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2月18日上午,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暨第二屆中國校園服飾國際博覽會開幕式在石獅國際輕紡城舉行。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副會長夏國明,新加坡共和國駐廈門總領事館總領事吳俊明,泰王國駐廈門總領事館領事王錦霞,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專職副主席楊健、謝方明,中國服裝協會顧問蔣衡傑,泉州市政府副市長朱啟平,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許榕,全國工商聯紡織服裝業商會秘書長朱鈞,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學校後勤裝備管理分會副會長、秘書長楊大偉,福建省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會長孫捷敏,石獅市委書記蔡萌芽,石獅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春輝,石獅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上官躍進,石獅市政協主席林自育,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楊紫明,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中國縫製設備協會副理事長林宏楠等在主席臺就位。開幕式上,楊金純、夏國明、黃春輝分别致辭。
楊金純表示,多年來,海博會以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對接,促進國內外經貿交流為主要目的,不斷提升辦展檔次,擴大辦展規模,每屆都有嶄新的面貌和內涵。當前,全球疫情和經濟下行的陰霾尚未散去,在2021年全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的重要時刻,石獅以「三大」展會引領產業潮流,重塑產業創新能力,對賦能疫後產業經濟復甦,推動閩派服裝服飾創新發展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當前,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各項重要指標指數均呈現穩步回升態勢,內銷和出口均持續回暖。希望各紡織服裝企業積極用好博覽會的平臺作用,發揮好石獅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的政策優勢,開展有效合作對接,布局廣闊的銷售網絡,以更好更強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覓得商機。
夏國明表示,石獅市委市政府主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聚焦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核心,充分發揮石獅擁有全國重要紡織服裝產業群體和生產基地的優勢,利用網絡直播搶點國內大市場,以及緊緊抓住全國校園服飾發展的機遇,通過舉辦校園服飾國際博覽會、打造中國首個校園服飾專業市場等舉措,引領傳統紡織服裝產業繼續向前發展。相信在石獅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石獅的紡織服裝產業、校服產業將取得新的更大的業績。
黃春輝表示,紡織服裝是石獅的基礎產業、民生產業,擁有覆蓋全行業的完整產業鏈。建市30多年來,石獅以時尚之都的形象和氣質,續寫著海絲重要門戶城市的精彩。伴隨著這種華麗的蝶變,海博會、石獅國際時裝周也成為了眾多客商把脈產業潮流和風向、尋求貿易對接和合作的重要平臺。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快了紡織服裝產業的結構調整和生態演變。為應對這場危機和大考,石獅主動求變,危中尋機,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印染、輔料、校服、設計為重點,加快紡織服裝產業全鏈條提升;以電子商務、網紅直播為突破口,「每月一盛會」舉辦直播銷售活動,搶佔強大國內市場;以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等外貿新模式為關鍵通道,加快拓寬國際市場。下一步,石獅還將出臺加快推動紡織服飾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從品牌培育、平臺建設、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進一步引領時尚潮流,加快打造現代化商貿之都。本次盛會聚集了以10位「金頂獎」獲得者為代表的大批優秀設計師,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3000多名專業供貨商、採購商;活動期間,還舉辦第九屆「石獅杯」全國高校畢業生服裝設計大賽總決賽、中國教育裝備協會學校後勤裝備管理分會年會、石獅服裝城市場採購節、網紅獅城直播帶貨季第十季、中國褲業發展論壇等配套活動,可謂是大咖雲集,精彩不斷。希望廣大客商、與會嘉賓和業界朋友們藉助這個平臺,加深彼此間的溝通交流,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開展合作,實現共贏。
本屆海博會以「融合創新,共享時尚新生活」為主題,承續「兩岸、規模、專業、休閒、時尚」的思路,與校服展、時裝周聯動,突出從面輔料到設計、再到成衣、最後到電商銷售的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力求全方位展現紡織服裝行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打造閩派服飾交流展示平臺。海博會主展區設在石獅國際輕紡城,以店鋪為展位,另外設置臺灣館、校服館、網商館+直播間、褲業館、面料館、輔料館等;石獅服裝城展覽藝術中心二號館為機械展區。本屆海博會還以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為契機,搭建進出口交流平臺和電商交流平臺,拓展國內國際視野,緊抓後疫情時期市場機遇,推動市場、產業、企業、商戶合作共贏,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期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校園服飾國際博覽會以「健康引領、美麗校園」為主題,依託中國校園服飾專業市場,展區設置在石獅國際輕紡城A區中庭,設立校服特裝館、校服專業市場品牌商鋪,其中校服專業市場品牌商鋪共設立90個標準展位,同時包含校服市場72家專業校服商家展示,通過全方位、深層次的交流,為中國校園服飾企業拓展全國教育市場搭建商貿配對、採購交流平臺。(記者 許小雄/文 顏華傑/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