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神經科學家與心理學家進行研究,發現對一些面臨各種刺激(包括長時間的抱怨)的人,進行大腦活動分析後發現時發現:大腦的工作方式就像肌肉一樣,如果讓它聽到了太多負面信息,很可能導致當事者也會按照消極的方式行事。更糟糕的是,長時間暴露在抱怨環境中還會使人變得愚蠢和麻木。
出現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情緒有一定的感染性,在聽到抱怨與牢騷時,我們在大腦中會容易出現共鳴,從而也會出現一些不良的情緒,導致影響大腦的思維。
那麼,該如何讓大腦免受「聽抱怨」之苦呢?問渠心理網為大家介紹以下幾種方法:
1.遠離抱怨
情緒是會互相感染的,與快樂的人在一起,我們容易快樂,與悲觀的人在一起,我們更容易悲觀。一個不好的環境,會讓我們出現不好的心理狀態。採用離開抱怨者一段距離,可以讓大腦不會被抱怨攻擊,受到傷害。
2.引導
但是有時候,我們迴避抱怨者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比如說我們的親人與朋友在向我們抱怨時,我們選擇迴避,那就會影響雙方之間的感情,傷害到了對方。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去引導他,引導他如何去自己解決問題,比如說「你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為好?」開發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冷靜下來,心平氣和的解決辦法。
3.防禦
雖然上面兩種方法可以很好的解決自己受到抱怨,但是有時候我們會很被動,無法用上面兩種方式解決,那麼這時,我們就可以試著給自己築起一座心理「防火牆」。採用一些心理技巧阻斷牢騷話進入大腦,避免腦神經細胞受到損壞。如運動員在客場進行比賽,面臨主場觀眾施壓時所採用的一些心理技巧值得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