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掛曆上的12位電影明星:程曉英、蔡明、梁丹妮、韓月喬等

2020-12-14 江湖風雨樓

1月:張瑜,1973年初登熒幕,1980年23歲時,在影片《廬山戀》中飾周筠,獲得第4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一炮而紅,同年,在影片《巴山夜雨》中飾劉文英,獲得第1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先後拍攝了20餘部電影作品,10餘部電視劇。

2月:陳中禾,80年代的電影演員,曾在1993年電視劇《唐明皇》中飾演張良娣 ,2004年電視劇《天地有愛》中飾演阿妹等。

3月:趙娜,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80年開始,陸續拍攝了《元帥之死》、《花枝俏》、《大渡河》、《天山行》、《何處不風流》等影片,1987年演完最後一部電影《八女投江》後,因感情問題,回老家山東青島經營啤酒生意。

4月:程曉英,曾任舞蹈演員,後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78級師資班,曾在電影《櫻》中飾演森下光子,《子夜》中飾演林佩瑤,歌舞故事片《舞戀》中飾演曲木阿芝,還曾在1982年首屆春晚中擔任主持人。

5月:蔡明,年輕時的蔡明阿姨相貌相差還是很大的,一打眼還真認不出來。蔡明1973年就曾在謝鐵驪選導演的影片《海霞》中飾演童年海霞,第一個小品是1990年與陳佩斯、朱時茂合作的《普拉尼特的長髮》,從此開啟了小品之路,從1991年開始,總共27次登上春晚舞臺。

6月:梁丹妮,馮遠徵的妻子,1978年參演個人首部影片《傲蕾一蘭》,至今仍活躍在影視舞臺上,共出演過70餘部影視劇作品,飾演過各種類型的角色,深受觀眾好評。

7月:劉曉慶,1975年從影,曾主演了《小花》、《瞧這一家子》、《芙蓉鎮》等影片,她在影視舞臺高歌猛進與翩翩起舞了近50年,時至今日依然活躍在娛樂圈裡。

8月:王馥荔,1973年出演個人首部影片《水上遊擊隊》,之後參演過《天雲山傳奇》、《咱們的牛百歲》、《日出》等眾多影片,至今仍活躍在影視舞臺上。

9月:邵慧芳, 1980年因在《幽靈》中扮演夏徵蘭而轟動影壇。此後又相繼出演了《R4之謎》、《街上流行紅裙子》和《絞索下的交易》,但都沒有更大的表演突破。此後便從銀幕上消失了。

10月:韓月喬,80年代紅極一時的女演員,曾參加過舞劇《白毛女》,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草原兒子》的演出。1987年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演員,代表作有《田野又是青紗帳》、《白樺林中的哨所》、《女教官的報告》等。

11月:張力維,自1975年在影片《海霞》中擔任配角,扮演一位漁家姑娘彩珠,以清秀淳樸、美麗聰慧的形象出現在銀幕上,特別是她那雙圓潤而明亮的大眼睛格外動人,受到影視界關注,此後便不斷出任重要角色,主演過《雁鳴湖畔》等多部影片。

12月:方舒,以清新靚潔、潔白真摯的形象博得了無數觀眾的喜愛,1985年因在影片《日出》飾陳白露一角,獲百花獎最佳女演員,主演作品有《有一個青年》、《瞧這一家子》、《年輕的朋友》等。

相關焦點

  • 從紡織女工到電影演員,程曉英因電影《櫻》爆紅
    上海老底子在20世紀80年代,程曉英是一位偶像級的人物,是第一位主持央視春晚的電影女明星。她天生麗質、光彩照人、成熟美麗,至今令人難忘。程曉英,1947年出生於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 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陸電影女明星珍貴照片
    韓月喬。參加過舞劇《白毛女》,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草原兒子》的演出。代表作有《田野又是青紗帳》、《白樺林中的哨所》、《女教官的報告》《俠客行》等。程曉英。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78級師資班畢業,程曉英在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櫻》中扮演女主角森下光子,較為成功地表現了一個含蓄多情,內心豐富的日本知識婦女形象。陳衝。
  • 馮遠徵梁丹妮結婚紀念日曬照分享:一個做餅剪髮,一個倒立健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昕2020年11月20日是演員馮遠徵、梁丹妮結婚27周年紀念日,兩人分別發文慶祝。梁丹妮在文章中分享了夫妻二人年初疫情期間的宅家生活日常,馮遠徵甜蜜表白:「守著心愛的人,做著心愛的事就是幸福!」
  • 82位女電影人在坎城抗議!凱特·布蘭切特:女性在世界上並非少數
    82位女明星及女性電影工作者站上了坎城影展紅毯臺階,成為影展史上最大的性別平等抗議活動。發起活動的本屆主競賽評審團主席凱特·布蘭切特表示:「女性在世界上並不是少數,但這個行業目前的狀況卻是如此。」▲凱特·布蘭切特率82位女電影工作者集結坎城影展,成為史上最大的性別平等抗議活動。
  • 馮遠徵愛上大8歲的梁丹妮,求婚被拒絕:弟弟,我配不上你
    考試落選,幸好後被錄取在6年之後,馮遠徵在表演上小有所成,這時候的他便想著去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可是年輕時候的馮遠徵,在樣貌上算不得俊俏,而北京電影學院作為一所表演類學校,又是極其注重樣貌的,所以當年的馮遠徵便落選了,
  • 蔡明隱藏了33年的兒子,原來是我們熟悉的他,藏得太深了
    有許多小夥伴喜歡在電視機前看著春晚,欣賞著春晚上精彩的表演,以及賞心悅目的明星們。 都知道春晚的舞臺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明星們也不是隨便就能上的,許多明星的目標都是能登上春晚的舞臺,因為登上春晚的舞臺意味著被大家的認可,會被更多的人熟知。
  • 小時候搜集的電影明星小卡片,滿滿的回憶,那時覺得張金玲簡直美極了
    電影看得多,當然就會有自己喜歡的電影明星和演員。那時候我最喜歡的電影明星就是張金玲,覺得她簡直美極了。另外還喜歡陳衝、張瑜、劉曉慶、潘虹、李秀明、唐國強、毛永明、郭凱敏等演員,他們都是當時出鏡率非常高的電影明星。每次在電影畫報上看到他們的樣子,都倍感親切。我記得那時我父親每個月會給我5毛錢的零花錢。
  • 有意思,女明星最後的歸宿是蔡明,整容過度的女星都在撞臉蔡明
    現在娛樂圈可以說沒幾個女明星不整容,有時候看那些「整過頭」的女明星,發現她們都無一例外指向了另一個人——蔡明。 只要按照上面這套整容項目,新三年舊三年做下來,就離蔡明老師不遠了。 國內的整容模板 這個我們都清楚,雖然這個整容模板每5~6年就會換一次,但目前最常用的整容模板還是範冰冰和baby。
  • 37歲離婚,39歲再婚,65歲的梁丹妮與57歲馮遠徵,已牽手走過26年
    雖說娛樂圈之中有不少大家熟悉的模範夫妻,但是論起其愛情的甜蜜和感情的深厚,梁丹妮和馮遠徵這對夫妻是絲毫不落下乘的。歲月如梭,談笑間,65歲的梁丹妮與57歲馮遠徵已經攜手走過了26年的婚姻生活,而這26年一起經歷的風風雨雨也讓他們在婚姻之中找到了最合適的相處之道。
  • 中國掛曆女郎消亡史
    在當時,明星拍的掛曆很常見,沒有網絡的年代,明星也需要通過掛曆刷知名度。但賈育平更喜歡找一些初出茅廬的年輕女孩,她們沒有架子、容易教,要價比明星低,新鮮面孔多。因為去攝影棚拍照被偷過師,加上怕自己訓練的模特被別人約走,賈育平後來只在家裡約拍,掛曆女郎到了他家,首先就得上床——因為房間小,只能在床上擺pose,付給模特的酬勞是每人每次100元。
  • 45年後,老電影《海霞》演員今昔照,5位美女已老,多位老戲骨已去世
    說起來電影《海霞》的出爐也真是一波三折,不過好在最終還是於1975年與觀眾們見面了。電影上映後,好評如潮。這部電影通過講述女民兵海霞的苦難身世和成長過程,表現了同心島上貧苦漁民解放前後與封建漁霸和敵特做鬥爭的過程。影片的攝影(錢江掌鏡)、剪輯等都代表著中國電影最高藝術水平。而導演視角的敘事方式,也在國產電影中難得一見。
  • 蔡明節目被斃無緣春晚,朱一龍等流量明星擔大梁,誰更應該上春晚
    而2020年春晚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階段,很多作為春晚常客的老藝術家無緣這個舞臺,流量明星卻在這裡扎堆,到底誰更應該上春晚? 蔡明與何冰搭檔小品被斃 蔡明被大家戲稱為「春晚釘子戶」,已經參加了26年的央視春晚,可是在即將到來的鼠年春晚
  • 59歲蔡明性感寫真流出,著黑絲長裙凸顯身材,一點不像花甲之年
    近日,蔡明的一組性感寫真在網上流出;看著照片中,穿著緊身黑絲的蔡明,膚白紅唇再配上大波浪捲髮,整個氣質性感撩人,女性魅力散發的淋漓盡致,怎麼也不會想到鏡頭中的蔡明已經59歲了,花甲之年的她依舊貌美如花。
  • 關於日曆、年曆卡和掛曆的記憶
    限於時代因素,最初的年曆片圖片大多是一些「革命樣板戲」的劇照,豪氣沖天的楊子榮、躲進深山的喜兒、舉槍前進的紅色娘子軍……後來,各種圖案題材越來越多,電影明星、舞蹈演員、體育運動逐漸成了年曆片的主角,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青年人對審美的追求。那個時候,早已不是全國人民看八個樣板戲的年月,但也只有芭蕾舞和藝術體操可以正大光明地展現女性優美的曲線。
  • 一部30年前的喜劇老電影,蔡明很青春,郭達已經是傑森斯坦森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部老喜劇電影《倒蛋部隊》。這部喜劇電影公映的年份是1990年,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主演是郭達蔡明,看到這兩個名字,大家第一印象估計就是春晚小品。郭達蔡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是央視春晚上一對黃金搭檔,也是央視春晚的老人,幾乎和趙本山,潘長江,宋丹丹,黃宏齊名的小品演員。後來郭達應該是2010年以後,就沒有出現在央視春晚,可是蔡明還一直在,最近這些年都是搭檔潘長江。
  • 80年代23位美女明星素顏照,衣著樸素,背人造革的包,卻個個都美若天仙
    現在重看這些老照片,我依然覺得照片上的那些美人美不勝收。 儘管,她們沒有濃妝豔抹的妝容,也沒有花裡胡哨的服裝,基本上都不施粉黛,甚至素顏,就連所背的包,也沒有什麼LV,而是人造革的普通挎包,可如今再看,卻個個都美若天仙。 不信,各位趕快來看一看。
  • 臺灣美術館2021年掛曆推出12幅臺灣藝術家名畫
    華夏經緯網11月20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美術館「2021年時光行旅掛曆」19日亮相,令人矚目的是精選運用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捐贈的12幅臺灣藝術家畫作設計,讓經典名畫伴民眾一整年。臺灣美術館表示,藝術美學透過文創商品展現,讓民眾在生活中認識藝術品。
  • 2020年還有39天,天津人還記得給掛曆月份牌「翻篇兒」嗎?
    掛曆普及以後,更多人民公社、勞動模範等內容便出現在掛曆上,特別接地氣。當然,那個時代各家各戶最少不了的,就是一副印著毛主席像的掛曆。1968年印有毛澤東頭像的日曆,每一頁上面都印有一句毛澤東詩詞,封面題字為「毛主席萬壽無疆」。
  • 星光大賞合照:2020年最能賺錢的大明星都在臺上,C位都是女明星
    12月下旬,最光彩奪目的就是企鵝的星光大賞。2020年,電視劇和電影數量都不多。很多不出名的演員,甚至可能接不到滿意的戲。但是,對於頂流的明星來說,仍舊是收穫滿滿的一年。星光大賞,就基本囊括了目前的頂流演員。
  • 日曆·檯曆·掛曆
    「書城」生活 方成在我的少年時代,每逢年末,父親都會買一本來年的日曆,掛在窯洞的牆上。嵌日曆的背板,不總是新的,我記得有一塊用了好幾年,上面是「趕英超美」的宣傳畫,兩個鋼鐵工人擼胳膊挽袖子,滿懷豪情。在保持穴居時代土風的窯洞裡掛一本日曆,整個窯洞都顯得亮堂了,多少透出一些現代生活的新鮮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