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黃河撈屍人:不信鬼神,敬畏亡故者,就怕碰上長發女性

2020-12-13 尕衫憶史

引言

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終古不得復見天地日月也,脈骨成塗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太平經》

生活中有很多職業,每一個職業的存在都是因為被需要。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很多少有的特殊職業也逐漸被大眾熟悉起來。比如從古代就存在的撈屍人,這個職業大多人都不是太了解,人們光聽著就覺得有點害怕。旁觀者是無法體會他們背負的精神壓力是怎麼樣的。再加上民間對於這類事情本就有些許忌諱,選擇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想必生活一定是艱難的。

誰願意成為黃河撈屍人

夏天的時候,人們如果留意就會看到有人溺亡的消息。一般遇到這樣的情況,家屬憑自己的力量打撈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沒有專業的設備,也不熟悉水性和環境。所以一般都會請民間的撈屍人幫助,得以尋回逝去的親人。在我國長江黃河兩岸就長期有這樣的隊伍活動,黃河水域寬廣遇到一些屍體。不管是出於好心還是為了利益,出現了幫忙打撈屍體的人。接下來我們一起直面黃河撈屍人:不信鬼神,敬畏亡故者的故事。

誰也不想自己的親人在冰冷的河水裡泡著,人們的傳統觀念中也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的發生。出現溺水未發現屍體的情況,家屬是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尋找的,即便是在波濤洶湧的黃河中也是要堅持打撈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古至今人們都知道黃河的險峻,在這裡打撈無疑是增加了難度和風險,稍有不慎也會連累打撈的人也失去生命。但為了生活,還是有人願意冒險一試。選擇這份職業需要有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一般都是農村人苦於生計才不得不從事這一行。

可能有的人覺得這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從業者也「趁火打劫」賺死人的錢。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一旦踏上撈屍這條路,就沒有回頭路除非自己的身體已無法再下水。誰也不想和往生者打交道,付出和收穫成正比的,收穫越多付出的也是更多,甚至是生命。如果有忌諱覺得不吉利的人那肯定是無法從事這份職業的;如果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那也是無法通過這個行業來養家餬口的。

行有行規,撈屍人的規矩很簡單

在這個特殊的行業,還是有很多自己的規矩和態度。他們的工作裝備只需要一條小船和一些輔助工具即可,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每每開工之前他們都會在船頭栓一根紅布。這也是是古代的先輩流傳下來的傳統,目的是闢邪保平安,也有說法是為死者引路。現代的從業者不信鬼神,敬畏亡故者,會這樣做只是尊重前人留下來的規矩,不管是在發現死者的過程,還是運輸的過程,他們都會小心翼翼。用白布蒙住屍體,將提前準備好的狗毛做的麻繩系在屍體的腰上,清理雜草這些自不必說,從入行第一天就必須要學會的事情。

他們敬畏每一位死者,不管他的屍體在水中發現後成什麼樣子,撈屍人都是一樣的對待,他們懷著敬畏的心將屍體護送到岸上,等待家屬來辨認。就像醫生在醫院見慣了生死離別,撈屍人也見慣了這樣的場景。對於家屬在打撈有結果後的各種情緒他們的內心早已習慣不會再有任何波瀾。僅僅是60年代初黃河附近的屍體打撈數量累計已經超過了1萬具,按理說打撈人對各種屍體早已是司空見慣打撈技術也爐火純青了,但他們就怕碰上長發女性。

長期的浸泡讓屍體漂浮的水面,女性的長髮也會遠遠的就看得到,在打撈的過程中如果竹竿和頭髮纏繞在一起容易引起二次事故;更可怕的是,長發在水面容易形成漩渦,在打撈人的船接近屍體時小船被打翻的機率也會增加整個船上人的生命都受到威脅。特別是遇到死者是年輕的女性為情愛自殺而亡,打撈人都會感到非常的痛心和惋惜。

珍愛生命敬畏亡者

那些家中也有孩子的人感觸頗深,一條生命的逝去,就是一個家庭的破碎。那些愛他的人將永遠也看不到他,私下的傷痛也靠什麼來治癒呢?生命是非常珍貴的,選擇輕生是最不可取的一條路。這樣的行為非常的自私,自己雖然解脫了,可是或者人可能會一生都在失去的悲痛中無法走出來。撈屍人幫助打撈屍體,是家屬最需要的一份慰藉,就這一點來看這份工作就是神聖有意義的。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不僅為自己,也為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黃河撈屍人:日常和各種屍體打交道,卻為何最怕撈到花季少女?
    黃河的水是壯麗的,也是兇猛的,若是有人不小心葬身於黃河,想找到屍體並不容易。因此,從六十年代起,在黃河邊便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撈屍人。而那些選擇做這份工作的人,通常也是生活艱難的農村人。畢竟,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從事殯葬一類的職業,更不用說整日工作都是與屍體為伴了。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因為一旦選擇了「撈屍人」這個職業,便很難轉行,因為沒有一家單位會應聘簡歷上有著「撈屍」工作經驗的員工。
  • 黃河撈屍人每天和屍體打交道,就害怕遇到花季少女,見到轉身就走
    因為生存的需要、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世界上誕生了一個不受其他人待見的職業——撈屍人。他們遊走在生死邊緣,因職業的特殊性,又被稱為陰陽跨界人。在很多人眼中,撈屍人坐地起價,掙著黑心錢。雖然撈屍人的收入還不錯,但他們身上背負的精神壓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
  • 黃河上的神秘撈屍人,整天和屍體打交道,坦言:最怕撈到花季少女
    同時還能化作洪水吞噬一切,尤其是奪走人的性命。 正是由於河水的危險性,自古以來,華夏大地上一直有一個古老又神秘的職業,即撈屍人。他們經常泛舟於河面,不為別的,只為撈回那些不幸被河水奪去生命的屍體。
  • 黃河上的撈屍人,常年與屍體打交道,為何會害怕遇見花季少女?
    黃河本身就是一條危險性極高的河流,相關政府部門也曾警告並作出過一些措施,禁止人們靠近黃河或是橫渡黃河,因為一不小心付出的便是生命的代價。但是葬身於黃河中的生命又不能不讓他們入土為安,所以便出現了一項很特殊的職業,這個職業的名字名叫撈屍人。
  • 撈屍人:黃河裡的屍體都是從哪來的?黃河為什麼多死屍?
    而更很讓人心痛的事實是:佔據最大數量的自殺者中有八成左右都是中青年,他們正是16到45歲的中青年,而且基本都存在經濟困難,隨著現在治安條件越來越好,他殺造成的死者遺體已經越來越少。正是因為黃河浮屍中的絕大部分都不是水葬的結果,再加上水葬本身也會對水域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才有了所謂的撈屍人這個職業。
  • 黃河邊的職業撈屍人,為何對年輕女屍避而遠之?網友稱除非嫌命長
    所以從五六十年代開始,有了一個特別的職業——撈屍人。選擇從事屍檢工作的人一般都來自鄉下,生活艱苦。歸根結底,黑色職業是大多數人不願意做的。他們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但是只要是選擇從事這一職業的人,都會永遠的老去。這是因為沒有哪個單位願意接受有過尋找屍體經驗的員工。黃河撈屍者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常常看到許多令人作嘔的畫面,使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和工作壓力。
  • 幹了40年撈屍人,他一共打撈上3000多具屍體
    潛入河底,水下地形條件複雜,本來那就是曾「死過人的地方」,撈屍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保險公司對於「撈屍」這一高風險職業是不投保的,這就意味著一旦撈屍的過程中出了問題,撈屍人的生命沒有任何保障。王守海體現了傳統撈屍人這一行業的沒落——他們精通水性,他們遊走在「陰陽界」。可這一職業晦氣,年輕人不願意做撈屍人,年老的撈屍人沒有客源。只能掛靠打撈公司。
  • 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一個人曾一天撈13人,身上要屍臭幾天才能消
    在天下霸唱的作品《河神》中,小說主角的職業就是以神秘和危險著稱的「撈屍人」。事實上,這位作家擅長以實構虛,雖然現實當中不像小說中「玄之又玄」,但「撈屍人」確實是存在於長江沿線的一種職業。
  • 長江撈屍人:要價3.6萬曾經一天撈13人,身上屍臭幾天才能散
    這個世界上的職業多種多樣,有光鮮亮麗的,也自然就有暗淡無光的,有萬人敬仰的職業,如教師、醫生,也有萬人唾罵的職業,如盜墓者、撈屍人。無論是哪種職業,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我們都知道,有需要就有市場,無論是什麼職業都是在當時的境況下應運而生的。在我國古代,除了皇親國戚吃喝不愁外,富甲天下的商人也都衣食無憂,而剩下的就只有手藝人了,他們擁有某一種技藝,以此來養家餬口。
  • ta說:「鬼神自在人心。」
    ta說,以前的人,對於不了解的事常常將其歸於鬼神類。進而演變成舉頭三尺有神明,敬畏鬼神等一系列風俗規矩,咱們中國,歷經了長久的封建統治,對於這些神明鬼怪更是演變出了文化,畫皮、小倩、白素貞等傳說故事更是將鬼事生動地折射出了人心。
  • 黃河邊的撈屍人:終日與遺體打交道,規矩繁多,最怕遇到花季少女
    《說文》中提到「巫」其實專指女性,"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稱為巫。巫文化作為具有中國地域特色的一種文化,一直流傳至今。雖然當今社會更加崇尚科學,但仍有部分地區有著自己獨特的巫文化習俗,比如湘西趕屍、藏族天葬。其實現在還有一個職業與它們相類似,叫做黃河撈屍人,也被人稱為「水鬼」。
  • 長江「撈屍人」,堅守長江五十年,一年數十具屍體,即將失傳
    而在這條江面上,有一群人,有一個這樣的職業,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從未聽說過,也覺得不可思議、難以理解。這群人,這個職業就是--長江撈屍人,一群默默的在長江上盡職的普通人。作為筆者,我相信當我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時,也是一臉疑惑,深感不可思議。
  • 最恐怖的撈屍界禁忌:雷天不撈屍、晚上不背屍
    但是,這並不代表真相就是這樣,沒準是自己屍檢了兩位死者,潛意識做這樣的夢。  我說要不讓胖子整這事,他這人坑蒙拐騙那麼多年,還挖人祖墳,是時候回饋社會了,說不定一冥婚就醒過來呢!  老法醫笑罵我滑頭,見我不肯他也不好強求,畢竟這種事情是強求不來的,有不是大活人,跟一具屍體結婚換誰願意?
  • 鍾凱:直面死亡 敬畏生命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盛佳婉 通訊員 常俊卓 他從事的是一份不被人所理解,甚至會被認為「晦氣」的職業。幹著最髒最累也最不可缺少的活,卻也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辛與心酸。 從20歲的毛頭小夥,到現在「全國最專業」的殯葬人,在這個行業深耕13年的鐘凱,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和使命感。他說,十幾年來直面死亡,不僅讓他有了更強大的心理、更專業的技能。
  • 人稱不信鬼神的「平墳書記」,大搞迷信活動和權錢交易被「雙開」
    這樣的仕途升遷軌跡,讓多少體制中人望塵莫及、豔羨不已。此人就是去年8月黯然落馬的徐光。然而,隨著職務的提升,徐光的理想信念、法紀意識、道德修養卻未相應「水漲船高」,與之相匹配,反而墮落為信念喪失、目無法紀、德不配位的腐敗分子,成了又一名因腐敗落馬的「大老虎」。
  • "信鬼神"的風水官員:此路不通回頭是岸
    部分黨政官員價值觀迷失,不在勤政為民上下工夫,卻在風水問題上絞盡腦汁,引起群眾極大反感。(2013年8月19日半月談網)  記得有反腐專家認為,大凡貪官都有病態心理和人格缺失症。迷信風水,就是其中之一。
  • 這些人不信菩薩卻信鬼神,為什麼?這個「宗教」你可能沒聽過
    其實有個問題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很多人放著佛教、道教、基督教等這些經義完備、信徒眾多,很有影響力的宗教不去信仰,偏偏特別虔誠地去迷信一些不知道由何人創建、不知道因何創建、甚至沒有一部成文經典的所謂「宗教」。
  • 鬼神都是有德行的,何況要做人
    我寫的一定沒有大家讀地快,關於莊子也寫了很多,一時不想打亂發文的順序,在當下這個時代,能靜下來去看這些文章,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也是為少數人服務,傳承內心的一點感受,有人看是安慰,沒人看是自然。很小的時候,就討論過這個世界有沒有鬼神,當然,學校的教育,唯物論告訴我,哪裡有什麼鬼神。
  • 中國夢 黃河情|濟南市委網信辦展寶貞:聽泉水叮咚、品黃河文化...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
  • 從女性的頭髮,看穿這個人,你信嗎?
    有人說看穿一個女性看五官,有人說看穿一個女性看穿著,如果我從髮型看穿一個女性你信不?首先對於天生重視外表的女性來說,髮型也是一張有表情的臉,它表現出一個人的風格,情感,起著與人交流的作用。女人都愛惜自己的頭髮,所以洗髮水能夠這麼暢銷,基本上歸功於女性的愛美。女人將頭髮視為自己另一半肌膚,可想而知,通過女人髮型的變化也能了解其一般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