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浩瀚的長河中,有著眾多的吉祥民神,而鍾馗則是一位非常特別的神祗人物。他溝通了天地人三界,奔走於人鬼神之間,既是神話的、傳說的、夢魘般的人物,又是現實的、俗世間的人物。
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鎮宅驅邪之神,古書記載,鍾馗,生得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異;他才華橫溢、滿腹經綸,正氣浩然,待人正直,肝膽相照,因相貌醜陋,被剝奪狀元功名,剛直不阿的他頭撞殿柱而死。
鍾馗神話的流傳,使得鍾馗畫成為國畫中一個特殊的題材。唐朝吳道子,明初葉澄、戴進、朱見深、仇英,清代蕭晨、佘丹山、羅聘、華巖,當代王寬喜、徐翎超、劉國輝、範增、王西京等書畫名家皆涉足鍾馗畫創作領域且頗多造詣。在他們筆下,鍾馗或豹頭虎面,龍額魚眼,臉上大把虯髯,身著官服,頭戴烏紗,一手仗劍,一手持扇,腳踏惡鬼;或有小鬼在旁為其提印、撐傘、背葫蘆。此外,有的還在鍾馗身邊隨一蝙蝠,為其偵查邪魔惡鬼,「蝠」也象徵「福」
饒吉,景德鎮高級陶瓷美術師,江西省工藝美術師,江西撫州東鄉人,畢業於陶瓷學院,現拜老師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曾開學,致力於釉上粉彩人物,以中國民間傳統人物為主的陶瓷藝術創作。
這幅作品《鍾馗》是饒吉老師的經典人物形象創作,將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不拘一格,以飛動的筆勢將鍾馗的兇神惡煞卻正義凜然的形象體現得淋漓盡致,烏黑厚實的鬍子,特有的手勢,人物的標誌特點活靈活現,紅袍加身也表達了吉神帶來好運的寓意,古代傳統的進士帽,手持長劍無不體現出其在人民心裡的高大形象,不同於紙上作畫的傳統模式,利用釉上彩的方式,給觀賞者直擊心靈的震撼,這樣一個只存活在人們口中的神話人物,饒吉老師將人物躍然瓷上,使觀賞者仿佛與藝術面對面,置身其中。
饒吉老師將巧思融入到傳統瓷畫中,亦加入了自己的想像和審美趣味。畫法上以線條的濃淡、緩急的變化表現出結構,筆筆不同,通過對比、疏密的變化,強調了體積感和空間感,線條簡單卻富有表現力。
瓷上煙雲,落筆風雨,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鐘馗形象從饒老師筆下流出,從心中湧現,線條凝練,筆無妄下,造型威美,氣象通神,品高韻雅,絕無重複。那既是千年前人間理性與正義的再現,也是饒吉對世態人生的形象表達,更蘊含了當代人的喜怒哀樂及理想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