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悠悠運河水 脈脈育名城

2020-12-14 中國江蘇網

編者按

大運河,是穿越千年的傳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是千年大計。與大運河相生相伴的淮安,已按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快進鍵」,在新時代唱響了一首高質量發展的「大運河之歌」。建設京杭運河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項目,是省市合作共建、高質量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項目,備受矚目。即日起,淮安市交通運輸局、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聯合淮安日報社(淮安報業傳媒集團)推出「舟楫南北 大河新韻——聚焦京杭運河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項目建設」專題報導,全方位、立體式反映項目建設進展和歷程,剖析項目建設意義和影響,展現古老「黃金水道」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

 

浩浩湯湯的運河水,流淌千年,它孕育了更見證了淮安的成長與變遷。全國漕運指揮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糧儲運中心、鹽榷稅務中心、漕船製造中心……在大運河承載中國航運主樞紐的時代,淮安因運河而興,成為運河線上的重要節點城市,被稱為「運河之都」。近年來,淮安主動接軌國家戰略,統籌做好保護傳承利用三篇文章,努力在全國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體現淮安擔當、打造淮安樣板,昔日的「運河之都」正煥發出新時代風採。

漕運是我國古代重要的交通運輸體系。大運河主要因漕運而興,是世界最長、最著名的人工運河。淮安位於大運河與古淮河交匯處,扼淮牽運,是歷代南漕北運的重要樞紐。明清兩朝的淮安府,自設漕運總督部院之後,又在清江浦設河道總督。淮安附近盛產鹽,加上漕運發達,食鹽行銷全國,也讓淮安商業金融生生不息。淮安榷關是全國最大的鈔關,上繳關稅佔當時全國的一半之多。

融「漕、河、鹽、榷」四大重地於一身的淮安,也迎來了她的黃金年代。這裡有「倉房四十區」,轉儲江南數省漕糧;「清江漕船廠」綿延23裡,擁有工匠6000餘名;治河名臣如潘季馴、靳輔、張鵬翮以及著名水利專家陳潢、郭大昌等均在這裡大顯身手;「夾岸數十裡,街市櫛比」「淮郡三城內外,煙火數十萬家」……諸多文壇泰鬥為繁華的淮安留下大量錦繡華章。「南船北馬,商賈雲集」,淮安繁華與喧囂了500多年。

大運河不僅哺育了淮安城市,而且造就了一代偉人周恩來、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西遊記》作者吳承恩、《老殘遊記》作者劉鶚、抗倭狀元沈坤、抗英民族英雄關天培、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溫病條辨》作者吳鞠通等一大批彪炳史冊的歷史名人。

作為因運河而興的城市,淮安孕育了集漕、河、鹽、榷為一體的獨特的運河文化,保存了相當豐富的大運河遺產。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大量的河道工程遺存,漕運總督署、河道總督署、淮關監督署等官衙遺存,漕船廠、常盈倉、盤糧廳等漕運相關設施遺存,惠濟祠、大王廟、陳潘二公祠等祠宇遺存,以及運河線上的古城鎮遺存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多種多樣,包括河工文化、漕運文化、榷稅文化、運河宗教信仰文化、戲曲文化、美食文化等。

大運河是老祖宗留給淮安人民最寶貴的遺產和財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保護傳承利用好大運河,既是淮安人民飲水思源、傳承文脈的感情所系,更是淮安城市重現輝煌、重新崛起的重要路徑。

進入新時代,淮安堅持以項目為抓手,統籌推進遺產保護、生態修復、配套建設、資源利用等各項工作,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一直走在前列。河下古鎮、清江浦1415街區、中國漕運城、板閘遺址公園、西遊記文化體驗園、方特主題樂園等一個個建成或在建的文旅項目宛如鑲嵌在運河沿線的一顆顆珍珠。

大運河淮安段是大運河全線歷史最早、延續最久、變遷最複雜的河段,至今仍發揮著重要的航運功能。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項目建設是我省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省交通運輸廳將建設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列為我省交通強國建設江蘇十大樣板之一,其中淮安市境內淮安船閘至九龍湖公園,長約16公裡,被列為全省4個示範段之一。

近年來,淮安以京杭運河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項目建設為抓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推動淮安內河水運轉型發展,讓綠色成為這條「黃金水道」的最美底色。立足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高度,淮安進行統籌謀劃,將全線61.8公裡與示範段同步實施、同標準提升改造。沿線各區結合自身特色,優化細化本地方案,共同打造綠色現代航運「淮安樣板」。同時,對沿線重要節點、廣場、文化標識、碼頭等統籌規劃,積極建設沿河風光帶、遊園、慢行系統、體育園林,打造大運河文化長廊升級版。

歷史上,大運河曾起到了「半天之財富,悉由此路進」的巨大作用。今天,淮安在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正全力打造富有活力的運河文化經濟帶,讓這條悠久的運河更好地造福民眾、煥發生機。

■融媒體記者 劉權 通訊員 孫鐵成 侯洪玉 楊海飛

浩浩湯湯的運河水,流淌千年,它孕育了更見證了淮...

相關焦點

  • CCTV-4今起四集連播《遠方的家·大運河》淮安系列節目
    CCTV-4《遠方的家》欄目將於12月16日起四集連播《遠方的家·大運河》淮安系列節目。為深度挖掘、精彩演繹大運河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遠方的家·大運河》系列節目以貫穿南北的大運河為主線,聚焦兩岸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生態保護、風土人情等,描繪新時代運河上下的美麗畫卷,謳歌新時代運河兩岸人民的奮鬥精神。
  • 大運河邊上的古城:鐵打的淮安紙糊的淮陰(圖)
    淮陰清河閘  最近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運河沿線的城市紛紛都熱了起來,淮安找到我做運河兩岸的規劃,勾起了我的回憶。1978年我就曾去做過淮安、淮陰的調查,這兩座城市緊緊相連,過去曾合併稱兩淮市,淮安在1986年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到了九十年代「名城」這個帽子吃香了,淮安歸淮陰地區管轄,地區改稱市,淮陰就戴上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帽子,而把淮安貶為楚州區,雖然這也是古代曾經有過的名稱,但人們往往把「楚」看作是湖北、湖南地區,這個楚州區,專家和老百姓都不認,弄得尷尬了好幾年,現在淮安總算又改了回來。
  • 淮安這裡將多了一座文化地標!
    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層城市,淮河生態經濟帶首提首推城市,坐落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處在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上,擁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淮安:融南匯北景象新 運河之都譜新篇
    ·大運河》淮安系列節目,講述了大運河淮安段過去的故事,展現了全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的淮安風採。   高效率實施標誌性工程   日前,橫跨京杭大運河、裏運河的枚皋路大橋旁,中國水工科技館緊張施工。   淮安市大運河辦按照市委、市政府「重推重抓一批標誌性項目、特色化活動,在全國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創樹淮安特色,打造淮安樣板」的工作要求,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全力以赴,高效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 「我乘高鐵下揚州」旅遊推介會在淮安和連雲港舉行
    「我乘高鐵下揚州」旅遊推介會現場 吳濤攝人民網揚州12月2日電(張玉峰)為進一步搶抓連淮揚鎮高鐵即將開通的機遇,拓展揚州高鐵旅遊市場,從12月1日開始,揚州赴淮安、連雲港開展「我乘高鐵下揚州」旅遊推介,全面展示揚州全域的文化旅遊資源,架起揚州與淮安
  • 中秋|運河古都兩日行 9.13-14
    淮安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淮安曾是漕運樞紐、鹽運要衝,駐有漕運總督府,江南河道總督府,是國家的歷史文化名城。,北有裏運河」。裏運河文化長廊全線15.6公裡,是聯絡淮安市南北城區、運河兩岸天然的生態廊道。裏運河文化長廊讓世界領略淮安古運河文化、讓淮安承轉世界古運河文明的4A級世界運河文化旅遊景區,成為中國大運河文化一顆璀璨的明珠。
  • 「運河名城詩畫揚州號」高鐵專列帶您來打卡
    「運河名城 詩畫揚州」號高鐵停靠在揚州站。張卓君 攝   昨天,連淮揚鎮鐵路全線通車。當天下午,「運河名城 詩畫揚州」高鐵冠名品牌專列在上海虹橋站舉行首發儀式。下午4:29,「運河名城 詩畫揚州」高鐵正式從上海發出,向全國遞出一張移動的「城市名片」,邀請全國人民乘著高鐵遊揚州!   記者走進「運河名城 詩畫揚州」高鐵冠名品牌專列車廂內,瘦西湖、個園、揚州古運河、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等一一展現面前。精緻的揚州早茶美圖,引人垂涎的揚州獅子頭、揚州炒飯……不少旅客直呼,看到這些就想馬上去揚州品嘗!
  • 悠悠心曲一枕夢,脈脈芳思兩情牽;十賦鷓鴣行行淚,提筆字字酸
    悠悠心曲一枕夢,脈脈芳思兩情牽。一個臆想中的舞臺,儘管沒有鮮花和掌聲,還是會很投入的演出。想必,一些屬於人生的章節,疼痛或歡喜,任誰都不能隨意刪減。時光,依舊輾轉在夢裡。卻莫名的,牽絆了滄桑的痕跡。窗外,那一樹繁華的美麗。何時落盡了最後的一片迷離。
  • 千古名河——浙東運河,流經這幾座美麗富饒的歷史文化名城!
    杭州這條與京杭運河、隋唐運河並稱的古運河,是我國最古老的人造運河之一,千年來,它承載著運河文化,孕育了浙江這幾個富饒美麗的歷史文化名城!此運河即浙東運河!浙東古越國,人越居,人本興旺,而文化興盛,故北魏時期的地理學家、水文學家李道元曾說過:「萬水千山自流,荒川湖自潰,地表接觸形成河流,形成支渠」,這種地理水文環境,使秦代的浙東越人對水有了依賴性。
  • 連雲港—淮安—揚州—鎮江四城聯動玩起來
    連淮揚鎮鐵路的開通,串聯起江蘇南北的四座文化名城,拉近了城與城的空間距離,打個高鐵輕鬆遊玩成為現實。淮安《西遊記》誕生地淮河與運河在這裡相遇,成就了淮安「九省通衢」的美名,那條著名的、劃分中國南方和北方的淮河,從市區穿城而過。這裡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也是周恩來總理的故鄉。
  • 淮安十大景點景區排行
    裏運河文化長廊裏運河文化長廊全線15.6公裡,串聯淮陰區、清河區、清浦區、開發區、生態新城和淮安區的主要公共功能空間,是聯絡淮安市南北城區、運河兩岸天然的生態廊道。裏運河文化長廊讓世界領略淮安古運河文化、讓淮安承轉世界古運河文明的4A級世界運河文化旅遊景區,使其成為淮安人民充滿自豪和榮譽的城市會客廳, 成為華東地區旅遊新標杆,成為中國大運河文化一顆璀璨的明珠。裏運河文化長廊(清江風景區)的美,在於泛舟裏運河,兩岸亭臺樓榭掩映其間,河面蘆葦搖曳、野鴨遊弋;夜晚更是妖嬈多姿,燈影璀璨。道路兩旁,霓虹閃爍,繁星點點。
  • 淮安清江浦區知名旅遊景區
    清江浦區,隸屬於江蘇省淮安市,位於淮安市主城區,清江浦區古黃河、裏運河、大運河、淮河入海水道四水穿城,是蘇北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2019年10月,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景區包含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的兩處遺產點(清口樞紐、清江大閘)和一處遺產河道(淮揚運河淮安段)。景區分為「起」、「承」、「轉」、「和」四大板塊,集高端論壇、文化旅遊、生態養生、商務休閒以及特色主題樂園多功能於一體。
  • 春日濃濃時,來淮安走一走,作一次詩意停留
    淮安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春日正濃,想去淮安街頭巷尾、園林古蹟走一走......如果你來淮安,一定要到蕭湖和勺湖走一走。看一看花紅柳綠、畫舫清蕩,看一看玉橋橫臥,樓臺亭閣,萬般詩情畫意盡現其中。如果你來淮安一定要到沈坤狀元府走一走看垂柳賞玉蘭,歷經陽春之景追尋淮安第一個狀元的身影。沈坤狀元府由狀元樓、老宅區、習武區、向學區、園林區和紀念區六部分組成。這六大單元各具特色、相得益彰。
  • 看運河之都,聽《天下運河》!雷佳演唱的新歌MV全網上線!
    一城運河水韻千年詩畫淮安古老的運河在淮安耳邊低吟淺唱雋永的歌聲穿過運河水霧流淌至今這是淮安獻給運河的讚歌歌曲《天下運河》由楊啟舫作詞、楊一博作曲,著名歌唱家雷佳傾情演繹。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邗溝,位於邗溝北端的淮安從此與運河相伴相生。縱觀大運河發展歷程,淮安是極少數完整見證中國大運河歷經邗溝、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三段歷史的城市。
  • 黃河是地上河,京杭大運河裡的船是怎麼穿過它北上的?
    它是課本書籍裡的字字句句,它是歷朝歷代的工程奇蹟,它是穿城而過的悠悠歲月。而隋唐運河其實並不是現在的運河,現在的京杭運河形態是元朝定型的。京杭大運河的興衰榮辱有人說大運河從山東濟寧到杭州是活著的運河,而從濟寧到北京是死亡的運河。這句話反映了一個很殘酷的事實,京杭大運河這個古老的偉大工程似乎被一道黃河劃分兩截。
  • 淮安又一批小區被曝光!越河小區、清晏小區、文華名城、左岸王府……
    整改中 問題線索4 網友反映:淮安區河下街道文華名城小區 整改後 問題線索7 網友反映:淮安區河下街道文華名城小區
  • 叮咚~一大波萌萌的淮安文創產品來襲啦!
    後又將漕船與香盒相融合,打造了這款既美觀又實用的淮安特色文創產品。 「靈秀運河」手繪抱枕 「靈秀運河」手繪抱枕正面是淮安運河堤岸的創意手繪,反面匯集了多種淮安特色方言,抱枕隨手拈來,俚語順口一說,既可以輕鬆一刻,也可以宣傳地方文化。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淮安:聚焦「千秋淮揚」文化高地定位...
    中國水工科技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中國漕運城、河下歷史街區竹巷西街片區、蔣壩河工風情特色小鎮、清江浦1415街區……依託大運河沿線豐富文化遺產,淮安市因地制宜,啟動多項標誌性建設項目,為古老的運河重新注入新時代氣息。  水工文化是大運河文化的重要內容。
  • 世界水谷書院-寧淮大講堂在淮安舉行
    新華網南京11月27日電(戚軒瑜)11月27日,由水利部中華水文化專家委員會指導,河海大學主辦,河海大學世界水谷研究院、河海大學商學院、寧淮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聯合承辦的第六屆世界水谷論壇淮安專場曁世界水谷書院——寧淮大講壇活動在淮安市寧淮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成功舉辦。
  • 叮咚~一大波萌萌的淮安文創產品來襲啦!|文創產品|文創|西遊記|...
    淮安漕船香盒淮安漕船香盒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木藝大師通過對漕船的研究,將漕船的特點進行提煉,以最簡約的風格復刻了漕船的形象。後又將漕船與香盒相融合,打造了這款既美觀又實用的淮安特色文創產品。「靈秀運河」手繪抱枕「靈秀運河」手繪抱枕正面是淮安運河堤岸的創意手繪,反面匯集了多種淮安特色方言,抱枕隨手拈來,俚語順口一說,既可以輕鬆一刻,也可以宣傳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