體檢的需求,仁和醫院就恢復了體檢服務。在北京市體檢網上,記者查詢到了有關體檢服務暫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