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
2歲男童小雷在躲避鄰居逗弄時
不慎跌入熱油桶
造成全身大面積燒傷
後經醫院診斷
屬特重度燒傷
鄰居逗弄
男童不慎跌入熱油桶
5月18日,一條「陽朔2歲小朋友摔進滾燙油桶嚴重燙傷,急需用血手術」的求助消息在陽朔熱傳。消息上的圖片顯示,一身高約80cm的兒童平趴在床上,身上除腳心、掌心和脖子以上部位,其他地方都被不同程度燒傷,且很多地方的皮膚已脫落,露出血肉。
(小雷目前仍處於病重觀察階段,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求助消息涉及的是當地一名2歲的男童小雷,他於5月13日不慎跌入熱油桶,造成全身大面積燒傷,因皮膚潰爛,血液大量流失,急需大量血漿支持。
孩子的父親雷先生和妻子在陽朔縣經營著一家米粉店,5月13日那天,妻子有事外出,他一個人在家帶孩子、準備店裡食材。
(男童小雷,受訪者供圖)
雷先生說,當天他先是在店裡加工滷菜,把炒料的油倒進油桶放到門邊後,就準備收拾灶臺。當時,雷先生還看了眼一個人在門口玩得很好孩子。
就在雷先生清洗抹布的時候,他突然聽到小雷的哭喊聲。雷先生說,他趕到門口後,看到小雷倒在地上,屁股處還緊靠著側翻的熱油桶,渾身沾滿了油漬,全身通紅。門外還站著有點懵的鄰居。
後來通過與鄰居交流,雷先生得知,在他去洗抹布的時候,鄰居看到小雷一個人在玩耍時,便想上前逗弄下,「孩子在閃躲時一直往後退,沒注意到油桶,一不小心就被絆住腳,坐進了油桶裡,然後重心不穩,和油桶一起倒在地上,油也就順勢灑到了他身上。」
(小雷臨床診斷結果為特重度燒傷。受訪者供圖)
雷先生趕忙把孩子抱起來往醫院送,當他接觸到小雷的皮膚時,能感受到小雷身上溫度極高,自己的手也因為抱他被燙了幾個水泡。
血液流失嚴重住進ICU
一度垂危
事發後,雷先生急忙將小雷送到鎮上的衛生院做了簡單的燒傷、燙傷處理,再驅車前往桂林市裡的大醫院求救。
在一張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四醫院出具的醫學診斷證明書上看到,小雷於2020年5月13日入住該院燒傷整形創面科病區進行診治,臨床診斷結果為特重度燒傷(全身多處熱油燙傷,50%TBSA:深II°45%、III°5%)。(註:TBSA即體表總面積)
(醫院出具的醫學診斷證明書,受訪者供圖)
5月20日,從小雷的主治醫師了解,小雷剛送到醫院時,曾出現休克症狀「有生命危險」,後經搶救治療,已度過72小時休克期,但是因為燙傷皮膚破損,血液流失很嚴重,後期血量需求還很大。
由於醫院的庫存血液有限,無法保證小雷後期治療所需,最後他們選擇在網上發布求助信息,希望可以獲得更多的血液供給。
據桂林生活網消息,僅5月19日一天,當地市民便為小雷集中獻血84900毫升,約三百個血袋。
雷先生說,他很感激大家的關心與幫助,目前小雷的血漿儲備已經足夠,加上之前他為小雷買過保險,醫療費用上暫時可以支撐。
雷先生說,他目前比較關心的是,如何最大程度減少小雷的治療痛苦,希望能帶小雷去國內治療燒傷、燙傷類比較權威的醫院治療。
對此,醫生表示,目前小雷的傷情並未完全穩定下來,不適宜轉院,建議等小雷身上被損毀的皮膚重新生長出來後,再做進一步治療打算。
在此也要提醒各位家長,
夏季是孩子燙傷的高發季節,
家長務必掌握應急救援知識!
兒童燙傷重災區
1. 廚房:是燙傷的重災區,最好讓小孩子遠離廚房,將其設置為禁區也不為過。
2. 衛生間:洗澡時最易發生燙傷。熱水器沒有調好溫度,家長沒有事先試溫度,就給孩子衝洗,一不小心就燙傷了。
3. 餐廳:餐廳熱飯熱菜熱湯多,要注意孩子闖到餐桌,同時給小孩餵飯時,家裡的熱湯、熱飯應先冷卻後再餵給孩子吃。
4.電器設備:日常電器(飲水機、插座電線等)很容易燙傷調皮的孩子。
燙傷大致分為3個程度
一級燙傷最輕:因損傷表皮,燙傷局部僅輕度紅腫,沒有形成水泡,但是疼痛明顯。
二級燙傷可形成水泡:已經損傷了真皮,燙傷局部還會出現水泡,紅腫疼痛。
三級燙傷最為嚴重:可傷及皮下組織、脂肪、肌肉等,局部可呈現灰色或紅褐色,甚至變黑髮焦。
土方法不科學
民間流傳的土方法治療燙傷多如牛毛。常見的有塗牙膏、醬油、醋、菜油、風油精、灶土灰、紅藥水、紫藥水等。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燒傷科胡曉燕副教授調查發現,在上海高達17.82%家庭會給孩子塗民間偏方。但這些都是不科學的!還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並加重燒傷深度。
燒燙傷怎麼辦?
兒童燒燙傷預防為主,生活中,應將熱水瓶、開水壺、熱粥、熱湯鍋等放置在不易碰撞的穩妥地方。
一旦發生燒燙傷,牢記五個字:「衝、脫、泡、蓋、送」。
衝
將燙傷部位用清潔流動的冷水衝洗15-20分鐘左右,可散去熱量,以達到快速降溫的作用。
脫
千萬不要急忙脫去被燙部位的鞋襪或衣服,否則會使皮膚表皮脫落,容易感染,延誤病情。要在冷水衝洗、充分溼潤的時候,再將覆蓋傷口表面的衣物去除,切記小心謹慎,可以用剪刀剪去衣物,千萬不可強行剝脫。
泡
將傷處持續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鐘,進一步散發熱量,如患者是孩童浸泡過程中應注意孩童的體溫。
蓋
將使用乾淨無菌的紗布或棉質布類覆蓋於傷口,減少外界汙染刺激,保持創口清潔。
送
除一度燙傷可以自行處理外,其餘情況應將燙傷者儘快送到可治療燒燙傷的專業科室進行治療。
送往醫院的途中,上肢或下肢的燙傷,應保持在高於心臟水平的位置,以便減輕水腫。
燙傷如果是在關節部位,必須固定關節,以減少關節活動,因為關節活動容易導致燙傷惡化。
嚴重燙傷的孩子,在途中可能會出現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摩。
危險無處不在
【來源:貴州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