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佔庭皇帝「白色死神」,因何遭皇后背叛,而其外甥給予致命一擊

2021-01-13 騰訊網

前言:公元960年,北宋正式終結了唐末以來的中原戰亂站穩了腳跟。而同一時刻的亞歐交界處,另一個歐洲的文明帝國——東羅馬帝國,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後,改變了農耕時代慣常的防禦戰略,正邁向復興的黃金時代。

就在趙匡胤登上開封至高的皇帝寶座時,馬其頓王朝第一位戰神尼基弗魯斯·福卡斯正率領強大的艦隊進攻克裡特島。自他開始,拜佔庭帝國(即東羅馬)連續三代君王均精通武器裝備,擅長軍事謀略,熱衷統帥與徵服,這個時代也被後世稱作「拜佔庭徵服者時代」。

戰神競技場中的「白色死神」

尼基弗魯斯·福卡斯在歷史上被稱為尼基弗魯斯二世。據記載,他身體強壯、皮膚黝黑、頭髮濃密、眉毛很濃、鷹鉤鼻子,臉頰上有很顯眼的白色汗毛,看起來像個很刻板的人。他性格粗獷、生活單調,唯一的愛好就是戰場搏殺。

他在成為皇帝前就是帝國軍隊中的無敵統帥,當時帝國的東方正處於阿拉伯哈姆丹王朝的威脅之下,是他帶領軍隊擊敗了哈姆丹彪悍的統治者賽弗道萊(意為「統治之劍」),使得拜佔庭從此在東線戰場佔據了主動。

960年,進攻克裡特島時,尼基弗魯斯還只是一支軍隊的將軍,當皇帝羅曼努斯二世意外身亡後,他的地位岌岌可危。

他不得不帶領軍隊返回君士坦丁堡與先皇后塞奧法諾結盟,並最終奪權成為皇帝。有趣的是,在戰場上殺人不眨眼的「死神」不僅是個素食主義者,而且還是一個不近女色的禁欲主義者。

因為他在東方戰場功勳卓著、連續取勝,最終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取了整個小亞細亞以及敘利亞的北部地區,被他的敵人稱為「薩拉森人的蒼白死神」。他一生都在極力擴張帝國版圖,同時著有兩本軍事巨作:《論戰爭》和《論戰鬥》。

尼基弗魯斯是拜佔庭第一位「戰神」,和之後的兩位戰神相比,他的軍事能力是最優秀的。在對拜佔庭軍隊的改革和創舉上貢獻重大,尤其在騎兵建設方面無與倫比。

鐵甲聖騎兵開創「超重裝騎兵時代」

歷史學家哈爾頓這樣描述拜佔庭的超重裝騎兵:整個連人帶馬包裹覆蓋在閃閃發光的金屬鎧甲中,連臉部都有甲片保護,只露出雙眼。他們保持著精確的步伐前進,整齊的小跑,全程沉默維持著緊密的陣形。

不同於一般騎兵衝鋒時的吶喊,聖騎兵衝鋒時的齊整與詭異的寧靜無時無刻不震懾著面前的敵軍,在接戰不久讓他們四散奔逃。

據史書記載,拜佔庭大規模使用這種重甲騎兵一共有三個階段:

1、東羅馬帝國早期至查士丁尼大帝與希拉克略大帝時代。當時,名將貝利撒留通過對鐵甲聖騎兵的組建和運用,使之達到了同時代無敵的高度。

2、10世紀後期,尼基弗魯斯對鐵甲聖騎兵的重建和改進。這一時期,是聖騎兵數量最龐大且戰力最強的時代,聖騎兵在尼基弗魯斯的帶領下在東方的敘利亞戰場戰無不勝。

3、12世紀科穆寧王朝短暫復興時期,曼努埃爾一世借鑑西方騎兵的衝鋒技巧重新組建鐵甲聖騎兵。雖然在當時算得上精銳兵種,但跟尼基弗魯斯時代相比還是遜色不少。

尼基弗魯斯二世重建的鐵甲聖騎兵是當時拜佔庭帝國的中央軍主力,相比二百年前的查士丁尼時代的重騎,騎兵馬鎧採用了板條甲與扎甲,而非原先的老式純金屬鎧甲,騎手的盔甲也採用了多層甲增強防護力。騎兵武器也做了大膽的改革,騎矛的長度大大增加,甚至可與「船篙」相比。

這一時期的鐵甲聖騎兵,改變了查士丁尼時代衝擊與騎射的多功能性,而是特別強調了重騎兵的專業性和紀律性,聖騎兵們被要求排列成契形陣列發動猛烈衝鋒,陣列的前鋒則以厚重的馬鎧撕開敵軍的防禦,陣內騎兵使用弓箭進行掩護,兩翼的超重裝槍騎兵配合前鋒對敵軍實施左右側連鎖衝擊,直到把敵人打垮。

死神的戰爭藝術和經典戰役

尼基弗魯斯二世具有一位出色軍事統帥所有的優秀素質,不管是在軍事理論上,還是實戰指揮上都做出了卓越的功績。

在軍事理論研究上,他著有《軍事學》、《前哨襲擾戰》等軍事名作。他親自指揮的戰役,也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東方,他親自統兵,將拜佔庭帝國的領土一直推進到了敘利亞,還收復了象徵意義巨大的安條克古城。

對於作戰戰術,「白色死神」有相當多的創舉:

1、克裡特島登陸戰

960年,克裡特島之戰開始。尼基弗魯斯在希蘭迪安型戰艦的船艙中設計了讓騎兵跑動的通道,並在船隻前方裝上了踏板,可以讓重騎兵從海上直接衝擊搶灘。

阿拉伯守軍認為阻擋拜佔庭軍隊進攻的關鍵是灘頭,他們採用箭雨覆蓋的方式阻止拜佔庭重步兵下船列陣,因為他們知道,阿拉伯輕步兵是無法對抗對方長矛重步兵的衝擊的。

尼基弗魯斯的戰術很簡單也很實用,他讓不畏箭矢的重裝騎兵藉助通道和踏板發動短途衝鋒,衝亂了敵軍陣腳,而當阿拉伯人再次集結軍隊想要反擊時,拜佔庭重步兵已經在海灘上列陣完畢。隨後,大縱深方陣的拜佔庭重步兵輕而易舉地擊敗了阿拉伯人。

這種戰法使得本來可能讓拜佔庭軍隊傷亡巨大的登陸戰損失甚微,不禁讓人聯想起近現代大型兩棲登陸突擊戰,令人嘆為觀止。

2、摩普綏提亞堡壘攻防戰

964年,尼基弗魯斯率領大軍進攻哈姆丹王朝侵擾拜佔庭帝國邊境的重要基地——摩普綏提亞堡壘。

這座堡壘防衛嚴密,糧食和淡水充足。尼基弗魯斯觀察地形後,發現城池部分城塔相對脆弱,就派遣士兵半夜潛入城牆腳下,挖掘一條河溝至附近的皮拉莫斯河。

當守城的士兵發現時,河水已經浸泡了城基。阿拉伯人不得不收集城中的木材緊急修葺防止城牆坍塌。

看到這種情況,尼基弗魯斯立即發布命令:「明晨全軍發起攻擊,定破此城!」。

第二天清晨,拜佔庭大軍發起全面進攻。冒著守軍的箭雨,拜佔庭步兵衝入城塔,並引燃了支撐地基的木料。結果,城牆轟然倒塌,守軍弓箭手被摔死無數,大批拜佔庭步兵從破損處湧進堡壘奠定了勝局。

先水攻後火攻,尼基弗魯斯在東線用土木工程學好好給阿拉伯人上了一課,從此成為阿拉伯人談之色變的「死神」。

尼基弗魯斯在軍事管理上冷酷無情,對開小差或違反軍令的士兵絕不姑息。但他又身先士卒,與戰士同甘共苦,很受士兵的擁戴。他甚至會親自教導士兵馴服烈馬,訓練他們的作戰步伐和鼓點、如何使用弓箭和標槍達到最大命中率。

此外,他還是個軍事狂人,他用士兵的標準訓練自己的管家和僕人,練習刀劍、駕馭戰馬,甚至還要求他們在某些時刻「出現在戰鬥最危險的地方並維持隊形」。

儘管他親赴沙場的戰役取得了全勝,但作為拜佔庭帝國最高統治者,他的不足也特別明顯,而這種缺陷讓他眾叛親離,慘遭謀殺。

眾叛親離,致命一擊來自最愛的女人

尼基弗魯斯將所有的才幹都用在了軍事方面,處理日常內政事務卻一塌糊塗。從統治者的角度看,他似乎不像一個帝王,更像一個普通人。

他企圖增加軍役地產,維持保護農兵政策,但他又不想限制貴族土地兼併,但卻以犧牲大批中農和貧農的利益為代價。結果就是,他的主力軍只能從獲得利益的小貴族中招募。

他在徵服東方敵國的同時,因軍費高昂,不得不向公民徵收更多的賦稅。殘酷的經濟壓榨讓百姓生活陷入困境,雖然他在帝國擴張的戰爭中不斷取得勝利,卻無法獲得大多數民眾的愛戴。

從公民身上徵收的稅賦已經無法滿足其日益增加的軍費時,他把主意打到了教會的頭上。他開始指責教會積累財富,並制定了限制教會權利法令。

至此,尼基弗魯斯二世得罪了所有的低收入和普通收入農兵、負擔沉重賦稅的民眾,以及被剝削大量權力的教會。他的支持者越來越少,反對者越來越多,這些人當中也包括原本忠心耿耿的將軍。

尼基弗魯斯二世是一個標準的禁欲主義者,除了傳宗接代很少與女人行床笫之樂。而皇后賽奧法諾是一個美豔、大膽、野心勃勃且放蕩不羈的女人,可沒這麼容易打發。在她的影響下,這位曾經不近女色的英雄打開了色戒之門,到後來甚至對她迷戀到言聽計從,這也為他被謀殺埋下了種子。

約翰·吉米斯基是皇帝最出色的臣子,也是他的外甥。在963年,因為得罪了皇帝,被剝奪了軍權,踢回了莊園養老。

他身材矮小,卻非常強壯,並且英俊瀟灑,擁有一雙湛藍的眼睛和一頭火紅的頭髮,他不甘心失去權力,便經常出入皇宮做皇后的思想工作,想讓她在皇帝身邊吹枕邊風能重返軍隊。

他和美麗絕倫的皇后一來二去便漸漸有了不倫之事,在此之後,他讓皇后掩護一些強壯的手下偷偷潛入宮中隱藏起來,欲行謀逆之事。

969年12月10日,約翰帶著名將米哈伊爾以及數十名忠於自己的士兵,在皇宮邊上的小港口登陸,得到信號後,那些被皇后隱藏起來的武士用吊籃將約翰一夥拉上了城堡。

與此同時,塞奧法諾皇后欺騙尼基弗魯斯說:「要先去照看一下兩個兒子睡覺(前皇帝遺孤)」,並溫柔地暗示他別鎖門,之後她會回來與他同床共寢。

最終,約翰帶領手下攻破了守衛的防守,把猝不及防的皇帝刺死。據史書記載,約翰親手一劍刺穿了皇帝舅舅的腦袋。皇宮中的衛士本來還想抵抗,可是在看到被砍下皇帝的頭顱後,選擇了向約翰效忠。

「白色死神」尼基弗魯斯算得上拜佔庭的英雄,是他重新組建了鐵甲聖騎兵部隊,使拜佔庭帝國進入了輝煌的「超重裝騎兵時代」;是他創立的新作戰方式攻克了愛琴海上最重要的島嶼克裡特島,並在之後對阿拉伯人的反攻中連連取勝,將阿拉伯哈姆丹王朝的「統治之劍」賽弗道萊打得奄奄一息;是他在東方奪取了大量土地和財富,奪回了帝國丟失330多年的古城安條克。

他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決定了拜佔庭帝國在整個小亞細亞及敘利亞北部的控制權,奠定了帝國徵服者時代的規模和基礎。但他糟糕的內政,不成功的外交策略,也抹黑了他的光環。

此外,他恣意妄為的一些舉動和輕率地用人模式也讓他眾叛親離。統治能力匱乏最終使他走上了絕路。他是一名優秀的軍事家,但算不上一個合格的皇帝,他的墓志銘甚至被人以「他徵服了一切,除了一個女人」所揶揄。

相關焦點

  • 從娼妓到皇后——拜佔庭傳奇美女狄奧多拉的一生(下部完)
    (接中部)一位農民皇帝、一個妓女皇后,能夠坐穩地跨歐亞非三洲——拜佔庭帝國的寶座嗎?那是我國南北朝高歡和梁武帝活躍之時,西方的羅馬帝國繼任者們也上演著未完的故事。這年,查士丁尼45歲年富力強,狄奧多拉27歲風華正茂。
  • 拜佔庭帝國的比基尼皇后
    公元526年至547年,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482-565)大帝為紀念拉韋納光復,下令建造了聖維塔教堂,成為晚期古典和早期拜佔庭風格教堂的代表作。教堂內部多以馬賽克鑲嵌畫裝飾,其中尤以查士丁尼一世大帝及其皇后狄奧多拉二人的形象著名。
  • 「結婚五年,背叛三年,攤牌時才迎來致命一擊」
    於是,她下定決心開始尋找明坤背叛的證據。琳琳委託了一個公司幫助自己拍照,同時清點家裡的財產,並且都將其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想要在最後攤牌的時候,給明坤致命一擊,當琳琳拿著拍攝的照片擺在明坤面前時,明坤一臉茫然的看著琳琳,他覺得不認識眼前這個女人了,她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拿到了自己的把柄。
  • 《如懿傳》蓮心背叛了皇后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如懿傳》中的幾個心字輩丫鬟蓮心是被自己主子推出去,成為工具的,蓮心懷恨在心,自己對皇后的主僕情分從被送去與太監王欽對食後就已經盡了,下面我簡單的談談自己的看法:第一,蓮心其實是非常善良,忠心為主的,可是在她無意聽到嘉貴人給皇后娘娘說要送一個宮女去拉攏王欽,探聽皇上消息的時候,
  • 拜佔庭風格時裝 | 富麗堂皇拜佔庭 ,至高無上是流行
    紫色的絲袍為皇帝和皇后專用的服裝,高級教會人士則穿著織金繡銀的錦緞教袍和法衣。普通人的服飾多由棉布和亞麻織成。在拜佔庭中後期服裝上的表現,就漸漸變得呆板和保守,衣身緊瘦,裹住全身,用長長的鬥篷遮蔽身體。達爾馬提卡十字形外衣,是沒有性別區分的平常衣服。在袖下和體側縫合寬鬆的貫頭衣,從肩到下擺裝飾著兩條紅紫色的條飾——「克拉比」,這是帶宗教色彩的裝飾。
  • 歷史解密:十字軍騎士和拜佔庭重騎兵的最後輝煌,到底經歷了什麼
    公元1025年,巴西爾二世統轄下的拜佔庭帝國達到了黃金時代的頂峰。但這位皇帝沒有妻子,也沒有直系繼承者。他去世時,皇位被沉溺於享樂、疏於管理的弟弟君士坦丁八世繼承。這並不是致命的問題,拜佔庭帝國依然擁有那支強大的軍隊,而且各地的軍事總督還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向外部擴張—但這個時候中央政府已經不支持這麼做了。
  • 十字軍攻陷君士坦丁堡,與拜佔庭「流竄」皇帝
    老皇帝被弟弟「流竄者」篡位,老皇帝的太子跑出去向十字軍求援,答應給十字軍軍費的前提下,讓他們幫自己奪回皇位。十字軍此時是想借著這杆「正義的大旗」去君士坦丁堡大撈一筆。十字軍到城下之後,拜佔庭這邊三個主要人物紛紛選擇了自己的命運。「流竄者」無心抵抗一心保命,撇下妻子兒女,只帶著一個小女兒和大量黃金駕船逃跑。
  • 《如懿傳》中皇后的蓮心,如懿的阿箬,翻臉起來才是無情
    ,雖然自身也很是雍容大方,不過因為兒子的問題也不得不變得心狠起來,不過卻有心計不夠屢次被人利用,特別是辛芷蕾飾演的金玉妍,多次使得皇后矛頭直指如懿,卻還被皇后當做得力助手……不過雖然有野心,卻又不夠心狠,把蓮心嫁給王欽,最為敗筆之一,其一自己的身邊的丫鬟居然嫁給皇帝的身邊的太監,探聽聖意一直是帝王的大忌,身為皇后居然連此都不知道,又身居後宮最高的位置,結局不幸是難免的。
  • 走近乾隆皇后烏拉那拉氏:清朝歷史上第一個與皇帝反目成仇的皇后
    導語:清代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由於沒有諡號,史書中對她得記載僅為皇后烏拉那拉氏。雖然他薨逝之時仍在皇后之位,但是乾隆卻命令下官燒毀她的全部畫像,並且只允許她葬入貴妃陵園,至死也不願意與她相見。皇后烏拉那拉氏究竟做了些什麼要乾隆厭惡至極?但為什麼又不廢除她的皇后之位呢?
  • 君士坦丁八世:沒有兒子的拜佔庭皇帝,為何不允許三個女兒結婚?
    而本文的主人公君士坦丁八世,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身為拜佔庭帝國皇帝的他,雖然有三個聰明的女兒,但是仍然因為沒有男性繼承人而苦惱。君士坦丁八世的哥哥是大名鼎鼎的巴西爾二世君士坦丁八世出生於公元960年,他是拜佔庭皇帝羅曼努斯二世的次子,其兄為大名鼎鼎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
  • 拜佔庭成了「敗仗庭」(下):屢戰屢敗為何還能成為千年帝國?
    公元863年,拜佔庭軍隊全殲了阿拉伯統帥奧馬爾的主力軍隊。以此為轉折點,拜佔庭帝國逐步發動反攻。到了公元10世紀,拜佔庭帝國最為強盛的「徵服者時代」來臨了!公元965年,號稱「白色死神」的拜佔庭皇帝尼基弗魯斯二世帶領著具裝鐵甲騎兵,在託羅斯戰役中徹底地打垮了小亞細亞東部的阿拉伯人,收復了安條克城和北部敘利亞。其後繼者約翰一世與巴西爾二世則繼續了其事業。
  •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其文治武功成就很高,經過他的努力,終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康熙是皇帝,他自然是有皇后的,康熙的嫡後髮妻是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索尼的孫女)、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遏必隆之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國維之女)和孝恭仁皇后烏雅氏(雍正生母)。這裡要說的就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她的父親是一等公佟國維。
  • 皇帝是真的愛衛子夫的嗎?她是心狠手辣的女人嗎?
    皇帝是真的愛衛子夫的嗎?假如衛子夫是最愛,皇帝能哪樣做的嗎?衛子夫本身得寵就很偶然,她相貌雖然不差,也會唱歌。但被平陽公主送入宮後,一年多沒見皇帝的面,後來皇帝要放一批宮人出宮,衛子夫才重新見到皇帝,武帝才想起還有她這麼號人物,才重新寵幸她罷了。要說她是最愛,怎麼這麼容易就被忘記?
  • 拜佔庭如何成為西方世界的大門:神學家和皇帝的羅馬
    五賢帝時代的帝國和查士丁尼(被部分學者稱為最後一個羅馬皇帝)時代的帝國,形似神不似,希伯來和希臘文化灌輸注入,拜佔庭的拉丁成分急劇減少。儘管如此,它畢竟是羅馬正統的後裔,繼承了羅穆路斯、凱撒、屋大維的法統。直到1453年亡國後,希臘人仍沒放棄信念,19世紀起義者喊著光復羅馬的口號,進行民族獨立。
  • 3分鐘讀懂拜佔庭帝國,歐洲歷史上最特殊的存在
    在大航海之前,這裡是東、西方之間貿易的必經之地,曾一度使拜佔庭富得流油,哪怕是西半邊最會經商的威尼斯人,也得靠依附、拉攏、甚至坑害拜佔庭,來獲取貿易特權和經濟利益。這使得拜佔庭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陸地貿易中心。
  • 乾隆皇帝的兩位皇后都卒於盛年,傳說死因只有一個
    富察氏皇后和乾隆皇帝夫妻恩愛,育有二子二女,兩個兒子永璉,永琮都被乾隆立過皇儲,可惜都年少夭亡。喪子之痛對於富察氏皇后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三月十一日子夜時分,富察氏皇后突然去世,第二天乾隆昭告天下:「皇后同朕奉皇太后東巡,諸禮已畢,忽在濟南微感寒疾,將息數天,已覺漸愈。誠恐久駐勞眾,重廑聖母之念,勸朕迴鑾;朕亦以膚痾已痊,途次亦可將息,因命車駕還京。今至德州水程,忽遭變故。言念大行皇后乃皇考恩命作配朕躬,二十二年以來,誠敬皇考,孝奉聖母,事朕盡禮。待下極仁,此亦宮中府中所盡知者。今在舟行,值此事故,永失內佐,痛何忍言!
  • 《延禧攻略》富察皇后的輕生,主要原因是皇帝
    電視劇延禧攻略裡面富察皇后,美麗善良,高貴大方,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最後卻是走上輕生的道路。她輕生的原因很多,有喪子之痛,有聽到皇帝和弟媳的亂倫,這些都只是導火線,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乾隆身上,富察皇后應該是對自己的婚姻失望,以及對皇帝的的絕望。
  • 乾隆皇帝的生母究竟是誰,是海寧陳氏,還是孝聖憲皇后?
    這一點在主流史家中基本沒有太大爭議,爭議比較大的主要還是乾隆帝出生於雍和宮(雍正帝恩潛龍邸)還是避暑山莊,但這並不影響關於其生母是誰的界定。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出身額亦都-遏必隆鈕祜祿氏家族的遠支,是康熙帝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的遠方親戚。但到她父親這一輩已經相對比較「沒落」了,其父凌柱只是四品典儀、廳局級「閒職」而已。
  • 文藝復興靈感源於拜佔庭典籍
    中世紀的歐洲社會秩序,主要靠封建制和天主教來維護,封建制表現為騎士、貴族和王權的社會結構,基督教會的宗教儀式則伴隨著每個人的一生,其勢力也因此不斷膨脹。在羅馬帝國的晚期,分裂為西和東二個羅馬帝國,宗教也出現了兩個中心,而且都自認為正統,因而分歧也越來越多。
  • 歷史上趙匡胤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宋太祖趙匡胤的三個皇后
    歷史上趙匡胤是怎麼當上皇帝的趙匡胤由最初的一個小小的皇帝侍衛,而漸漸成為擁有最高軍權的禁軍司令,再通過兵變而黃袍加身,其過程是驚險的,他的經歷又堪稱一部傳奇。公元927年,趙匡胤生於後唐首都洛陽他父親的官邸。他的父親叫趙弘殷,是後梁、後唐時的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