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10個故事:小故事,大智慧

2021-02-19 老子微言V


一、莊周夢蝶   


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在花叢中自由自在的飛翔,感到十分快活和舒暢,已經完全忘記自己是莊周了。但是,莊周突然醒來之後,驚惶不定之間方知原來蝴蝶變成了自己。到底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莊周呢?


李煜曾有詩: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生死之間,是否只是一場大夢?莊子借夢蝶,模糊了真實和夢幻的界限。夢裡是真的,還是現在是真的?


如果我們活在一場夢裡,那麼夢醒時分才是我們回歸真實的時刻吧。


二、知魚之樂 


莊子和惠子在橋上遊玩,莊子說:「鰷魚遊得從容自在,這是魚的快樂呀。」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子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快樂。而你也不是魚,那你肯定不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從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在哪裡知道魚的快樂呢』,既然你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還問我?」


這個故事變成了後來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人心之間的不同,遠遠超過人魚的不同,人心七竅,混雜著生活的苦辣酸甜,喜怒哀樂。不同的軌跡給不同的人帶上不同的烙印,不同的習慣。


人心是一面鏡子,映照著身邊的人和事,只不過,有的被歲月打磨成哈哈鏡,有的被打磨成放大鏡,不同的鏡子看到不同的世界,彼此之間都是無法理解的隔閡。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人不應該輕易對任何人和事下判斷,人心各異,要懂得尊重不同,走好自己的路,已經很不容易了。


三、自由之龜    


 一天,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來聘請他道:「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


莊子持竿不顧,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大夫,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生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


二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啦。」


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願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莊子還有一個故事叫「買櫝還珠」,一個人買了一個包裝精美的夜明珠,結果他留下的精美的外盒,把裡面的明珠還給了賣家。


外面的盒子是名,裡面的珠子是實。烏龜死後骨頭被珍藏供奉是名,在水中潛行曳尾是實。


買珠人看似愚蠢可笑,但是生活中又有多少因名棄實的事情發生呢?


為了名利而捨棄健康,放棄和父母的團聚,這樣的生活難道不是「買櫝還珠」嗎?


四、視權貴如腐鼠     


惠施在梁國作了宰相,莊子想去見見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報告惠子,道:「莊子來梁國是不懷好意,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慌恐,想阻止莊子,派人在國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莊子從容而來拜見他道:「南方有隻鳥,其名為鵷雛,您可聽說過?這鵷雛展翅而起。從南海飛向北海,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這時,有隻貓頭鷹正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隻腐爛的老鼠,恰好鵷雛從頭頂飛過。貓頭鷹急忙護住腐鼠,仰頭視之道:『嚇!』現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國來嚇我嗎?」  


這個世界上名利並不是唯一的指標,人生也不一定都要完成這個指標。


你汲汲於求的,可能是別人厭惡的死老鼠。


人生在世,不能被別人挾裹,為了大眾的目標去活,你得活出自己的樣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過,這樣的一生才算沒有白活。


五、無用之用     


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莊子問伐木者,這麼高大的樹木,怎麼沒人砍伐。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於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幹;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    


聽了此話,莊子說:「樹不成材,方可免禍;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卻不知無用之用也。」弟子恍然大悟,點頭不已。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不同的標準下,有著不同的價值。


有時候看似無用也是用。


人不能總是用「利益」來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天生萬物,各有不同,不單為取悅人而存在。


樹木彎曲,雖不能用,但是卻不能妨礙他自由自在的生長,這遠比成為棟梁更有用。


就像教育孩子,雖然孩子不能成為社會棟梁,但是卻不妨礙他發展自己的興趣,他的成長本身就有價值。


六、匠石運斤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墓地,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郢地有個人讓白堊泥塗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蠅的翅膀那樣大小,讓匠石用斧子砍削掉這一小白點。匠石揮動斧子呼呼作響,漫不經心地砍削白點,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卻一點也沒有受傷,郢地的人站在那裡也若無其事不失常態。


宋元君知道了這件事,召見匠石說:你為我也這麼試試。匠石說:「我確實曾經能夠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點。雖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夥伴已經死去很久了。」自從惠子離開了人世,我沒有可以匹敵的對手了!我沒有可以與之論辯的人了!」 


人生在世,歷經坎坷,每個人都會修煉成一把鎖,千奇百怪,形狀各異。鎖裡都鎖著自己那顆心,日復一日,孤獨難解。


每個人都會孤獨,而孤獨的每一個人都在尋找各自的鑰匙,無論是棋逢對手,還是高山流水,只要有一種,孤獨也就有了解藥。


七、魯王養鳥  


有一天,魯國的城郊飛來了一隻海鳥。魯王從來每見過這種鳥,便以為是神鳥,就派人把他捉來,親自迎接供養在廟堂裡。魯王為了表示對海鳥愛護和尊重,馬上吩咐把宮廷最美妙的音樂奏給鳥聽,用最豐盛的筵席款待鳥吃。可是鳥呢,它體會不到國王這番招待盛情,只嚇得神魂顛倒,舉止失常,連一片肉也不敢嘗,一滴水也不敢沾,這樣,只活了三天就被餓死了。魯王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來養鳥,不是用養鳥的方法來養鳥。


人總是一廂情願,覺得自己喜歡什麼別人也一定喜歡什麼,不會傾聽別人的想法,不懂如何去換位思考關照別人。人心百結,人與人千差萬別,交往之中,千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尊重別人才是最好的選擇。


八、鼓盆而歌  


莊子的妻子得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來弔唁,見莊子正盤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責問道:「人家與你夫妻一場,為你生子、養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還鼓盆而歌,豈不太過分、太不近人情了嗎?」莊子說:「不對,她剛死時,我怎會悲傷呢?然而,氣又變而有形,形又變而有生,今又變而為死。故人之生死變化,猶如春夏秋冬四時交替也。她雖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還悲哀地隨而哭之,自以為是不通達命運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在莊子看來,生老病死就像四時交替,都只是自然現象而已,人不必有什麼憂慮,也不必有什麼痛苦。人源於自然,再回歸自然,說到底,不過是正常的生死輪轉,他依然在天地之間,只要懷著這樣的想法,人又有什麼好痛苦的呢。


九、望洋興嘆  


秋天來了,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漲,眾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黃河,水流洶湧而寬闊,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於是河神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一直來到北海邊。向東望去,卻看不到水的邊際。於是河神改變先前得意洋洋的臉色,望著汪洋大海對北海神感嘆說:「原來我自高自大,以為誰都不如自己,今天我看到你這樣博大,無邊無際,要不是我親自來到你的門前,我將永遠不會懂得自己的淺薄無知。」  北海神謙虛地說:「其實我存在於天地間,就好象大山上的小石頭而已。而天與地也並不能說是最大的領域,毫毛之末也不能斷定是最小的限度。時空的變換根本沒有窮盡。而你我又有什麼可誇耀的呢?」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永遠不知道別人到底有多強悍。人可以有傲骨,但是不可以有傲氣。


人生大部分的失敗都源於兩個字,一個是懶,另一個就是傲。驕傲的人,眼界偏狹,不知天高地厚。


看似張牙舞爪,其實不過是紙老虎。海納百川,成其浩大。山聚土石,成其雄偉。謙虛一點,總沒有壞處。


十、死亦可樂     


莊子騎著一匹瘦馬,慢慢行走在通向楚國的古道上。凜冽的西風扑打著莊子瘦削的面孔,掀起他蕭瑟的鬢髮。莊子顧目四野,但見哀鴻遍野,骷髏遍地,一片兵荒馬亂後的悲慘景象。夕陽西下,暮野四合。


莊子走到一顆枯藤纏繞的老樹下,驚起樹上幾隻昏鴉盤旋而起,聒噪不休。莊子把馬系好後,想找塊石頭坐下休息,忽見樹下草叢中露出一個骷髏來。莊子走近去,用馬鞭敲了敲,問它道:「先生是貪生患病而落到此地步的嗎?還是國破家亡、刀斧所誅而落到此地步的呢?先生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對父母妻子而自殺才到這地步的嗎?還是因凍餒之患而落到此地步的呢?亦或是壽終正寢所致?」說完,拿過一骷髏,枕之而臥。不一會兒,便呼呼入睡。     


半夜時,骷髏出現在莊子夢中,說道:「先生,剛才所問,好像辯士的口氣。你所談的那些情況,皆是生人之累,死後則無此煩累了。您想聽聽死之樂趣嗎?」莊子答:「當然。」骷髏說:「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容遊佚,以天地為春秋。即使南面稱王之樂,亦不能相比也。」莊子不信,問:「如果讓閻王爺使你復生,還你骨肉肌膚,還你父母、妻子、鄉親、朋友,您願意嗎?」骷髏現出愁苦的樣子,道:「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為人間之勞乎!」


莊子曾言「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在道家看來,活著就像是勞苦,死去就像是休息。對於生死,道家一向看得很開,他們認為人生一世,酸甜苦辣都嘗過,生命最後的時刻,一切是非煩惱都一起化為泥土,隨著一把火歸於天地大道,又有什麼不好。

相關焦點

  • 莊子的10個段子:小故事,大智慧
    這個故事變成了後來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人心之間的不同,遠遠超過人魚的不同,人心七竅,混雜著生活的苦辣酸甜,喜怒哀樂。不同的軌跡給不同的人帶上不同的烙印,不同的習慣。人心是一面鏡子,映照著身邊的人和事,只不過,有的被歲月打磨成哈哈鏡,有的被打磨成放大鏡,不同的鏡子看到不同的世界,彼此之間都是無法理解的隔閡。
  • 莊子的10個段子:小故事,大智慧!
    莊子和惠子在橋上遊玩,莊子說:「鰷魚遊得從容自在,這是魚的快樂呀。」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子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快樂。而你也不是魚,那你肯定不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願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莊子還有一個故事叫「買櫝還珠」,一個人買了一個包裝精美的夜明珠,結果他留下的精美的外盒,把裡面的明珠還給了賣家。外面的盒子是名,裡面的珠子是實。烏龜死後骨頭被珍藏供奉是名,在水中潛行曳尾是實。買珠人看似愚蠢可笑,但是生活中又有多少因名棄實的事情發生呢?
  • 莊子的8個段子:小故事,大智慧
    知魚之樂 莊子和惠子在橋上遊玩,莊子說:「鰷魚遊得從容自在,這是魚的快樂呀。」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子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快樂。
  • 莊子經典寓言故事10則,用智慧滋養人生
    在其中,莊子運用浪漫的想像力和美妙的文筆,通過對夢中變化為蝴蝶和夢醒後蝴蝶復化為己的事件的描述與探討,提出了人不可能確切地區分真實與虛幻和生死物化的觀點。雖然故事極其短小,但由於其滲透了莊子詩化哲學的精義,成為了莊子詩化哲學的代表。
  • 莊子的三個故事
    莊子又講了一個鬥雞的故事:紀清子為大王培養鬥雞。大王顯然很喜歡鬥雞,希望紀清子能養出一隻友霸四方的鬥雞,能夠儘快出戰。十天過去了,大王就去問這個紀清子:我那隻雞能鬥了嗎?紀清子回答說:還不行,因為這隻雞「方虛靨而恃氣」,大公雞盛氣凌人,羽毛張開,目光炯炯,非常的驕傲,胸中有股氣。我們一般人認為,這個時候鬥雞不是正好嗎?但真正懂得訓練雞的人說,這個時候是根本不行的。
  • 陳洪 | 《莊子》中的八個故事(其二)
    通過實驗知道,人其實每晚皆有夢,甚至多至十個以上(測腦電波可知),但多數醒來就忘記了。照這種統計,人一生會做10萬個以上的夢,一般的夢要持續5到20分鐘,也就是說人在一生中有約合六年左右的時間在做夢;醒來5分鐘後,夢的50%內容消失,10分鐘後,90%內容被忘掉。所以夢就會和夢幻、幻滅聯想在一起。那麼夢境是什麼呢?古往今來有大量的說法,有臆想的,有推理的,也有藉助科學儀器的。
  • 《莊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莊子的智慧!
    今天分享莊子的十句名言,與大家共同感悟和學習聖賢的智慧。一、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人的壽命大多不過幾十年而已,雖然有時會感覺時間漫長,但相對於無限的時空而言,其實是很短暫的,就如白駒過隙一般,剎那間而已。
  • 庖丁解牛,莊子的這個小故事,難道只是說養生嗎?
    庖丁解牛,這大概是我們最早了解莊子的一個成語。因為這個故事我們大部分人都在課本上學過。它出自《莊子·內篇·養生主》,通過庖丁殺牛十九年,刀刃還如新的一樣,說明凡事若「因其固然」、「依乎天理」,取其中虛「有間」,方能「遊刃有餘」,並且能避開是非和矛盾的糾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莊子的告誡:當我們遇到小人時,最高的智慧,從來不是針鋒相對
    這個故事,又被叫做是「空船理論」。莊子也因此得出一個結論:「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莊子利用這個故事實在告訴後人,我們在為人處世的時候,千萬不要太自私,太自以為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謹記要把別人當成一條「空船」。莊子說:「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 《莊子》7個成語,人生7大智慧
    莊子,想像豐富,上窮碧落下黃泉,無所不至。莊子,行為灑脫,言語流暢,逍遙至極,又浪漫至極。後人評價《莊子》其書:「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領悟莊子智慧的人,往往為之手舞足蹈,讚嘆不已,而又受用不盡!
  • 《莊子》10句名言,感受道家智慧!
    莊子,是道家學說的二號人物,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道家學派的主要創立者之一。 《莊子》又名《南華真經》,篇幅很長,原本有十萬餘字,今天流傳下來的33篇,也有六萬五千字,裡面有很多寓言和名句。
  • 「莊周夢蝶」是怎樣一個故事,莊子為何會有這麼古怪的想法?
    這個故事短小精悍,卻充滿了莊子的浪漫哲思。他通過對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發生的一個做夢的場景的描繪和思考,提出了人不可能確切地區分真實與虛幻和生死物化的觀點。而莊子正是抓住了這種日常會發生的現象,通過自己的哲學思考,放在他的著作中,用以佐證他的立論。如果是一位心理學家,做了個化蝶的夢,也許會從人類心理學的角度去判斷。如果是一位醫學家,做了個化蝶的夢,可能會從精神疾病角度去考慮。像我們普通人,做了個化蝶的夢,覺得新奇有趣,估計醒來不久就忘了。而莊子是道家,是一個思想家。他善於的就是思考,並闡述自己的思想理論。
  • 成語故事-沉魚落雁
    近義詞國色天香,窈窕淑女,花容月貌反義詞貌似無鹽出處《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造句適度的打扮,能讓姿色平凡的人搖身一變,成為沉魚落雁的大美女。
  • 如何理解莊子「物無害者」與「無所可用」,莊子的無用智慧很高明
    這句話其實不難理解,大抵是在說,惠子有一棵非常大的樹,這棵樹之所以可以長得這麼巨大,主要原因在於這棵樹長得不合規矩,於是對人而言屬於無用的存在。在莊子眼中,大樹既然長成了大樹,就當讓它在「無何有」的地方,「廣莫」的曠野裡自由瀟灑地生長。人也可以精神放鬆,十分逍遙地躺在樹下。不會有人用斧頭來砍樹,沒有什麼可以傷害這棵樹。
  • 莊子以「庖丁解牛」的故事,為我們揭示了道家養生的五大秘訣
    莊子從《養生主》一篇,開始講解道家養生的奧妙。他用一句千古名言作為故事引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窮無盡的。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莊子提出來養生的概念。莊子說:既然如此,就不要不停的去追求所謂的知識了,因為這是十分危險的。非但追求知識危險,追求名聲,追求實際利益,都是危險的,對自身有害而無益。莊子提出,人要想養生惜命、頤養天年,就得遵循自然中道。什麼是自然中道?「莊子故事會」開場了,這個故事叫做「庖丁解牛」。
  • 莊子的智慧:讀懂這3句話,不為世事煩惱,助你過得逍遙自在!
    在常人看來,這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但是莊子卻認為妻子雖然死了,卻也解脫了,再也不用忍受人世間的痛苦。這就是莊子,一個有著豐富想像力和對世界有深刻認知的人。他給後世留下了無數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莊子的智慧:讀懂這3句話,不為世事煩惱,一輩子過得逍遙自在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女內,閉女外,多知為敗。
  • 《莊子》內篇一共有七篇,有一個主題貫穿始終
    在莊子的第一篇《逍遙遊》中,莊子多次用了「大鵬鳥」和「小鳥」的寓言故事來說明,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和只有小智慧的人的區別。莊子說,在北邊有一種大鵬鳥,翅膀就有幾千裡寬,可以飛到幾千裡的高空,當海風大起時,它會乘風遷徙到南邊的一個天然大池。而小鳥嘲笑大鵬鳥說,我一縱身就可以飛上枝頭覓食,又何必飛到幾千裡外地方去呢?
  • 事物的好與壞,莊子幾個故事輕鬆點破,只是角度問題?
    惠子與莊子相識多年,兩人早已是知根知底。惠子講述這個葫蘆,其本意是挖苦莊子的一些理論,雖然看上去宏觀博大,但卻沒什麼實用性。聽了惠子的話,莊子不怒反喜,他這般回復道:「可惜啊,你竟然不會用這麼大的東西。既然這個葫蘆如此大,那你為何不把它挖空然後綁在腰上,來作為一種渡水的器具呢?
  • 夜讀丨《莊子》7個成語,感悟人生7個智慧
    綠標 收聽朗讀音頻莊子,想像豐富,上窮碧落下黃泉,無所不至。他行為灑脫,言語流暢,逍遙至極,又浪漫至極。後人評價《莊子》其書:「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 讀莊子《逍遙遊》3:大而無用?你的境界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前面我們讀過,莊子分別講了大鵬南飛和聖人無名的故事,來說明不同層次和境界之間的天壤之別,而惠子這裡講這個故事,是說莊子所說的那些大而空虛,並沒有實際用處,不如砸碎了之。看看莊子怎麼回答。莊子說:「先生實在是不善於使用大東西啊!宋國有一個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絲絮為職業,善於調製一種防治手生凍瘡的藥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