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寫於: 2013-06-06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最著名的館藏作品有:梵谷:《星月夜》;畢卡索:《亞威農的少女》;達利:《記憶的永恆》;莫奈:《睡蓮》;馬諦斯:《舞蹈》;塞尚:《沐浴者》;蒙德裡安:《百老匯爵士樂》,也可把它們稱為「鎮館之寶」。
油畫:《星月夜》作者: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此畫作於1889年。
梵谷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梵谷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躋身於全球最具名、廣為人知與昂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谷終因精神疾病的困擾,在美麗的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其年輕的生命,時年37歲。
星月夜,也被譯為《星夜》。1889年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谷於在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裡創作的一幅著名油畫作品。這幅畫中呈現兩種線條風格,一是歪曲的長線,一是破碎的短線。二者交互運用,使畫面呈現中眩目的奇幻景象。在構圖上,騷動的天空與平靜的村落形成對比。火焰則與橫向的山脈,天空達成視覺上的平衡。
油畫:《舞蹈》作者: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舞》創作於1909-1910年,馬蒂斯在創作時,把模特兒帶到地中海岸邊,他認為這件作品跟地中海給他的喜悅情緒緊密相連,畫中背景的藍色,寓意著仲夏八月南方蔚藍的天空,一大片綠色讓人想起翠的綠地,人物的硃砂色則象徵著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體.在這幅狂野奔放的畫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種粗獷而原始的強大節奏所控制,他們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圓圈,扭動著身軀,四肢瘋狂的舞動著。
亨利·馬蒂斯是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他與畢卡索是20世紀最重要的兩位畫家,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
油畫:《亞威農的少女》作者: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此畫作完成於1907年。
畢卡索,出生於西
班牙南部小鎮馬拉加,自幼就酷愛藝術。曾考入馬德裡聖費爾南美術學院學習,因不滿學院派的保守教學,又回到了巴塞隆納。在一個著名的沙龍裡接觸了各種藝術思潮。1900 年底到達巴黎,受到了塞尚、凡·高等藝術大師的影響。後長期定居巴黎。他在藝術上兼收並蓄,打破了歷來的造型法則,開創了立體主義流派。他在世紀之交的變革時期,在多個藝術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的繪畫代表作有《賣藝人一家》、《理頭髮的婦女》、《哭泣的女人》、《亞威農少女》、《三個樂師》、《格爾尼卡》等等。他是
立體主義流派的主要將領,20 世紀西方美術諸派中最具影響力的畫家。
《亞威農少女》創作於1907年,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這幅畫在以後的十幾年中竟使法國的立體主義繪畫得到空前的發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領域。不僅在美術上,連芭蕾舞、舞臺設計、文學、音樂上,都引起了共鳴。《亞威農少女》開創了法國立體主義的新局面,畢卡索與勃拉克也成了這一畫派的風雲人物。
油畫:《記憶的永恆》作者: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il 1904—1989)此作品完成於1931年。
薩爾瓦多·達利是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和版畫家,以探索潛意識的意象著稱。與畢卡索、馬蒂斯一起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三個畫家。達利的畫常搜集夢幻中的表現題材,有些畫題直接點題為"夢"。但他的"夢"與其他超現實主義畫家畫上所展現的"夢"的區別
《記憶的永恆》是薩爾瓦多·達利在1931年創作的油畫作品,是一幅典型的超現實主義的作品。畫面描繪三個停止行走的時鐘被畫成像柔軟的麵餅一樣,一個疊掛在樹枝上,一個呈90度直角耷拉在怪氣的生物上,還有一個軟表搭在怪物旁邊的平臺上。在荒涼的海灣背景下,像是一個時間已經絕對停止的世界。達利稱自己在《記憶的永恆》這幅畫中表現了一種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個人夢境與幻覺,是自己不加選擇,並且儘可能精密地記下自己的下意識,自己的夢的每一個意念的結果。
油畫:《睡蓮》作者: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 )作品創作於1914—1926年。
莫奈晚年以睡蓮為題材 畫了多幅睡蓮,並把這些畫取名為《睡蓮-水景系列》,是二十世紀最受推崇的藝術作品。紐約現代藝術館
這幅《睡蓮》是睡蓮系列《Water Lilies》 中的一幅。
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
油畫:《沐浴者》作者: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此作品完成於1885年。
保羅·塞尚是法國著名畫家、後期印象派的主將。他從19世紀末便被推崇為「新藝術之父」,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或「現代繪畫之父」。他對物體體積感的追求和表現,為「立體派」開啟了思路;塞尚重視色彩視覺的真實性,其「客觀地」觀察自然色彩的獨特性大大區別於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觀地」觀察自然色彩的畫家。
油畫:《百老匯爵士樂》作者:彼埃·蒙德裡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1944),此畫作完成於1942-1943。
彼埃·蒙德裡安是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代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
這幅作品中,蒙得裡安把他對紐約百老匯音樂的感受和認識用他自己的語言方式表現出來,創作出了一種視覺音樂。像銅管樂器一樣明亮的黃色線,在霓虹燈光般的紅色、藍色、灰色小點的閃爍下,呈現出一種爵士樂的節奏感。 我們還能感受到紐約最繁華的百老匯夜晚的嘈雜。密如蜘蛛網的垂直和水平的線條,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百老匯街都是直角相交的道路。
《百老匯的爵士樂》不依靠具體形象,只通過水平和垂直線條以及用色彩精心組織的畫面,以引起觀眾對百老匯街縱橫交錯的道路以及爵士樂特有的節奏感的聯想。有一定的美感,是一種藝術的探索。水平線和垂直線即象徵街道又象徵五線譜,大大小小的方塊即象徵建築物又象徵音樂中特殊的節奏特徵,紅、黃、藍的色塊既象徵霓虹燈又象徵高、中、低音。
《百老匯爵士樂》是蒙德裡安在紐約時期的重要作品,也是其一生中最後一件完成的作品,它明顯地反映出現代都市的新氣息。依然是直線,但不是冷峻嚴肅的黑色界線,而是活潑跳動的彩色界線,它們由小小的長短不一的彩色矩形組成,分割和控制著畫面。依然是原色,但不再受到黑線的約束,它們以明亮的黃色為主,並與紅、藍間雜在一起形成繽紛彩線,彩線間又散布著紅、黃、藍色塊,營造出節奏變換和頻率震動。看上去,這幅面比以往任何一件作品更為明快和亮麗。它既是充滿節奏感的爵士樂,又仿佛夜幕下辦公樓及街道上不滅燈光的縱橫閃爍。這是蒙德裡安藝術生涯的最後一個新發展。1944年2月,他因嚴重肺炎而去世。
油畫:《兩個裸女》作者: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此畫作完成於1906年。
油畫:《梳頭的婦女珀萊婷》作者: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此畫作完成於1906年。
油畫:《小憩》作者: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此畫作完成於1908年。
油畫:《女子頭像》作者: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此畫作完成於1908年。
油畫:《水果盆》作者: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此畫作完成於1908—1909。
油畫:《女人與梨》作者: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此畫作完成於1909年。
油畫:《雅克·裡普希茨,一名年輕男子的肖像》作者:迭戈·裡維拉 (Diego Rivera 1886-1957),此作品完成於1914年。
迭戈·裡維拉是墨西哥著名畫家,20世紀最負盛名的壁畫家之一,被視為墨西哥國寶級人物。作為壁畫大師,裡維拉很好地平衡了壁畫中的內容、形式與觀念之間的關係,在形象刻畫、色彩配置和空間處理方面顯示出高超的功力,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發展,形成立體主義、原始風格和前哥倫比亞雕塑相融合的繪畫風格
油畫:《斜臥的裸女》作者:阿梅代奧·莫迪裡阿尼 (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此作品完成於1919年。
阿梅代奧·莫迪裡阿尼
是義大利傑出的繪畫大師、享譽世界的藝術天才。1884年出生於義大利南方塔什肯尼地區一個小鎮。在義大利美術史上,那裡產生過著名的塔什肯尼畫派,以色彩明亮著稱。莫迪格利阿尼家境不錯,父親是個有羅馬血統的猶太商人。十四歲那年,莫迪格利阿尼得了一場大病,險些喪命,由此埋下病根,也就此放棄學業。為了使他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兩年後,母親讓他學畫,沒想到他竟表現出藝術天份,其畫有塔什肯尼畫派的強烈色光
油畫:《棕色與灰色組合》作者:彼埃·蒙德裡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 -1944 ),此畫作完成與去913年。
彼埃·蒙德裡安是荷蘭畫家,他以幾何圖形作為繪畫的基本元素,是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蒙德裡安及其荷蘭「風格派」,作為一種藝術運動,並不局限於繪畫。它對當時的建築、家具、裝飾藝術以及印刷業都有一定的影響。事實上,「風格派」內的許多成員正是各藝術領域的積極活動家。提到蒙德裡安,我們馬上會想到那些規格不同的矩形方格子。
油畫《俄式茶飲》作者: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 1878——1935),此作品完成於1913年。
馬列維奇俄羅斯畫家,是俄國至上主義藝術的奠基人。1878年2月11日生于波蘭基輔的一個貧困家庭,1912年在驢尾巴展覽會上陳列的《手足病醫生在浴室》、《玩紙牌的人》,又具有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的特色。還曾參與起草俄國未來主義藝術家宣言。十月革命後參加左翼美術家聯盟。1930年以嫌疑犯被捕入獄,後獲釋。1935 年 5月15日卒於列寧格勒 (今聖彼得堡 )。
馬列維奇首創了幾何形繪畫,留存於世的那些作品在這麼多年以後,仍以它的單純簡約而令人驚訝。他稱得上是二十世紀抽象繪畫的偉大先驅。他一生以其謎一般的作品,為20世紀的藝術界勾勒出了另一片璀璨的星空,預示了從達達主義到後來的極簡主義等多種藝術運動時代的來臨。他為藝術開闢了無限廣闊的前景,任由後來者遨遊與徜徉。
油畫:《沉睡的吉普賽人》,作者:亨利·朱利安·費利克斯·盧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 1844 -1910),此作品完成於1897年。
盧梭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以純真、原始的風格著稱。他曾經是一名海關的收稅員,他是自學成才的天才畫家,其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
《沉睡的吉普賽人》是其代表作之一:沙漠的夜色中,皮膚黝黑的吉普賽女郎身著豔麗的東方服裝,平靜地進入了夢鄉。溫柔的獅子嗅著女郎,仿佛在守護這份月光下的詩情畫意。這是一幅極不尋常的畫,它曾使超現實主義者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