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消息,近日男子穿疑似和服進武大賞櫻遭保安毆打一事廣受關注。25日晚間,武漢大學對此事回應稱,兩名遊客中一人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雙方發生衝突前,二人對一位女性安保員屢有言語辱罵。(3月26日《中國新聞網》)
這終究只是武漢大學的單方面說法,真實情況如何,還有待公安機關經過詳細調查之後才能給出一個準確答案。而且,在武漢大學的情況說明中,忽略了遊客穿和服這個網友非常關注的重要問題。
穿和服不違法
從法律角度說,按照「法無禁止即可為」原則,穿和服不是違法犯罪行為,因為我國沒有一部法律明文規定禁止中國人穿和服。這意味著要不要穿和服是一個人的自由和選擇,他人無權幹涉。在法治社會的今天,一定要有這個基本常識。
不宜將穿和服與精日劃等號
即便在今天,和服、木屐已經成為日本的民族服飾象徵,但這並不能簡單地將中國人穿和服、著木屐生活行為與精日畫上等號,這與一些人身穿二戰時期侵華日軍服裝行為之間有著本質性區別。因為穿和服、著木屐、吃刺身等,屬於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非侵華日軍特有。如果中國人穿和服、著木屐等同於精日行為,予以禁止,那麼按照這個標準,穿西裝儼然等同於崇洋媚外,中國人絕對不能穿西裝去圓明園,外國人吟誦唐詩宋詞也成為一種觸犯天條行為,顯然太過上綱上線。
進一步說,日本的和服就不該存在,因為和服本身就是根據我國唐朝服飾改制的。稍微了解歷史常識的就知道,日本的傳統建築風格、榻榻米、木屐、文字、刺身等,其源頭均來自我們中國,或者說受到我們中國文化很大的影響,有中日文化同源之說。
說白了,精日分子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喜歡穿和服,但穿和服的不一定都是精日分子,兩者需要區別開來。
遊客要遵守武大規定
客隨主便,遊客必須尊重和遵守武漢大學欣賞櫻花的相關規定。即便武漢大學出臺的一些遊客欣賞櫻花的規定不盡合理,但只要沒有違法違規,那麼遊客都只能遵守,不能觸犯,這是遊客進入武大校園賞櫻花的底線原則。既然武漢大學規定禁止遊客穿和服,要求遊客提前預約,那麼遊客就必須提前預約,就不能穿和服,遊客不能違反武大的這些規定。如果遊客身穿的確實是和服,或者的確沒有預約,那麼武漢大學保安禁止去入內欣賞櫻花並無不可,屬於正常履行職務行為。當然,在制止男子進入武大校園的手段上,是不是可以更柔性一點,這一點可以探討。
武大禁止遊客穿和服賞櫻花沒必要,但這個顧慮有一定合理性
實際上武漢大學規定遊客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花,這個規定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因為武大校園櫻花有其特殊歷史,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當年侵華日軍種植的,帶有國恥因素。如果中國人或日本人穿和服進去賞櫻花,確實有可能讓一些遊客產生不適感,覺得這是一種故意挑釁行為,而非武大保留櫻花的勿忘國恥之意。因為有些人玻璃心,看待事情很容易上綱上線,網上很多網友對武大保安打穿和服遊客叫好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從這個角度說,禁止穿和服的遊客入校賞櫻花,有助於避免遊客之間的不必要的爭議和糾紛。
當然,按照穿和服等於精日,等於挑釁的邏輯。武大最先需要做的不是禁止遊客穿和服賞櫻花,而是直接砍掉當年日本人留下的櫻花樹。
總之,武大的規定是否合理,可以討論,但遊客必須遵守武大的規定,這一點不容置疑。同時,不要輕易給穿和服行為貼上精日之類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