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滕王閣沒有遇到王勃,或遇到王勃後,王勃沒有寫那篇《滕王閣序》,那麼,滕王閣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唐 王勃
滕王閣位於鄱陽湖之濱,有著2200多年的建城史,1927年「八一起義」,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支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被譽為軍旗升起的地方。滕王閣位居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始建於唐朝,因初唐詩人王勃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是南方唯一一座皇家樓閣,與武昌長江邊上的黃鶴樓、嶽陽洞庭湖邊的嶽陽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前三者與山西蒲州鸛雀樓合稱為「中國四大名樓」。滕王閣建於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時任洪州都督的李元嬰曾在山東滕州被封為滕王,652年在滕州建「滕王閣」,後調任洪州(南昌),又建斯樓,仍名滕王閣。此樓屢毀屢建,多達29次,公元675年重建時,因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作《滕王閣序》而聞名四海。
走到滕王閣正中的太極廣場,中間的「S」形陰陽魚就像兩個首尾相連的「9」,外圍則是八個卦位,89正是滕王閣竣工的年份數。
其實滕王閣共有九層,其中下部是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底座,底座以上部分為七層,採用「明三暗七」的格式。通俗來說,一到六樓為觀賞層,七樓設備層,負一是歷代滕王閣模型,負二是街市。
「序廳」的大型漢白玉浮雕,二樓的大型丙烯壁畫《人傑圖》,負二層有全國最大最長的磚雕,堪稱「南昌版的清明上河圖」
上到二層廳堂,四周牆壁是大型工筆重彩壁畫《人傑圖》,歷史上自秦代至明代80位各領風騷的江西名人,真人般大小栩栩如生。
三樓的外廳,是以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南柯夢》、《邯鄲記》為題材的丙烯壁畫《臨川夢》。臨川四夢,畢竟夢幻一場,無論夢多麼美好,終於有驚醒的時候,總被殘酷的現實而擊得灰飛煙滅。
第四樓表現江西山川精華的《地靈圖》與二樓的壁畫《人傑圖》,堪稱雙璧。「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再現南昌的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經濟繁榮、名人輩出。
五樓是遊客憑欄觀光最佳之處。倚樓放目遠眺,但見迤邐橫翠的西山,風起雲湧的南浦,上下飛騰的鷗鷺入眼而來;憑欄俯望,便有浩浩江水,點點漁帆,片片洲渚,萬家城郭生動著我們的眼帘。
六樓是整個樓閣的遊觀最高層,是滕王閣的歌舞樓臺。
滕王閣的最上層,中心一塊大匾是「九重天」三個大字,滕王閣九重天的凌霄閣是全閣最高處。
每個時代的建築都是不一樣的。唐宋工藝的傳神和抽象,清朝的巧雕和細刻,都是留著自己獨有的時代烙印的。雖然眼前的滕王閣是由鋼筋混凝土支撐住的,但它也是象徵著我們這個時代獨特的美感。
妙就妙在它的構成既充滿詩情畫意,還飽蘸著現實與科技。不僅傳承不息的文化與思考,還彰顯著進步、科學、開放的精神,這是這尊建築何其寬廣的胸襟。
夜色靜坐在贛江一畔,被城市與車水馬龍包圍的滕王閣。「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