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公元960年,北宋正式終結了唐末以來的中原戰亂站穩了腳跟。而同一時刻的亞歐交界處,另一個歐洲的文明帝國——東羅馬帝國,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後,改變了農耕時代慣常的防禦戰略,正邁向復興的黃金時代。
就在趙匡胤登上開封至高的皇帝寶座時,馬其頓王朝第一位戰神尼基弗魯斯·福卡斯正率領強大的艦隊進攻克裡特島。自他開始,拜佔庭帝國(即東羅馬)連續三代君王均精通武器裝備,擅長軍事謀略,熱衷統帥與徵服,這個時代也被後世稱作「拜佔庭徵服者時代」。
戰神競技場中的「白色死神」
尼基弗魯斯·福卡斯在歷史上被稱為尼基弗魯斯二世。據記載,他身體強壯、皮膚黝黑、頭髮濃密、眉毛很濃、鷹鉤鼻子,臉頰上有很顯眼的白色汗毛,看起來像個很刻板的人。他性格粗獷、生活單調,唯一的愛好就是戰場搏殺。
他在成為皇帝前就是帝國軍隊中的無敵統帥,當時帝國的東方正處於阿拉伯哈姆丹王朝的威脅之下,是他帶領軍隊擊敗了哈姆丹彪悍的統治者賽弗道萊(意為「統治之劍」),使得拜佔庭從此在東線戰場佔據了主動。
960年,進攻克裡特島時,尼基弗魯斯還只是一支軍隊的將軍,當皇帝羅曼努斯二世意外身亡後,他的地位岌岌可危。
他不得不帶領軍隊返回君士坦丁堡與先皇后塞奧法諾結盟,並最終奪權成為皇帝。有趣的是,在戰場上殺人不眨眼的「死神」不僅是個素食主義者,而且還是一個不近女色的禁欲主義者。
因為他在東方戰場功勳卓著、連續取勝,最終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取了整個小亞細亞以及敘利亞的北部地區,被他的敵人稱為「薩拉森人的蒼白死神」。他一生都在極力擴張帝國版圖,同時著有兩本軍事巨作:《論戰爭》和《論戰鬥》。
尼基弗魯斯是拜佔庭第一位「戰神」,和之後的兩位戰神相比,他的軍事能力是最優秀的。在對拜佔庭軍隊的改革和創舉上貢獻重大,尤其在騎兵建設方面無與倫比。
鐵甲聖騎兵開創「超重裝騎兵時代」
歷史學家哈爾頓這樣描述拜佔庭的超重裝騎兵:整個連人帶馬包裹覆蓋在閃閃發光的金屬鎧甲中,連臉部都有甲片保護,只露出雙眼。他們保持著精確的步伐前進,整齊的小跑,全程沉默維持著緊密的陣形。
不同於一般騎兵衝鋒時的吶喊,聖騎兵衝鋒時的齊整與詭異的寧靜無時無刻不震懾著面前的敵軍,在接戰不久讓他們四散奔逃。
據史書記載,拜佔庭大規模使用這種重甲騎兵一共有三個階段:
1、東羅馬帝國早期至查士丁尼大帝與希拉克略大帝時代。當時,名將貝利撒留通過對鐵甲聖騎兵的組建和運用,使之達到了同時代無敵的高度。
2、10世紀後期,尼基弗魯斯對鐵甲聖騎兵的重建和改進。這一時期,是聖騎兵數量最龐大且戰力最強的時代,聖騎兵在尼基弗魯斯的帶領下在東方的敘利亞戰場戰無不勝。
3、12世紀科穆寧王朝短暫復興時期,曼努埃爾一世借鑑西方騎兵的衝鋒技巧重新組建鐵甲聖騎兵。雖然在當時算得上精銳兵種,但跟尼基弗魯斯時代相比還是遜色不少。
尼基弗魯斯二世重建的鐵甲聖騎兵是當時拜佔庭帝國的中央軍主力,相比二百年前的查士丁尼時代的重騎,騎兵馬鎧採用了板條甲與扎甲,而非原先的老式純金屬鎧甲,騎手的盔甲也採用了多層甲增強防護力。騎兵武器也做了大膽的改革,騎矛的長度大大增加,甚至可與「船篙」相比。
這一時期的鐵甲聖騎兵,改變了查士丁尼時代衝擊與騎射的多功能性,而是特別強調了重騎兵的專業性和紀律性,聖騎兵們被要求排列成契形陣列發動猛烈衝鋒,陣列的前鋒則以厚重的馬鎧撕開敵軍的防禦,陣內騎兵使用弓箭進行掩護,兩翼的超重裝槍騎兵配合前鋒對敵軍實施左右側連鎖衝擊,直到把敵人打垮。
死神的戰爭藝術和經典戰役
尼基弗魯斯二世具有一位出色軍事統帥所有的優秀素質,不管是在軍事理論上,還是實戰指揮上都做出了卓越的功績。
在軍事理論研究上,他著有《軍事學》、《前哨襲擾戰》等軍事名作。他親自指揮的戰役,也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東方,他親自統兵,將拜佔庭帝國的領土一直推進到了敘利亞,還收復了象徵意義巨大的安條克古城。
對於作戰戰術,「白色死神」有相當多的創舉:
1、克裡特島登陸戰
960年,克裡特島之戰開始。尼基弗魯斯在希蘭迪安型戰艦的船艙中設計了讓騎兵跑動的通道,並在船隻前方裝上了踏板,可以讓重騎兵從海上直接衝擊搶灘。
阿拉伯守軍認為阻擋拜佔庭軍隊進攻的關鍵是灘頭,他們採用箭雨覆蓋的方式阻止拜佔庭重步兵下船列陣,因為他們知道,阿拉伯輕步兵是無法對抗對方長矛重步兵的衝擊的。
尼基弗魯斯的戰術很簡單也很實用,他讓不畏箭矢的重裝騎兵藉助通道和踏板發動短途衝鋒,衝亂了敵軍陣腳,而當阿拉伯人再次集結軍隊想要反擊時,拜佔庭重步兵已經在海灘上列陣完畢。隨後,大縱深方陣的拜佔庭重步兵輕而易舉地擊敗了阿拉伯人。
這種戰法使得本來可能讓拜佔庭軍隊傷亡巨大的登陸戰損失甚微,不禁讓人聯想起近現代大型兩棲登陸突擊戰,令人嘆為觀止。
2、摩普綏提亞堡壘攻防戰
964年,尼基弗魯斯率領大軍進攻哈姆丹王朝侵擾拜佔庭帝國邊境的重要基地——摩普綏提亞堡壘。
這座堡壘防衛嚴密,糧食和淡水充足。尼基弗魯斯觀察地形後,發現城池部分城塔相對脆弱,就派遣士兵半夜潛入城牆腳下,挖掘一條河溝至附近的皮拉莫斯河。
當守城的士兵發現時,河水已經浸泡了城基。阿拉伯人不得不收集城中的木材緊急修葺防止城牆坍塌。
看到這種情況,尼基弗魯斯立即發布命令:「明晨全軍發起攻擊,定破此城!」。
第二天清晨,拜佔庭大軍發起全面進攻。冒著守軍的箭雨,拜佔庭步兵衝入城塔,並引燃了支撐地基的木料。結果,城牆轟然倒塌,守軍弓箭手被摔死無數,大批拜佔庭步兵從破損處湧進堡壘奠定了勝局。
先水攻後火攻,尼基弗魯斯在東線用土木工程學好好給阿拉伯人上了一課,從此成為阿拉伯人談之色變的「死神」。
尼基弗魯斯在軍事管理上冷酷無情,對開小差或違反軍令的士兵絕不姑息。但他又身先士卒,與戰士同甘共苦,很受士兵的擁戴。他甚至會親自教導士兵馴服烈馬,訓練他們的作戰步伐和鼓點、如何使用弓箭和標槍達到最大命中率。
此外,他還是個軍事狂人,他用士兵的標準訓練自己的管家和僕人,練習刀劍、駕馭戰馬,甚至還要求他們在某些時刻「出現在戰鬥最危險的地方並維持隊形」。
儘管他親赴沙場的戰役取得了全勝,但作為拜佔庭帝國最高統治者,他的不足也特別明顯,而這種缺陷讓他眾叛親離,慘遭謀殺。
眾叛親離,致命一擊來自最愛的女人
尼基弗魯斯將所有的才幹都用在了軍事方面,處理日常內政事務卻一塌糊塗。從統治者的角度看,他似乎不像一個帝王,更像一個普通人。
他企圖增加軍役地產,維持保護農兵政策,但他又不想限制貴族土地兼併,但卻以犧牲大批中農和貧農的利益為代價。結果就是,他的主力軍只能從獲得利益的小貴族中招募。
他在徵服東方敵國的同時,因軍費高昂,不得不向公民徵收更多的賦稅。殘酷的經濟壓榨讓百姓生活陷入困境,雖然他在帝國擴張的戰爭中不斷取得勝利,卻無法獲得大多數民眾的愛戴。
從公民身上徵收的稅賦已經無法滿足其日益增加的軍費時,他把主意打到了教會的頭上。他開始指責教會積累財富,並制定了限制教會權利法令。
至此,尼基弗魯斯二世得罪了所有的低收入和普通收入農兵、負擔沉重賦稅的民眾,以及被剝削大量權力的教會。他的支持者越來越少,反對者越來越多,這些人當中也包括原本忠心耿耿的將軍。
尼基弗魯斯二世是一個標準的禁欲主義者,除了傳宗接代很少與女人行床笫之樂。而皇后賽奧法諾是一個美豔、大膽、野心勃勃且放蕩不羈的女人,可沒這麼容易打發。在她的影響下,這位曾經不近女色的英雄打開了色戒之門,到後來甚至對她迷戀到言聽計從,這也為他被謀殺埋下了種子。
約翰·吉米斯基是皇帝最出色的臣子,也是他的外甥。在963年,因為得罪了皇帝,被剝奪了軍權,踢回了莊園養老。
他身材矮小,卻非常強壯,並且英俊瀟灑,擁有一雙湛藍的眼睛和一頭火紅的頭髮,他不甘心失去權力,便經常出入皇宮做皇后的思想工作,想讓她在皇帝身邊吹枕邊風能重返軍隊。
他和美麗絕倫的皇后一來二去便漸漸有了不倫之事,在此之後,他讓皇后掩護一些強壯的手下偷偷潛入宮中隱藏起來,欲行謀逆之事。
969年12月10日,約翰帶著名將米哈伊爾以及數十名忠於自己的士兵,在皇宮邊上的小港口登陸,得到信號後,那些被皇后隱藏起來的武士用吊籃將約翰一夥拉上了城堡。
與此同時,塞奧法諾皇后欺騙尼基弗魯斯說:「要先去照看一下兩個兒子睡覺(前皇帝遺孤)」,並溫柔地暗示他別鎖門,之後她會回來與他同床共寢。
最終,約翰帶領手下攻破了守衛的防守,把猝不及防的皇帝刺死。據史書記載,約翰親手一劍刺穿了皇帝舅舅的腦袋。皇宮中的衛士本來還想抵抗,可是在看到被砍下皇帝的頭顱後,選擇了向約翰效忠。
「白色死神」尼基弗魯斯算得上拜佔庭的英雄,是他重新組建了鐵甲聖騎兵部隊,使拜佔庭帝國進入了輝煌的「超重裝騎兵時代」;是他創立的新作戰方式攻克了愛琴海上最重要的島嶼克裡特島,並在之後對阿拉伯人的反攻中連連取勝,將阿拉伯哈姆丹王朝的「統治之劍」賽弗道萊打得奄奄一息;是他在東方奪取了大量土地和財富,奪回了帝國丟失330多年的古城安條克。
他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決定了拜佔庭帝國在整個小亞細亞及敘利亞北部的控制權,奠定了帝國徵服者時代的規模和基礎。但他糟糕的內政,不成功的外交策略,也抹黑了他的光環。
此外,他恣意妄為的一些舉動和輕率地用人模式也讓他眾叛親離。統治能力匱乏最終使他走上了絕路。他是一名優秀的軍事家,但算不上一個合格的皇帝,他的墓志銘甚至被人以「他徵服了一切,除了一個女人」所揶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