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是《甄嬛傳》之後的另一古裝宮廷劇,其中的人物關係也是有傳承的。如懿是烏拉那拉宜修的侄女,而烏拉那拉與鈕祜祿甄嬛一向針鋒相對,甄嬛之前明裡暗裡受了烏拉那拉氏很多氣。
《如懿傳》中甄嬛上位成為太后,如懿作為皇上的妃子成為甄嬛的兒媳。太后對烏拉那拉氏宜修的憎恨轉移到如懿身上,對她處處提防打壓,婆媳關係一度緊張。
可是在劇情最後,太后卻對皇上說:「不要辜負了如懿」。
從一開始的厭惡嫌棄到後來的心疼喜歡,其中發生了什麼,如懿做了什麼?讓一向處事凌厲,上屆宮鬥冠軍甄嬛態度大大轉變,一心偏袒。
太后可不是一點甜頭就能收買的人,如懿能夠做到,其中的心思和手段,放到現在也是很適用的。想要改善婆媳關係,母子關係的學起來~
01抓住把柄,卻不揭穿
如懿在大家都懷疑是太后動的手腳逼死烏拉那拉氏宜修的時候,挺身而出,力證太后清白。事實是太后逼死了烏拉那拉氏,但是如懿選擇了不揭穿,如此一來,太后對於如懿有了感謝之情,態度也不會太嚴厲。
當婆婆或丈母娘做錯事情或是有什麼隱瞞,當你知道的時候,與其說給老公老婆知道,出一口惡氣,不如隱瞞下來,這樣的好處更多。
第一,批評揭穿一定會讓婆媳關係更加惡化,雖然解了一口氣,卻不知道婆婆一定會在別的地方報復回來,得不償失。
第二,偷偷告訴老公,老公也不會根本解決問題,畢竟人家親生母子,說不定哪天老公就說漏嘴了,你平白落個打小報告。
第三,隱瞞或是打掩護,不僅會讓婆婆心懷感激,也拿住了她的把柄,婆婆的態度一定會好轉。
對應於現實生活中,例如婆婆帶孩子沒帶好,可以幫忙打掩護,替婆婆擔著。婆婆把房間弄得很亂,把錢弄丟等等小事,只要不觸犯根本利益和原則,就替老人家承擔起來,很大程度貼近關係。
02想其所想,排憂解難
蒙古科爾沁部求取嫡出公主,為了保護大清的江山穩固,皇上只能答應。嫡出公主只有皇后唯一的女兒和太后的二女兒,皇上憐憫皇后,打算出嫁太后的女兒。太后滿心不舍,卻又沒有辦法。
如懿這時候沒有袖手旁觀,也沒有藉機報復當年欺負打壓的仇,巧用手段,最終幫太后留住女兒在身邊。
幫了大忙的如懿,太后對她的防範之心與厭惡減少了,打心裡對她感激,為如懿後面登上皇后助力不少。
有時候很多婆媳關係的緊張,全是因為雙方太過自我,如果換個角度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感同身受,幫助她解決一下問題,關係自然會好很多。
現實中,婆婆不願意和兒子分開住,而你們想有二人世界,我們也可以換位思考去替她解決問題。你也一定會有孩子,你的老公也是你婆婆的孩子,怎麼會不心疼不想念。你可以時常去看望婆婆,也可以經常邀請婆婆來小住。同樣是母親,互相幫助,想其所想。
03愛著同一個人
在即將登上後位的時候,如懿坦誠對太后說了,皇上在萬人之上,無人之巔,想要人陪伴。自己不惦念後位,只一心愛著皇上。
太后被如懿感動,最終一步步扶持她。
婆婆和媳婦因為愛著同一個男人,很多事情避免不了會有爭執和矛盾。回到初心,你們都是深深愛著同一個人,但是很多時候你們卻忘記這個事實。你要時時刻刻表露出你對丈夫的真心與感情。
作為婆婆,她又怎會傷害一個對自己兒子好的人呢?
對於你上下班晚,做家務不好時候,婆婆的怨言,你要坦誠工作是為了分擔老公養家的辛苦,家務做得不周到是因為幫老公買衣服打扮體面花的時間很多。
這樣一來,婆婆也會理解你,說不定還會努力幫你做家務,分擔辛苦~更多生活瑣事處理技巧,更多好玩好用的小故事,持續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