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之下,中國的經濟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期間誕生了無數富人。而人一旦富了之後就會追求高品質和高質量的生活,所以你會經常聽說某某富豪移民國外的消息。當然人家富豪如何處理財富,如何消費是他們的自由,我們常人無權幹涉,更沒有資格去限制人家。不過也有一些富人,花錢的舉動讓人不解,甚至還鬧出了一些笑話,讓人不禁吐槽。
有一個關於煤礦老闆的笑話,他在國外的一次拍賣會上花了很多錢買了一幅名畫。當媒體採訪礦主時,記者問他:「為什麼他這麼喜歡這幅畫?」本以為,他很懂這幅畫,然而這位土豪的回答讓人笑出眼淚。他的回答竟然是「這幅畫上的油最多!」這只是一個笑話,但這也只是中國富人在國際拍賣會上大肆揮霍的一個插曲。其實還有富豪也曾在國際拍賣會上鬧出了又一個笑話。
花2億買了一條魚!
去年年初,東京的拍賣會上有一條錦鯉被天價拍賣。一位名叫鍾瑩瑩的臺灣女性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最終以2億日元的價格買下了這隻錦鯉。據媒體在拍賣結束後的採訪,鍾瑩瑩只是一名拍賣師,而她代表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富人買下了這隻超級錦鯉。這位神秘的百萬富翁對日本文化情有獨鍾,尤其是錦鯉。這條魚是那位富人送給他的退休禮物。
許多網友認為這是給馬雲的退休禮物,但她沒有透露這位顧客是誰,所以沒人知道這位神秘的富豪是誰。一條價值2億日元的錦鯉打破了該拍賣行創下的世界上最昂貴錦鯉的拍賣紀錄,但它的價格並不是中國富人的上限。
中國富人= 10倍利潤
國際拍賣行有一條鐵律:無論中國人何時參加拍賣,價格都應該定得儘可能高,因為富有的中國人往往支付的價格是市場價的10倍。例如,萬達集團的王健林以1.27億元的價格買下了莫奈的《睡蓮池與玫瑰》,以1.72億元的價格賣掉了畢卡索的《兩個小孩》,這個價格是拍賣行估計市場價格的10倍多。
真的是人傻錢多,還是另有隱情?
中國富人高價拍賣的行為令人費解。仔細想想,這些有錢人往往只關注那些沒有實用價值的藝術品。普通人眼中的價值越低,富人似乎追求得越多。是因為普通人不懂得藝術的魅力嗎?
當然不是。像2億日元的錦鯉一樣,我們並沒有真正的權威來定義它的價值。它很容易在一夜之間變得極高或失去價值。既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我們似乎能夠提出更深層次的東西。
因此,藝術品的特點決定了它是最方便的洗錢工具之一。例如,如果你需要將數億黑錢轉化為合法收入,你可以在市場上以10萬元的價格購買藝術家的作品,然後大肆宣傳,使其有價值,並將其拍賣。通過洗錢組織,不同的人被安排使用1000萬或更多的錢來購買作品,這些作品都是由洗錢者的黑錢支付的。通過這種方式,黑錢以藝術投資的名義被洗白。
再比如,如果甲方可以控制1億元的公共資產,則可以設立藝術投資機構或美術館。接下來,甲方與乙方合作,將乙方送出的價值1000萬元的美術作品增加到1億元。屆時,甲乙雙方同意分享9000萬元。
再舉個例子,我拿100萬買入一堆石頭,只要花10萬佣金給拍賣行,就可以炒到2000萬,這時就可以信託抵押貸出1000萬。再花幾十萬佣金給拍賣行,就可以炒高到4億,這時就可以信託抵押貸出2億。當然了,炒高后的石頭就不能再叫石頭了,改個名字叫做XX玉,這樣雅一點,馬甲都不用換,改個名字就身價萬倍了。
如果藝術真的可以用來洗錢,那麼拍賣行的物品的真偽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甚至越假越好!因為假冒偽劣商品的實際價格較低,可以減少洗錢的成本。例如,一個富有的中國人曾經買過的漢代玉凳子賣了2億元,宋徽宗寫的千字賣了1億元,齊白石的名畫賣了1.2億元。富人似乎通過洗錢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富人的拍賣活動並非只是你想得那樣人傻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