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雲軒木版水印籤名鈐印版劉海粟《紅牡丹圖》《石榴圖》發布會現場
12月12日,時值朵雲軒成立120周年,朵雲軒木版水印籤名鈐印版劉海粟《紅牡丹圖》《石榴圖》在南京東路門店首發。活動由朵雲軒、劉海粟美術館主辦,ARTMENG空間承辦。
劉海粟(1896—1994),歷任南京藝術學院名譽院長、教授,上海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等。是中國現代傑出的畫家大師、中國現代美術運動的拓荒者、也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12年11月,在上海乍浦路創辦現代中國第一所美術學校——上海國畫美術院(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前身)任校長,招收了徐悲鴻、王濟遠等高材生。在國內首次開設人體模特寫生課,初步確立了人體模特在美術教育中的地位,對中國封建禮教和審美精神是一次巨大的衝擊。創辦國內第一本藝術類雜誌《美術》。曾東渡日本,兩次赴歐,早年習油畫,蒼古沉雄。國畫作品大膽借鑑西方繪畫技法,開創了極具個人風格的繪畫風格。在油畫、中國畫、書法及詩詞、美術理論等多個文藝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此次重印作品所用木版為20世紀80年代劉海粟親自授權朵雲軒以木版水印製作《紅牡丹圖》《石榴圖》等作品時所刻的,惟妙惟肖,幾可亂真。
《紅牡丹圖》劉海粟 木版水印 金箋紙 42.5x50cm
《紅牡丹圖》原作是86歲的劉海粟先生在釣魚臺為祝福祖國而創作,運用大寫意沒骨畫法,並且融入西方後期印象派的方法,用洋紅畫花、石青點葉。紅與青,形成強烈反差,增加了作品的裝飾性,既雍容華麗又質樸靈動,水墨原作藏劉海粟美術館。
《石榴圖》劉海粟 木版水印 宣紙 38x55cm
《石榴圖》原作作於1977年,是劉海粟前往上海龍華苗圃寫生畫下的。木版水印的版本較原作設色更為明豔,筆墨也更趨成熟,畫了幾枝倒垂的石榴,碩果成熟,向日開口而裂,飽滿的石榴,滋潤透明,富有質感。蒼勁有力的枝幹,稀疏鬆動的榴葉,豪放不塌,涉筆成趣,雖寥寥數筆,卻處處有畫境,筆筆見精神。
朵雲軒自1900年創立之時起,就傳承了木版水印這一傳統技藝。110多年的薪火相傳,朵雲軒印製出大量的木版水印畫,具有濃厚的藝術魅力,被譽為東方的藝術明珠,為發揚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作出卓越貢獻。此次再度首批重印《紅牡丹圖》《石榴圖》作品各99幅,限量編號發行,每幅作品均由劉海粟女兒劉蟾女士籤名、蓋印,同時加蓋劉海粟先生印章。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新的藝術嘗試,讓劉海粟先生的藝術作品和美育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劉海粟先生和朵雲軒木版水印這一中華民族特有的技藝,為文化藝術傳播盡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