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安妮海瑟薇是因為《公主日記》,這部電影是迪士尼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喜劇電影,她在裡面飾演一位普通女孩。講述的是「醜小鴨」從剛開始的不自信,到後來被證實是一個歐洲小國的公主,最後成功逆襲為優雅的公主的故事。
01 麻雀變鳳凰
這部電影是安妮海瑟薇的成名作,當年她18歲,飾演劇中15歲的高中生米亞。她與母親生活在美國,但她十分不自信,留著一頭非常有個性的爆炸頭,也常常遭到同學的嘲笑。她本以為自己就是這樣的灰姑娘,直到她16歲生日那天,因為祖母的出現打破了她寧靜的生活。
她從母親口中得知,自己確實是歐洲小國家吉諾維亞女王的孫女,也是唯一一位繼承人。這個國家的人們正在等著這位公主回去主持全局,否則王位將被別有用心的人奪走。這對於一個普通的小女孩來說,無疑是天方夜譚,她完全不相信,也不願意去和這位名義上的奶奶接觸。
在藝術家母親的調解下,米亞的態度有所緩和,慢慢接受了這個現實,也不得不接受女王對她安排的一系列訓練。女王要求米亞改變成為理想中公主的樣子,不僅形象上要升級,在禮儀及談吐上絕對不能輸,改變來自全方位。
米亞的好友知道這個消息後,一起和米亞保守了秘密。但是,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消息還是被前來幫米亞改變形象的理髮師洩露,米亞一下子受到了媒體的高度關注。突如其來的一切讓米亞想逃避一切,幸好在父親的日記裡,她重拾了自信。米亞成為了公主,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愛情。
每個女孩的心裡都有一個公主夢,當選擇去克服自卑,麻雀總有一天會變成鳳凰。
02 突破自我,翻開嶄新的一頁
每個人都想待在舒適區,因為這樣最省力,也最舒服。但是待在舒適區就能解決問題嗎?真相是,越是走出舒適區,突破自我,走向成長的路才更順利。
米亞在最開始是不想接受所有的這一切改變的,在她看來這一個國家的人們在等著她和她有什麼關係,我還是個高中生啊,我還要學習,還有自己想要追求的愛情和友情,為什麼要放棄這一切的自由,去選擇處處受限的公主生活呢?
女王準備向大家宣布米亞身份,組織了一場宴會。宴會非常重要,是一個王位將會給誰的一個標誌,如果宴會上米亞不出現就意味著王位將被別人奪走。奶奶充分尊重米亞的意願,她讓米亞自己選擇來不來發表演講。
米亞很糾結,後來終於想通了,不再逃避。大雨滂沱中,開著自己的小車子準備開往宴會得,可是車子不幸出了故障,米亞被大雨淋成了落湯雞。這時,女王的司機出現了,接走了一身溼漉漉的米亞來到宴會。
因為事態緊急,米亞就這樣溼漉漉地站在了講臺上,發表了她的演講,並講述了自己改變的心路歷程。
女王司機跟米亞說:「未經任何人的同意沒人能讓你覺得自卑」;父親的筆記裡對她寫著:「膽怯根本無濟於事」;米亞自己在演講時說:「我只想到自己,但是我不再那麼害怕了,一天之中我愚蠢地用了多少次我啊。」
米亞覺醒了,她把關注力從自我轉向了外面的世界,不再拘泥於自己的小世界。當她想明白這些,世界豁然開朗,犧牲「小我」,才能成就「大我」,米亞長大了。
03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其實米亞最開始喜歡的是另外一個男孩子,但是當這個男孩子知道米亞的真實身份後,馬上甩掉女友約會米亞,設圈套讓米亞前去約會,卻暗地約了記者前來採訪。他想出名想瘋了,完全不顧米亞的感受,利用了米亞,讓米亞在全國人民面前丟臉。
這樣的男人根本就不值得愛,通過這起事件以及身份曝光後的一系列整蠱事件,米亞清醒地看清了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整部劇裡印象最深的臺詞,是Lily 的哥哥Michael 在最後舞會上和米亞公主到了後花園,他問她:「Why me ?" 為什麼邀請的是他跳舞?米亞回答:「Because you saw me when I was invisible(因為在我還不起眼的時候,你看到了我)。」
這才是愛情真實的樣子,我愛你並不是因為身份等外在因素,只是因為你就是你。
成長的過程就是這樣,不斷試錯,不斷看清自己的內心,逐漸遠離不適合自己或是不愛自己的人,這才是成長的意義,這比成功更有意義,也許這也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