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濰一體化誕生新支點城市!

2020-12-21 鳳凰網青島

支點,槓桿發生作用時起支撐作用固定不動的一點。引申指事物的關鍵,中心。有個支點,可以翹起整個地球;有個支點城市,又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呢?

近日,隨著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再次提速,青濰一體化再次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而濰坊高密市委書記圍繞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積極表態,也讓高密成為青島濰坊間的支點城市帶來可能。

都市圈崛起的年代,全國大中小城市都在「拉幫結派」,建新群,抱團作戰。青島濰坊間呼之欲出的支點城市高密,能否藉此東風,在一體化的進程中實現1+1>2的效果?

凰探第710期

撰文/莊建成

審校/博雅

青島濰坊間再添支點型城市

濰坊與青島,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產業相融,早在十年前便提出了「青濰一體化」的發展概念。在青島都市圈的規劃中,也提到由青島、濰坊2市和煙臺市萊陽市、海陽市構成。

兩城想要實現一體化協同發展,需要找到一座居於兩者之間的支點型城市。

翻開地圖可以發現,青島與濰坊間確實存在這樣一座支點城市,與兩城的中心城區距離都在70公裡左右,這座城市便是高密。

近期,隨著膠東一體化逐漸步入實質性推進階段,青島與濰坊間的一體化發展再次被提上日程。對此,高密市委書記卞漢林也公開表態:「兩城本來就是同步發展的,地緣、人緣、經濟關係早已形成,只需順勢而為即可。」

高密市委書記的公開表態,讓青濰間誕生一座支點城市變成可能,這也是高密成為支點城市的主觀因素。

客觀因素方面,高密也具備成為支點城市的優勢。

首先是地理位置。如前文所述,高密地處青島與濰坊兩座城市中間。相對居中的位置,決定了高密發展過程中,不會顧此失彼。

其次是交通。膠濟客專、濟青鐵路等均經由高密,聯通青島與濰坊。位於兩座城市間的高密,起到了聯通東西的樞紐作用。按照「一小時都市圈」理論,通勤時間一小時範圍內抵達市中心的區域,被認為是都市圈內競爭優勢最強的區域,高密完全符合這一標準。

第三是文旅。5月19日,膠東經濟圈文化旅遊合作聯盟正式成立,這也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全面啟動以來,五市共同籤署的第一份合作框架協議。具體到高密,擁有莫言家鄉東北鄉等獨特的文旅資源,可以呼應青島、濰坊的文旅資源,完善整條旅遊產業鏈。

最後是產業。高密歷來是膠東地區的工業強市,在產業構成上與青島、濰坊均存在聯動以及承接的可能性。同時,高密市也規劃了膠東產業轉移聚集區,為承接青島以及濰坊的產業項目奠定了客觀基礎。

天時、地利、人和的高密,讓青濰一體化誕生新支點城市成為可能。而在高密市2020年發展規劃中,也傳遞出了與區域龍頭城市青島積極對接的信號。

積極對接青島

這個詞緣何成為關鍵詞

都市圈崛起的年代,全國大中小城市都在「拉幫結派」,建新群,抱團作戰。作為青島濰坊間的支點城市,高密的行動也備受外界關注。

圍繞與青島積極對接做文章,高密市長王文琦在所作的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6次提及「臨港」,重要性可見一斑

隨著膠東國際機場即將啟用,高密發展進入空港時代,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承接產業轉移聚集區,臨港經濟區建設受到更高層面的關注。高密方面也把規劃建設臨港經濟區作為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和首要任務。

據了解,臨港經濟區的規劃概念已於今年2月編制完成。在規劃中,將約62平方公裡的臨港經濟區放在了國際、國家、山東半島、青島都市圈、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高膠、高密等八個層面上進行了頂層設計。

事實上,臨港經濟區這一概念的提出,與青島即將啟用的膠東國際機場以及由高密力主建立的對接青島常態化機制息息相關。高密想要在更大範圍、更高層面上與青島對接,必然需要臨港經濟區發揮更大的作用。

目前正在規劃建設階段的臨港經濟區究竟該怎麼建,從而與青島更好的對接,顯然是當下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上海臨港自貿區

某種程度上來說,定位都是「節點」的高密臨港經濟區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很像。因此,上海自貿區發展之路對高密臨港經濟區也要借鑑意義。

作為城市大力扶持發展的區域,政策支持以及資源聚集方面肯定會迎來很多利好,這也是上海臨港新片區具備的最大優勢。

但對於2003年便開始規劃建設的上海臨港來說,如何聚人始終是這座新城最「卡脖子」的問題之一,這裡雖然產業發展迅速,且引進了眾多科研院所,但大多數的人都變成了臨港的「過客」。

制約上海臨港聚集人才的根本原因便是區位,臨港交通不便且配套服務相對落後,導致城鎮功能缺失,人才不願意來到臨港發展。

隨著膠東一體化進程提速,高密臨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他們同樣也面臨巨大的壓力。上海臨港遇到的問題,他們也很有可能會遇到。目前看來,「產城融合」或許就是高密臨港經濟區實現突圍的關鍵因素。

作為積極對接青島而提出的臨港經濟區,可以與擁有優質資源的青島在多個領域進行對接合作。

首先是人才。青島擁有眾多高等院校,在2020年高密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爭取青島農業大學在高密市設立研發機構。如果高校可以順利引進,能否就勢選擇落地在臨港經濟區,提供人才保障。在上海臨港開發的早期,也引入了上海海洋大學和上海海事大學兩所高校。

其次是增加人氣。作為山東省內基礎設施水平發達的城市,高密臨港經濟區能否引進青島的醫療資源、文化資源等基礎配套保障,增加區域的「人氣」,避免臨港完全變為高新工業園區。能夠進一步構建本地社區功能、社區氛圍,讓臨港經濟區充滿「人氣」,是重中之重。

最後是交通層面。聚焦臨港經濟區發展的膠王路拓寬工程等項目已陸續進入研究實施階段。最終形成「五橫五縱」對接膠東國際機場快速路網框架,連入膠東半島「一小時經濟圈」。

積極對接青島的高密,將臨港經濟區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能否探索出一條適合與青島協同發展的道路,也將直接決定高密能否抓住此次作為支點城市的發展機遇。

高密能不能被青島「帶飛」?

「我們跟青島一體化的發展,堅定不移!」這是高密市委書記卞漢林的公開表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高密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事實上,高密方面沒有將一體化僅停留在喊口號的階段。高密市交通部門圍繞推進一體化發展進程,提出將青島地鐵8號線延伸至高密市的項目,從而實現濰坊市與青島市地鐵以及城際鐵路的無縫對接。

高密究竟為何想要與青島實現一體化發展?

在青濰一體化層面上來看,兩座城市的攜手自然是想產生1+1>2的效果。

對濰坊而言,融入青島都市圈,能夠接受青島的帶動和輻射,提升區域發展水平。且可利用青島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政策紅利,推進濰坊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對外開放等的建設,早日形成優勢產業集群並改善開放短板。

濰坊擁有豐富的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也和目前青島發力工業網際網路的態勢十分契合。

對青島而言,濰坊是通往半島地區的咽喉要塞,且擁有豐富的資源及產業,一體化發展能夠便於青島拓寬輻射範圍,解決土地承載力不足的問題。還能在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利用濰坊的豐厚資源發展新產業,更高效、更大範圍地調動、集聚、共享資源,拓寬城市格局。

青島與濰坊之間想要實現上述聯動,必然需要像高密這樣的支點城市在其中「穿針引線」。在上聯下通的過程中,高密自身也會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2019年,高密市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00.05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億元。雖然他們的數據在濰坊市內排名前列,但放到全省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果不與青島一體化發展,他們的發展潛力可能不會完全釋放。

與青島更緊密的聯繫,也將為高密帶來更多的有效投資,從而進一步激發當地的金融活力,帶動各類資產的合理有序配置。

已經有了決心和行動的高密,具備成為支點城市的一切要素。

相關焦點

  • 青島連通長三角再添高鐵線,兩大城市群新支點城市來了!
    據悉,鹽泰錫常宜鐵路「北邊溝通青鹽」,未來將成為青島可以直達長三角腹部的新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青島所在的膠東經濟圈與長三角城市群的交通連接處,鹽城坐擁已規劃的鹽通高鐵、徐宿淮鹽鐵路、鹽寧高鐵聯絡線等鐵路網,正逐漸成為兩大城市群連通的新支點城市。
  • 膠東一體化 文旅在行動:煙濰互惠 品鑑鮮美
    高增光表示,在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兩地文化旅遊資源優勢互補,合作前景無比廣闊。「今天煙臺來濰舉辦文化旅遊推介會,為雙方搭建了一個洽談、合作的良好平臺。相信兩地的文化旅遊合作會日趨深入,同時也將為兩地的文化旅遊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做為文化旅遊管理部門我們也一定會為雙方文旅企業互動、合作和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
  • 濰萊高鐵計劃26日正式通車 平度到濟南僅需55分鐘
    據了解,濰坊至萊西高速鐵路起自濟青高鐵濰坊北站,向東經山東昌邑市、平度市、萊西市,與青榮城際萊西北站接軌。濰萊高鐵是山東快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通車對平度、萊西、昌邑全方位突破帶來重大機遇,有利於平衡長期以來形成的港口城市和內陸縣市的「內外發展落差」。
  • 濰萊高鐵11月26日正式開通運營 上午9時15分濟南東至平度列車準時...
    未來按照規劃,濰萊高鐵、濰煙高鐵、萊榮高鐵所形成的環狀高鐵網均按照350公裡的時速設計,串聯起青濰煙威4市16區,惠及沿線2800萬人口,膠東半島城市群將駛入「高鐵軌道」。 這些新措施在提升旅客出行速度的同時,讓貼心服務旅客的「溫度」進一步升溫。
  • 膠東五市握指成拳共襄一體化
    從規劃思路到交通一體化方案研究,從1000億元規模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到城市信用體系建設、產教融合、大數據、交通、公共就業與人才服務聯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聯盟等一體化合作協議籤署……昨日下午,北京中國大飯店,以「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新的增長極」為主題,由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拉開帷幕,國家有關部委
  • 成都「東進」:構建成渝雙城經濟圈新支點
    來源:中國經營報成都「東進」:構建成渝雙城經濟圈新支點本報記者/黨鵬/成都報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哈工大機器人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安振威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該公司位於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成都經開區」)的二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 濱海區:構築一體化交通網絡 積極融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濱海區:構築一體化交通網絡 積極融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2020-12-23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青島為支點,以健康為命題,頂格開啟中日新時代合作與交流
    站在開放發展風口上的青島,作為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的舉辦地,願意共擔新時代健康產業發展責任,共促中日新時代健康領域合作共贏。因此,這次中日新時代健康論壇,不僅是全球健康論壇大會框架內的重要會議和獨立國際品牌,更是中日兩國在醫療健康和健康城市創建的合作平臺,共同探討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時代命題。
  • 建證新徵程 | 通車了!中建集團「兩高一鐵」助力城市發展加速度
    4號線與軌道交通1、2、3號線共畫軌道交通「井」字形骨架線網,正式進入高效立體發展的網絡化運營時代,加速南寧區域性國際城市進程。多措並舉打造穿越巖溶區的地鐵項目利用跨孔CT、地質雷達及高密度電法等科技手段嚴控質量,成功完成了巖溶強烈發育區盾構施工;項目還創新採用了渣土改良、渣土自動稱重、冷凍法加固技術等工藝,順利穿越6座主要橋梁和三條河流;項目以二維碼施工交底、BIM建模技術、真空抽漿系統、泥水分離設備、超級電容車等新設備、新技術作為輔助,確保建設過程中安全、質量、進度及文明施工保持高標準。
  • 打造對接東協支點城市!德州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務實合作
    12月22日,市政府與中國-東協中心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貿易、投資、教育、文化、旅遊以及信息媒體等領域加強交流,共同促進中國-東協務實合作,努力把德州打造成中國北方對接東協的支點城市。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共同的發展願望使德州與東協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德州企業和產品走進東協市場。
  • 濰萊高鐵12月26日通車 從平度2小時15分鐘到北京
    原標題:濰萊高鐵12月26日通車半島記者 劉雪蓮 報導作為山東省「三縱三橫」快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濰萊高鐵的建設情況一直備受關注。徐君介紹,濰萊高鐵九月份聯通聯試,預計今年12月26日正式通車。通車之後,平度北站到濟南只要55分鐘時間,到北京只需要2小時15分鐘。「平度北站具有始發車的功能,完全可以實現早晨出發坐上高鐵去北京,吃一頓飯,下午再坐高鐵回到平度。」
  • 濰萊高鐵今日通車!煙臺2小時到濟南,4小時到北京!
    濰萊高鐵今日通車!煙臺2小時到濟南,4小時到北京!(以下簡稱濰萊高鐵),煙臺、威海地區至內地往返更加便捷。濰萊高鐵起自濟青高鐵濰坊北站,向東經山東昌邑市、平度市、萊西市,與青榮城際萊西站接軌,線路全長125.97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
  • 新臺、青蘭萊泰項目通車,山東高速集團圓滿完成「十三五」高速公
    12月18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新泰至臺兒莊(魯蘇界)公路新泰至臺兒莊馬蘭屯段、青蘭高速公路萊蕪至泰安段改擴建項目同時建成通車,至此,山東高速集團今年已建成9條、875公裡、總投資914億元高速公路,圓滿完成年度通車任務。
  • 新臺項目、青蘭萊泰改擴建項目建成通車 濟南到臺兒莊僅需2.5小時
    跨三市七區 新臺高速結束棗莊山亭沒有高速歷史 通車後濟南到臺兒莊僅需2.5小時新泰至臺兒莊(魯蘇界)公路新泰至臺兒莊馬蘭屯段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的「縱五」的重要組成部分,途經泰安市新泰市、臨沂市蒙陰縣、平邑縣和棗莊市山亭區、市中區、嶧城區、臺兒莊區七個縣(市)區,通車後結束了棗莊山亭沒有高速的歷史
  • 濰萊高鐵計劃11月26日通車!沿線三座新建站房全部完成靜態驗收工作
    11月21日,由中鐵建工集團山東有限公司承建的濰萊高鐵沿線的三座新建站房萊西站、平度站、昌邑站全部完成靜態驗收工作,具備通車條件,計劃11月26日正式通車運營。此次濰萊高鐵的順利通車,將徹底結束平度、昌邑無高鐵的歷史。濰坊至萊西高速鐵路起自濟青高鐵濰坊北站,向東經山東昌邑市、平度市、萊西市,與青榮城際萊西北站接軌。
  • 廣東: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
    廣東: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 2020-12-23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濰萊高鐵預計12月26日正式通車 平度北站到北京只要2小時15分鐘
    作為山東省「三縱三橫」快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濰萊高鐵的建設情況一直備受關注。近日,平度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君、萊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江聯軍做客《行風在線》時,介紹了最新進展情況。徐君介紹,濰萊高鐵九月份聯通聯試,預計今年12月26日正式通車。
  • 上海徐匯:「繡花功夫」打造「華富街區一體化」,家門口的「小幸福...
    在黨建引領下,以參與式空間營造為支點,撬動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斷推進街區治理現代化。其中龍吳路9弄小區(「士」)為上海戲劇學院建房,現住居民大多為戲劇學院的退休教師,文化水平相對較高,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在這裡誕生。餘秋雨先生著名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家住龍華》正是其任教上海戲劇學院期間,於9弄小區完成的作品。
  • 鳶遠流長|濰河之「濰」字的由來
    關於濰縣和濰河都有一個「濰」字,很多外地都對這個「濰」字非常感興趣並探尋這個字的由來,但是生活在濰坊多年的本地人竟然有很多人不知,所以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解開這個謎。濰河(古稱濰水)自成水系,流經濰坊的10個縣市區,至濰坊市(昌邑)入渤海,總流長246公裡,流域面積6493平方公裡,也是濰坊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