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運動類型和運動量,為什麼你和我運動後產生的效果不同?

2021-12-23 中國生物技術網

收錄於話題 #運動、減肥與健康 42個內容

眾所周知,運動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它可以保持身體健康,並通過各種機制降低多種疾病和死亡風險。然而,任何兩個採用相同類型運動的個體之間的反應差異卻相當驚人:例如,有些人在運動後耐力得到提升,而另一些人則受益於血糖水平的改善。迄今為止,個體基線臨床資料中沒有任何內容能有助於我們預測誰最有可能從特定類型的運動中獲得顯著的心肺健康益處。關於生理健康與整體健康之間的聯繫依然難以捉摸。
近日,發表在《Nature Metabolism(自然代謝)》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哈佛醫學院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中心(BIDMC)領導的研究團隊為這些未解決的問題提供了新的見解。該研究將有助於確定最有可能使個體受益的特定運動類型,以及確定與代謝有關疾病的新治療靶點。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運動誘導化學物質分泌並進入循環系統,從而對遠端器官產生影響。為了揭示這背後的細節以及運動在不同人群中的影響差異,研究人員測量了654名久坐不動的成年人在20周耐力鍛鍊前後血液中大約5000種蛋白質水平的變化。研究人員發現,147種蛋白質的血漿水平表徵了個體的心肺適能(VO2max,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量是指在人體進行最大強度的運動時所能攝入的氧氣含量。它是衡量人體心肺功能的直接指標,與個體健康密切相關,也是反映人體有氧運動能力的重要指標,高水平最大攝氧量是高水平有氧運動能力的基礎。另一組102種蛋白質的血漿水平表徵個體在完成運動後最大攝氧量的變化。該研究通訊作者、BIDMC心血管醫學系主任、個人基因組學和心臟代謝疾病學術帶頭人Robert Gerszten教授說:「我們鑑定出一些來自骨骼、肌肉和血管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與心肺適能密切相關,以前從未有研究將這些蛋白與運動反應相關聯。」

Robbins補充道:「儘管先前的研究表明,個體的基線健康水平與其對運動的反應無關,但令人感興趣的是,基線最大攝氧量的蛋白質譜與其對運動幹預的反應之間存在著極小重疊。」有了這些信息,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臨床特徵的蛋白質評分策略,可以提高對個體疾病和可訓練性或最大攝氧量變化的預測能力。例如,該評分能夠識別出儘管參加了標準化運動項目但仍無法顯著改善心肺健康狀況的個體。此外,研究人員在一個單獨的運動隊列中驗證了該研究結果,進一步將21種蛋白質與社區隊列中發生的全因死亡率聯繫起來,並使用基於抗體的分析重現了主要研究結果約75%的特異性。這進一步強調了心肺適能與長期健康結果之間的聯繫。總之,該研究闡明了與心肺健康相關的生物途徑,並強調了蛋白質生物標誌物在確定人體運動反應性方面的潛在附加價值。Gerszten說:「雖然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重現運動帶來的如此多樣性的益處,但我們的研究有助於建立一個路線圖從而探索潛在的幹預措施,並邁出將個性化運動作為一種治療方案的重要一步。「他指出,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將這些發現擴展至更廣泛的人群,並進一步完善不同蛋白質在運動前後的確切影響。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1-00400-z

相關焦點

  • 空腹還是飲食後運動效果好?
    這次整理一些有關於運動期間飲食的注意事項,以及飲食對於運動效果的影響。<訓練之前如何進食>將身體比作一輛汽車,當運動開啟以後,就會消耗體內的能量。如果能量不足,身體也將無法快速的運行,同時也就無法收穫燃燒脂肪的效果。
  • 運動後為什麼變胖了?!
    今天就為大家來解惑,告訴你運動減肥的常識,讓你明明白白地知道,所謂的「不瘦反胖」是怎麼回事,讓你恢復信心,正確看待減肥這件事!運動無疑是健康減肥的好途徑,幾乎每個運動減肥方法都會告訴你只要照著做就會瘦。但是當你運動後,滿懷希望地去稱體重,卻發現體重不減反增?!這是怎麼回事?不用擔心,有疑問的並不止你一人。想要搞清楚為什麼體重反升不降,就要從運動減肥的本質開始分析。
  • 「同樣運動,憑什麼我胖3斤?」
    和室友跟閨蜜一起減肥。健身時間互相監督,飲食克制,睡眠規律,但是幾周下來,規模成功瘦掉了三斤,你的體重卻紋絲不動,甚至有了上漲的趨勢?「同樣是運動,為什麼大家都瘦了只有我變胖了?」這是一個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所以,今天來給你們揭秘!(其實也沒什麼秘,就是5個很常見的原因)。
  • 你需要多少運動量,哪種運動最適合你?
    有氧運動或力量訓練?高衝擊力加強骨骼還是低衝擊力保護呢?關於運動量的多少和最佳方法,有很多建議,但經常會發生衝突。我們去找專家幫忙解決所有問題,找出您真正需要的東西。作者:Gretchen Reynolds翻譯:曹 維審校:石雲龍 劇透!對於運動量是否「足夠」這個問題來說,並沒有可以一刀切的答案。
  • 運動量越多越健康?到底多少運動量才夠?
    運動超過門檻水平時,可以增進你的健康和體能),其上限稱為目標上限。門檻以下的運動對於維持健康有益,但對於增進健康的效果有限。目標上限以上的運動(過度運動)會增加受傷和疼痛的風險,所帶來的益處也不是最佳的。我們知道比平常做更多的運動是可以增強體質的,也知道應當逐漸增加運動量以保持在健身目標區間內,但需要做多少運動呢?
  • 運動時間不代表減脂效果,跳繩20分鐘和跑步一小時,效果有些不同
    減肥就需要運動控制飲食,其實這是可以的,但讓很多人覺得心酸的事,明明自己運動時間更長,控制飲食,甚至還比不上別人運動二三十分鐘,這也讓很多胖妹胖哥在減肥道路上越來越寒心。在眾多運動減肥中,最受大眾歡迎的兩種有氧運動無疑是跑步和跳繩。因為跑步和跳繩付出代價小,更容易堅持關鍵耗費的時間,金錢各方面相對於其他動作也更小一些,帶來的減肥效果也更直觀更明顯。
  • 運動和內啡肽——為什麼運動過後,有著強烈的快感
    大腦在運動後會產生一種名為內啡肽的物質,人心情的好壞,同大腦內分泌出來的內啡肽的多少相關。運動可以刺激內啡肽的分泌,使內啡肽的分泌增多,在內腓肽的激發下,人的身心處於輕鬆愉悅的狀態中。內啡肽因此也被稱為「快樂激素」或者「年輕激素」,它能讓人感到歡愉和滿足,甚至可以幫助人排遣壓力和不快。
  • 為什麼運動後體重反而增加了?
    — —我想減肥又不喜歡運動怎麼辦?— —我運動量挺大的為什麼還不瘦?
  • 為什麼運動初期體重增加,為什麼運動減肥體重增加,我該怎麼辦?
    在專業運動員比賽前,常見如下的經典飲食、運動安排:在賽前6天到4天,進行高強度、大運動量練習,儘可能消耗糖原,在賽前3~1天,減少運動強度和運動量,並增加進食含糖食物。這樣的安排可以使肌肉中儲存糖原比以前增加1~2倍,在比賽時的耐力表現也更好。  運動後,在合理的飲食之下,肝糖原會快速補充。
  • 你運動時心率處在哪個區間?不同區訓練效果大不同!
    但如果你覺得這兩個方式都很麻煩,其實,現在有多的工具都可以直接幫你進行計算,例如心率表或是心率帶都具有心率檢測功能,當你配掛上這些工具時,都會詢問你的年齡並進行監測你的靜息心率來確認你的心率區,接著在你進行運動的過程中顯示出你目前的心率區,進一步提醒你該增加或減少運動量。
  • 如何把握運動後飲食?
    不過,人們大可不必過度擔心,因為按照目前的研究證據,和不運動的情況相比,適當的運動不僅不會讓人吃的更多,反而有利於短期內的食慾控制。也有研究證明,運動之後,人對食量的感知更準確,更不容易糊裡糊塗地吃過量。為什麼呢?
  • 到底是什麼讓你在運動時出汗呢?出汗多,並不一定說明運動效果好
    由於這些原因,它不一定是衡量你鍛鍊質量的完美指標。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你在運動時出汗呢?當你鍛鍊時,在同樣的環境條件下,那麼像瑜伽這樣較輕的鍛鍊要比高強度的鍛鍊出汗更少,而當你的肌肉在工作,它們工作得越努力,就會產生更多的熱量,這被稱為代謝熱。
  • 同樣在運動,為什麼你的體重一點沒減,甚至還增加了?
    運動一直是公認的最健康減肥方式之一,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即使每天花幾個小時運動也沒有取得明顯效果,有的甚至反而增重了。西安體育學院運動醫學教研室教授苟波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如果出現上述情況,不妨回顧自己的運動過程,看看是否存在以下幾個導致減肥效果事倍功半的習慣。
  • 開講了丨運動生理學:健身與運動處方
    學習提綱:第一節  運動處方的基本要素運動處方是指針對個人的身體狀況而制定的一種科學的、定量化的、周期性的鍛鍊方案。具體地講是根據鍛鍊者身體檢查的資料,按其健康狀況、體力情況及運動的目的,用處方的形式,制定適當的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及運動頻度,進行有計劃的周期性鍛鍊的指導性方案。
  • 怎樣避免運動後腰酸腿痛
    這種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較緩慢,常常3-4天,甚至6-7天之後才能完全恢復,這種症狀則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或運動後疲勞。我們常說的肌肉酸痛主要是指後一種,即延遲性肌肉酸痛。這種肌肉酸痛是一種正常的、積極的生理表現。人們往往在力量訓練或一個不太適應(運動量偏大或新的運動項目等)的運動練習後,產生明顯的肌肉酸痛和不適。
  • 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區別
    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鍊。即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簡單來說,有氧運動是指強度低且富韻律性的運動,其運動時間較長(約30分鐘或以上),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的60%至80%)。有氧運動」衡量的標準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鐘的運動量為有氧運動,因為此時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因此,它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要求每次鍛鍊的時間不少於30分鐘,每周堅持3到5次。
  • 妹子健身怎麼選擇運動內衣?看看你的罩杯該穿什麼類型。
    ,和一般傳統的內衣不同。那麼,到底為什麼要穿運動內衣? 或是穿運動內衣有甚麼好處呢? 又該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內衣呢?   b)避免撞擊:一般的胸罩針對運動時沒有多少保護的效果,特別是衝擊力大的運動,若撞到乳房會很痛,來回撞擊還會加快乳房下垂的時間,穿著運動內衣可以針對運動來支撐你的乳房。
  • 運動減肥和節食減肥哪個效果好
    生活中許多人一直在尋找減肥的方法,其中節食和鍛鍊是最常用的方法,那麼運動減肥快還是節食減肥快?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運動減肥快還是節食減肥快簡單飲食和運動優於飲食,但要想健康減肥,節食和運動是最理想的減肥方法,如果只吃其中一種,那麼所能達到的減肥效果是有限的。
  • ​天天運動和隔天運動,哪個健身效果更好?多數人都選錯了
    天天運動和隔天運動,哪個健身效果更好?多數人都選錯了減肥的人可以天天跑步每天跑步的人身體會處於比較活躍的狀態,身體體能各方面運作速度都比較快,如果想要減肥的話,建議你堅持要跑步,而且運動量至少保證在半個小時左右才能調動體內脂肪的燃燒和分解,更有利於起到減肥瘦身的作用。
  • 運動和內啡肽
    大腦在運動後會產生一種名為內啡肽的物質,人心情的好壞,同大腦內分泌出來的內啡肽的多少相關。運動可以刺激內啡肽的分泌,使內啡肽的分泌增多,在內腓肽的激發下,人的身心處於輕鬆愉悅的狀態中。內啡肽因此也被稱為「快樂激素」或者「年輕激素」,它能讓人感到歡愉和滿足,甚至可以幫助人排遣壓力和不快。專家提示:並非所有的運動都可以產生這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