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來自西安「時間雕刻者」講述背後的故事

2021-01-08 群眾新聞

「嘀嗒」一下,一秒鐘就過去了。在這一秒裡,地球繞太陽轉了30公裡;飛船飛出去將近8公裡;世界上大約有4個寶寶出生;蜂鳥振翅55次……時間和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最近,話題#北京時間是在西安產生的#成為網絡熱門話題,截至記者發稿時,該話題的微博閱讀量已達到9602萬。1月5日,三秦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走進位於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聽科學家講述「北京時間」背後的故事。

「北京時間」不是北京的時間

「全世界採用區時制,按照地理經度把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以其中央經線所在的地方時作為該時區的標準時間。」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張首剛介紹,我國幅員遼闊,橫跨5個時區,為了統一管理以及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定義一個全國通用的標準時間。1949年,新中國成立籌備過程中,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確定,新中國的標準時間是首都北京所在的東八區區時,即東經120度經線所在的地方時。「因此,『北京時間』就有了明確定義。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以首都所在時區的區時作為整個國家的標準時間。」

「事實上,北京當地時間,與『北京時間』有一定的差異。」張首剛解釋,在北京,太陽在人們頭頂正上方的時間不是中午12時,而是12:15左右。這是因為北京的地理經度為東經116°21′,並不是東經120度,經度每差一度,時間就差4分鐘。同理「北京時間」的產生地西安,地方時比「北京時間」晚了大約44分鐘。全國省會城市的地方時與「北京時間」最為接近的是杭州。

「北京時間」為什麼產自西安

既然杭州的地方時與「北京時間」最接近,為什麼授時中心的產生地不在杭州而是西安?張首剛透露:「上世紀60年代中期,需要在我國建設一個能夠有效覆蓋全國國土的授時發播臺,西安正好位於國家內陸中心。」

1966年,根據大規模經濟建設和戰備任務要求,經國家科委批准,中國科學院在陝西蒲城籌建陝西天文臺,主要任務是研製建設一個完整的短波授時臺並為全國提供授時服務。上世紀70年代初,根據國防和空間科學對高精度時間頻率的需求,經國家批准建設長波授時臺。上世紀70年代末,BPM短波臺建成並投入使用,同時,陝西天文臺地方原子時建立運行,小功率長波試驗臺建成試播,滿足了當時國家重大任務急需。

1980年,陝西天文臺本部遷至臨潼。2001年3月,陝西天文臺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是目前全國唯一專門全面從事時間頻率研究和應用的科研機構。

我們是怎麼知道時間的?

在國家授時中心辦公樓的地下一層,有「北京時間」產生的核心設備——原子鐘和世界時測量系統。張首剛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我們看到太陽東升西落是因為地球在自轉。將其看作一面大鐘,天空的恆星就是鐘面上的刻度,天文學家使用的望遠鏡或者其它觀星儀器好比鐘面上的指針。當望遠鏡對準某顆恆星時,我們就知道了它指示的準確時刻,這種方法測定的時間叫作「世界時」。一秒是一天的1/86400。(24小時乘以60分乘以60秒)。

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實驗發現,一些分子和原子內部的量子躍遷能夠產生周期非常穩定的信號,非常適合時間測量,於是人們就開始研製原子鐘。「北京時間」就是由一套幾十臺守時原子鐘實時比對測量共同產生的。

原子鐘提供原子時,十分穩定,但是它沒有確切的時刻含義。而世界時則對應著太陽在天空中的特定位置,反映著地球在空間旋轉時地軸的方位變化,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1958年1月1日0時,人們把「原子時」和「世界時」對準,同時開始運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潮汐作用的影響,地球自轉變慢,兩者差異越來越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引入另外一種非常重要的時間尺度,叫「協調世界時」,利用原子時的均勻性,採用原子時的「秒長」,而在「時刻」上儘量靠近世界時。1972年,協調世界時正式成為了國際標準時間。

張首剛說,國際標準時間不是一個實際的物理信號,是事後發布的一個紙面數據。我們需要的是真正能實時應用的實際物理信號。所以北京時間應該是國際標準時間在中國的一個具體實現,是中國版的協調世界時。

「北京時間」如何發播給大家

在國家授時中心時間科學館門口的牆上,左右各懸掛了16面鐘錶。它們能夠接收長波信號進行自主校對,因此,任何時候這些表與北京時間相比,誤差不超過0.1毫秒。

怎麼能夠把時間信號發送給不同地方用戶呢?這就涉及到授時。在古代,通過晨鐘暮鼓進行報時,就是授時的一種方式。現代授時手段則是利用包括電話、網絡、光纖、無線電短波、無線電長波、無線電低頻時碼、衛星等有線和無線的傳播技術發播標準時間,滿足不同應用需求。

上世紀80年代初,在陝西蒲城建成的長波授時系統,授時精度達到微秒,即百萬分之一秒量級,比短波授時精度提高了1000倍。從此,我國授時工作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本世紀初,在河南商丘建設了另一種信號體制的長波授時臺,叫低頻時碼授時臺,授時信號有效覆蓋範圍大約1000公裡。

另外,國家授時中心還建立了基於通信衛星的授時系統,我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於2020年7月份正式開通服務,這些都是我國授時發播的重要技術手段,授時精度在10納秒量級。

如今,時間頻率研究水平和服務能力成為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對此,張首剛自豪地說:「我國標準時間的中、長期穩定度在全球穩居世界前三位,與國際標準時間偏差優於±5納秒,性能世界一流,對國際標準時間產生發揮著重要影響。」

時間未來還能多精準?

電波表可以戴上手腕,炒股做期貨通過網絡校時,移動終端隨時通過APP就能獲取標準時間,機場、高鐵、地鐵的時刻表顯示系統……昔日遙不可及的原子時間,正在走進尋常百姓家。

以我們熟悉的衛星導航為例。衛星導航系統其實是一個基於測量時間差的測距定位系統,用戶的位置和速度信息是通過測量時間獲得的,時間信息的生成與保持,時間頻率信號的測量是衛星導航系統最重要的技術基礎之一。1微秒的時間測量誤差,就會導致導航出現300米的測距誤差。

未來,中國將建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立體交叉授時系統——這套系統主要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空間站時間頻率實驗系統、地基長波授時系統和地基光纖授時系統四部分組成。它們星地結合,相互融合、相互增強、相互冗餘,是統一溯源的有機整體。對我們普通民眾來說,數字通信將會更快,無人駕駛將會更安全。

文/記者 石喻涵 實習生 王子揚

相關焦點

  • 西安周邊遊|北京時間 蒲城發布
    最近一則「北京時間來自西安」的微博熱搜讓許多人Get到了新知識點,同時作為「發布」北京時間的蒲城也成功引起人們的注意。 蒲城雖小 但「低調奢華有內涵」 身上的標籤可不少 陝西省歷史文化名城 北京時間產生地
  • 「北京時間」產自西安?這些有趣的知識點了解下
    央視節目《開講啦》讓「北京時間」上了熱搜「北京時間」竟然「產自」西安?這個話題引發了全國人的熱議 臨潼?蒲城?還是涇陽? 「北京時間」到底出自哪裡? 視頻來源@開講啦 「北京時間」不是北京的時間: 「北京時間」是一個定義,它是我們國家首都北京所在地東八區的區時,是我國的標準時間。
  • 講述市頭景背後的故事,龍頭龍尾雕刻表演,還有禮品等你來!
    此次直播邀請到了中共南村鎮市頭村黨委宣傳委員吳澤昌,他負責市頭景活動多年,一起聽他講述市頭景背後的故事。▲中共南村鎮市頭村黨委宣傳委員吳澤昌南村傳統文化氛圍濃厚、人傑地靈,龍頭龍尾雕刻大師梁鎮洪就是南村鎮員崗人
  • 全國通用的「北京時間」原來來自西安!關於授時還有這些「秘密」
    這是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守時實驗室顯示的北京時間(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當《新聞聯播》片頭響起時,你是否也曾跟著校準「北京時間」?
  • 講述好新聞背後的故事
    陝西日報訊 (記者 李衛)12月4日下午,全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好記者講好故事」媒體宣講報告會在長安大學渭水校區舉行。室外寒意濃濃,室內座無虛席,熱情湧動,掌聲陣陣。好新聞背後有好故事,好故事背後有好記者。9位優秀新聞人分享了他們親歷親聞的鮮活故事。
  • 「如何講述西安故事」的「三明治」寫作計劃
    關於西安這座城市,無論是歷史還是當下,總有說不完的故事。究竟這些故事該從何處去入手,在城市書寫的角度來看,似乎又是一個問題。這個周末,來聽聽李梓新先生的分享——「如何講述城市故事」。活動時間2019年6月7日活動地點西安市科技路高新大都薈 D28Localand x 本地社區服務中心 1F聯合呈現Localand西安大都薈西安市城市影像館本地書館中國三明治
  • 是枝裕和的鏡頭,是把悲傷雕刻進時間,緩慢而有力
    這個段子暴露的不止孩子的索求和父母的付出,而是這背後那些心酸的故事。在現實生活裡,有的孩子面對父母只有冷漠的物質索取,他們得到了沒有一絲感恩,覺得這是理所當然,就因為這種想當然的心態,在他們得不到時候就會在心底滋生仇恨。
  • 時間是怎麼來的?今晚十點半檔,CCTV-1《開講啦》帶您探索時間的...
    我們總問「時間都去哪兒了」卻很少想過「時間究竟是怎麼來的」本期《開講啦》邀請到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張首剛我們所說的中國標準時間「北京時間」就是由他所在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發出的張首剛和他的團隊
  • 你知道「北京時間」不是來自北京
    新華社西安1月1日電(記者姜辰蓉 李華)很多人在跨年夜與身邊的人一起倒計時,迎來了2020年。可你知道嗎?你所見的倒計時「北京時間」,它實際上不是來自北京!其「生產者」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 中國時間是北京時間
    我是深度旅遊愛好者,我會帶你沿途的風景,挖掘風景背後的歷史和故事,讓我們來詳細討論一下北京時間,他充滿了知識。人們每天沒有時間就不能工作和學習,例如,當我們每天醒來時,我們應該先看看時間。在我國,這個時間是中國時間,因為中國的首都在北京,所以也叫北京時間。對於經常出國旅遊的人來說,僅僅知道北京時間是不夠的,還要注意世界時間,例如,我們從北京開始,我們需要知道到達世界時間時紐約時間是什麼時候。
  • 原來「北京時間」不在北京發播
    在最新一期的《開講啦》中,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首席科學家張首鋼告訴我們,「北京時間」的發播其實並不在北京,關於時間的這些冷知識快來get一下!「北京時間」來源北京?NoNoNo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或看到「北京時間」這個詞。
  • 《閃光的記憶》:講述紅色文物背後的故事
    《閃光的記憶》將以紅色文物及其承載的故事為切口,邀請各地紅色紀念館的年輕講解員和各行各業青年代表作為「志願講解員」,與來自全國各個革命歷史紀念館的文物一起組成「紅色巡展團」,前往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紅色紀念館和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知名院校,以貼近年輕人的表達方式講述一件件紅色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
  • 北京街頭露宿者的 100 種人生|故事FM
    100 種人生33:08來自大象公會點擊上方圖片,跳轉「故事FM」小程序,收聽真人講述。記得添加「我的小程序」,一鍵收聽全部故事喲!2015 年 8 月 17 日,遊人如織的人民大會堂前,坐著一個神色緊張的姑娘。她嘴裡含糊不清地說著「我是西安人,我想回家。」路人行色匆匆,唯恐避之不及。但很快,我會在人群中找到她,並幫她聯繫上救助站。在救助站的檔案裡,五個字說完她的故事:來京,見網友。
  • 10元人民幣的背面,隱藏著雕刻者的名字,不信你拿出來看看
    作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幣,經歷過多個版本,雖然如今隨著支付寶、微信等新型支付方式的普及,作為紙幣的人民幣在大城市的使用的概率正在逐漸降低,但是隱藏在人民幣上的故事不應該也慢慢被人遺忘。一、10元人民幣背後的玄機雖然人們每天都在用錢,但並沒有多少人真正地拿起過自己手中的錢幣,細細地欣賞過它的美,欣賞過這紙幣背後的精湛雕刻工藝。其實,在中國的第五套10元人民幣背面,隱藏著一個玄機!那就是這張人民幣背後印著雕刻者的名字,要是不信的話你就拿出來看看。
  • 西安「95後」球迷開科比主題咖啡館收集勵志故事 傳承曼巴精神
    「收集起這些經歷和故事,讓它們影響更多人。」這個念頭和願望一直縈繞在他的心中。由於大學畢業後一直沒有找到中意的工作,2020年初,他決定通過創業的方式實現願望:在西安開一家科比主題咖啡店,收集更多「科蜜」的勵志故事。2020年底,咖啡館基本裝修完工,2021年元旦開始試營業。記者來到這家咖啡店看到,店內擺放著NBA巨星科比不同時期的人像、獎盃、海報和視頻,追憶科比的傳奇人生。
  • 《秋蟬》播出時間+播出平臺 主要講述了什麼劇情故事
    通過歌詞與片段的融合,展現了林衝(任嘉倫飾)在亂世中內心備受煎熬的逆境,但是依然在為民族和國家與日軍戰鬥著的熱血故事。  此次,由任嘉倫演唱的片尾曲《分身》更深層的詮釋了葉衝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他在這亂世中看盡日軍的肆意掠奪、殘殺無辜老幼,同時接二連三的戰友為保護自己而被日軍殺害。
  • 這些分秒背後的故事,是他們對於時間不同的解讀……
    這恰恰就是時間的魅力,它公平地給予我們每個人,但卻因為我們不同的生活節奏和規劃方式,鑄造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未來的自己全然由過去和當下決定。時間不曾為任何人停留也難以倒轉,所以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做到分秒必爭,在每一個分秒的背後都不留下遺憾。這也是「2046」這臺時光穿梭機告訴我們的關於時間的真諦。
  • 北京時間怎麼又叫東經120度時間,也有人說是陝西時間,咋回事?
    我是深度旅遊愛好者,為你帶來沿途的風景,挖掘風景背後的歷史和故事,今天來詳細地聊一下北京時間,這裡面大有學問。人們每天工作和學習都離不開時間,比如我們每天一覺醒來,首先要看一下幾點鐘了。在我們國家,這個時間就是中國時間,因為中國的首都在北京,所以又叫做北京時間。對於經常出國旅行的人來講,光知道北京時間還不行,還要關注世界時間,比如我們現在從北京出發,要知道到紐約時的紐約時間是幾點了,這就是世界時間。
  • 你知道「北京時間」來自哪裡嗎?
    你所見的倒計時「北京時間」,它實際上不是來自北京!其「生產者」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這是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守時實驗室顯示的北京時間(2019年12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陝西驪山腳下,附近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秦始皇兵馬俑和華清池。
  • 馬未都新作《國寶100》:講述100件國寶的100個故事
    中新網北京9月4日電 (記者 高凱)觀復博物館創辦人、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歷經兩年研究創作的新書《國寶100》3日晚在線上首發。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