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漫威騎士(Marvel Knights)邀請我編寫一個黑寡婦的故事,我對娜塔莎還十分陌生,」她說,「但我熟悉俄羅斯文學,還讀過一些經典間諜小說,似乎有個不錯的開始。最重要的是,我曾與一位蘇聯第一代移民交往了九年,與她和她的家人度過了不少時光,令我覺得自己對娜塔莎的歷史和社會背景有所了解。這些關係似乎構成了構建黑寡婦故事的堅固基石。」
格雷森第一卷《黑寡婦》迷你系列屬於1999年的「漫威騎士」系列,由畫師J·G·瓊斯繪製,其中介紹了一個介於盟友和敵人之間的新角色:葉蓮娜·貝洛娃。這個女間諜此前於《異人族》中首秀,之後與娜塔莎一道出現在了自己的漫畫中,與她爭奪「黑寡婦」的名號。
「《黑寡婦》(1999)講述娜塔莎面對自己衰老的感受,為了表現這點,我覺得需要一個更年輕的同行來讓她出醜,」她說,「同時我們剛剛經歷了一場非凡的政治變革,葉蓮娜正好讓我能將兩代俄羅斯人加以區分:作為蘇聯人長大的一代人,以及成長於後別洛韋日協議時代的俄羅斯人。」
「最初見到葉蓮娜的時候,她年輕而魯莽,急切地想證明自己強于娜塔莎。她將黑寡婦視為一個衣缽而不是一個人,一個在她眼中娜塔莎已不配擁有的衣缽。在我與格雷戈·盧卡共同編寫的下一卷《黑寡婦》中,娜塔莎不遺餘力地向葉蓮娜展示,即使成了『自由的俄羅斯人』,葉蓮娜依舊是間諜和紅房子畢業生,是當權者及/或出價最高者的一件工具。」
雖然葉蓮娜與娜塔莎極其相似,對後者來說就像一面鏡子,但格雷森還是確保自己創作出了這個年輕俄羅斯姑娘的特點。葉蓮娜讓編劇不僅得以對前一任黑寡婦作出評判,而且加以思考最初孕育了「黑寡婦」的冷戰後劇變的政治文化氣候。
「葉蓮娜做出了娜塔莎當初無法擁有的選擇,」這位編劇認為,「在我心中,娜塔莎與蘇聯及冷戰有著不可磨滅的聯繫,而葉蓮娜則並非如此。葉蓮娜是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改革的產物,是蘇聯允許公開討論國家問題的一代,是一個滿腔熱血的俄羅斯人,沒有史達林主義的羈絆,走遍世界。換句話說,她的忠誠是她自己的選擇,而娜塔莎的忠誠則源自教條的洗腦,因而後者似乎不可避免地改變了陣營。」
格雷森回顧了自己創作兩卷《黑寡婦》漫畫的時期,提到「漫威騎士」項目的旺盛精力,以及向吉米·帕爾墨蒂(Jimmy Palmiotti)和喬·克薩達(Joe Quesada)這樣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學習的機會。這兩個系列也對她的個人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令她在研究過程中與好幾位俄羅斯人交了朋友,還以其中一位的名字命名了葉蓮娜。
「娜塔莎飽含蘇聯的情感和教養,」她解釋道,「而葉蓮娜則反映了當代俄羅斯。顯然,她倆的區別不止如此——娜塔莎年紀更大,更有經驗,不需要他人的認可;即使她不願與人建立聯繫,她依然滿懷激情地與他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誼。葉蓮娜不同于娜塔莎,她對自己改變世界的能力少有懷疑,身邊少有原則性強的同伴阻礙她的事業,更願將自己視為無性戀而非追隨娜塔莎的浪漫主義道路——但那正構成了兩個角色間的張力。」
「漫威無限漫畫」收錄了《黑寡婦》(2001),這個系列講述兩位黑寡婦交換身份的驚險故事,《黑寡婦》(1999)也將會登陸「漫威無限」,敬請期待!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漫威無限」中文官方APP!
iOS及安卓用戶均可掃如下二維碼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