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全民健身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很多的年輕人都在為自己身體的健康著想,加入健身的人群之中。隨之健身的人越來越多,各式各樣的健身房也開始遍地開花了。
但說到健身房,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馬路邊發傳單的健身小哥,和一張張輾轉在各種平臺上的二手健身卡。很多人辦健身卡都是衝動型消費,但辦過的健身卡又退不到,從而就有了一堆關於健身卡的尷尬事。
近日,家住湖北荊州的王女士就遇上了這麼件麻煩事。王女士之前因為懷孕原因停掉了健身卡,現如今發現健身房倒閉,去該健身房總店要求退款也被拒絕,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據市民王女士介紹,這事還得從2015年5月說起,當時的自己想著辦張健身卡健身,在逛街時發現一家連鎖健身房。經過了解王女士花錢辦理了一張為期兩年半的健身卡,並且當時為了健身的效果,還花了3000元錢,辦理了門店的私教課程。當時也經常去上課,就這樣健身卡使用了一年多。
2016年8月時,王女士發現自己懷了寶寶,因為懷孕的原因,王女士不得不停止去健身房鍛鍊。因為考慮到自己還有一部分私教課沒有上完,自己的健身卡也有一年半的時間才會到期,而自己懷孕的這接下來一年多健身房肯定是不可能去了。
於是當時就找到了健身房的前臺工作人員,並將情況和他做了溝通,本以為這樣就可以了。在此期間,王女士也沒有再去過健身房。
今年9月,時隔兩年,王女士再次來到這家健身時,發現這家健身房已經關門了,健身房的相關人員王女士也聯繫不上。但想到當初前臺曾經承諾自己停卡沒事的,而自己卡只用了一小部分,王女士實在覺得虧。不過還好,王女士想到這家健身房是連鎖的,雖然自家附近的關門了, 但還有一家店是開業的,於是王女士在網上找到總店徐經理的聯繫方式。
通過聯繫,王女士將自己的事情和徐經理做了溝通,但結果並不理想。徐經理向王女士說明,之前那家店為加盟店,如今已經不存在了。之前健身房的所有會員已經轉到了附近的一家名叫力尊的健身房。
於是王女士又找到了力尊健身房,店員通過查詢發現健身卡已經於今年4月份到期了,按照辦卡時間推算,確實也是今年4月份到期,也就是說當時前臺並未在系統中對其健身卡做停卡處理。而對於自己剩餘的私教課程,該店員工表示並不知情。
沒有辦法的王女士只能找到了當地記者,在記著的陪同下,王女士再次找到健身房的總店徐經理。然而徐經理表示王女士需要拿出當時的懷孕證明,並表示當時系統裡並未記錄她的停卡信息,也沒有私教合同及票據。自己也不是之前分店的負責人,所以總店不會承擔這部分損失。而且之前合同裡有約定,一年的停卡時間不能超過兩個月,所以無論如何計算,王女士的卡都是到期了。
路走到這裡,王女士發現已經沒有途徑溝通了。於是記著帶著王女士找到了健身房所屬區域的工商部門,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說:」因為王女士是2015年6月辦理的私教服務,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快三年,之前的工作人員也找不著了,並且王女士並沒有私教消費的合同及收費憑據來做證明,所以只能是自己私下與商家協調了。「
關於王女士因為懷孕的特殊原因,造成無法正常消費,商戶合同是否有缺陷,是否商戶存在強制違約?針對此事,工商部門工作人員也與健身房負責人員通過電話聯繫,對時間進行的協商,最後總店願意賠償王女士所說的未消費完成的私教費用。
事情到這裡,也就告一段落了,王女士也算挽回了部分損失。
其實很多年輕人,在購買健身卡一類商品時,都是存在衝動消費的。而且現在很多商家的合同條款都會做得特別長,且字體特別小。這也造成消費者在籤訂合同書時不願意過多的去看合同具體條款,這樣其實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很多商家都會利用這些漏洞鑽空子,去在合同之前添加部分霸王條款。其實很多健身房在消費者購卡後,不允許退卡是不合理的。但關於轉卡及其手續費,合同中應當做明確規定,消費者在購買時也應當保證自己利益不受損失。
還有部分消費者,無論在網購,還說線下購買一些貴重商品時,都不會去找商家索要收據及發票,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等到之後維權時發現千難萬難。
大家在平時消費中是如何保障自我權益的?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