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有個成語叫「金玉良緣」,出自黛玉寶釵的判詞,比喻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緣。婚姻從來都不是兩個人的私事,而是牽涉到兩個家庭甚至更多的大事,自然不可能憑藉感覺去找對象,所以才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挑選對象的一些技巧也在一代代人的經驗中被逐漸總結出來。
01
「榜下捉婿」想必有人聽說過吧?這是宋代的婚姻文化,因為在那時科舉基本已經成為入仕的唯一途徑,榜上有名的讀書人自然都是前途無量,因此也就成為了當地士紳富豪眼中的「香餑餑」,甚至為了搶一個青年才俊而大打出手也大有人在。當然爭搶登科士子那也是士紳富豪的專利,而對普通百姓而言,他們的家庭是根本不敢有想法的,那麼他們是又怎麼給兒女挑選對象的呢?

雖然都是先要經過媒人的介紹,但很多時候雙方父母也是要見過對方兒女的,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可否認,相貌在這時會佔據很大的比重,畢竟挑選兒媳或者女婿首先得看順眼,但對普通百姓來說光好看可是不行,還得有其他優點。因此先祖們總結出了許多經驗,編成俗語流傳到了後世。其中有一句俗語叫:「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又有何深意?對此專家表示:單身男女值得一看。

事實上,這是一種社會普遍的審美觀念,同樣也是單身男女挑選對象時要重點關注的。雖然俗語中有些男女自由戀愛的意思,但是要注意古代婚前男女大多是見不到面的,不過不要糾結這句俗語中存在的些許毛病,畢竟領會意圖才是關鍵。
02
首先,我們來看「男看女看膘」這句話。先提醒各位女同志千萬不要誤會,這句話絕對沒有任何侮辱女同志的意思。膘確實是指肥肉,但這裡可不是指買豬肉。雖然膘這個字不太好聽,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女子身上得有點肉才行。今天的女孩們都是拼命在減肥,追求窈窕婀娜的身段,不喜「環肥」喜「燕瘦」。不過對此其實一些年輕人還是有所誤解的,現代人以瘦為美,但並不代表真正覺得瘦成竹竿就很漂亮。

如果是男人,像韓國小鮮肉那樣風一吹就倒的身板,大概也只有十來歲的小姑娘會喜歡了,因為根本給不了女人安全感;而女人如果太瘦,那就成了「平板電腦」,擁抱時被骨頭硌得慌,想來也沒哪個男人會喜歡了。真正的瘦身,是要瘦掉腰腹上的贅肉,而不是瘦成排骨。
現代如此,古代更甚。因為古代物質並不豐富,平民百姓基本家無餘糧,一輩子能吃飽的時候並不多,而且全家但凡有勞動力的都要參加勞動,因此對嫁進門的媳婦身體素質要求也就更高了。另外身體強壯意味著容易生養,這樣家裡才會有更多的子嗣,所以婆婆們通常喜歡胸大屁股翹的媳婦,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也不是說瘦弱的女子就不招人喜歡了,其實貴族家裡養的寵姬們大多都像今天的女子一樣瘦,但身體遠沒有今天的女子健康,這樣的女子一旦懷孕生產是要命的。所以她們基本也就是貴族的玩物而已,所以才沒人在乎其他的條件。

再來看「女看男看毛」這句話,這裡的毛是指體毛,很多男人的腿毛或胸腹部的毛髮比較濃密,這就是擇偶標準的一種。不同於今天的小女孩喜歡的那些白淨的小鮮肉,古代女子認為男子體毛多才是強壯的象徵,這樣的男人自然能給女人安全感,也就是女人所喜歡的類型。

除此之外,毛還指男人的鬍鬚。古代官員都有蓄鬚的習慣,因為有鬍鬚會顯得更加成熟、威嚴,不是有句老話叫「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嗎?關羽被稱為「美髯公」,就是因為他的長鬚看起來十分漂亮,因此後世很多人都會加以模仿。當然這種鬍鬚都是指關羽那種長髯,而不是土匪那種滿臉的絡腮鬍子。古代女子的審美和今天差異較大,她們除了喜歡男子留長髯,還以方臉闊口為美,而今天的小鮮肉會被認為是尖嘴猴腮的小夥計,只能給貴婦人當面首養。
結語
時代在發生變化,審美觀念自然也隨之而變。比如在食不果腹的年代裡人們都羨慕胖子,而今天幾乎人人能夠吃飽的時候,人們就更喜歡身材勻稱的人。當然今天男女可以自由戀愛,婚前也會對對方各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很多講究已經不再是必要了。
參考資料: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