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y Ng,是一個名字,也是一個品牌。
不少女性想擁有一雙Christy Ng的鞋子,而名字的主人伍美眉,年少時從未想過自己會和鞋子攀上關係,甚至成為本地鞋子女皇。
問她,為什麼選擇賣鞋子?「哪個女人不喜歡鞋?」她篤定的回答。但是Christy Ng伍美眉不曾念過鞋子設計,小時候更未想過會成為鞋商。
18歲那年,伍美眉和朋友去泰國旅行,在跳蚤市場買了幾雙便宜鞋子,她穿出街時卻被朋友看中,硬是要她出讓,她「被逼」把10令吉買來的鞋子,用15令吉賣給朋友,不料這個交易是她命運的一個改寫。
「我發現同學很喜歡我穿的鞋子,覺得我的品味很好,我發現,原來可以這樣賺錢,於是開始替同學們代購。」
9歲打工賺錢,25歲創立個人網購平臺
伍美眉來自貧困家庭,父親是一個冷氣技術員,母親是半個家庭主婦,家裡還有一個弟弟,一家人住在雪州八打靈再也。她9歲就開始「出道」,放學後跟著母親在格拉那再也輕快鐵站售賣鮮花,其他同齡的小孩忙著上課、補習和玩樂,她已經半工讀,在真實的商海中學會和顧客打交道。
她從事過各種不同的銷售工作,13歲銷售冰淇淋算是第一份工作,每小時有3令吉工資,也賣過兒童產品和女性用品,每一次的兼職經驗的累積,都為她未來的創業道路奠基。
18歲那年把腳上的廉價鞋子賣給朋友之後,讓她看到一條路,膽子壯了起來。
「我借了朋友的貨車,到泰國買了一貨車的女裝鞋回來。除了賣給朋友,也駕著貨車到夜市集、跳蚤市場、甚至是把貨車駕到夜店門口,打開後車箱就開始賣鞋。」
她一面賣鞋一面打工一面念書完成5年本地大學教育,考獲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專業學位。當年她23歲,加入一家瑞士製藥公司任職醫藥代表,但正式工作讓她不再有時間到處賣鞋。不過她還是沒有放棄夢想。
那時網購的風氣還不是很盛,但她決定用工餘時間在網上賣鞋子。
「賣鞋子這麼多年的經驗,我知道網絡可以提供一個平臺,我要自己設計鞋子,我不想賣和別人一樣的東西。」
多年從事鞋子貿易的經驗,有自己的獨特審美觀,認識了不少鞋子生產商之後,伍美眉開始大膽嘗試設計鞋子。
一開始親戚猛潑冷水,覺得此路不通,但固執的她還是執意要嘗試。別人認為不可思議、不可能的事,她就是要去做。結果,她搶到了第一杯羹。
很多女生沒有想過可以用可負擔的價格設計與定製心中的玻璃鞋,她開創先河,利用網絡與科技的便捷,為女孩們實現美夢。
隨著網購熱潮掀起,人們改變了購物的模式,她轉戰網絡正好是時機。經過兩年努力後,累積了基本的顧客群,她知道是時候脫離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涯,就在25歲那年,她創立了christyng.com,正式投入創業的海洋。
從網購到實體店,顧客遍及歐美
伍美眉在短短9年建立了鞋子王國。christyng.com臉書專頁已有四十多萬追隨者、顧客來自逾30個國家包括歐美,她還從網絡世界走進現實社會,最近開了第七家實體店。
專訪她的這一天,業績還未達標,她用盡各種方法指示下屬達標,包括建議到記者的報館擺攤。
「我的鞋可以高檔賣,也可以低檔賣,只要可以賺錢。」這個32歲,渾身是勁的漂亮女強人就是這樣率直。
永續經營需要人才資本的支撐
在創業這條路上,伍美眉覺得有3樣東西最難,那就是讓生意永續經營的策略、人才以及資本。
「要找到對的策略永續經營,資本的運用與管理,還要找到人才,缺一不可。」
已經構建全球品牌的她,鞋子包包都出口到全世界,為馬來西亞人製造就業機會,她期許未來像鞋王周仰傑Jimmy Choo一樣,把Christy Ng這個品牌打入國際市場,讓世界看到大馬在鞋子設計的創意,把大馬變成東南亞的義大利。
她的成功不是必然;因為她的付出絕對沒有一點欺場。
就像她品牌的理念一樣,「給她一雙正確的鞋,她可以徵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