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喝一種幹邑

2021-02-18 大寫的蘿菈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並置頂,搶讀精彩文章 

Laura Lan藍思晴  《大寫的蘿菈》主筆

華語圈知名鐘錶珠寶評論家,專精機械鐘錶賞析,亦對珠寶、生活、文化與藝術等各領域皆有著獨到的見解。創辦《引想力工作室》從事專業文案、顧問、講習等工作。


如果不曾愛,不會知道什麼叫做無怨的等待;如果一生還未有幸經歷過愛,至少我們還要有能力品嘗美好,時間給予我們的,正是我們曾交予時間的。

那一天下飛機是因為種種原因班機延誤,在阿姆斯特丹多出了八個小時,凌晨五點鐘,天知道此時能在阿姆斯特丹做些什麼?我坐上輕軌電車,只是在狹小的城都中心晃蕩,四月清冷且孤寂的天。身上沒有任何額外的衣物,因為行李箱還在機場裡頭,隨手登機戴著的小羊毛毯裹著,天空飄著一絲絲的雨夾雪。阿姆斯特丹這個城市在我的記憶中,除了盛夏之外,從來都沒有過大晴天,就像是永遠多雨的漢堡。滿街的自行車、穿梭整個小都城的運河,不知道為什麼每一座建築都很有歷史和故事,像是一個沉默了好幾個世紀的巨人坐姿,他沒有站著顯示威嚇,也沒有大動作展現駭人的雄姿,他只是坐著,沉默中的驕傲,安靜中的強大。

十七世紀初就有了第一個能夠進行跨國匯兌的銀行,甚至建立了證券交易所的金融體系,以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的荷蘭,不僅僅在當時是歐洲的金融中心,爾後竟然是促成幹邑成為高級酒種的重要推手。在十六世紀阿姆斯特丹就已經是一個商業繁榮的都市,這與當時的其他歐洲城市都有所不同,地利之便讓荷蘭擁有交易商品的貿易優勢。先是將啤酒文化推向世界,接著就是將蒸餾後的葡萄酒運銷全球。


蒸餾後的葡萄酒由於適合航運存放,因此很早就經由荷蘭人自法國出口至英國。

荷蘭人當初可沒有這麼浪漫地想要復興中古世紀就已經存在於法國的"生命之水"(蒸餾而得的葡萄酒),單純只是因為貿易考量將葡萄酒蒸餾後可以更適於保存航運,十七世紀來到幹邑地區的荷蘭人開始再度開啟當地將過剩的葡萄以蒸餾法成酒之法,就成為我們所熟知的白蘭地。白蘭地需要經過蒸餾葡萄酒放入橡木桶陳年,就在這個蒸餾、陳年的過程中,讓有些白蘭地終究還是白蘭地,可有些就進階為所謂的頂級幹邑。


同樣的蒸餾陳年的過程,白蘭地與幹邑卻有產地的差異。

 幹邑生成的條件 

幹邑地區的土質為石灰質土壤,理論上種出來的葡萄偏酸,本來不適合做釀造葡萄酒,但是奇妙的是,上帝好像賦予了時間神秘的力量,幹邑地區種出的葡萄經過蒸餾之後,卻可減低酸性更容易飲用,且放置到橡木桶之後,時間在酒裡面施了神奇魔法起了作用,讓這個本來偏酸的缺憾變成了最好的優勢,兩道蒸餾程序後的酒散發出眾的香氣芬芳,放入酒桶後兩年開始產生「酯」的淳厚馥鬱。(怎麼聽起來都像兩個對的人,相遇之後的愛情?)


幹邑地區的大香檳產區土質是石灰質土壤。

幹邑地區生產葡萄蒸餾酒(法國稱為生命之水)被放置入橡木桶,經過與時間陳年共舞,形成了與眾不同的酒種:Cognac幹邑,而這種酒種最初被荷蘭人從法國出口到英國,在英國成為飲用風潮,並在十八世紀以後成為貴族與中產階級常飲用的高級酒種。幹邑由荷蘭人復興,在英國發展地位壯大,但其靈魂卻還是得回歸到法國:僅僅只有幹邑這個地區產的葡萄,用雙重蒸餾的方法、放置在特定的橡木桶才能成為合格的幹邑。


路易十三採用100%大香檳區的頂級白玉霓葡萄釀造。

一般幹邑可能陳年兩年即可成酒並被劃分等級為V.S;往上一個等級為V.S.O.P則是四年陳釀,我們常聽到的X.O等級則為10年以上的陳釀,最新被劃分出來的拿破崙等級(Napoleon)則為6-8年的陳年幹邑,不過這種通識的分類也會因各品牌的要求標準不同而各有異。由幹邑地區出產的白葡萄壓製成汁,並經過兩次蒸餾就成了透明無色的「生命之水」,並盛裝於橡木桶中百年來這樣的傳統從來不變。


經過兩次蒸餾後的透明「生命之水」。

而幹邑最奇妙的是:生命之水經過兩次蒸餾,被放入在橡木桶裡熟成的過程中,幹邑地區特有的葡萄酸,經過熟成存置的轉化會隨之分解並融合木桶特性,而成為金色或深紅色,而在所有的幹邑品牌裡頭,有一種幹邑有著至尊地位的存在,那就是:路易十三。路易十三則在生命之水存放熟成的過程中融合成琥珀色與香氣獨特的幹邑,但並非所有幹邑都能擁有琥珀色的獨特色澤。

路易十三的生命之水僅盛裝於蒂爾肯橡木桶內陳釀。

路易十三不僅僅只使用位於大香檳地區的頂級白玉霓葡萄釀製,並只存放在蒂爾肯橡木桶內熟成,並經過百年陳釀才予以開桶裝瓶上市混合了1200種的生命之水予以熟成,路易十三超越一般幹邑的年份分類,與時光穿梭、與歲月共舞,早一點晚一點都不能成就路易十三,自百餘年以來一直傳承的經典口味。路易十三從百年前到今天都是由單一位釀酒大師釀製與調製而成,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喝到的路易十三,都是百年前當時的釀酒大師所監督參與釀造,目前路易十三的釀酒大師巴蒂斯特·盧瓦索(Baptiste Loiseau)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釀酒大師,這個職位並不世襲而是靠天資和天賦為主,而後天的練習與鑽研也是必須的,先是和前一代大師學習數年之後,才能由上一代的大師決定傳承託付。

每一代的釀酒大師負責生命之水的精妙調配,並將這一技能代代傳承。

而如今由巴蒂斯特·盧瓦索(Baptiste Loiseau)所監督釀製的幹邑,則是為了百年後的大師而準備,現在他的工作釀製、混成生命之水,且必須按照嚴格條件、不偏不倚地以精確的香氣、口感記憶,將路易十三的味道特質記住,調配完成後放入橡木桶熟成百年;另一方面,等待百年前放入橡木桶熟成的幹邑,口味且風味都已經合乎路易十三的傳承標準時,批准開桶裝瓶。

路易十三複雜多變的香氣,來自跨越一個世紀的陳釀而來。

 道不盡的路易十三香氣 

所有的等待只為了百年後的尋愛者,尋找那個在過去一百四十餘年裡路易十三一直追尋的味道,那個在實驗室被分析出250種複雜香氣的陳釀。我自認為:路易十三隻能是在一套優質皮革的沙發,用最乾淨且完美的揚聲器放著你最愛的樂曲,然後先是品香,從遠處前段的花香,到中段的果香接著是一連串豐厚且層次多元的芬芳,使用路易十三專用品酒杯,你會從猶如鑽石切面的杯內看見老虎的眼睛,抿上一口,從堅果、肉桂、玫瑰花露、無花果、豆蔻、檀木以及他們說的蜂蜜香,各種紛然而至的口感中,你懷疑自己的味蕾不夠使用,怎麼像是越過一座座的雲朵,在空中機艙裡穿越時,一朵背後還有另一朵,轉眼又鑽進了另一個形體各異,似棉花糖又像印象派筆下的雲之山巔,一眼看不完的世界,竟然就在這麼一口路易十三。

層次豐富的路易十三,每次品嘗都可挖掘其中從未嘗出的香味氣息。

我試圖去解析路易十三的口味,發現自己的字彙詞窮,當然不可及路易十三釀酒大師的靈敏,而他知道那近百年前的秘密,也知道等待與時間在競賽的遊戲,他知道前任釀酒大師們所知道的秘密,並且一直遵守著與時間相敬相依的哲學。我在路易十三的品嘗中,曉悟了一生只愛一個人的深意,或許命運不可給與只愛一個人的機會,但我們卻可以一生只嘗一種幹邑,因為嘗過了路易十三,你就再別無他想。

幹邑中的至尊:路易十三。

 珍稀中的珍藏 

人們說,路易十三除了佳釀之外,酒樽也極具價值,我想這可不就像是高端機械腕錶設計與機械機芯的搭配組合一樣?擁有了百年傳承手工技藝打造的機芯,裝置機芯的表殼怎麼能是隨手輕得的?猶如精緻的表殼需要數十道手工打磨而成,路易十三的酒樽是水晶大師以傳世皇家匠藝手工精製而成,需要11位工匠吹制並加以手工拋修成形,再將瓶頸處裝上20K金標籤裝飾,最新 《黑珍限量典藏》之【致敬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的瓶身則是在高溫燒制的過程中使用了特殊工藝呈現出光輝靈動的銀色、黑色與煤灰色的色階層次閃耀,瓶頸處則是特別鍍上鈀金屬。

路易十三《黑珍限量典藏》之【致敬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350毫升限量版酒樽,百合花標誌精工細作,鑲嵌的小圓珠別具一格。

《黑珍限量典藏》之【致敬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的幹邑皆來自於被放置在家族專用酒窖,且在釀製混成之初就只選擇單一桶置入這個私人窖藏存放熟成,每一桶幹邑皆有各自的編號在冊,想像一下:這是在百年前就已經被放入等待幹邑熟成的橡木桶,在百年前的釀酒大師為了此世的幹邑盛放,用心遵循世代相傳的手法,將其釀製存放,他預知了時光在生命之水裡的作用,他知曉歲月將會怎麼繼續將他所調配的幹邑好好對待,而百年後只有少數人能夠有幸擁有這一次的 《黑珍限量典藏》之【致敬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

路易十三前總裁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  (André Hériard Dubreuil)

此次典藏版所開啟的單桶陳釀幹邑,來自編號C100-139號傳統蒂爾肯橡木桶內,是百年前由當時的釀酒大師精製,經過在百年的存放與歲月一同呼吸,經由現在的釀酒大師巴蒂斯特·盧瓦索品鑑認可後,予以裝瓶上市,因為此私藏酒桶內的百年幹邑有限,此次以特殊瓶裝上市,也是路易十三第一次出現350毫升的小容量,全桶只夠裝瓶1498樽。

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酒窖。

據說這個純木石結構私人酒窖,相較於路易十三其他的存放酒窖更為暗黑冷冽,溼度長年維持在80%左右,溫度則穩定控制在攝氏12到19度之間,在這個最適合將處於融合階段的生命之水存放入內的環境下,加上三萬六千五百日的時光魔幻作用,到底會形成什麼樣的口味?我也想知道。


路易十三《黑珍限量典藏》之【致敬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350毫升限量版,僅有1498樽。

當你開始了路易十三品嘗之旅,你就屬於路易十三中的一員,而其他的所有人對路易十三都只能側面猜測:就像面對一生一次的真愛,唯有經歷過方知真意;只有品嘗過路易十三的人才知道: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喝一種幹邑的純粹與堅定。

加入蘿菈朋友圈

搜索daxiedeluola蘿菈微信號,進入蘿菈的朋友圈直接交流,並有機會加入蘿菈表友群與同好們暢聊鐘錶生活話題。

延伸閱讀

年輕更要品味幹邑

孤獨的時候,威士忌是最好的陪伴

偶爾試試獨立酒廠威士忌也很美

關鍵詞搜尋

大寫的蘿菈可根據關鍵詞搜尋文章,發送關鍵詞即可收到相關歷史文章

本公眾號所有文章皆為原創作品,作者與本號保有文章所有著作權,歡迎朋友圈轉發文章。如需全文轉載請後臺留言或聯繫本號進行授權。禁止任何第三方平臺未經許可之擅自轉載及任何自行擷取篇章或刪減文句刊登。

點擊原文,了解路易十三

相關焦點

  • 從前慢,一生只愛一個人
    現在的愛情太快了,分手和戀愛都像速食的方便麵一樣,我們大概早就忘記了,過去那種穿越春秋、至死不渝、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人美好浪漫。那些關於攜手一生的美好誓言,曾經不是空談,更不是撩妹的套路,他們的愛不計較付出,不求回報。其實一輩子特別短,短到我們根本來不及認真完整地愛一個人。茫茫人海裡,我們和一個人相遇、從兩個陌生的人,到彼此信任,再到牽手相伴,多不容易啊!愛的時候你儂我儂,卻早早就把當時許下的諾言拋在耳後。人的一生何其坎坷,到了白髮蒼蒼時才敢喘息片刻,卻又老病相催了。
  • 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事,為什麼那樣讓人渴望而不可得?
    曾經,我夢想有一個完美的家,在家裡有個愛我的他,和一雙可愛的兒女;曾經,我坐在高級的辦公室,肆意地談著管理左右著多個部門和工廠的行動;曾經,我嘗試學習一切儘可能的知識,讓自己變得無所不精……但終究,我只是成了一個粗俗的婦人,只能圍著一個小小的陋室面對每日的雞毛蒜皮。人生啊,不管有多少次重來,都不過是回復到人生最慘烈的結果――必須面對每日的庸常和了無生趣的枯燥。
  • 這3星座男最痴情,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娶一個人
    於千萬人之間我遇見了你,於千萬年之中我遇見了你,於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我遇見了你,那麼今生我只想與你攜手共度,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只想遇到你時輕輕的告訴你,我一直在你身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中哪幾個星座的男生最痴情,一生只愛一人,一生只娶一個人。
  • 最專情的女人命格,一生只愛一個人
    每個男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遇到一位專情專一的女人,一生只愛自己一個人,真心守護,不離不棄,牽手百年。可是這樣的女人的命格又具有哪些特徵呢?妻星得位,為喜用的男人,娶到的妻子都是感情專一,專情,一生只愛一個人,不會越雷池半步,做事很有分寸。正官一位,不走官殺混雜之運如果一個女人的五行裡面只有正官一位,而且又不走官殺混雜之運,大多數都是感情專一,忠誠忠心的。女命的正官代表的是自己的丈夫,本就具有持久傳統並且專一的特質。
  • 一年只買一雙鞋,一生只愛一個人
    鞋是好東西,有人特別愛鞋,一年買幾十雙,專門空出一個房間擺放鞋,尤其一些女生,家裡大大的鞋架,能掛滿一面牆,比一些人的書架還要大,上面擺著各種鞋。有的鞋價值幾千上萬,咱也不懂貴在哪裡。有的人是極簡主義,一年買幾雙鞋也就夠了,我的一個朋友,一年四季穿一雙鞋,而且還是棉鞋,冬天倒好說,難道夏天不捂腳?我忘了,他是宅男,一年四季也不出幾次門!大學我是單身狗,整天和一群懶漢在一塊,也沒女朋友,就懶得打扮,一周洗一次頭,更懶得買衣服買鞋,一雙鞋也能穿過一年四季,漸漸的,我也成了「極簡主義」者。
  • 從前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車馬很慢郵遞很慢慢到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你需要翻三座山,跨五條河,走十裡路找到她,和她說一句:「我想你了。」這就是父母年代的愛情,也是現在的我所羨慕的愛情。還記得小時候,父親外出務工,就剩母親在家帶我和弟弟,然後整個小鎮都很窮,沒有電話,和外出的人全都是通過書信進行溝通。還記得母親以前她都是和父親一個月通一次書信,每個月只要我在家叫爸爸了,那麼第二天去郵局就能夠受到父親寄回來的信。在我的記憶中,很模糊的還有我母親帶著我去找信的場景,到了一個專門收發信的地方,看著一摞一摞的信,工作人員問你的姓名,然後在這一摞一摞的裡面去翻找你的名字。
  • 《從前慢》,那時的我們,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慢》這首歌曲,大家都聽過,這首歌曲已經被很多人都唱過。在央視羊年春晚的舞臺上,劉歡緩緩舉起麥克風,在郎朗的鋼琴和呂思清的小提琴伴奏下,一曲舒緩動人的《從前慢》流瀉而出:「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慢》是劉胡軼根據中國當代文學大師、畫家木心先生創作詩歌進行改編的歌曲,以悠靜樸實的復古情懷和「慢節奏」,瞬間擊中了眾多觀眾的心,被稱為春晚舞臺「最溫暖、最走心的歌曲」。
  • 席琳·迪翁的愛情:一生只愛一個人
    很多人對於席琳·迪翁可能不是那麼了解,但是電影《鐵達尼號》的主題曲你一定聽過。就是這首歌曲讓當年只有29歲的他事業推向了巔峰期,那首《我心永恆》唱的是家喻戶曉。有很多人對於影片中的感情很羨慕,印象深刻。
  • 楊絳|一生只愛一人,一生只做一事,淡然優雅、知性從容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是一個淡薄的人。他不慕名利,生性寡淡,超凡脫俗,生活節儉。骨子裡老楊家就是一家子的文化人,他們尊重孩子的選擇,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只把握人生的大方向。這做法,在當今精細的育兒理論面前,該是有多粗陋。但實際上,這才是透著人生大智慧的家風。一個人若能精神有所寄託,她就不容易空虛。
  • 最「長情」的星座,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其他的都是「將就」!
    一生的腳步是與你相隨,一生的情話是與你傾訴,一生的纏綿是與你相伴,一生的長路是與你同行,讓我用一生來成全對你的愛戀,執子之手,白頭到老。從前的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現在這樣的深情卻再難找,感情間的分分合合已是常態,見怪不怪,但卻還有人在堅守著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深情,即使有緣無分。其他人只是將就,一起來看看是哪些痴情的人吧!
  • 《只有芸知道》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有的風景,一輩子百看不厭、萬分留念,有的人,和她待一輩子都覺著不夠。是啊,這個美好的世界總是蔓延太多惡意,這讓我們忍不住去期待幸福美滿的結局。就好像我當初看馮小剛導演的新作《只有芸知道》時一樣,我也在期待一個美麗的故事和一個好的結局。這部影片改編自馮小剛同寢室摯友張述與他的結髮妻子羅洋的真實故事。
  • 最乾淨的名妓,最深情的道姑:一生只愛一個人
    這樣的女子人見人愛,卻為何一生情路坎坷,顛沛流離,後來成了女道士,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她的遭遇吧。最乾淨的名妓,最深情的道姑:一生只愛一個人來自慈懷讀書會00:0017:04點擊上方即可收聽念念不忘朗誦願將一幅瀟湘種寄與春風問薛濤明末清初,紙醉金迷的秦淮河畔出現了一對絕世姐妹花
  • 人魚戀愛法則: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木心《從前慢》開篇引一首木心的著名現代詩作,完全不是小編為了裝十三,而是最近看的這部網劇《人魚戀愛法則》人設實在太別致了,別致到剛開篇旁白,就讓小編莫名想到這首詩,女主角所在的鮫人一族,在戀愛之前是無法識別性別的,只有愛上了一個人才能產生性別,並且一生只能愛上一個人,即便那個人是渣男或者白花,
  • 拿什麼來證明:一生只愛一個人 專訪T-LOVES生命鑽石李穎
    導讀:筆者在大學畢業十周年同學聚會上,60位同學集體發起討論」如何證明一生只愛一個人「,有人說:拿身份證去買鑽戒,有人說送瑪莎拉蒂、送豪宅、把財權給到對方管理,統統被反駁了:我拿身份證可以到周某福買,周某生買,也可以到金某福,太多可以選擇的了,憑什麼我拿個身份證去買一枚鑽戒,就能代表一生只愛一個人嗎?
  • 愛情最高境界:一生只愛一個人 愛過一個人後 便再也不能愛別人了
    一生只愛一個人,是情到深處不由人,還是取一瓢飲的愚不可及。或許,它從來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堅定、純愛,只是我們可望不可及罷了。1)他1米81,大眼睛,能歌能畫能唱,還會下棋。他的身邊有很多仰慕他的女性。
  • 《只有芸知道》: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電影開始的畫面裡,一棵大樹巍峨屹立,黃軒飾演的男主隋東風牽著一條狗坐在樹下的白色木椅上,然後聽到那首娓娓道來的詩: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對比以往馮小剛電影的喜劇性與戲劇化情節,《只有芸知道》實在是一部太過寡淡的電影,這部電影,自始至終,都給人一種雲淡風輕的安靜和溫暖祥和的柔情感,沒有強烈的情節衝突,沒有跌宕的起伏
  • 寧缺毋濫,不願將就的星座,一生只愛一人!
    巨蟹座巨蟹座的人超級顧家,內心缺少安全感,非常嚮往一個完美的愛情與婚姻,天生貌美如花,聰明能幹,細膩周到,專心致志,做什麼事情都非常的專心與用心,但是,非常敏感,內心多愁傷感,不太容易相信任何人,需要很久去相信一個人。
  • 一輩子,只愛一個人是一種悲哀
    此段給那個來不及說我愛你的人 我愛thorn 6我知道很多人在背地裡說我圓滑,說我世故,可是我知道如果我不好好保護自己,就沒有人保護我了,其實我一直需要的,不是一個愛我的男子,而是一個能保護我的男子。我需要一個能保護我的男子,他願為我遮風擋雨,他願為我孑然一身,可是他在哪裡?
  • 《戀戀筆記本》: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事情,就是我一輩子只愛一個人
    我全心全意愛著另一個人,對我而言,那已經足夠了。」這是電影最開始諾亞的心理獨白,他已經老了,患有心臟病,步履蹣跚但是他還是會選擇每天去醫院,帶著自己的本子,給醫院裡一個身穿紅衣,白髮蒼蒼的女人講故事,而這個人就是他孩子的母親,他一生的愛人—艾麗。就像他自己所說的,他的這一生很平凡,他也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但是他全心全意在自己一生的時間裡只愛一個人,這就是他驕傲的事情。
  • 【美遇人生】她一生只做一件事,一輩子只愛一個人,一次只見一個朋友
    自我生長Self-growth她一生的時間,只做了一件事,陶藝。一次只約見一個朋友,因為這樣才能心無旁騖而她這種專注與純粹的生活、創作態度,得到了眾多人的認可和讚賞,日本著名的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曾這樣評價:「她的為人,她的作品,看似靜水深流,但卻有異常澎湃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