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出版社,文學作品又是如何流傳於世?有什麼特殊渠道?

2020-12-14 騰訊網

估計大多數人都在考慮一個問題,古代沒有出版社,一些比較好的作品是如何流傳於世。比如《史記》動輒幾十萬的主兒,沒有出版社這根本就流傳不下來啊!其實,老祖宗的智慧遠遠比你想像的厲害,就算是沒有出版社,也會想方設法的讓一些優秀的作品流傳於世。

這個問題需要以印刷術的出現為節點來辯證看待。在印刷術沒有出現之前,大部分作品都是靠人手抄的。沒錯,在沒有印刷術的時代,寫字漂亮還真能當飯吃,這是一門技術活,寫的潦草你還真吃不了這碗飯的。春秋戰國時期,用於承載文字內容的就是帛書,這玩意兒金貴的很,還真就必須保證寫的漂亮,並且準確率要高。《墨子·明鬼》有明文記載,「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由此可見,在當時有這種方式來確保作品能夠流傳於後世。此外,口口相傳的「傳說」也是文學作品流傳的一種重要載體。但是這一種流傳方式,有一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非常容易出現偏差,最終導致失真。

及至西漢時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逐漸出現了書肆。既然有賣書的地方,那麼就會有專門用於抄寫的人,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主要是通過手抄。就算是造紙術發明之後,文學作品也好重要文檔也罷,還是要靠手寫。大家要記住一點,文學作品流傳的歷史有兩個重要節點:雕版印刷術於活板印刷術。前者為出版業的興起提供了基礎,後者則為大規模的文學作品傳播插上了翅膀。

北宋發明家畢昇發明了活版印刷術後,讓文學作品大規模的流傳成為了可能。由此,終結了兩個時代:手寫與口口相傳的方式。所以,現代人考慮的問題,老祖宗早已考慮到了,並且考慮的更為仔細,也間接推動了造紙術與印刷術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淘書團丨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好書3折起!
    原價:105元淘書團:36元(包郵)除了今天上新的這套童書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其實咱們淘書還有不少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好書,小圖這就給大夥們分享一波。本書使用的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7月版。從1959年《一代風流》首卷《三家巷》問世以來,印刷發行了100多萬冊。其中《柳暗花明》被評為1981年全國十大暢銷書之一,1983年獲廣東省魯迅文藝獎金首屆文學一等獎。
  • 新祥旭:2021——2022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考研備考綜合指導
    、《現代漢語》,黃廖,高等教育出版社11、《新編民間文學概論》,萬建中,上海文藝出版社12、《民俗學概論》,鍾敬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3、《民間文學引論》,萬建中,北京大學出版社14、《古代漢語》,王寧,高等教育出版社
  • 展望2021|華語文學有哪些好作品值得期待
    《有生》胡學文《有生》是作家胡學文潛心八年完成的一部長篇巨製,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由「《雲中記》的記」「讀書記」「出行記」「鑑賞記」「懷人記」「川酒頌」「演說記」七個部分組成,是阿來第一次在作品中展現他的多元才華、學識、情感世界及日常生活,讓讀者走近一個充滿人間煙火、充滿生活氣息的文學藝術家阿來。該書即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 外國古代文學名家及作品
    「學得小課堂」外國古代文學名家及作品1.史前神話① 古希臘神話包括:神的故事、英雄傳說。③ 赫西俄德:古希臘詩人,著有敘事詩《神譜》,最早一部比較系統地敘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譜系的作品。④ 古希伯來神話:《聖經》,又稱《新舊約全書》。⑤ 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天方夜譚》,又稱《一千零一夜》。
  • 淺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蝴蝶作為愛情意象的成因
    淺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蝴蝶作為愛情意象的成因[摘 要]由臺灣作家陳天佑的微型小說《永遠的蝴蝶》引起思考:蝴蝶作為真摯愛情的意象,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睞,屢屢出現在中國古代文人的創作之中。[關鍵詞]蝴蝶;意象;古代文學;愛情[中圖分類號] I206.2-4[文獻標誌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08-0226-02      在中國古代文學的漫漫長河中,縱觀古代文學作品
  • 葉渭渠經典作品推薦,《日本文學史 古代卷(上、下)》最受讀者歡迎
    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日本文學專業。曾任職於國家對外文委、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喜愛葉渭渠的書友們,TA的這幾本書你都看過嗎?1.《日本文學史 古代卷(上、下)》豆瓣評分:8.5作品簡介:《日本文學史》(古代卷)(上下冊)是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日本文學史》全四卷(古代卷、近古卷、近代卷、現代卷),本卷為古代卷。
  •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與「最美的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與「最美的書」的評選,首先由我社各編輯部室從2020年出版的新書中提名得出參選書單,而後由九位專家、學者、媒體人組成的評委會對初選書目進行評選。2020年12月15日下午,經評委會投票,最終產生了「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及「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最美的書」。
  • 2021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新書推介會書目
    1月13日14:00,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東城區第一圖書館、一刻talks承辦的「 2021與好書相遇——人民文學出版社新年新書大放送」直播活動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屬於2021的文化盛宴!03古典文學作品「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版·第三輯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出版超過60年的一套古典文學叢書,這套叢書旨在把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經典作家作品呈獻給普通讀者,為讀者提供一個了解、品鑑古典文學可靠版本。她是我們閱讀古典文學的入門書和基礎書。
  • 創作「四大名著」等通俗文學作品,當時的作者會有「稿費」嗎?
    古代人創作「四大名著」這樣的作品,到底能不能從中獲利呢?如果能知道古代這一類別的書籍到底是如何編纂、發行,作何用途,就能知道這樣的作品背後是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的。通俗小說等文學作品在最初是如何誕生並發行的?
  • 《澗溪春曉》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
    12月15日,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與「最美的書」的評選出爐,《晚熟的人》《錢鍾書選唐詩》《煙火漫捲》《藝術家們》《澗溪春曉》等20部作品入選「20大好書」。
  • 人民文學出版社與諾貝爾文學獎(四)
    人民文學出版社與諾貝爾文學獎(四) 2020-10-08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京召開
    、人民日報出版社第三編輯中心主任宋娜、文學評論家白燁、《中國作家》副主編高偉、《民族文學》副主編陳亞軍、江西教育出版社副社長文恆益、《中國教育報》副編審張貴勇、江西教育出版社教育期刊出版中心副主任吳晶、深圳市作協副主席於愛成等出席研討會,並就相關作品展開研討。
  • 法律與文學:經典文學中的法律隱喻
    劉星首先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具有「文學」才華的法學家不在少數,但法學家作為一個群體卻常常會反對法律與文學。他以「涉及法律的經典文學對法律人意味著什麼」為題,從四個層面闡釋了「經典文學中的法律隱喻」這一主題:第一,如何定義經典?如《感天動地竇娥冤》《威尼斯商人》等之所以可以稱之為經典,在於其絕少有可被替代的元素。
  • 張旭東:如何理解當代文學
    反之,做現代文學的人,如果本身不處在當代文學的激流中,對當代文學無話可說,那麼他們對現代文學或古代文學,其實也說不出什麼有意思的東西來,除了基本的資料整理和語文教學意義上的知識傳授。當代文學如果不僅僅把自己看作一個教研室或專業行會意義上的「界」,就不會有什麼焦慮感,因為當代文學,就我們的有生之年來說,其實就是文學本身,或者說是我們通向真正的文學和文學的全部豐富性的唯一的通道。
  • 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作家》主編程紹武,江西教育出版社副社長文恆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資深編導王敏,表演藝術家、總政治部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李文啟,人民日報出版社第三編輯中心主任宋娜,文學評論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中國作家》副主編高偉,《民族文學》副主編陳亞軍,《中國教育報》副編審張貴勇,江西教育出版社教育期刊出版中心副主任吳晶等和專家出席研討會。
  • 小說《步步驚心》韓國走紅 出版社應讀者請求引進
    在那個年代,瓊瑤的作品在韓國可謂炙手可熱,有十餘家出版社爭相出版其小說作品。」韓國Paran Media出版社主編李文英告訴記者,瓊瑤的言情小說之所以在韓國掀起全民閱讀風潮,是因為其作品大都描寫了男女間純潔的愛情。「韓國讀者對於不倫戀或是多角戀這種複雜關係的故事並不感冒,男女主角愛情忠貞、長相廝守,這樣的愛情小說才受歡迎。」如今瓊瑤的小說在韓國還在持續翻譯出版,只是早已不像從前那樣賣座。
  • 個人出書|出版社是如何給圖書分類的
    市面上的圖書種類繁多,圖書的分類也各有不同。很多作者在出書時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應該歸於哪類書,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分享出版社對圖書的分類方法。希望對準備出書的夥伴們有所幫助。個人出書|出版社是如何給圖書分類的?
  • 馬爾克斯發下誓言:死後150年不給中國授權出版我的作品
    世界文明在不斷的發展中,逐漸誕生出了眾多形式的文化,而這些不同國家地區、不同類型組成的文化共同組成了世界藝術的寶藏,在這其中,由文字組成的文學藝術更是最為璀璨的一類,也由此誕生出了一位又一位為了文學而貢獻一生的人。
  • 網絡時代,「文學青年」是一個貶義詞嗎?
    整個社會的情緒抒發渠道相對單一,文學就是最重要的傳聲筒,是每個人自我價值的代表。「很多經濟系、計算機系、體育系的人都在寫詩寫小說,開口都是文學,見面打招呼的方式都是談幾部小說。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作家李洱說。如今,「文青」失去了光環。
  • 古代眾多文學作品中出現火焰山,它真的存在嗎?其實並非一處
    在我國古代很多文學作品中都出現過「火焰山」這一特殊的地名,其中以《西遊記》、《鏡花緣》等小說的橋段最為出名。其中前者用了三章的篇幅僅三萬字去描述火焰山的特點和相關故事,可謂跌宕起伏,令人回味無窮。不過現在看來,既然是小說或者虛構類作品,一定會以為這個火焰山是作者想像出來的地方了,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