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韓」投票倒計時綠營明目張胆催票 韓陣營定調「五不做」

2020-12-06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臺灣網】;

高雄市長韓國瑜。(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6月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將在本周六舉行投票,民進黨雖然一再宣稱不參與罷免案,卻持續以實際行動鼓動選民投票。

綜合臺媒報導,距離投票僅剩一周,「罷韓」團體天天辦遊行炒氣氛。5月31日傍晚,遊行隊伍在高雄市政府鳳山行政中心前集結出發,手持布條,一度癱瘓交通。民進黨民代們也站在路口催票,參加遊行的民進黨議員中,不乏過去曾任陳菊市府機要幕僚的人。民進黨公職也積極參與催票,高雄市黨部主委趙天麟今天舉行記者會,說明最後一周的衝刺方式,並通過發放簡訊、舉辦座談會等鼓勵民眾投票。

國民黨前民意代表孫大千諷刺,為了奪回高雄,民進黨現在連演都懶得演了。他指出,民進黨如此焦慮,只是再一次的證明了,「罷韓」案根本就不是一場「屬於高雄人的罷免」,而是一場「屬於民進黨的罷免」。民進黨在高雄執政數十年,卻留給了高雄市民3000多億元新臺幣的債務、馬路上5000多個天坑,還有一大堆幾乎完全阻塞的排水箱涵,他質疑,這樣的政黨真的有資格推動「罷韓」嗎?

據報導,韓國瑜陣營已經定調,將在這段時間專心做好市政,本周不會發生以下五件事:第一、韓國瑜不會針對罷免案再公開談話;第二、不會有反罷免的任何動員;第三、不會為了反制罷免案舉辦造勢活動;第四、6月6日婉謝各方政壇好友來高雄;第五、罷免投票當天不會針對罷免結果有任何公開談話。(中國臺灣網 李寧)

相關焦點

  • 「罷韓」背後,臺灣的未來在哪裡?
    面對咄咄逼人的「罷韓」浪潮,韓國瑜陣營在4、5月期間,曾先後向臺灣「最高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欲以此阻止「罷韓」,但最終均被駁回。5月末,韓國瑜陣營只得向臺灣「最高行政法院」提出抗告,籲請在本案爭訟確定前先停止投票。這算是「罷韓」日期前,韓國瑜陣營做的最後努力。與「罷韓」團體天天辦遊行炒氣氛不同,韓國瑜本人則是低調行事。
  • 綠營罷韓聯署突破30萬門檻,島內網友斥:為罷韓而罷韓很好玩嗎?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就在島內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峻之際,綠營的政治追殺也沒有停止。第二階段罷韓突破30萬大關,而且仍在持續。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6日報導,罷韓第二階段聯署在18天內達成30萬份聯署目標。
  • 「罷韓」打水戰 高雄上演暴雨「變形記」
    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投票6月6日登場,522暴雨變成罷免投票前的政治攻防戰。上周鋒面滯留臺灣,臺灣南部下起暴雨,綠營抓緊機會猛打韓國瑜治水「神話」破功。連綠營人士也指出,這場暴雨及防治淹水可能對6月6日「罷韓」案造成不可測的變數。此時正值「罷韓」投票關鍵時刻,藍綠面對相關治水議題也積極展開攻防。國民黨高雄市議會黨團25日上午在黨團辦公室召開「大雨襲高屏,『罷韓』團體不苦民所苦,只顧唱衰高雄!」記者會,痛批522暴雨襲高雄,網絡上出現多則淹水假新聞,「罷韓」團體利用暴雨進行政治操作。
  • 「罷韓」結果出爐,罷免票數竟超過選舉票數!
    今天,鬧得沸沸揚揚的高雄「罷韓」投票經過一天的投票,竟然支持罷免人數超過90萬人,且今天高雄天氣大雨。可以想像得出,高雄市民對待韓國瑜是有多麼延誤。從逆襲綠營傳統城市,到迅速垮臺,速度之快真是令人驚訝。
  • 罷韓案投票倒計時,島內媒體:冰與火的對決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 記者 張天行】本周六罷韓案將進行投票。對比罷韓陣營1日起展開車隊掃街,高雄市長韓國瑜則相當低調,被島內媒體形容為「冰與火的對決」。在罷韓投票前的最後周日,罷韓團體完成所謂「三山會師」最終場鳳山站。
  • 綠營罷韓目的是什麼?美女韓粉:怕韓國瑜查民進黨弊案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投票將在6月6日舉行,綠營想要罷免韓國瑜的原因和目的,也引起外界猜測。美女韓粉李明璇昨在臉書上表示,某些人想罷免韓國瑜的理由是怕查弊。李明璇李明璇昨晚在臉書上指出罷韓的目的,「為什麼要罷免?就是要趁弊案水落石出前,趕快轉移焦點」,並酸了一把罷韓團體,「WeCare?Who cares?」(我們在乎?誰在乎?)
  • 藍營議員驚爆國民黨評估罷韓、反罷韓差距票數
    高雄市長韓國瑜呼籲支持者6月6日不要去投票,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李明賢表示,藍營評估罷韓、反罷韓差距票數僅差1、2萬票。    李明賢在《2020聚焦關鍵》節目中,表示感冒藥有兩種,效果不同。就是主戰跟主和,如同吃下去的藥效果不同,所以國民黨中央還是建議要冷處理、要主和。
  • 韓國瑜再度申請停止執行「罷韓」投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聯合報》等臺媒5月15日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將在6月6日進行投票,在韓國瑜申請停止執行罷免投票被法院駁回後,律師葉慶元證實,5月11日已再度再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申請停止執行罷免投票。
  • 罷韓前哨戰?!高雄市黨部主委菊系敗北牽動後續政治版圖
    這一戰為何這麼重要,就是因為關乎了6/6罷韓的高雄布局,而就算罷韓沒有成功,誰能勝出更牽動罷韓後續補選的政治版圖,甚至綠營在高雄的資源分配,所以被視為是罷韓前哨戰。核對證件領投票單,陳菊以前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之姿,現身高雄市主委選舉投票,一席話很有味道。陳菊:「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我當然會支持值得信賴,我認為比較有理想性(下一步的規劃?)
  • 罷韓封關民調出爐,韓國瑜玩完了?他斷言:結束了,你就認了
    連日來,韓國瑜風裡來雨裡去積極堪災,高雄市環保局清潔隊也無畏風雨出勤,甚至徒手挖水溝,以維持排水暢通,「大瑜治水」有成:119處積淹水的地區,以往大雨得淹五天,現在一天內全部退光。罷韓投票6月6日舉行,距今僅剩十餘天,這場豪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視作韓國瑜的「期末考」。如今韓國瑜市政表現不俗,是否會給形勢岌岌可危的罷韓帶來新轉機?
  • 罷韓、挺韓雙方激烈交鋒輿論直言:罷韓將再度撕裂臺灣社會
    【環球時報記者 張若】高雄市長韓國瑜面臨罷免危機,投票將於6月6日舉行。隨著時間越來越近,罷韓、挺韓雙方交鋒越來越激烈,罷韓結局如何引發高度關注。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面對一些場所出於疫情考慮而拒絕出借投開票所場地,民進黨當局軟硬兼施。
  • 國民黨列舉四事證批民進黨操弄「罷韓」:以公謀私、激化對立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中國臺灣網5月27日訊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將於6月6日投票,民進黨宣稱不會介入,背後卻小動作不斷。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國民黨26日列舉四點事證,抨擊民進黨當局動用公務機器介入「罷韓」投票。
  • 罷韓前哨戰?綠高市黨部主委菊系敗北 牽動後續政治版圖
    臺媒資料圖臺灣中時電子報刊文分析說,民進黨黨部主委改選空前激烈,尤其最受矚目就是高雄這一戰了,一派「花媽子弟兵」代表高閔琳,另一派則是媒體支持的「海派」代表趙天麟,兩邊雙雙打出「小英牌」,最後由「海派」的趙天麟勝出,「花媽」陣營敗北。
  • 韓國瑜呼籲支持者不去投票 臺作家:「罷韓」團體開始慌了
    中國臺灣網5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15日晚發出影片,呼籲支持者6月6日不要去投票,對此,臺灣自由作家洛杉基直呼「高招!」洛杉基表示,仔細推敲一下,韓國瑜請韓粉不要出門投票是個高招!
  • 罷韓前哨戰?陳菊挫敗綠高市黨部主委 牽動政治版圖
    華夏經緯網5月2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黨部主委改選空前激烈,尤其最受矚目就是高雄這一戰了,一派花媽子弟兵代表高閔琳,另一派則是媒體支持的海派代表趙天麟,兩邊雙雙打出小英牌,最後由海派的趙天麟勝出,花媽陣營敗北。
  • 估算罷韓最後票數,朱立倫子弟兵:韓國瑜很危險
    針對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投票,兩份民調所作的結果南轅北轍。親綠的「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張宇韶指出,兩份民調都有策略上的考量,因此他大膽預估,罷韓投票大概60幾萬票。張宇韶在政論節目上中表示,TVBS民調是70萬人會投出來投票,「臺灣基進」所作的是53萬人,兩者都是有策略上的考量,TVBS就是要告訴大家說,贏到有剩,大家可以不用出來投票。「臺灣基進」則是要告訴大家說,罷韓沒那麼樂觀,大家要出來投票。因此他大膽預測,投票結果大概是這兩個民調的中間值,也就是60幾萬票。
  • 「罷韓」始末一覽!臺灣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洪秀柱發聲痛批民進黨
    「罷韓」始末韓國瑜和夫人於2018年12月25日乘船前往就職典禮現場(聯合新聞網)韓國瑜於2018年11月24日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以逾89萬票、53.87%的得票率獲選為第三屆高雄市市長,並於12月25日就職。
  • 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今日(6日)投票通過,韓國瑜成為臺灣歷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縣市長,將於7日內解職,3個月內高雄市長辦理補選。韓國瑜4年內不得再參選高雄市長。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那麼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呢?
  • 高雄深綠選民直言不會投「罷韓」票 原因曝光網友大讚
    高雄深綠選民直言不會投票「罷韓」。(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3月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罷韓」來勢洶洶,第二階段超過50萬份聯署,不過有一自稱戶籍在高雄的深綠選民看不下「罷韓」團體咄咄逼人的態度,直言投票那天,他不會去投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票!
  • 高雄明日投票決定韓國瑜去留,民進黨為什麼非要「罷韓」不可?
    高雄明日投票決定韓國瑜去留,民進黨為什麼非要「罷韓」不可?一旦罷免投票通過,韓國瑜將於7日內解職,3個月內高雄市長辦理補選。韓國瑜4年內不得再參選高雄市長。  「罷韓案」實質上是一場政治追殺,其負面影響非常深遠。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