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篇云:「人稟天地,命屬陰陽,生居復載之內,盡在五行之中」。
夫婦乃人倫之大,自古為先,有夫婦然後有子女,故五倫之中首先夫婦也。
五倫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這五種人倫關係 。
上古時期沒有婚姻制度,因此沒有「夫婦」這個概念,沒有夫婦也就沒有父子等各種關係。自從有了婚姻制度之後,才有了夫婦、父子、兄弟以及各種親戚關係,人倫道德才得以出現,由此可見,夫婦是人倫之起源。
易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二氣交互產生萬物,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乾坤一氣生陰陽,陰陽生而五行起,天道為乾,地道成坤,乾為剛為陽,授之以男;坤為柔為陰,授之以女。
異性相吸,萬物孕育而生。人類亦是如此。
俗語云:「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約定俗成,源遠流長,文明的推進,形成了有規律、有秩序、有禮節、有法律的婚姻制度,所謂「金玉良緣」。
而在自然中,萬物、萬事、時時刻刻都在不斷的演化。人生亦是如此,生、老、病、死的過程是一種自然現象,婚姻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同樣也是跳不出三界外,依然在五行中。
這種自然現象在社會上呈現的律就是:緣起則聚,緣盡則散。
既然離婚也成了一種「客觀規律」,為什麼以前離婚率低而當今離婚率高呢?
從古典哲學的角度來看,天作之合,講究的是緣分。佛家說:「緣起性空」。通俗一點說就是「前世的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更通俗一點說就是「你今生所遇見的人就是你應該遇見的人」,或者說「該你經歷的,總要你自己去經歷」。
當前社會形勢下,離婚率越來越高。竊以為,主要有以下多種原因:
其一,離婚率上升應從改革開放後這幾十年來逐步提高,由於政策開放,各行各業百廢俱興,如雨後春筍,全國各地區掀起創業熱潮,由農村的人力資源湧入城市,好聽點叫參與城市建設,現實點就是打工賺錢養家餬口,這是社會形勢的一股大流,大家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而奔波,大部分青年男女,背井離鄉,不少夫妻分居兩地,很多人到了城市雖然是開了眼界,但畢竟也會破壞了心理境界。
在沒有「約束」的環境下,人畢竟是血肉之軀,人人都有七情六慾,加上吸收了西方開放的觀念,形成了一個享樂主義、經濟掛帥的時代。在經濟的驅動下,歌舞廳,夜總會,酒吧等等應運而生,為寂寞男女宣洩情感和尋求刺激提供了曖昧迷離的環境,燈紅酒綠與花天酒地同源,激發著人們內心最原始的欲望。
有些人喜歡追趕社會潮流,有些人是出於新鮮好奇,有些人是苦於一直沒有機會,有些人是一時色迷心竅。
由於科技突飛猛進,進入資訊時代,經濟是一切人類活動的驅動力之一,商家為了經濟效益,日以繼夜,爭分奪秒的深度挖掘著人們任何可以變現的需求,電話、手機、智慧型手機、交友軟體等等的普及,奇技淫巧和層出不窮的營銷手段,閃爍著各種醒目魅惑的霓虹燈光不斷的在夜色下召喚著人們心中的那塊柔軟。
人們獲得信息變的十分簡單快捷,大大提高了男女交友的便捷性和普遍性,網際網路壓縮了心與心的空間,異地戀愛結婚越來越多,就算是已婚男女也有不甘寂寞、不甘平淡或者對原配本來就信念不堅定從而另尋新歡的。因此,離婚率節節上升這並不是太奇怪。
其二,解放後,毛澤東時代所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男同志能辦到的事,女同志也能辦得到」 。婦女權利得到倡導,幾十年來,確實大力提高了女性的社會地位,有效打擊封建傳統的男尊女卑現象,法律也確立了一夫一妻的婚姻法制。女性有法可依,如若發現丈夫有外遇,大多數女性在氣憤難平、無法容忍的情況下可以依法提出與丈夫離婚。
而在解放前,女性的地位比較低,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是女性逆來順受,男人從來是三妻四妾,女人則必須三從四德。就算是發生丈夫經常尋花問柳甚至回家還對妻子家暴,那個時候的法律也不健全,女性受教育率很低,法律意識淡薄,面對不順的婚姻和悲慘的命運,很多女性會選擇輕生也不會想到離婚,那個時候的離婚似乎成了比生死還更讓人羞恥的事情。有年長的人回憶說,幾十年前的農村地區,一個村時隔不久就有聽說某個女性因為家庭問題上吊或者喝農藥自殺。
因此,也有人說現在的離婚率高也不一定全是壞事,雖然這些年離婚率不斷上升,但婦女的自殺率已經降低到很小很小了。更有人說,生老病死都不怕,還怕離婚麼?
其三,改革開放後,男女平等更加落實到實處,男女接受教育的比列逐漸持平。「巾幗有用武之地」女性有自己的工作,在經濟上不必依靠男人,甚至很多女性的收入遠遠超過男性。
女性在職場上交際變的比較廣泛,思想也更加的前衛,女權意識提高,視野更開闊了,也有不少女性是遇見了覺得比丈夫更優秀的男士,或者被其他男性強烈的追求下動心的;也有少數女性在知道丈夫出軌之後,心理失衡,會選擇找身邊的男性傾訴甚至發生感情或關係,以此報復丈夫的背叛。
夫妻之間離婚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感情出了問題,對彼此失去了信任。法律層面上的那張結婚證有時確實只是一張紙而已,此時成了分割財產或法律責任的憑證。根據全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的發布情況,近年全國的離婚案件中,74%是女性提出離婚的。以下視頻就是周強的實錄。
其四,有少數是未成年或剛成年時在荷爾蒙的作用下早戀後懷孕了,這個時候孕兒成了雙方最大的媒人,撮合了男女雙方的婚姻,沒有這個孩子,婚姻可能難以成事,既然生米熟已煮成熟飯,就只能順其自然,孩子雖然是父母的粘合劑,但是也無法粘合終身,結婚時孩子成了媒人,離婚時孩子成了人質。
由於過早的當父母,有的自己本身還是一個「巨嬰」或者媽寶。尚未有養家餬口的能力,生活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生活的現實加上心理上還太年輕,矛盾問題逐漸浮出水面。貧賤夫妻百事哀。最後還是敗給生活日常中的一地雞毛,本以為嫁給了愛情,卻敗給了進口奶粉和柴米油鹽。
也有的是在成人後,二十剛出頭,有些父母怕女大不好嫁,怕女孩年齡越大越掉價,在媒人或親朋友好的介紹下,找了個條件看起來「還不錯」的人閃婚了,婚後才發現性格不合,或者對方好吃懶做,整天沉迷網路遊戲,甚至吃喝嫖賭,或者家暴等等,悔不當初,離婚成了一種心願和解脫方式。離婚後她們說:「婚後流的淚,都是婚前腦子進的水」。
或者另一種情況是到了適婚年齡,家裡催促的緊,從相親到戀愛的過程都發現對方挺好的,因為戀愛的時候大家都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等結了婚後,才發現更真實的對方,發現一切不是想像中的那樣。有些人被催婚的時候,有些人都已經在離婚了。閃婚的結果往往也是閃離。離婚後他們說:「上一次結婚,是為了父母;這一次結婚,我要因為愛情」。
也有的因為環境和各種條件所迫而結婚,到如今環境改變了,或者自己事業有成,就想做回自己,按照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行事,這種情況男女都有,但比較多發生在男性當中。離婚後他們說:「一夫一妻是法律的需要,而不是我個人的需要」。
也有的是女方確實太強勢,總是喜歡對比別人的婚姻,各種不滿和抱怨,或者妻管嚴,男人在家沒有地位轉而在外面有了「紅顏知己」,這種情況,原配哪裡能容忍,直接就棒打鴛鴦,當然這一棒是把自己的婚姻打碎。離婚後她們說:「那對gou男女,不會有好結果」。
其五,也有一些獨生女,或者從小被父母「富養」的女性,結婚後不但和丈夫會發生矛盾,和婆家其他人也是無法相處,經常發生如金庸小說裡面寫的「決戰光明頂」事件,或者是雙方父母過多的插手和幹涉女子的婚姻瑣事。最後清官難斷家務事,離婚成了最後的選擇。離婚後她們說:「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結婚卻是兩個家庭的事」。
其六,也有一部分是「假離婚」的,但走的可是真實的法律程序,所謂的假離婚,就是為了在城市購多套房,為了規避限購政策,為了避稅。假離婚也有不少是「弄假成真」的。
其七,有人說是現在的教育制度的關係,學校不再教傳統的女德,也不再相信什麼因緣天定,而是人定勝天,男孩女孩都一樣,灌輸從林法則和競爭意識,女人如果比男人弱就會吃虧,失去主動權。鍛造出了無數個自稱「女漢子」的一代。另外,男孩們繼續學著爸爸的樣子,女孩們卻不願再活成媽媽的樣子。
有人說,以前的人,東西壞了想著修;現在的人,東西壞了只想換。在婚姻也是如此。離婚率高是緊跟社會快節奏的發展。
其八,根據有關數據,離婚率尤其是最近15年連續暴增,離婚的主力軍是80後、90後。離婚率的劇增,有這十幾年媒體繁榮昌盛的「功勞」,尤其是現在很多明星出軌或者離婚的新聞成了頭條熱點,各種自媒體紛紛搶熱度解讀圈粉,甚至出現很多以犀利為特徵的情感作家或大V出來為女性代言,為女性發聲,倡導女權文化,這些被稱為「毒雞湯」的文章害了中國姑娘。
當然這些大V自己也「說到做到」,很多雖然賺了不少錢,但是被曝出自己在賺粉絲經濟的同時也離婚了。言為心聲吧,或者是被自己的語言反噬了。
網絡毒雞湯慢慢成為了婚姻中的一把屠刀。
好多高頻句子成了文章的重點被加粗顯示,例如:
時間很貴,請別浪費,及時止損
男人愛不愛你看他願不願意給你花錢
男人出軌一次就一定有無數次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離了誰就不行
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會更乖
離婚後才發現活成了真正的自己
沒有男人依然可以很幸福
長的漂亮不如活的漂亮
女人你千萬不要委屈了自己
女人你不再是生育工具
女人你要為自己活一次
女人你該「自私」一點
.
然後就是一大堆的故事,身邊誰誰錯嫁給一個渣男,這個男人是如何的渣,姑娘決心來個斷舍離之後,獲得新生並且遇到了真正的良人... ...
人們有喜歡聽故事的天性,人們需要故事。
因此,很多情感作家兼備小說家的才華,輸出大量的「案例」,並舉例某某明星二婚或者三婚了還找了個小自己十幾歲的帥老公天天甜蜜蜜,你瞧人家那臉上的氣色多好。之所以皮膚嫩的可以掐出水來,是因為愛情地滋潤。
各種明星八卦,娛樂圈美滿的婚姻且不說有多少比例存在路演和人設。然而鞋合不合腳只有腳知道,婚姻適不適合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別人的指手畫腳只會影響你的判斷,而幸福是你咬下的那口蘋果,甜不甜只有你知道,跟旁人無關。
無數的雞湯文在教中國姑娘如何識別渣男,好像所有男人都是PUA,女人都是受害者,看哪個男人都覺得不靠譜,儼然把男人當成了敵人,恨不得來個種族大戰。
其中網絡雞湯灌得最猛的高頻詞就是「三觀不合」,在自媒體的引導下這句話深入姑娘們的心扉,三觀不合成了離婚的萬能理由。可是很多女孩你讓她說出自己具體的三觀是什麼?她一時半會不一定說的出來。反正大家都說找老公要找一個三觀相同的,否則不會幸福的。
三觀:指的是雙方各自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很多姑娘們嘴上嚷嚷「三觀不合」,大多只是覺得對方不夠體貼,不夠溫暖,不夠理解自己,而自己又不想理解和接受對方,認為愛我就會把我寵成天使,否則就是不愛,就是一定有貓膩。
三觀是一種認知,而人的認知是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的,沒有一層不變的三觀,天底下哪裡有那麼多完全匹配的三觀呢?
就算真的找到了三觀一致的人,隨著歲月的沉澱,彼此的生活,工作,際遇的不同,也會導致三觀在過了一段時間後,變得完全不同。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連什麼是真正的三觀都搞不明白,就被「醍醐灌頂」,這碗毒雞湯,我先幹為敬!
比起三觀相投,婚姻經營中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磨合是什麼?不是對方自發的變成自己完全期待的樣子,而是彼此理解和尊重對方的能力。
當然離婚的原因還有很多也很複雜,甚至千奇百怪的都有,總體上離婚的理由大多填寫感情不和,其實感情不和是非常敷衍的理由,其背後一定有難言之隱,比如包括了婚外戀,性格問題,經濟問題,甚至是身體問題。然後就是家庭暴力,在現實的案例中,家庭暴力和學歷文憑沒有必然的聯繫,往往高學歷的知識分子中發生家庭暴力的還不在少數。據公布的數據,學歷越高的人群出軌率和離婚率反而越高。
講到這裡,我們很有必要解釋一下,離婚率這個概念,因為很多媒體也是不加考證只顧追熱點,更有不少知名媒體也紛紛撰文來個全國各大城市離婚率排行榜,大肆勢宣傳北京離婚率44%,上海離婚率38%,廣州離婚率36%,廈門離婚率34%等等。
這樣的數據弄的整個社會很緊張,民眾紛紛感慨現代的人到底怎麼啦 ? 家庭是社會和國家的基礎, 家庭問題是國家的大問題,搞的國家民政部官方出來解釋什麼是離婚率。
比如:假設北京2019年結婚人數是100萬對,離婚人數是44萬對,那麼離婚人數和結婚人數的比列就是44%,這個數據是離結比,不是離婚率。因為這個是不同的兩個獨立的數據。100萬對結婚的夫妻當中發生離婚的人數才能叫離婚率。
計算公式是:某年離婚率=(某年離婚次數/某年平均總人口數)×1000‰
這個公式據說是聯合國制定的。
2018年,全國結婚登記1010.8萬對,離婚總對數是446.1萬對,離婚率是3.2‰而不是44.1%。
2019年,全國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總對數是415.4萬對,離婚率是約3.1‰而不是43.8%。
大家看清楚民政部給出的3.2‰,這個是千分之三點二;和媒體宣傳的44%這個百分之四十四,是相差了一百多倍。
雖然這個離婚率是專家制定的,民政部也出來解釋說江湖上傳聞過半的離婚率的計算方法不科學。
但是樸素的民眾不一定買帳,畢竟在2018年和2019年約一千萬對結婚登記,同時也約四百多萬對辦理離婚,這個數據太直觀了,直觀到讓百姓對離婚率這個公式是怎麼制定的並對其科學性這樣的問題直接失去了興趣。
雖然官方闢謠說,離結比不等於離婚率,但是離婚人數節節攀升甚至觸目驚心這個是鐵的事實。
據不完全統計,離婚後,女人吃虧與後悔佔多數,雖然有了婚姻法,但人們大多數缺乏婚姻家庭的知識,我們要駕駛汽車需要培訓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通過各種科目考試合格後才能拿到駕駛證,但是婚姻這門課,學校根本沒有教,步入婚姻的門檻也不高,只要男女雙方你情我願,唯一的要求就是符合國家法定結婚年齡並且體檢合格就可以了。
近來有學者提出,婚姻這件事,是不是也需要來一個培訓學習和考試,只有合格了才能步入婚姻,才能領證呢?
在婚姻上,很多夫妻發生摩擦往往沉不住氣,盛怒之下,往往口不擇言,有暴力傾向的甚至大打出手,曾經的山盟海誓,鮮花美酒加咖啡的愛人,此時反而成了最十惡不赦最面目可憎的人,此情此景,已經把家和萬事興拋到九霄雲外,過分強調自己的自尊,追求平等,有很多女方覺得自己比對方付出的多,覺得憑啥我賺錢養家還要包攬家務?如此要一個老公何用?強烈的付出感讓自己心裡不平衡。
在多次的矛盾衝突下消耗完了感情,審美和視覺上用一個詞就是「身心俱疲」,從戀愛時的無話不說,到結婚後的無話可說。這樣的婚姻,現在被稱為「喪偶式婚姻」,意思就是「有等於無,有還不如無」。
雙方覺得以其在一起是一種折磨和痛苦,不如花開兩朵,天各一方。重新定義了什麼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那麼,離婚後,男女雙方的處境和走向如何呢?
首先,特別是四十歲以上的女性,從年齡上看此時進不進,退不退,雖然青春已不再,但此時還算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人生還處在發熱發光的重要時期,餘生還很長,生活還需要繼續。
其中幸運再婚的女性亦有苦衷,找不到適合對象結婚的女性內心更苦,好馬不吃回頭草、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堅持,為了卑微的尊嚴,寧可孤身一人,度過餘生。然而漫漫人生路,不管年輕的還是中年的女性,離婚後她們是否選擇再婚都可能會面臨以下問題:
一、再婚的女性現實中大多是嫁給偏於高齡的離婚男士,這種情況,男女雙方一般都有兒女了,關係網也變的更加複雜,從其衣食住行以及經濟開支等,很容易有摩擦,因為對方帶的孩子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子女,有可能比較難以教育及聽話,或者本身就帶有私心和偏見,被對方的孩子氣到了就容易失去耐心,做為中間者,大部分人離婚的原因是因為無法忍辱負重,既然男女雙方都是離過婚,不管什麼原因造成,雙方的性格有可能多少有一些「缺陷」的地方,各種矛盾和現實生活中的摩擦,積累到一定的程度難免還是會有大概率爆發衝突的可能。
二、沒有再婚的女性,也可能會有一些感情發生,現實中很多是遇見有婦之夫,有老婆的男人還主動追求你,這樣的男人不就是當初很多離婚女人無法容忍而選擇離婚的「出軌男人」麼?
時間久了,紙包不住火,弊端終究會出現:
1、破壞他人的婚姻家庭,名不正言不順,被稱為「小三」。
2、部分女士被部分男性騙財偏色。或直到最後才發現對方原來是有家庭的人。
3、部分女士還有的被男友的老婆毆打、侮辱、吃官司,更嚴重的還會受到生命威脅。
4、部分女士為男友多次流產,搞垮身體,對經濟與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
很多女性在離婚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孩子爭奪過來,理由是孩子小,離不開母親,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樣的女子確實是很有母愛的、責任感很強的,值得點讚。
但從孩子角度看,年幼就失去父愛,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很多女權思想比較前衛的女性,也會提出,孩子不該是成為不離婚,委曲求全的理由,一個人生活一樣能把孩子教育好,但是這樣的決心是離婚的時候是這麼想,然而餘生很長,漫漫長夜,一個人生活久了大部分人還是需要找一個伴的;餘生又很短,孩子一天一天的長大。
另外女人帶著孩子在現實中增加了再婚的難度,因為男方需要一次接受兩個人,內心總是覺得替別人養孩子。要碰到一個能把孩子視如己出的男人那是需要運氣的。
也有人說,夫妻離婚,孩子最好跟爸爸,因為除了後媽,其他都是親人,如果跟著媽媽去再婚,除了親媽,其他人都是外人。
不管這些話,讀者覺得中聽不中聽,這都是來自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無法逃避,也無法視而不見。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麼是比一個在原生和睦的家庭成長的童年更幸福了。哪個孩子希望和願意自己的親生父母勞燕分飛呢?然後又多出一個爸或者媽呢?能不能和繼父或者繼母和睦相處那是另外一回事了。遺憾的存在,是不爭的事實。
雖說女子雖弱,為母則強,然而一個單身的女性,在這個高消費的年代,要培養與教育好一個孩子真的很不容易,孩子如果喜歡看電視,玩手機,懶讀書,又好動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天性,尤其在叛逆期的時候更是容易暴露出慈母的弱點,孩子不讓管,或者管不了。
當然也有一些女性選擇把孩子給男方養,但是親情是永遠割捨不斷的,這種遺憾成了心中一根刺,深深的扎在了內心深處。
其次,男人離婚後,如果帶孩子,那麼帶孩子普遍是男人的弱點,更加容易因為缺乏耐心而教育不當,極個別能把孩子教育好的男人,一般情況下也不會連一個曾經相愛的女人都無法相處,需要一刀兩斷。
當然我們說的是一般情況下,也有極個別特殊的情況,我們永遠為社會極個別優秀人士保留一定的餘地,我們尊重所有單親家庭,但是在單親家庭中一個人要既當爹又當媽,難度真的很大,孩童性格的形成需要父母雙方共同的努力。依然正如本文開頭所言,一陰一陽之謂道!
如果孩子給了女方,男人單身,那麼再娶的概率很大,尤其是經濟條件好的男士,俗話說,男人四十一朵花,這花是不是花心的花,暫且不深入考究,事業有成的男士身邊不乏青春靚女願意以身相許的。如果男人再婚了,妻位有了新人來填補,那麼和原配復婚的可能性基本就鐵板釘釘,不太可能了。現實中男人相對來說,離婚後的生活去向和選擇空間似乎比女人寬敞很多。
總之,最近國家公布了開放二胎後全國的生育率還是一直降低,有人把問題的原因歸為高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但是今天我們要說離婚率的提升也是導致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夫妻雙方都考慮要離婚了,怎麼還會考慮再生一個孩子呢?家庭是組成社會的細胞,離婚率上升,非常不利於孩子童年的性格和心理的塑造。
另外,在超過70%的起訴離婚案中,最殘酷的一幕不是分財產而是爭孩子。記得一位法官回憶說,在處理此類案件,他經常問孩子一個問題,你是願意跟著爸爸還是媽媽?大部分孩子在父母離婚的時候不滿14歲,這樣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要如何選擇呢?
在2019年下半年,當當網的創始人這對曾經的「伉儷」離婚時為了爭奪股權在媒體上互相開撕,那是真的「無話不說」,歇斯底裡,不留情面。
為什麼離婚中出軌較多的一方是男人?
很多人說出軌是離婚的最主要原因,在出軌這件事情上,男女都有,一般男人出軌較多。俗話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只要女方一主動,大部分男人根本不是半推半就,而是毫無抵抗能力的就盛情難卻了。
現代科學指出,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早期是沒有婚姻制度的,繁衍是所有動物的本能,動物界的雄性是不斷的增加與雌性交配的數量來讓自己的基因得到更多的延續下去,人類也不例外,男性為了讓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會想和身邊更多的女性繁衍後代,這種自然界的習性被寫入了男人的基因,因此,理論上男人好色,有其先天的因素。在女性圈流行一句話「十個男人九個色,還有一個不承認」。
然而張學良不但主動承認了,還寫成了一首詩:
自古英雄多好色。
未必好色盡英雄。
我雖並非英雄漢。
唯有好色似英雄。
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更何況凡夫俗子呢?
不知曾幾何時人們開始稱呼好色的男人為「色狼」,動物學家指出,用狼這種動物來形容好色的男人,真的冤枉了狼,據觀察,狼是非常重情的動物,在狼群中是一夫一妻制,公狼一生只愛一隻母狼,母狼懷孕期間,公狼的時間都用來捕獵,並且先給母狼吃飽,狼失去配偶後,會選擇離開狼群,在月圓之夜對著月亮哀嚎,以此緬懷對伴侶的思念。在此,也要特別提到,我們古代的《詩經》開篇就說:「關關雉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寫了古代男女戀愛的美好情景,雖說男人好色是一種天性,但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做為一種拈花惹草的說辭,這是影視作品對經典傳統文化的誤導。
首先,很多人把「窈窕淑女」的意思就理解錯了,窈窕淑女不僅僅指身材或者容貌姣好的女子,更側重的涵義是指一個有良好品德的賢淑女子。
「君子好逑」是說一個君子應該娶「窈窕淑女」這樣的女孩子作為自己的妻子,因為你的妻子關係到你的後代,一個良好的妻子,她可以言傳身教,把自己的孩子也教導好。
所以古人說娶一個好的妻子一定會旺三代,而娶一個不好的妻子那也會敗三代,古人認為有賢淑美德的女子,是最可貴的。
而從這句話中,也讓我們體會到,中國古人那種教育的良苦用心。
一般的成年人都非常好面子,如果你直接去跟他說,你這個人不能見異思遷,你要忠實你的配偶,那他會怎麼說呢?
他可能會說這關你什麼事,這是我自己的事,如此就不能起到教導的作用,還會把兩個人的關係給弄僵了。
古人出於良苦的用心,於是就採取了一種非常委婉的方式,寫了一首詩,說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你看一看在那河洲上停著的雎鳩鳥,這些雎鳩鳥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它一生都不會改變自己的配偶,它一生都會忠實於自己的伴侶。那麼我們人呢?
難道我們做人還不如這些雎鳩鳥嗎?
難道我們做人還不如禽獸嗎?
因此,一個有德行有羞恥心的人,一讀到這句詩,就會受到很大觸動和警醒,他會在行為上有很多收斂。當然一個人如果沉迷得很深,他再讀這些,可能也沒有什麼感受了。
在現代,隨著人們經濟的改善,加上之前計劃生育政策,兒女少,父母對兒女更加注重生活條件的豐富,吃好用好盡力爭取上最好的學校。把孩子當做掌上明珠,大多數人從小養尊處優,習慣了享受與尋求快樂,社會形勢變革快,尤其是年輕人的思維方式變化的更快。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都為了共同的經濟目標競爭著、攀比著,你刺激我,我刺激你,虛榮心越來越嚴重,人情味越來越淡薄。
現代社會還有沒有「君子」和「窈窕淑女」呢?
我們不能因為有些女孩在電視節目中說出了:「寧可在寶馬裡哭,也不在自行車後面笑」就把所有女性說成是拜金主義,不潔身自愛。
我們也不能因為有個別女權主義的女性說出了「男人可以三妻四妾,難道我們女人就不能第一任,第二任,第三任嗎?」的言論,就斷定了所有女人都變了,就斷定現在已經不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時代了,就武斷的說世上再也沒有賢妻良母了。
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美德依然被很多善男信女認同和繼承著,我們不能以偏概全。
我們前面說到好色是被寫入了男人基因裡成了一種天性,不論是古代和現代的男人基因其實都一樣,但古代男人有的德行和羞恥心,現代男人難道就已經沒有了德行和羞恥心了麼?
不管在哪個時代,人性的光輝就是愛和責任。再聰明的男人也很難做到「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因為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日本一個心理學家曾說,只要你敢偷情,被發現只是遲早的事,家裡的妻子真心要發現丈夫風流韻事,有無數種方法,此時此刻她的智商據說超過了福爾摩斯,男人們還是自求多福吧,讓我們牢牢記住古訓:「要讓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同時這裡也有幾句話特別說給男性朋友聽的:
雖然學界指出男人好色是天性,那麼男人不能拿這種天性作為理由而喜新厭舊,流連聲色,尋歡作樂。反而要認清色字頭上一把刀,在現代社會,這個天性會成為男人的弱點,嚴重的話,會鬧成妻離子散,身敗名裂,甚至可能丟了性命。
男人好色這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反而男人的一生中多了一個功課,那就是要懂得收斂自己和克制自己的心猿意馬。低級的欲望通過放縱即可獲得,高級的欲望需要經過克制甚至煎熬才能獲得。
然而道理這樣說,靠什麼去約束自己呢?我認為靠的是正念、正知、正覺,增加自己的正能量,完善自己的人格,強化自己的責任感。讓自己增長的不再是體重,而是認知與智慧。
比方說,女人在一生中,要花好多時間在懷孕和育兒上面,身體內分泌包括體型容貌和心理的變化是很大的,你要想想,她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為你生兒育女,孩子冠你家的姓,算是延續著民間傳宗接代的使命,她是為了什麼?女人嫁給一個人,就是嫁給一個家庭,嫁給一種生活方式。婚姻裡很多男人,一直把妻子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
說的難聽一點,大多數男人就是聘請了一個免費的保姆,洗衣做飯帶孩子。可見她的身心壓力有多大?她心中最親的人是誰?她眼中的丈夫幾乎成了她的信仰。男人沒經歷過懷孕生孩子的身體變化和痛苦,不少男人因為自己經濟收入的壓力,可能還怪女人不旺夫益子,多種嫌棄,這樣真的對麼? 記得一個婚姻專家說過「不幸的婚姻,是從嫌棄開始的」。
這段話,是送給男性讀者的,也許您已經什麼都懂了,但是懂還不夠,要能做的到才行,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行動才是最真實的語言。
不要讓對方用離開來教會你成長。不要讓她無意又無奈的哼起了那首:「離開你,我才發現自己那愛笑的眼睛」。本文試圖站在比較客觀的角度分析現代離婚率高的本質原因,離婚是兩個人的事情,我們不能把責任全推給女人或男人,正如開頭我引用易經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通俗一點就是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離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錯綜複雜的,但是本質又是很簡約的,就是陰陽失衡了。
未了,婚姻要如何經營呢?
好的婚姻是需要經營的,生活和婚姻同樣都需要儀式感。而其中夫妻之間的溝通是最主要的。婚姻裡最可怕的是冷暴力,因為有時它比暴力更讓人壓抑難受。
夫妻之間的溝通也是最重要的。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句責備,都會對婚姻造成無法彌補的裂痕。
婚姻的關係,按理說應該是所有的社會關係裡,最親密的關係。但是,往往因為距離太近,夫妻之間忘了欣賞彼此的美好,不再是求同存異,而是求全責備。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婚姻的不幸,本質上大部分是因為個人修養的問題,不懂得怎麼愛自己更不懂得如何去愛對方。婚姻的經營不是天生就會的,需要不斷的學習。
夫妻之間感情發生矛盾是難免的,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意或沒耐心溝通,除了冷暴力,唯一的交流就是吵架。
家庭不是一個可以撒嬌的場所,也不是一個可以撒野的地方。
夫妻之間良好溝通的基礎必須先從態度抓起,要有耐心,有誠意,生活是由一件一件的瑣碎的事情串聯起來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才是生活的真相。
然而現在很多人對於「生活瑣碎」的事,容忍度很低。
華盛頓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博士和妻子研究親密關係40年,最終找到了決定親密關係好壞的最關鍵因素:
就算是情感基礎再好,關係再親密的伴侶,他們依然會容易被日常生活的瑣碎事件打敗。不要小看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是這些小事兒,讓很多人的婚姻最終崩潰瓦解。
這不是和我們古代韓非子所說的:「千裡之堤,潰於蟻穴」殊途同歸麼?
毀壞婚姻的最主要的原因竟然不是出軌不是家暴不是窮,而是「生活瑣事」!
現代,大家越來越不願意換位思考,越來越在乎自己的感受,越來越容易生氣。婚姻中最可怕的就是「太自我」。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視角,既想要控制對方的行為,又不想被對方控制,控制欲越強離婚的機率越高。
我們總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陌生人,把最醜陋的一面留給最親的人。夫妻之間更需要互相尊重和理解,難道夫妻之間真的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了麼?或者連一個陌生人都不如麼?
我們善於諒解別人,即是在諒解自己,雖然人生有命運,但命運是依附於人心靈的主宰。思維方式就是人生軌跡。
我們總是希望對方做出改變,總是希望別人能理解自己,我們總是喜歡滔滔不絕的說,不喜歡聽別人侃侃而談。如果大家都如此,那麼你說的話別人也不想聽。所以說,真正會表達的人,是善於傾聽的,傾聽也是表達的一部分。
然而也不是傻傻的聽對方講完每一句話,而是能聽出對方表達的邏輯背後的意思,對方為什麼要這樣說,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如果還是聽不清楚,就要加以引導話題的方向,直到中心明確,做到有效溝通。
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一定的耐心,很多人就是太急躁了,對方還沒說完就搶話,或者認為對方講了兩句,認為自己其實已經懂了對方要說什麼了,甚至覺得對方繼續囉囉嗦嗦是對自己高智商的侮辱。這並不是方法出了問題,而是態度有問題。
另外,如果八字帶有離婚的信息,只要敢於下決心去克服與應對,只要決心夠,願力強,是能避免離婚的,要肯放下架子,肯「吃虧」,肯受「委屈」,以達和氣生瑞氣,遇到事先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原因,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天地補忠厚!
但這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人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正是因為不是那麼容易做到,因此大部分人終究還是沒有脫離命運的軌跡,在什麼時間點做什麼事,冥冥中似乎背後有一把看不見的推手在布置著這一切,只是可能你不知道或不認同而已。
大部分人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然而要改變命運,則需要忍無可忍,繼續忍忍。如果沒有決心和信念的加持,真的是很難做到的。
好多人會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沒用。其實不是道理沒用,而是你可能暫不具備用好這些道理的能力而已。
記得一位作家說過:「我們懂得了所有道理,但是仍然過不好這一生」。一時間這句話傳播率很高,很多人也當做結論看,但是有多少人去想想為什麼?我們真的懂了所有道理了麼?什麼樣的標準才算是真的「懂」了?
我們大多數的道理是聽來的,並不是出於自己的主動思考去求知來的,這個其實不能算是真的懂了,就好比你想到了,不代表你會去做,也不代表你能做到。那麼道理也是一樣,你聽到了,你認可了,看似懂了,那麼你有去執行麼?你能做的到麼?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一個道理對你沒用,你沒去做,或者做不到,其實不能算是真的懂了,只能算是多了一個知識點而已。如果你真的"懂"得了所有道理,怎麼可能過不好這一生呢?
也有人說,娶老婆或者嫁老公,一定要找本地的,因為本地生活習慣,飲食,觀念風俗都接近,能減少很多硬性摩擦產生的矛盾。很多父母因此也希望女兒不要嫁的太遠,因為回家一次很不方便。好在現代交通發達了,距離越來越真的不是問題了。在古代由於交通和信息的限制,一般人想遠嫁也是不太現實的。
那麼,性格和生活習慣不同,愛好興趣不同,就沒辦法成為夫妻了麼?
我們來看一個視頻,日本的一對老夫妻,生活習慣和飲食都不同,卻可以白頭偕老。
當然我們是不反對大家尋找「三觀」相似,生活興趣愛好都接近的人結婚,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日本這對夫妻一樣。
這個視頻也向我們展示了,辦法總會比問題多,只要用心去經營生活,積極的去想辦法,碰到問題就解決問題,而不是怨天尤人,不是期待各種條件都具備或吻合自己的需求,若這樣就缺少了一種主觀能動性了。中國人總是假裝不信命,但是卻又常常的「聽天由命」。
還是那句話,一切從心開始,用心、修心不但可以解決問題,可以改變環境,也可以改變命運,也有人推薦《了凡四訓》這本書,這本書裡面提到袁了凡經過修心改變了命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一下,興許能受益。這本書有很多人註解,臺灣蔡禮旭版本的《了凡四訓》竊以為講的挺好。
或許有人會說現在的文章動不動就搬出儒釋道,叫人要修心,《了凡四訓》重點就是讓人修心,關鍵是要存有善心,那麼「心」是什麼?有人會覺得「修心」比較玄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先秦的諸子,兩漢的經學,魏晉的玄學,隋唐的道學,宋明的理學等等都學一遍。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就算學了,也不一定真的懂了,不一定能學以致用。
有些道理看似很有道理,然而過後很多人還是不知道如何去做,像這種情況有人也推薦一本書叫《幸福的婚姻》,裡面有很多具體溝通的方法論。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就是上文那位和妻子一起花了40年研究了夫妻親密關係,最後發現了生活瑣碎事件是讓婚姻出現千裡之堤潰於蟻穴的作者。
中國人往往喜歡抽象,美國人更喜歡具體,那麼就中西結合吧。
中國人說西方人很不嚴肅,在結婚之前就與對方發生親密關係;西方人說中國人不嚴肅,關係還不足夠親密就敢結婚。
儘管不能絕對,但西方人對待婚姻的確比對待愛情更加嚴肅和慎重。在他們看來,愛情是浪漫的過程,兩人怎麼交往都沒問題,但婚姻是一輩子的事,不是兒戲,所以必須慎重。
相比之下,現代的中國人在結婚這件事上考慮的確實不夠,以至於婚後反悔的現象越來越多。婚後的生活瑣碎事件讓人抓狂甚至崩潰。
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曾說過:
注意你所想的,因為它們會變成嘴裡的話;
注意你所說的,因為它們會變成實際的行為;
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們會形成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們會形成你的人格;
注意你的人格,因為它們會影響你的命運;
我們想的是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鐵娘子柴契爾夫人的話,就是讓我們不要小看細節,關鍵還是要從注意自己的念想開始,這個不就是我們中國所說的「修心」麼?
王陽明的《心學》也指出:「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修心不是掛在嘴邊的道理,而是要能真正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踐行。
因為這些年,離婚人數暴增,2020年國家民法典提出離婚必須經過30天的冷卻期,目的是為了防止一些人是出於衝動型的離婚,旨在希望能對降低離婚率有所幫助。
此舉引起比較大的討論,有人反對這個法典,說離婚是公民的自由,既然決定要離婚了為什麼還要一拖再拖?冷卻後一樣不是還要離婚麼?相反的有人也調侃說,結婚才更需要冷靜期,結婚不怕晚,離婚要趁早。
也有人很支持夫妻如果是有矛盾,最好可以先分居,先不造成離婚的事實,這樣有利於大家多出時間綜合考慮清楚,萬一氣消了,沒有了恨意,家庭依然可以美滿。
如果在衝動型離婚後,已經造成離婚的事實,這樣雙方包括家庭大部分是撕破臉了,想回頭太難,有時是此去一別,便是經年,或是一別即是永別了。
俗語云:男人中年無妻財無聚,女人中年無夫事無主。時間一過去就變成了歷史。
我們尊重所有離婚的決定。同時更希望的是諸位痴男怨女,正在家庭冷戰或「鬧革命」或正想要離婚的先生們,女士們,除非萬不得已不要太輕易做出離婚的決定,因為殃及兒女這是不爭的事實,夫妻是講感情的不是講道理的,往往是贏了道理輸了感情 。
在此也勸告一些離婚後有孩子但沒想再婚配的先生與女士們,看到兒女的份上,能破鏡重圓就複合,這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吵架是真的,但是關心也是真的。或許他並不是不愛你,只是不善表達。
在婚姻中,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夫妻之間遇到矛盾,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解決問題,而不是離婚。離婚有時不是感情破裂,而是兩人無法解決問題,也不想解決問題。
人是會改變的,人也是可以改變的,你叫山,山不過來,那你就走過去。你肯放下架子麼?你肯為了孩子放下架子麼?
離婚不丟人,也不可怕,不是還可以復婚麼?那些衝動型的離婚,往往還有很大挽回的機會,不要認為二婚再婚就是重生,也有可能從一個坑掉到另外一個坑。數據顯示,再婚的離婚率比初婚的離婚率高出60%。
簡單說,能複合,還是原配的好,至少雙方的心都是向著孩子的。
大部人彼此都是把最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原配身上,人是講感情的,但是感情不是無限的,感情很難複製,就如我們的青春年華一樣,盛年不重來。
人生不可能像黑板,擦掉了可以重新寫,人生有好多事物是擦不掉的。
人生也不完全是如下棋,一步錯,步步錯,一步不慎滿盤皆輸。
人生的這盤棋,可以有多種規則和走法,甚至規則完全可以由夫妻之間來定,比如,很多時候有悔棋的機會,一步錯還可以改錯,說到底,還是看你是否認識到自己錯了,是否願意去糾錯,是否願意浪子回頭。
再次強調,人是有溫度、有感情的,人不是一顆冰冷的棋子,所謂精誠所致,金石為開。
相愛容易,因為五官,相處不易,因為三觀。然而,觀念是可以轉化的。不要一言不合,就一別兩寬。你眼中別人的金玉良緣,也是別人用心去經營出來的。
玻璃大王曹德旺在他親筆寫的自傳《心若菩提》裡面說到,他娶原配老婆是因為當時考慮需要一個人照顧體弱的母親才那麼早結的婚。原配沒有讀什麼書,是個普通的家庭婦女。
自己在年輕事業有成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容貌和才華都比原配更好的女子,他動搖了,產生了想跟原配離婚的想法,後來他經過深思熟慮後,先去調查了百對在他看來都很幸福的夫妻,結果得出一個驚人的結果,就是這些夫妻他們自己本人都覺得不是那麼幸福。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曹德旺至今守著原配,並把自己的財產都登記在她老婆的名下。
再次詮釋了什麼是「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有人問,結婚的時候,到底該找個我愛的,還是愛我的?
這個問題一直有爭論,沒有標準答案,也不太可能有標準答案。
不過,我覺得,如果能嫁給愛情,雙方相愛那是最美好的。
因為建立在愛情的婚姻,才能更穩固,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愛情。到了該結婚的年齡,沒遇到該結婚的感情。結婚成了一種任務。
也有人說,和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或者雙方沒什麼感情基礎的人生活在一起,不能叫真正的婚姻,這叫搭夥過日子。未來的社會形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單身,因為單身是社會家庭最初始的形態,據近年寵物市場的數據,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了,而養寵物的人單身人士佔了最大的比例。也有些人因為恐婚,有些人因為找不到適合的人,寧可不將就。
也有人說,我愛和愛我,都不是最重點的,關鍵是要找一個能聊的來的。因為聊得來太重要了,相處不累,這樣的生活質量才高。
也有人說,婚姻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不要問我愛不愛,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這是不是愛,什麼叫愛情,請你告訴我?
關於什麼是愛情,歷來已經有很多定義,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理解,以下的視頻,是一個九十多歲被稱為猶太拉比(智者)的解釋,我覺得他解釋的很好。
恩格斯說,任何維繫「死亡婚姻」的做法都是有悖人性的不道德行為。然而我們要說,在婚姻中「遭遇痛苦」是非常普遍和平常的事情,痛苦是一種個人的感覺,婚姻的死亡是雙方的事情。不要輕易做出緣分已盡的判斷,要問自己是不是真的考慮清楚了,是不是真的盡力了 。
當你離開對方後,還經常想起過去並去猜測對方現在的生活情況,那麼說明你的心沒真的放下,或許你們緣分未盡。今日的離開,希望來日能更好的相逢。彼此能更懂得「且行且珍惜」。
人生本來就很苦,婚姻是人生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有缺陷,每個人都不可能完美。
最後,離婚是命中注定的麼?人力的參與可以降低離婚率麼?
離婚是民政局的事,近年來多有男女在離婚前來找我對他們夫妻的八字進行詳細婚姻的預測,如果確實不可合,雙方都同意長痛不如短痛決定離婚,如若是時運之逆,日後還有化解的地步,看到兒女無辜的份上,儘量克服不離。
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親,都已經結婚生子了,善緣也好孽緣也罷,總歸是緣。若不相欠,又怎會相見?
這個時候不太建議用命運來作為評判的標準,而是應該充分的動用人力去化解,從解決實際問題著手,冷靜的分析,如果自己的性格沒有改變,總想期待遇到一個能真正理解自己的良人,請問如果大家都這麼想,哪裡有那麼多良人?盡人力才能聽天命,如若人力未盡又何以言天命?
然而,從自己做起,這個說來很簡單,但是太多的人做不到或不願意做。習慣捨近求遠,舍本求末,從方向上就不太對了。命運對於不願意做出改變的人,對於一意孤行的人才會特別的靈驗有效。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命是先天的,但人是可以有智慧的,積極主動的努力,提高修養和認知可以彌補命運之不足。
1、在命理的實踐和研究中,我感慨:「醫病易,醫命難」。
例如,病人住院除非重症和絕症,一般病症就目前的醫學水平可以超過90%以上的人能治癒平安回家。如若經過命理學嚴格的判斷分析到一個帶有離婚信息的八字,跟蹤到底,反而依然有90%以上的人最終還是走上了離婚的道路。
醫病是可以用儀器觀測和精確量化的,而命運是暫時無法用儀器去測量的,因為命運是偏向哲學的概念,描述的是一條軌跡、一個模型。看的是一條線和由線組成的面,而不是一個具體的點。
醫病是依靠高明的專業醫生,配有先進的儀器和技術,治癒成功率必然高。
醫命的責任醫師和主刀醫師都是靠自己,其他知識都只是作為輔助,既然一切由心造,就要從心改造。慢慢反求諸己,向內而求,或者說認識自己,就算你去諮詢過心理專家,或婚戀專家們建議了不少良方妙藥, 然而藥效如何,都需要你自己去面對和消化。
婚戀專家一般經常是從以下三個指標去分析一段婚姻:
1、經濟價值
2、情感價值
3、陪伴價值
簡單點說就三個字:「錢,情,性」,這三個字。任何一個字出了問題,婚姻可能就會出問題。非常的真實也非常的現實。光有愛情是不行的,需要麵包還需要責任和默契。
愛情是理想,婚姻是現實!徐志摩說過:「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滿天星光也好,一地雞毛也罷,我們每個人這輩子的修行,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然為了別人而做出「犧牲」,這固然是高尚的,可也要看看對方是否值得義無反顧地付出。舊社會男人有三妻四妾的風氣,有多子多福的觀念,子孫越多越幸福越光彩,尤其是富家門戶更追求「人丁興旺」 ,做為父母給兒子納妾成了名正言順,約定俗成的事情,由於社會風氣如此,也就成了看似很合理和正常的社會現象。
在現代社會,法律制度的健全,婚姻法的普及,當今已經是一夫一妻的社會。男人不再像古代那樣,娶了一個妻子就算不滿意,若經濟許可就可以再納妾。因此,男女結婚都成了人生最頭等的大事。雙方都變的更加謹慎也是情理之中。
其中,通過古代流傳下來的合婚法,對男女雙方的八字進行合婚,且講究行嫁完婚要選擇吉日良時,從大量的實踐中發現,男女合婚與嫁娶日如能做的好,能大量減少離婚率,因為人們的八字五行屬性是具備一定的能量的,男女雙方八字如果很匹配,能互助互愛,百年偕老,不理想的配偶真是「冤家路窄」,民政局也開始忙了起來。
結婚的吉日良時,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有時與位,時間的起點往往也影響著終點,因此,只要感情好,任何日子都可以結婚的想法是因為不懂和不了解,所以就無所畏懼,出了問題可能都不知道有這層因素的關係。
然而命理八字的合婚佔了很重要的比重。八字不合,選擇再好的吉日良時也是不能掩蓋本體,當然八字不合加上結婚日子也是兇,那麼就是雪上加霜了,望讀者能明了。
也有一種情況是八字命理本身帶有很重的離婚信息,這種情況下好比病很重很特殊,或說是先天性的,一般的藥不容易治癒。這個先天帶有很重的離婚信息的人,合婚上就比較難以合到十全十美的人,就算精選一個黃道吉日結婚,也可能是在劫難逃。離婚的事件,大概率還是會發生。
然而經過人為的努力,離婚後如果感情還在可以選擇復婚,這算是一種人為化解。等於有了離婚的事實,復婚後雖然也算是再婚了,但卻始終如一的嫁給了同一個人。正如有一句歌詞「要是緣分你相信,最後仍然是一對」。
2、應用「命理學」和「擇日學」降低離婚率的方法。
《黃金策》云:「男女合婚,契於前定,朱陳締結,分在夙成,然非月老,焉知夫婦於當時,不有宓義,豈識吉兇於今日,欲諧伉儷,必定陰陽之順逆。」
意思是指古代對於合婚之事,多認為有前生之所定的因緣,月老是最知因緣,為人間牽紅線,但世人要知道姻緣是否系良緣,必須通過問卜,否則難以定吉兇。
我在男女八字合婚實例中,首先查明雙方是否患有重婚或婚姻不順的信息,因為婚姻不順是有多種原因,這是其一。
其二,要男女命卦八字五行屬性最好要有六合、三合、相生、比和、互補為佳。
其三,忌男女八字患相衝,相剋,相刑,相害,這是不吉的合婚。其四,但觀四柱年、月、日、時,要以日柱為主體,配合陰陽五行喜忌互補與生克制化,年柱是祖宗的位置,月柱是父母位,日柱是夫妻位(日幹是本命,日支是配偶的宮位),時柱為子女位,除此之外,對雙方八字五行和用神要做全面觀察。
其五,要注重一些神煞篇在合婚的實際運用,因為吉神是起吉的作用,兇神是起兇的效果,如吉神多能化解諸兇,輕重較量。
其六,要注重雙方合婚的胎元,受胎於母腹的第一個月為胎元,如果男女胎元相衝,婚後身體容易多病。
其七,在明朝和清代,合婚最注重《三元合婚法》,對男女雙方進行六十四卦組合,配卦分出東四命與西四命。
八卦之中以乾坤合德為父母卦,生下三男三女。
震卦為長男居位正東五行屬木;
坎卦為中男居位正北五行屬水;
艮卦為少男位居東北五行屬土。
三兄弟都屬陽。
巽卦為長女位居東南屬木,
離卦為中女位居正南屬火,
兌卦為少女位居正西屬金,
三姐妹都屬陰。
八卦之中,若能陰陽五行順序配卦的合婚為吉。
若是長男配長女,中男配中女,少男配少女,順序相配更吉,這稱為天地正配。
例如:
鹹亨娶女吉
恆久得天長
以下我解釋一下這對聯的意思:
上聯,鹹亨娶女吉:指鹹卦,全名「澤山鹹」 。上卦兌為少女為澤,下卦艮為少男為山,合卦之爻具備三陰三陽,卦位純正而陰陽正配,當然亨通而娶女大吉也,兌卦與艮卦都屬於西四命,若是結婚,床頭宜頭西腳東為吉,灶宜坐東向西為吉。這叫做順風順水。
下聯,恆久得天長:指恆卦,全稱「雷風恆」。震為長男為雷,巽為長女為風,配卦之爻,純正而具備三陰三陽,當然是永恆而天長地久,但震卦與巽卦都屬東四命,若是結婚,床頭宜頭東腳西為吉,灶宜坐西向東,即是坐兇向吉為佳,這叫做順從天地理。
然而,合婚是一門精細的學術,其主要不是單純配卦吉就代表一切都吉,中國人有十二生肖,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命,如果土命的人與土命合婚,這叫做比和同步,為合婚之吉。
如土命與火命合婚,乃屬火生土,五行相生合婚為吉,但注意以日元的天幹定五行的命局,不是以年幹定五行。
如土命之人與金命合婚,乃是土生金亦為吉祥,如若土命之人與木命合婚,為木克土為不吉,但要分開是陽木還是陰木是陽土還是陰土,因為陽木不克陰土,例如甲己六合,陰木不克陽土,這叫做「一陰一陽之謂道」,可以合婚,其他五行分陰陽亦是一樣的看法。
如果是陽木必然是克陽土無疑,也就是跟物理學的磁場一樣,同性者相斥,異性者相吸,例如水命的人必然克火,但如果是一陰一陽之水火命,不但無相剋,還有合意,如丁壬六合。
還要論其相衝,一般人認為生肖鼠與生肖馬相衝不可配婚,但實際不是如此,因為年柱是看祖宗之位置,相衝雖然有點美中不足,但不是合婚的主要問題。
合婚主要是以日柱為主,這點是關鍵要切記。日之幹為本命,日支為配偶之夫妻宮,例如日支男女是鼠馬六衝,那就是合婚兇多吉少,其他生肖類推。因為合婚是最忌夫妻宮相衝,意味著貌合神離,隱藏安全隱患,據我多年的實踐中,日柱相衝的佔離婚率最高。
例如,年柱相衝,日柱相合,可合婚為吉。如果年柱相合而日支相衝,為不吉,以兇論。
總而言之,合婚衝多合少,以及本命五行不配對者,都列為不吉的合婚。
如若男女配偶雙方八字三合六合多而命卦五行配對純正,又能在五行上互補對方之不足者,當然列為上等合婚。他們能相見如賓,互相關心,夫唱婦隨, 金石同心,百年偕老。雖然人總是會老去,但是感情更深,更詮釋了家和萬事興的道理,提名鑽石婚名單之中。
錢鍾書的《圍城》中有一句名言:「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這是一個悖論。城外的人想進去,是因為孤單;而進去又想出來,是因為渴望「自由」。
婚姻應該不是掙扎著想逃卻逃不出去的牢籠,而是想回隨時可以回的家。結尾:
文章寫到這裡,進入結尾了,婚姻是一門大課程,學時是一生一世。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作答。關於婚姻的書籍和文章也是多不勝數,各種雞湯遍地都是,然而我認為大道理也好、雞湯文章也罷,這些大都是出於善意的,只要您用心去閱讀和感知,同樣的一句話,不同心態和狀態下讀起來感悟是千差萬別的,前提是要您有這個意願和誠心,那麼自然能感召到善知識來到您的眼前,並且您也能真正的開卷有益。
在這個微時代,這篇文章確實有些長,或許您的婚姻很幸福,根本不需要花時間閱讀這類文字。如果您身邊剛好有人需要,或許可以把本文分享與之。寫文章並不是完全出於經濟效益,也不可能有一篇文章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
本文也只是代表彤雲書室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因為婚姻之複雜,世間百態,道不清,道不盡也。
此時,我想起了一句話:問世間情為何物?
一曲《枉凝眉》在耳邊響起: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所有痴男怨女都能雨過天晴,陽光總在風雨後
2020年1月29日寫於彤雲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