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人體內的「傻大個」。
作息紊亂、飲食不當、暴飲暴食、飲酒過量、藥物濫用、情緒焦慮等都會對肝造成損害,儘管肝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但恢復能力會像其他器官一樣,會隨著年齡出現退化。
當肝開始「不堪重負」,各種各樣的病症就會出現,「萬病始於肝,肝損則百病生」,所以養肝是養生的第一步。
肝是個名副其實的「啞巴」,當它出現受損、發炎、甚至是癌變,都不會讓人察覺到明顯的痛感,這就導致許多原本是輕微的肝病,卻像滾雪球一樣,變得越來越嚴重。
肝病是怎麼發展的呢?這裡分為三種人進行討論:
第一種人:B肝病毒攜帶者
B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是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行為等,可能會出現一些B肝病毒的攜帶者,而攜帶者並不是肝炎患者,肝臟和正常人一樣,屬於健康水平,需要和正常人一樣做好養肝工作。
第二種人:B肝患者
B肝本身就是肝炎的一種,B肝患者就是肝臟已經出現受損的人群,這些人出現肝硬化的風險要比正常人要高出一些,需要積極遵守醫囑,做好肝病的調節,逐漸讓肝臟恢復到比較理想的狀態。
第三種人:正常人
最開始肝臟可能是因為常年熬夜、飲食油膩、酗酒、吃藥等,出現了輕微肝損傷,此時往往伴隨出現情緒焦慮、脫髮掉發,粉刺長痘的症狀;
此時往往患者不會放在心上,導致肝病加重,形成肝炎。
肝炎主要有六種不同類型:病毒性、酒精性、脂肪性、藥物性、中毒性和自身免疫性。
肝炎大部分是可逆的,通過調整可能會恢復到健康的狀態。
但肝炎患者中,會有至少1/2的人出現肝纖維化,就是我們通俗說的「肝硬化」,往往發展時間是8~10年。
肝硬化的出現主要是因為肝病誘因沒得到有效控制,導致出現了瀰漫性損傷,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是無法進行逆轉的,所以肝病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肝病的「最後一站」就是肝癌,肝硬化變成肝癌的概率是5%~8%,此時再進行治療,費用更高、見效緩慢,對身體的損害也最大,所以肝病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
俗話說「十指連心」,手掌和內臟之間相互對應,肝臟對應的就是左手中指,通過手指的一些異常,可以幫助檢驗肝臟的健康狀況。
癌細胞出現時,中指會有三個徵兆,看的「懂」就能早預防
1. 中指變細,長期肝氣不足會加重肝病,誘使身體特徵出現變化,當中指變細,且顏色蠟黃,往往說明肝膽可能出了問題,需要積極就診。
2. 中指指甲變形,主要表現為:指甲凹凸不平、甲面有豎紋,月牙消失,中了其中兩個就得格外留心了,《本草綱目》中提到「肝主筋」,這裡的筋主要指「指甲」,指甲變形可能和肝功能受損有關。
3. 中指指縫較大,伸出手把四指併攏,觀察一下指間縫隙,正常人的手指應當是指關節之間有小的縫隙,或者是沒有縫隙,可肝病患者卻有所不同,可以多留心。
養肝需要吃「養肝食物」,飲「養肝水」,相互搭配,肝臟才能越來越輕鬆。
一、養肝水
肝主疏洩,養肝需要多喝水,充足的水分能夠滋養肝臟,提升肝臟活力。平時喝水時可以加入一朵青馳菊,青馳菊長自菊花之鄉,含有豐富的硒元素、胺基酸、菊甙、水蘇鹼等物質,對於養肝有非常好的效果,特別適合長期熬夜、抽菸飲酒、焦慮抑鬱人群經常飲用。
實驗證實:
硒元素:是一種抗癌抗病物質,能抑制肝臟細胞病變,增強肝臟抵抗力。
胺基酸:加快肝臟的排毒代謝速率,減少脂質沉積,降低脂肪肝和肝炎風險。
水蘇鹼:能夠修復受損肝臟細胞,降低毒素在肝臟中聚集,抑制病菌的入侵。
每天2-3杯,開水衝泡一朵青馳菊,幫助排肝毒,防肝病,肝臟會越來越輕鬆。
二、養肝食
養肝可以多吃穀物,穀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族、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等,對於養肝護肝,提升肝臟免疫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其中,黑米養肝的效果最佳,平時可以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