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饒吉陶瓷藝術賞析——《鍾馗》

2021-01-08 景德瓷魂

在中國傳統文化浩瀚的長河中,有著眾多的吉祥民神,而鍾馗則是一位非常特別的神祗人物。他溝通了天地人三界,奔走於人鬼神之間,既是神話的、傳說的、夢魘般的人物,又是現實的、俗世間的人物。

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鎮宅驅邪之神,古書記載,鍾馗,生得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異;他才華橫溢、滿腹經綸,正氣浩然,待人正直,肝膽相照,因相貌醜陋,被剝奪狀元功名,剛直不阿的他頭撞殿柱而死。

鍾馗神話的流傳,使得鍾馗畫成為國畫中一個特殊的題材。唐朝吳道子,明初葉澄、戴進、朱見深、仇英,清代蕭晨、佘丹山、羅聘、華巖,當代王寬喜、徐翎超、劉國輝、範增、王西京等書畫名家皆涉足鍾馗畫創作領域且頗多造詣。在他們筆下,鍾馗或豹頭虎面,龍額魚眼,臉上大把虯髯,身著官服,頭戴烏紗,一手仗劍,一手持扇,腳踏惡鬼;或有小鬼在旁為其提印、撐傘、背葫蘆。此外,有的還在鍾馗身邊隨一蝙蝠,為其偵查邪魔惡鬼,「蝠」也象徵「福」

饒吉老師作品《鍾馗》

饒吉,景德鎮高級陶瓷美術師,江西省工藝美術師,江西撫州東鄉人,畢業於陶瓷學院,現拜老師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曾開學,致力於釉上粉彩人物,以中國民間傳統人物為主的陶瓷藝術創作。

饒吉老師作品《鍾馗》

這幅作品《鍾馗》是饒吉老師的經典人物形象創作,將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不拘一格,以飛動的筆勢將鍾馗的兇神惡煞卻正義凜然的形象體現得淋漓盡致,烏黑厚實的鬍子,特有的手勢,人物的標誌特點活靈活現,紅袍加身也表達了吉神帶來好運的寓意,古代傳統的進士帽,手持長劍無不體現出其在人民心裡的高大形象,不同於紙上作畫的傳統模式,利用釉上彩的方式,給觀賞者直擊心靈的震撼,這樣一個只存活在人們口中的神話人物,饒吉老師將人物躍然瓷上,使觀賞者仿佛與藝術面對面,置身其中。

饒吉老師作品《鍾馗》

饒吉老師將巧思融入到傳統瓷畫中,亦加入了自己的想像和審美趣味。畫法上以線條的濃淡、緩急的變化表現出結構,筆筆不同,通過對比、疏密的變化,強調了體積感和空間感,線條簡單卻富有表現力。

饒吉老師作品《鍾馗》

瓷上煙雲,落筆風雨,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鐘馗形象從饒老師筆下流出,從心中湧現,線條凝練,筆無妄下,造型威美,氣象通神,品高韻雅,絕無重複。那既是千年前人間理性與正義的再現,也是饒吉對世態人生的形象表達,更蘊含了當代人的喜怒哀樂及理想與追求。

相關焦點

  • 中國彩繪文化藝術,陶瓷雕塑,景德鎮陶瓷
    此書是《陶瓷美術》雜誌從1958 ~ 1968年間所出雜誌的合訂本,其中涉及景德鎮眾多陶瓷雕塑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及論文,儘管彩圖很少,仍然是我們研究這一時期陶瓷藝術的重要文獻資料。書中有這一時期重要的陶瓷雕塑家,如曾龍升、曾山東、周國楨、劉遠長等,以及這一時期出現的制瓷機構,如陶研所、雕塑瓷廠等,是我們研究20世紀60年代前後陶瓷彩繪雕塑發展的重要依據。
  • 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展在海口開展
    王子謙 攝中新網海口12月19日電 (記者 王子謙)「陶瓷中國—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展」19日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共展出來自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20餘位當代優秀陶瓷藝術家所創的130件陶瓷作品。這些作品以多元的陶瓷藝術形式、技藝、精神內核,呈現了當下景德鎮陶瓷藝術旺盛的生命力。圖為參觀者欣賞瓷板畫。
  • 景德鎮藝術家嚴揚平雪景陶瓷藝術作品選集
    嚴揚平,1977年出生,江西省鄱陽人,自幼熱愛大自然,酷愛美術,尤其鍾情雪景,有著景德鎮傳統粉彩瓷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江西省原創工藝美術大師、江西省陶瓷工藝美術家、江西省工藝美術師稱號。系景德鎮高級職稱評委,昌南紅畫院藝術總監,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景德鎮御窯陶瓷研究所指導老師。
  • 景德鎮陶瓷的歷史地位與發展戰略
    改革開放以後,陶瓷生產步入一個嶄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發明和創造了色釉彩、綜合彩、現代陶藝、現代青花、釉中彩等不少新彩類、新形式、新技法以及新工藝、新材料,傳統陶瓷藝術煥發青春。當代中國優秀的陶瓷藝術家大多都來到景德鎮,他們為陶瓷藝術和陶瓷工藝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 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漸入佳境
    清代詩人沈嘉徵以一首通俗易懂的詩句,從資源、人才、技術、市場角度勾勒出景德鎮那時的「陶瓷生態」。▲陶瓷工藝美術師在瓷坯上畫畫。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景德鎮陶瓷受到多種因素的衝擊,一度有些迷茫。數年之前,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提前布局,以一個全新的政策引導、人才支撐、科技引領、文化滋養來培育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
  • 我為來自景德鎮的陶瓷世家而自豪!
    我為來自景德鎮的陶瓷世家而自豪!——景德鎮傳統顏色釉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勇紀實中國新聞雜誌社記者 華 娟人物名片:楊勇,1969年6月,出生於景德鎮,原籍江西豐城人,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藝術設計系。
  • 美麗陶瓷,千年瓷都——景德鎮
    景德鎮陶瓷大學坐落於景德鎮浮梁縣,原名為景德鎮陶瓷學院,2016年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同意景德鎮陶瓷學院更名為景德鎮陶瓷大學的函》,景德鎮陶瓷學院更名為景德鎮陶瓷大學。其為中國衛浴陶瓷及建築陶瓷輸送了大批量的技術管理人才。景德鎮瓷器以白瓷為聞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之稱,品種齊全,曾達三千多種品名。
  • 中國傳統文化,景德鎮陶瓷彩繪,宗教陶瓷
    中國的宗教雕塑以佛教造像(觀音、菩薩、羅漢、釋迦牟尼、達摩等)和道教造像(王母、藥師、八仙、壽星、鍾馗)為主。雕琢刻畫藏傳佛教在元朝非常流行,藏傳佛教藝術也相當繁盛,元代寺廟雕塑主要是藏傳佛教雕塑,因此景德鎮在元代也燒制了眾多的藏傳佛教造像。圖3和圖4皆為青白釉觀音坐像,高65釐米。
  • 瓷都貴妃,景德鎮美女陶瓷藝術家
    圖文推廣合作,聯繫微信號:330300000瓷都貴妃,景德鎮美女陶瓷藝術家瓷,源於瓷土,融於水火,塑於人工,成於天意。景德鎮是舉世聞名的世界瓷都,是陶瓷文化的發源地,是集天下名窯之大成者;這裡流淌出太多絕世佳品,被北宋真宗皇帝賜名「景德」。
  • 觀點▏景德鎮陶瓷需要經典文化
    景德鎮有魅力是因歷史上有大量的「經典」被世界認同,是濃鬱的鄉土文化,地域文化,吸引著其他外來文化,於是各種手工創意與陶瓷藝術充滿商品氣息,現代與後現代,先鋒與前衛,在景德鎮都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景德鎮有淪為以陶瓷為商業的實驗地,隔三差五就有各種名頭的外來「傳教教士」及「和尚」念經、傳經、送寶的,在大量的創新作品中,一個有趣現象,唯一與創新手工瓷不同的,「柴燒」手工瓷卻逆勢成為持續餘熱不減的現象,看似是大眾某種懷舊現象
  • 景德鎮陶瓷藝術家謝凱的作品收藏價值在哪裡
    謝凱,江西景德鎮人,現系江西省高級技師,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景德鎮陶瓷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從事陶瓷藝術二十餘年,擅長意境山水畫,其作品多次獲國家省級獎項,在專業刊物發表作品及論文20餘篇。
  • 景德鎮陶瓷的成長與變遷
    4月13日-21日,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將舉辦「京都博雅 瓷韻芳華」景德鎮陶瓷文化周系列活動,屆時將有近百家景德鎮陶瓷企業攜「景德鎮」製造來到潘家園。作為中國的瓷都,早在五代時期,景德鎮就以其燒制白瓷的較高成就奠定了自己在中國陶瓷史上的地位,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壟斷局,面並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明清時期更是作為御窯產地而聞名遐邇。
  • 新華社:景德鎮青年陶瓷畫師的傳承與創新
    新華社南昌12月17日電 題:景德鎮青年陶瓷繪畫師的傳承與創新  新華社記者郭傑文 姚子云  一手拿著畫筆,一手端著顏料……記者見到段文祥時,他正在瓷瓶上勾勒描繪,一幅花鳥圖躍然瓶上。  今年29歲的段文祥是景德鎮的一名陶瓷繪畫師,從事陶瓷繪畫已有12個年頭。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景德鎮人,他從小就受到陶瓷文化的薰陶。「小時候就看到舅舅把一個個精美的圖案畫在碗上,覺得非常神奇,當時就萌生了從事陶瓷繪畫工作的想法。」段文祥說。  為系統學習陶瓷繪畫工藝,2008年段文祥幾經輾轉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偉的徒弟。
  • 景德鎮青年陶瓷繪畫師的傳承與創新
    今年29歲的段文祥是景德鎮的一名陶瓷繪畫師,從事陶瓷繪畫已有12個年頭。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景德鎮人,他從小就受到陶瓷文化的薰陶。「小時候就看到舅舅把一個個精美的圖案畫在碗上,覺得非常神奇,當時就萌生了從事陶瓷繪畫工作的想法。」段文祥說。為系統學習陶瓷繪畫工藝,2008年段文祥幾經輾轉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偉的徒弟。
  • 黃海水:中國傑出陶瓷文化藝術大師,曾被國外國外總理主席接待
    有著千年瓷都之稱的景德鎮,數以萬計的制瓷人,世世代代傳承和發揚者傳統制瓷工藝。有一位陶瓷藝術家盛年正逢盛世,他才思敏捷,構思奇巧,工寫融通,氣度超然,所創作品風採飄然,吸引港澳歐美國際友人爭先收藏,他就是黃海水。
  • 景德鎮陶瓷的歷史地位與發展戰略-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改革開放以後,陶瓷生產步入一個嶄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發明和創造了色釉彩、綜合彩、現代陶藝、現代青花、釉中彩等不少新彩類、新形式、新技法以及新工藝、新材料,傳統陶瓷藝術煥發青春。當代中國優秀的陶瓷藝術家大多都來到景德鎮,他們為陶瓷藝術和陶瓷工藝貢獻了畢生的精力。目前在世的陶瓷大師有王錫良(代表作:《黃山四千仞》粉彩瓷板畫)、張松茂(代表作:粉彩《三顧茅廬》瓷板)、劉遠長(代表作:福壽富貴)等。
  • 景德鎮陶瓷大學「三融三淬」促進黨建工作顯實效
    作為全國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景德鎮陶瓷大學堅持以黨建為引領,開創「三融三淬」黨建工作格局,將黨建工作融入教學科研管理服務、融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融入陶瓷文化傳承創新,在「崗位示範」
  • 中國傳統文化,景德鎮陶瓷研究,製作流程與方法
    本文乃作者小衫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直至今天,景德鎮的陶瓷雕塑的製作依然是分工明確。景德鎮的陶瓷民國以後,個體的名家才獨立展示自己的作品。這些造型有它的藝術價值,也有它的歷史價值,是體現古代中西貿易往來的珍貴實物例證。特別是元代以後,景德鎮的樞府瓷、青花、釉裡紅等瓷器銷往世界各地。
  • 中國傳統文化,景德鎮陶瓷彩繪,彩繪顏料的發展
    位於河北的磁州窯往往在瓷枕等器物上用黑花將國畫人物或者裝飾圖案繪製在陶瓷上,而這一方法在江西吉州窯的陶瓷上也經常性使用。景德鎮在五代兩宋時期的繪製和燒成等方面借鑑了磁州窯、吉州窯等窯口的表現形式和工藝。
  • 中國藝術品賞析之陶瓷
    關於本書:《中國藏品精華賞析》,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江文主編。本書文字不夠精煉有趣,結構有些散亂,配圖不夠清晰,但是書中豐富的知識點對於想懂得點皮毛的人來說,綽綽有餘,故,還是一本有用的書。我經常去逛博物館,喜歡那份厚重與安靜。不管哪個博物館裡,肯定都會有這幾個展廳:陶瓷展廳、青銅器展廳、書畫展廳,玉器展廳等,有些還有古典家具展廳和地方特色文物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