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並置頂,搶讀精彩文章
Laura Lan藍思晴 《大寫的蘿菈》主筆
華語圈知名鐘錶珠寶評論家,專精機械鐘錶賞析,亦對珠寶、生活、文化與藝術等各領域皆有著獨到的見解。創辦《引想力工作室》從事專業文案、顧問、講習等工作。
如果不曾愛,不會知道什麼叫做無怨的等待;如果一生還未有幸經歷過愛,至少我們還要有能力品嘗美好,時間給予我們的,正是我們曾交予時間的。
那一天下飛機是因為種種原因班機延誤,在阿姆斯特丹多出了八個小時,凌晨五點鐘,天知道此時能在阿姆斯特丹做些什麼?我坐上輕軌電車,只是在狹小的城都中心晃蕩,四月清冷且孤寂的天。身上沒有任何額外的衣物,因為行李箱還在機場裡頭,隨手登機戴著的小羊毛毯裹著,天空飄著一絲絲的雨夾雪。阿姆斯特丹這個城市在我的記憶中,除了盛夏之外,從來都沒有過大晴天,就像是永遠多雨的漢堡。滿街的自行車、穿梭整個小都城的運河,不知道為什麼每一座建築都很有歷史和故事,像是一個沉默了好幾個世紀的巨人坐姿,他沒有站著顯示威嚇,也沒有大動作展現駭人的雄姿,他只是坐著,沉默中的驕傲,安靜中的強大。
十七世紀初就有了第一個能夠進行跨國匯兌的銀行,甚至建立了證券交易所的金融體系,以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的荷蘭,不僅僅在當時是歐洲的金融中心,爾後竟然是促成幹邑成為高級酒種的重要推手。在十六世紀阿姆斯特丹就已經是一個商業繁榮的都市,這與當時的其他歐洲城市都有所不同,地利之便讓荷蘭擁有交易商品的貿易優勢。先是將啤酒文化推向世界,接著就是將蒸餾後的葡萄酒運銷全球。
蒸餾後的葡萄酒由於適合航運存放,因此很早就經由荷蘭人自法國出口至英國。
荷蘭人當初可沒有這麼浪漫地想要復興中古世紀就已經存在於法國的"生命之水"(蒸餾而得的葡萄酒),單純只是因為貿易考量將葡萄酒蒸餾後可以更適於保存航運,十七世紀來到幹邑地區的荷蘭人開始再度開啟當地將過剩的葡萄以蒸餾法成酒之法,就成為我們所熟知的白蘭地。白蘭地需要經過蒸餾葡萄酒放入橡木桶陳年,就在這個蒸餾、陳年的過程中,讓有些白蘭地終究還是白蘭地,可有些就進階為所謂的頂級幹邑。
同樣的蒸餾陳年的過程,白蘭地與幹邑卻有產地的差異。
— 幹邑生成的條件 —
幹邑地區的土質為石灰質土壤,理論上種出來的葡萄偏酸,本來不適合做釀造葡萄酒,但是奇妙的是,上帝好像賦予了時間神秘的力量,幹邑地區種出的葡萄經過蒸餾之後,卻可減低酸性更容易飲用,且放置到橡木桶之後,時間在酒裡面施了神奇魔法起了作用,讓這個本來偏酸的缺憾變成了最好的優勢,兩道蒸餾程序後的酒散發出眾的香氣芬芳,放入酒桶後兩年開始產生「酯」的淳厚馥鬱。(怎麼聽起來都像兩個對的人,相遇之後的愛情?)
幹邑地區的大香檳產區土質是石灰質土壤。
幹邑地區生產葡萄蒸餾酒(法國稱為生命之水)被放置入橡木桶,經過與時間陳年共舞,形成了與眾不同的酒種:Cognac幹邑,而這種酒種最初被荷蘭人從法國出口到英國,在英國成為飲用風潮,並在十八世紀以後成為貴族與中產階級常飲用的高級酒種。幹邑由荷蘭人復興,在英國發展地位壯大,但其靈魂卻還是得回歸到法國:僅僅只有幹邑這個地區產的葡萄,用雙重蒸餾的方法、放置在特定的橡木桶才能成為合格的幹邑。
路易十三採用100%大香檳區的頂級白玉霓葡萄釀造。
一般幹邑可能陳年兩年即可成酒並被劃分等級為V.S;往上一個等級為V.S.O.P則是四年陳釀,我們常聽到的X.O等級則為10年以上的陳釀,最新被劃分出來的拿破崙等級(Napoleon)則為6-8年的陳年幹邑,不過這種通識的分類也會因各品牌的要求標準不同而各有異。由幹邑地區出產的白葡萄壓製成汁,並經過兩次蒸餾就成了透明無色的「生命之水」,並盛裝於橡木桶中百年來這樣的傳統從來不變。
經過兩次蒸餾後的透明「生命之水」。
而幹邑最奇妙的是:生命之水經過兩次蒸餾,被放入在橡木桶裡熟成的過程中,幹邑地區特有的葡萄酸,經過熟成存置的轉化會隨之分解並融合木桶特性,而成為金色或深紅色,而在所有的幹邑品牌裡頭,有一種幹邑有著至尊地位的存在,那就是:路易十三。路易十三則在生命之水存放熟成的過程中融合成琥珀色與香氣獨特的幹邑,但並非所有幹邑都能擁有琥珀色的獨特色澤。
路易十三的生命之水僅盛裝於蒂爾肯橡木桶內陳釀。
路易十三不僅僅只使用位於大香檳地區的頂級白玉霓葡萄釀製,並只存放在蒂爾肯橡木桶內熟成,並經過百年陳釀才予以開桶裝瓶上市。混合了1200種的生命之水予以熟成,路易十三超越一般幹邑的年份分類,與時光穿梭、與歲月共舞,早一點晚一點都不能成就路易十三,自百餘年以來一直傳承的經典口味。路易十三從百年前到今天都是由單一位釀酒大師釀製與調製而成,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喝到的路易十三,都是百年前當時的釀酒大師所監督參與釀造,目前路易十三的釀酒大師巴蒂斯特·盧瓦索(Baptiste Loiseau)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釀酒大師,這個職位並不世襲而是靠天資和天賦為主,而後天的練習與鑽研也是必須的,先是和前一代大師學習數年之後,才能由上一代的大師決定傳承託付。
每一代的釀酒大師負責生命之水的精妙調配,並將這一技能代代傳承。
而如今由巴蒂斯特·盧瓦索(Baptiste Loiseau)所監督釀製的幹邑,則是為了百年後的大師而準備,現在他的工作釀製、混成生命之水,且必須按照嚴格條件、不偏不倚地以精確的香氣、口感記憶,將路易十三的味道特質記住,調配完成後放入橡木桶熟成百年;另一方面,等待百年前放入橡木桶熟成的幹邑,口味且風味都已經合乎路易十三的傳承標準時,批准開桶裝瓶。
路易十三複雜多變的香氣,來自跨越一個世紀的陳釀而來。
— 道不盡的路易十三香氣 —
所有的等待只為了百年後的尋愛者,尋找那個在過去一百四十餘年裡路易十三一直追尋的味道,那個在實驗室被分析出250種複雜香氣的陳釀。我自認為:路易十三隻能是在一套優質皮革的沙發,用最乾淨且完美的揚聲器放著你最愛的樂曲,然後先是品香,從遠處前段的花香,到中段的果香接著是一連串豐厚且層次多元的芬芳,使用路易十三專用品酒杯,你會從猶如鑽石切面的杯內看見老虎的眼睛,抿上一口,從堅果、肉桂、玫瑰花露、無花果、豆蔻、檀木以及他們說的蜂蜜香,各種紛然而至的口感中,你懷疑自己的味蕾不夠使用,怎麼像是越過一座座的雲朵,在空中機艙裡穿越時,一朵背後還有另一朵,轉眼又鑽進了另一個形體各異,似棉花糖又像印象派筆下的雲之山巔,一眼看不完的世界,竟然就在這麼一口路易十三。
層次豐富的路易十三,每次品嘗都可挖掘其中從未嘗出的香味氣息。
我試圖去解析路易十三的口味,發現自己的字彙詞窮,當然不可及路易十三釀酒大師的靈敏,而他知道那近百年前的秘密,也知道等待與時間在競賽的遊戲,他知道前任釀酒大師們所知道的秘密,並且一直遵守著與時間相敬相依的哲學。我在路易十三的品嘗中,曉悟了一生只愛一個人的深意,或許命運不可給與只愛一個人的機會,但我們卻可以一生只嘗一種幹邑,因為嘗過了路易十三,你就再別無他想。
幹邑中的至尊:路易十三。
— 珍稀中的珍藏 —
人們說,路易十三除了佳釀之外,酒樽也極具價值,我想這可不就像是高端機械腕錶設計與機械機芯的搭配組合一樣?擁有了百年傳承手工技藝打造的機芯,裝置機芯的表殼怎麼能是隨手輕得的?猶如精緻的表殼需要數十道手工打磨而成,路易十三的酒樽是水晶大師以傳世皇家匠藝手工精製而成,需要11位工匠吹制並加以手工拋修成形,再將瓶頸處裝上20K金標籤裝飾,最新 《黑珍限量典藏》之【致敬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的瓶身則是在高溫燒制的過程中使用了特殊工藝呈現出光輝靈動的銀色、黑色與煤灰色的色階層次閃耀,瓶頸處則是特別鍍上鈀金屬。
路易十三《黑珍限量典藏》之【致敬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350毫升限量版酒樽,百合花標誌精工細作,鑲嵌的小圓珠別具一格。
《黑珍限量典藏》之【致敬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的幹邑皆來自於被放置在家族專用酒窖,且在釀製混成之初就只選擇單一桶置入這個私人窖藏存放熟成,每一桶幹邑皆有各自的編號在冊,想像一下:這是在百年前就已經被放入等待幹邑熟成的橡木桶,在百年前的釀酒大師為了此世的幹邑盛放,用心遵循世代相傳的手法,將其釀製存放,他預知了時光在生命之水裡的作用,他知曉歲月將會怎麼繼續將他所調配的幹邑好好對待,而百年後只有少數人能夠有幸擁有這一次的 《黑珍限量典藏》之【致敬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
路易十三前總裁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 (André Hériard Dubreuil)
此次典藏版所開啟的單桶陳釀幹邑,來自編號C100-139號傳統蒂爾肯橡木桶內,是百年前由當時的釀酒大師精製,經過在百年的存放與歲月一同呼吸,經由現在的釀酒大師巴蒂斯特·盧瓦索品鑑認可後,予以裝瓶上市,因為此私藏酒桶內的百年幹邑有限,此次以特殊瓶裝上市,也是路易十三第一次出現350毫升的小容量,全桶只夠裝瓶1498樽。
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酒窖。
據說這個純木石結構私人酒窖,相較於路易十三其他的存放酒窖更為暗黑冷冽,溼度長年維持在80%左右,溫度則穩定控制在攝氏12到19度之間,在這個最適合將處於融合階段的生命之水存放入內的環境下,加上三萬六千五百日的時光魔幻作用,到底會形成什麼樣的口味?我也想知道。
路易十三《黑珍限量典藏》之【致敬安德烈•艾利亞•杜波利埃】350毫升限量版,僅有1498樽。
當你開始了路易十三品嘗之旅,你就屬於路易十三中的一員,而其他的所有人對路易十三都只能側面猜測:就像面對一生一次的真愛,唯有經歷過方知真意;只有品嘗過路易十三的人才知道: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喝一種幹邑的純粹與堅定。
▼加入蘿菈朋友圈▼
搜索daxiedeluola蘿菈微信號,進入蘿菈的朋友圈直接交流,並有機會加入蘿菈表友群與同好們暢聊鐘錶生活話題。
▼延伸閱讀▼
年輕更要品味幹邑
孤獨的時候,威士忌是最好的陪伴
偶爾試試獨立酒廠威士忌也很美
▼關鍵詞搜尋▼
大寫的蘿菈可根據關鍵詞搜尋文章,發送關鍵詞即可收到相關歷史文章
本公眾號所有文章皆為原創作品,作者與本號保有文章所有著作權,歡迎朋友圈轉發文章。如需全文轉載請後臺留言或聯繫本號進行授權。禁止任何第三方平臺未經許可之擅自轉載及任何自行擷取篇章或刪減文句刊登。
點擊原文,了解路易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