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滅火、緩解乾旱 澳雪梨或迎來四年來最大降雨

2020-12-21 網易旅遊

 中新網2月7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持續遭受乾旱和林火肆虐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即將迎來暴雨,雪梨或迎來四年來最大降雨。在人們期待這場有助於緩解林火和乾旱的降雨時,有關當局也發布了暴雨預警。

在整個夏季,澳大利亞人都在與乾旱缺水和林火奮力鬥爭。聽到即將有暴雨來臨的消息,對他們來說是可喜可賀的。

新州氣象局管理人邁克·芬內爾認為,此次大雨對於林區大火和受乾旱影響的地區而言,是積極正面的消息。

當地時間2019年12月30日,航拍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埃勒斯裡森林大火火勢,火線在高溫和強風的助長下迅速吞噬農田。

當地時間6日早上,新州發生了60起大火,其中幾起大火的火勢仍無法控制。

邁克稱,「僅四天前,我們仍有六場大火延燒情況處在緊急警告級別。如果監測到的天氣預報真如同我們所預期,我們即將看到此次大雨確實能助消防單位一臂之力」。

他補充道,儘管強降雨對林火現況將有所緩解,但還是需要階段性和一系列的降雨來協助滋潤乾旱地區的荒蕪。

邁克說,「預計7日和8日,北海岸的每日降雨量將達到100毫米。雪梨周末的降雨量將為最大」。

氣象學家湯姆·桑德斯稱,如果雪梨一周內降雨量達到168毫米,那將是四年來最大的一次降雨。

在人們為這場可喜可賀的「及時雨」而高興時,政府當局也發布了天氣預警,對暴雨可能引發的危險情況,嚴陣以待。

澳大利亞雪梨,新南威爾斯州大火持續蔓延,雪梨上空煙霧瀰漫,消防隊員持續救援,以保護居民區免受森林大火的侵襲。

新州緊急事務(SES)副局長丹尼爾·奧斯丁表示,志願者們已經準備好幫助當地居民面對惡劣天氣。

邁克表示,此次迫在眉睫的大雨或與2016年6月的情況相似,那時降雨持續了長達三天,降雨地區遍及整個新州沿海,造成了嚴重的河流和山洪泛濫。

當地時間2020年2月7日,新州有關當局已對遭受火災的北岸發出可能發生山洪泛濫的嚴重天氣警告,包括利斯莫爾(Lismore),科夫斯港(Coffs Harbour),格拉夫頓(Grafton)和麥誇裡港(Port Macquarie)等地。

另外,預計科夫斯港以南的納姆布卡河(Nambucca River)和威爾遜河(Wilson River)將出現小型洪水。

【編輯:何路曼】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濤_NBJ9727

相關焦點

  • 澳雪梨或迎來四年來最大降雨 有助滅火緩解乾旱
    中新網2月7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持續遭受乾旱和林火肆虐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即將迎來暴雨,雪梨或迎來四年來最大降雨。在人們期待這場有助於緩解林火和乾旱的降雨時,有關當局也發布了暴雨預警。在整個夏季,澳大利亞人都在與乾旱缺水和林火奮力鬥爭。
  • 冬天來了!雪梨本周迎來寒流,持續降雨、降溫和狂風!
    雪梨即將迎來寒風、大暴雨、降溫!初冬將至!今年的521,怕是要相當的寒冷了。兩座冷鋒將從澳大利亞南岸和東岸登陸,這一周,暴雨+狂風澳洲小夥伴們將感受到「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在未來幾天內,嚴寒、破壞性大風、暴雨甚至是降雪將會席捲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
  • 雪梨交通又要癱瘓!各地大規模...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 氣象部門預測,新州將受到另一波氣旋打擊,降雨量為原先預期的兩倍。大風暴雨會吹飛一切,澳媒警告人們屋中坐,出門恐迎「鍋」從天上來。
  • 澳洲將迎超乾旱夏季!厄爾尼諾逞兇,40℃+將成常態!連續高溫7個月...
    ,飽受乾旱困擾的新洲農民們,也將喜迎雨季。可高興還沒幾天,澳媒就出來「潑涼水」了!今年夏天,澳洲將引來嚴峻的乾旱夏季!而且將持續整整7個月之久!40℃的變態高溫,更是家常便飯!而氣象學家說了,是受「聖嬰」厄爾尼諾的影響!
  • 雪梨機場附近突發恐怖大火!黑煙滾滾!全城都能看得見!天氣...
    >與此同時,全雪梨多地也均有人目睹了這股濃煙,有在Newtown附近的:有在北雪梨Cremorne Point的,還有在南部的Kurnell的,據澳媒報導,起火點是一家在Mascot的新南威爾斯州消防與救援中心(FRNSW)對此十分重視,晚上7點左右一接到通知,70多名消防隊員、機場消防隊的消防車,以及空中滅火設備皆出動滅火,新南威爾斯州的警察和護理人員也隨時待命。
  • 南寧等地降雨偏少 出現輕中度水文乾旱
    本報訊(記者趙金玲)11月1日以來,廣西各地降雨均比歷年同期偏少六至八成,柳江、洛清江、桂江、湘江、南流江、九洲江、北流河等江河及部分中小河流天然來水偏少三至九成。   南寧、賀州、柳州、桂林、欽州、崇左、玉林、來賓及貴港等市部分縣(市、區)連續無有效降雨日數達到25~50天。
  • 降雨「大轉變」!明天降雨主要落在福建下列地區
    前段時間福建出現了大面積的乾旱,但是近期福建的降水有所增多,從過去10天的降水量統計情況來看,除了南部部分區域以外,福建大部的降水量都超過了10毫米,而且有大面積的區域出現了大雨量級的降水量,這些降水的到來緩解了福建的乾旱。
  • 澳大利亞遭強降雨 雪梨降雨量達30年之最 山火有望撲滅
    央視網消息:近日,澳大利亞多地遭遇強降雨,雪梨部分地區的降雨量更是達到近30年之最。降雨在部分地區引發洪水,阻斷道路,衝毀房屋。但同時,這場強降雨也緩解了澳大利亞持續數月的山火災情。在新南威爾斯州首府雪梨,連日來的強降雨導致河流水位上漲,附近很多居民被緊急疏散。
  • 澳航怒噴雪梨機場:偏愛海外航司!捷星特價機票一天賣出10萬張
    澳航CEO Alan Joyce最近嚴厲抨擊了雪梨機場,表示他們更偏愛海外航空公司,而不是像澳航這種「不會飛的袋鼠」。儘管自3月20日以來沒有國際航班,但澳航目前在Kingsford Smith Airport和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分別擁有約50%和25%的停機位。
  • 「高溫+乾旱」雙預警!崇左進入人工增雨應急狀態!多地甘蔗乾枯得讓...
    今年6、7月份崇左市總降雨量為78.4毫米,相比於去年同期降雨量偏少235.5毫米;加之崇左市大部分地區氣溫明顯偏高、降雨量偏少,持續晴熱少雨天氣,地表蒸發量大,導致全市大部地區土壤有效含水量降低,出現缺水乾旱現象。
  • 「海高斯」風雨明顯 緩解華南高溫乾旱
    記者:「海高斯」對緩解華南高溫乾旱是否有利?是否算是好颱風?19日後,四川等地降雨減弱,是否跟這個颱風有關?  周冠博:由於前期華南部分地區多高溫少雨天氣,颱風帶來的降水能有效緩解部分地區的乾旱情況。可以說是個好颱風。
  • 雪梨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傑克森港
    全國最大經濟中心。居民大多從事服務業,工業有石油煉製、化工、紡織、服裝、食品加工、飛機、汽車和船舶製造業等。有鐵路和公路網連繫廣大內地。港灣水深,設備良好。主要輸出羊毛、小麥、麵粉、肉類、紡織品等。有定期海、空航線通達英、美、紐西蘭等國。有全國創辦最早的雪梨大學(1850年建)和澳大利亞博物館(1836年建)。市東有海濱浴場。園林眾多,綠化面積廣闊。
  • 雪梨街道全部被淹,澳網友:好在撲滅24處大火!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的大火已經6個月了,至今都沒有被撲滅的跡象,用澳洲政府的話來說,這是百年難遇的大火,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澳洲網友可不是那麼容易糊弄的,尤其是那些因為火災失去家園的澳民眾,更是隨時隨地的準備抓政府的小辮子!
  • 澳洲史上最乾旱夏季來臨,長達7個月,極端氣溫隨時40度以上!
    不要著急,因為今年的夏天,很有可能要持續7個月…剛剛,根據每日郵報的報導,由於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澳洲或將迎來史上最乾旱的夏季!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其實這樣的情況並不是突發,就在今年剛剛過去的冬天,新州就迎來了百年難遇的乾旱,大批牛羊餓死,蔬菜減產,農民面臨著失業,破產。
  • 詳解澳洲留學之雪梨大學MBA
    2020 雪梨大學商學院 雪梨大學商學院是澳大利亞最好和高考入學分數最高的商學院之一。在國際上亦是極具影響力的著名商學院,位於大洋洲第一大金融中心雪梨市內城區Darlington,緊靠雪梨CBD心臟地帶。
  • 澳洲的首都,為什麼不是雪梨和墨爾本?
    雪梨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濱臨澳洲植物學灣,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人數超過500萬,2000年曾舉辦過奧運會,為世人所熟知。墨爾本是僅次於雪梨的第二大城市,人口有400多萬,工業發達,是澳大利亞的工業和文化中心,和雪梨不相上下。然而夾在雪梨和墨爾本之間的坎培拉,作為澳大利亞的首都,似乎默默無名。
  • 澳大利亞再起山火,世界最大沙島被毀一半,澳洲或將迎來更大悲劇
    而2020年還沒有結束,澳大利亞再起山火,澳大利亞弗雷澤島近期發生森林大火,已肆虐近6周,弗雷澤島面積1620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島,弗雷澤島物種豐富,353個物種堪比整個英國的物種數量。
  • 遭遇罕見乾旱 曼谷自來水供應只夠30天(圖)
    遭遇罕見乾旱 曼谷自來水供應只夠30天(圖) 2015-07-08 07:33:21來源:廣州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明   泰國供水部門說,由於遭遇罕見乾旱,首都曼谷的自來水供應可能僅能再維持30天。如果屆時還不降雨,曼谷居民將面臨停水威脅。更糟糕的是,由於水庫的水位過低,海水入侵風險急劇上升,將進一步威脅淡水供應。  水位告急  新華社電 泰國眼下正遭遇十多年來最嚴重乾旱,主要水庫的水位急劇下降。自去年10月以來,泰國當局要求農民儘量不要種植水稻,以節省農業用水量。
  • 澳媒:中國遊客最愛逛澳三家商場 其中雪梨排榜首
    澳媒:中國遊客最愛逛澳三家商場 其中雪梨排榜首 2018-02-28 10:42: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