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醫生回歸專業,讓臨床回歸技術,讓產品回歸本質,是醫美行業破除亂象,走向規範的必由之路。
文/子雨
出品/新摘商業評論
當代年輕人在「我要變好看」的路上稱得上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今天去光子嫩膚、小氣泡按摩,明天又開眼角,打瘦臉針,過段時間再來個自體脂肪移植充填,為美消費絕不手軟。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年代,美麗的兌付能力正在變強。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追求美上投入金錢,旺盛的醫療美容需求的確帶來了行業繁榮,卻也加劇了供需兩端的資源分配不均,尤其是核心醫生資源的稀缺。
另一邊,「愛美之心」造成的高度市場化和強消費屬性導致醫美的醫療屬性被長期弱化,強營銷環境也讓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醫美背後潛藏的風險。
如何為愛美人士提供更專業的醫美服務,讓好醫生站到臺前,讓醫美行業回歸醫療本色迫在眉睫。
洗牌時刻,醫美拐點之年
中國醫美市場稱得上「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雖然醫美行業在中國起步相對較晚,但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強大的消費能力推動醫美行業在中國呈現出勃勃生機。
據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醫美服務行業總收入達1217億元。2018-2023年中國醫美市場保持著24.2%的年複合增速,並有望在2021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醫美市場。
支撐醫美行業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市場滲透率的提升,包括80後、90後等新一代消費群體的進入,市場下沉以及消費升級觀念下醫學抗衰從小眾整形市場「破圈」,走進大眾消費群體的視野和生活。
一邊是中國醫美行業巨大的發展潛力,另一邊卻是資本和技術急速擴張下的行業亂象。
曾有業內人士總結醫美行業的八大坑:合規機構佔比低,合法醫師佔比低,非法藥械大行其道,非規範操作屢見不鮮,醫美效果虛假宣傳,暴露用戶隱私,價格虛高,無安全保障。每一個坑都凝結了消費者為了變美付出的血和淚。
醫療美容本身是一個醫患共建的過程,可是魚龍混雜的市場環境大大加重了消費者在選擇醫生和機構時的決策難度,市場不規範造成的信息不透明也成為行業亂象滋生的溫床。
據《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顯示,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的14%。
哪怕在合法的醫美機構中依然存在15%超範圍經營的現象。
除此之外,供需兩端的不平衡也加劇了消費者甄選的難度。醫美市場需求千變萬化,可是一名正規醫師的培養卻是門「慢生意」。
一般一名正規醫生的培養年限為5-8年,1.3萬家醫美機構醫師的標準需求數量為10萬名,行業醫師的缺口巨大,優質醫師人才更是鳳毛麟角。
近些年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拓寬了醫美市場的邊界,尤其疫情更是激發了醫美產業的線上化進程,有越來越多的愛美者通過網際網路了解、選擇、預約甚至下單心儀的醫美項目。
醫美行業面臨洗牌,線上線下聯動頻繁,行業資源高度整合,變革和機遇也孕育其中。
何以破除醫美行業的「信息繭房」
假醫生、假耗材、假機構等醫美亂象像一把達摩克裡斯之劍懸在愛美者頭上,阻礙了行業發展,也消耗了消費者對醫美行業的信任。
想要扭轉這一現狀,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信息流通。
信息不對稱一直是醫美行業最為外界詬病之處,過去大量醫美廣告充斥導致在消費者心中覺得醫美是個靠營銷撐起的行業,但其實醫美的本質是醫療,專業的醫生才是醫美行業最重要的資產,也是醫美產業鏈條中最核心的資源。
破除醫美行業的信息繭房,以專業醫生為紐帶連結求美者和醫美服務商,保證消費者與醫療機構間的信息通暢與透明,不僅能提升行業效率,也是為消費者安全變美提供一份保障。
行業呼喚真誠誠信的服務和安全高效的治療,尤其在黑醫美導致事故頻發的當下,行業亟需一套高標準的評判體系來保障消費者安心求美,維護合規醫生的發展。
在強化醫美行業「醫」的本質上,新氧走過了七年。成立之初,新氧就在踐行「醫生為核心」的戰略,而在行業規範化建設上,新氧也率先邁出了一步。
今年7月,新氧推出了經過重重嚴格甄選的、比肩「米其林標準」的行業非學術、非商業的醫生榜單——新氧綠寶石醫生榜單。
這份榜單經過技術、審美等101道維度、14道審核評比,成為中國醫美行業真正意義上的「醫美醫生白名單」。
時隔三月,新氧第二期綠寶石醫生榜單上線,再次甄選出100名醫生,其中70名正高/副高職稱的高年資、行業經驗豐富的醫生,持續為醫美行業賦能。
對整個醫美行業而言,綠寶石醫生榜單的推出是一個多方利好的共贏之舉。
通過綠寶石醫生榜單層層甄選優質醫美醫生,並把優質醫資反哺到消費者,給求美者科學變美提供了更為專業和放心的醫療機構與醫生的選擇參考,改變了C端消費者信息獲取的劣勢地位,讓愛美者快速高效地篩選出適合自己的醫生和醫美項目。
從B端來看,拉高了整個醫美行業的服務水準,以榜單為軸聯合醫生做一些技術分享,比如行業學術峰會交流,公益救助項目,線上會診等,促進了醫生圈層的技術共享,對醫生持續精進自身技術以及行業相互督促起到了正向反饋的作用。
從產品端來看,新氧在APP上建立了綠寶石醫生榜單的資源專區,包含視頻面診、知識問答、直播預告等,提高了榜單醫生與用戶的互動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行業最缺失的信賴感。
醫生是醫美行業的脊梁,可以說,這個擁有非凡號召力和消費拉動力的醫師群體有著怎樣的生存境遇,就對應著中國醫美行業怎樣的未來。
「一份不商業化的榜單才最具商業價值」,新氧在做的就是把好醫生推到臺前,呼喚醫生的價值回歸。
榜單醫生上榜後獲得了媒體的大量關注和更廣泛的大眾認知,不僅提升了醫生個人品牌價值,也拓展了自身的職業發展空間。
今年9月新氧成都網際網路醫院正式獲批執業牌照,不僅讓上榜醫生開通直播,助力網際網路醫院發展,未來也能為醫生提供更多創新服務,從而吸引更多人參選綠寶石醫生榜單。
據悉,目前已有超7000名醫美從業者通過視頻面診實現了服務變現。
愛美本身並無罪,只是別有用心的人給「美麗」披上了灰色的外衣,而醫美行業的高盈利性和高成長性給黑醫美的爆發提供了溫床。
綠寶石醫生榜單的推出部分釐清了灰色地帶,對於推動行業開放共榮生態有著不可替代的現實意義和行業擔當的長遠價值。
新氧,與醫美共潮而生
醫美行業的蓬勃展現了人們對美的不斷追求,5G時代數位化與智能化的普及更是為醫美線上產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也能更便捷、全方位的支持每個人的美麗夢想。
不可否認,醫美行業與網際網路融合度變得越來越高,醫美APP在醫療美容產業鏈的樞紐地位也愈發凸顯。
用優質的內容、高粘性的社區及信息和預訂服務獲取流量用戶,向上,能夠幫助上遊廠商簡化分銷環節,幫助醫美機構降低獲客成本;向下,能協助消費者高效決策,幫助醫生塑造個人品牌等等。在網際網路加持下,醫美服務變得更有溫度。
被視為「醫美第一股」的新氧,其商業模式的核心就是通過網際網路把醫美服務實現線上化。
首先是供應鏈的線上化,把好醫生找出來;其次是把消費決策線上化,獲知、決策、下單整個過程全部搬到線上,通過小程序觸達消費者,有內生流量,下單部分提供電商系統,幫助用戶下單預約,私信或諮詢。最後是把履約和售後服務也通過線上化解決。
在採訪中,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提到通過網際網路手段提升行業售後和履約的品質是難題中的難題,「京東、阿里是把實物商品線上化,而把服務搬到線上不僅是中國難題,也是世界性難題。」
通過網際網路手段把一個服務實現現代化是目前任何一家公司都沒有做成的。為消費者提供更細分,更優質的內容和更專業的醫生匹配是新氧的生存之道,也是其存在的價值。
讓醫美行業回歸醫療本色,讓醫生回歸專業,讓臨床回歸技術,讓產品回歸本質,新氧邁出的只是一小步,但對整個行業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大步。
醫生作為醫美行業核心技術資源永遠是稀缺,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可能與市場需求呈滿足或持平的狀態。行業需要真誠與專業肅清亂象,好醫生需要被看見。
「讓優秀的醫生可以更快速地獲得用戶端的認知和認可,讓他們可以集中精力去鑽研技術,幫助更多人解決困難,完成心願。讓有質量、有服務的醫療機構加速成長,成為現有公立醫療體系為主導格局下的有效補充。讓更多優秀人才願意進入醫美行業,讓他們在這裡獲得尊重,獲得體面的收入。」這也正是綠寶石醫生榜單的價值所在。
結尾
在新一輪消費升級大潮的推動下,正規醫美與黑醫美的正邪交戰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隨著政策的完善以及人們消費意識的提升,醫美行業最終會走向以安全、效果為主導的理性競爭而非靠營銷和價格戰推動。
對醫療機構的監管進一步加強,對醫生資質的審查進一步強化,對廣告宣傳進一步嚴格是醫美發展的必然。去偽存真,讓真正有實力的醫療機構和醫生更好地為求美者安全有效的服務。
未來,醫美行業會朝著更加集中化、生態化、透明化和標準化的趨勢發展,作為頭部玩家之一的新氧也在不斷迭代更新,與醫美行業共潮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