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投資自己做好的方式是讀書和健身

2020-12-16 終身學習的小學生

巴菲特關於投資有一個經典金句: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現在網上又有很多文章把這句話發展了一下,變成了投資自己做好的方式是讀書和健身。

讀書姑且算作學習的一種途徑吧,健身算作也是強身健體的一種形式。這句話轉換一下可以變成學習和鍛鍊是最好的自我增值方式。

能把讀書和鍛鍊很好結合起來的確實不多,畢竟看看身邊讀書的都是年幼的學生,鍛鍊的都是年邁的老年人。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脫節呢?我們一直強調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什麼到最後智和體就分家了呢?

看一下這個大學校園裡面冬季的泳池,每天來參加冬泳的只有50歲靠上了中老年。我們的學子除了夏季消暑的時候能想起來泳池的存在,冬泳是斷不會參加的。

大學擁有普通市民所期望的各類運動場館,但是利用效率確普遍不高。相反圖書館利用率可以用超負荷來形容,甚至連公立圖書館也被大中小學生佔領了。

為什麼眾多人認可的良好身心發展模式確很少有人能做到呢?或許是因為都急於眼下的障礙吧。學生最要緊的的是考一個好學校,而克服這個障礙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書。強身健體雖然重要,但對於正在成長發育的青少年來說身體在一生中或許正處在最好的時間裡,不依賴過多的鍛鍊大多數指標也要優於中老年。中老年恰恰是要克服衰老的障礙。

在當下快速發展的時代,終身學習已經能夠很好地被大眾接受。在終身學習的起點,學校教育階段能夠養成的習慣將影響終身學習的後大半程。因此學童時代升級考學固然重要,但是養成一個良好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習慣才會獲益終生。

相關焦點

  • 股神巴菲特:投資好的,投資自己,投資時間
    人們愛做不切實際的夢,總想著一朝暴富,但其實這只是痴心妄想,短期內就能獲利,那不是投資,而是投機。正如巴菲特所說:「投資就像長跑,只有跑完全程的人才能稱得上冠軍。它需要你忍受枯燥的過程,控制自己的欲望。」
  • 學區房、好學校和愛讀書,哪一個是最好的教育投資
    他們自己捨不得花錢買新衣,孩子的補課班動輒上千元, 交費的時連眼都不眨一下。有的辭掉工作一心一意在學校附近陪讀,自己的工作前途在孩子的考學面前變得微不足道 。 畢竟每家只有一個寶貝,誰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比自己更有出息,過得比自己更好一些 。個別家長還會暗暗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孩子更優秀 。
  • 沃倫·巴菲特90歲生日:巴神經典語錄,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Christensen)也曾經分享過,幸福與快樂,這兩個和金錢一點關係都沒有。衡量我們的人生,並非是用金錢來衡量,而是看人生中的幸福感。而幸福感來自於為愛的人付出,以及被他人更多的肯定。享受愛的付出同時,也同時會收穫被愛的快樂。當愛的付出幫助到更多的人,有更多人喜歡自己時,愛的施播者將會獲得比金錢更成功更快樂的力量。成功更關乎於愛,而不僅僅是金錢。
  • 健康是最好的回報,健身是最好的投資,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健身才是最好的投資導語:在現在快節奏的社會中,青壯年其實屬於社會的「弱勢群體」。這個「弱勢群體」,並不是我們平常所指的孤寡老人或者少年兒童等,青壯年時期是人一生精力最為充沛的時間節點,但是對於處在這個年齡段的群體,往大了說他們是社會生產發展的主要參與者和奉獻者,是國家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往小了說是每個家庭生活的支柱,更是家庭生活的脊梁。
  • 努力學習是最好的投資
    無論在哪個時代最好的投資就是學習最不虧本的投資也是學習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最好的賺錢力都在你的能力裡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副業用熱愛的狀態去努力,去做好不辜負每一天的美好時光如果你對於現在的生活不滿意如果你的圈層都是抱怨,砍價那麼改變的唯一方法就是自我改變靠近更加優秀的圈層依靠努力去改變自己最多人說創業之後會有迷茫期所謂的迷茫期,其實是自己沒有進步的時期覺得自己什麼都會
  • 讀書、寫作、投資,這就是我世外桃源般的幸福生活
    我所選擇從事的事業都是需要安靜的,讀書需要安靜,寫作需要安靜,投資更需要安靜,這與我的性格是吻合的,做起這些事來,我感覺非常舒暢。其實,最早我並不是做這些事的,我做過很多亂七八糟的事,做的都不成功、不舒服,後來才慢慢發現目前這些事才是自己喜歡的。
  •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體系?
    但如果只是擁有知識,沒有良好的心態和合適的性格其實是很難做好投資的。巴菲說過:投資並不需要頂級的智商,超凡的商業頭腦,而需要一個穩妥的思考框架作為決策的基礎,最重要的是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所謂的思考框架和決策的基礎,就是一個人的投資體系。
  • 高情商的女人,都在投資自己
    作者/與非情感「如果一個女人在最重要的幾年中,投資的是一個男人,那麼之後的幾十年裡,你將不斷求著這個男人不要離開你。」這是我聽過關於付出與回報,最戳心、最一針見血的一句話。有人說,把所有精力都投資在一個男人身上,再等著他來回報給你,是多麼不靠譜的一件事情。為什麼不去投資自己呢?
  • 對自己最好的投資:晚上按時上床,早晨堅持跑步
    任何對健康有一定常識的人都知道,健康三大要素:科學的鍛鍊、營養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最健康的生活方式還是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在人的一生當中,大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充足和良好的睡眠能有利於身心健康。
  • 巴菲特:值得投資的不是股票,而是自己,可多數人卻忽視了
    股神巴菲特,對於很多股民而言,真的是一個「神」的形象,他一生僅用12次經典投資就讓自己登上了世界首富榜,這是多少人都難以企及的高度啊!」也許很多人都會詫異,平常人都已經很久沒讀書了,股神巴菲特還有那麼多時間閱讀嗎?巴菲特說,「閱讀就是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又怎麼會沒有時間去做呢?」在他的辦公室裡甚至沒有一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都是各種與金融、財務、投資相關的書籍和資料。
  • 基金投資的規律,培養自己的市場敏感度
    相信所有的基金投資者都希望找到基金投資的規律,這樣可以準確抓住市場的機會,增加自己的財富,但是,要是說基金有規律,很多人都無法準確的指出來,要說基金投資沒有規律,也不盡然,基金的走勢必然會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響,所以,從基金的投資經驗角度,基金投資有一定的規律,關鍵點在於培養自己的市場敏感度。
  • 幣圈雲楓:幣圈投資現貨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的重要性
    第一:對於一些比較有投資經驗且頭腦聰明,又時間充足的炒現貨人士來說,雲楓首推中線炒。這樣的投資者可以多關注日線圖和周圖,並且每天都能夠有一定的時間來研究一下現貨的走勢,然後通過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第二:對於一些工作繁忙並且沒有太多時間來關注幣圈市場、但是又想在幣圈市場上小賺一筆的的投資者們來說,可以進行定投長線的投資。
  • 頂級宗師的投資真經:以自己不同的掙錢能力,選擇合適的投資品種
    緩慢增長型、穩定增長型、快速增長型、周期型、隱蔽資產型和困境反轉型。1.緩慢增長型林奇說:在我的投資組合中很難找到增長率為2%~4%的公司,因為如果公司的增長速度不是很快,它的股票價格也不會上漲很快。因此,投資者不要因為短期股市的下跌就喪失希望,懼怕投資股票或者股票基金。第二:投資股票和債券的風險取決於持有資產的期限長短。投資收益率的波動是風險的表現,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始終低買高賣,而延長投資持有期則可有效地降低風險。
  • 投資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
    1、投資最大的敵人是誰?投資最大的敵人是誰?就是通貨膨脹和你自己!客觀上投資的最大敵人就是通貨膨脹,甚至可以說沒有通貨膨脹的話,投資者根本不必進行投資,只要像古人一樣把銀子放進罐子,再把罐子埋在後院就可以了。
  • 成功的投資和婚姻都只需要做好一件事!
    現在中國的離婚率越來越高,沒離婚的家庭,婚姻質量好的也是鳳毛麟角,這種情況好像和中國股市的「721規律」非常相似。所謂「721規律」就是:股市長期統計下來,基本上都是10個股民中,最後會有7個人虧損、2個人平手、1個人盈利。成功的投資和成功的婚姻,背後道理,何其相似。
  • 小哥哥堅持鍛鍊多年,腹肌清晰可見,表示健身是對自己的投資
    現在我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生活節奏也變得越來越快,人們對於自己的身體素質要求也變高了。女孩子們慢慢注意了自己的皮膚保養以及完美身材的管理,細腰翹臀大長腿,真的是迷人了。其實不僅僅是女孩子,男孩子健身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位肌肉小哥哥,他標準的倒三角肌身材。
  • 股神巴菲特給兒女的忠告:人生最重要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將來,至少無病無災,生活富足,於是他們開始辛苦地攢錢,透支自己來成全兒女。但其實每個人的路都只能自己走,來時一個人,走時也是一個人。「最終,有一種投資好過其他所有的投資:那就是投資自己,」巴菲特在接受《福布斯》雜誌採訪時表示。「沒有人能帶走你自身學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投資潛力,只是他們沒有去做罷了。」
  • 成功的投資和婚姻都只需要做好一件事
    如果大家對以上這16條還是感到失望的話,那你只有做好更多的256條,至於是哪256條,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相信絕大多數的著名經濟學家、知名證券分析師、股市大咖們和散戶朋友們正在做以上16條或256條中的一些事。所以,股神每天都有,只是一茬一茬在換,真正的股神全世界也就巴菲特、彼得林奇、羅傑斯等為數不多的幾個。
  • 正中國際:投資理財的要做好那些準備
    俗話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做投資理財也是如此,不做準備想做好投資理財,成功那也只是暫時的運氣,這種僥倖不可能一直都在你身上降臨,正中國際建議大家做投資理財要有準備,這樣才能儘可能的規避風險,獲得相應的回報。
  • 潘石屹投資美國哈佛大學,蘇世民:2020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
    透過我國的地產大佬潘石屹和"華爾街之王"蘇世民的投資博弈,我們不難從中得到啟示。在清華大學中有一座兼具中國古典特色和國際建築潮流的神秘書院,那便是蘇世民書院。從書院的名稱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是蘇世民投資建成的。可為什麼蘇世民要在中國建造書院呢?為什麼不在科研力量比較發達的美國投入資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